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节(1 / 1)

宋瑾瑜勉强等到申时,便将手头的文书都存放好,打算去东宫探望被罚抄族谱的太子殿下。却在刚走出房门时,就遇到了想去花园赏花的永和帝。永和帝极力邀请宋瑾瑜一同去花园赏花,在宋瑾瑜屡次拒绝后,甚至说出重奕被他罚了后难免烦闷,希望宋佩瑜能好生开导一下重奕,让宋瑾瑜别去打扰他们的鬼话。面对直白又不要脸的永和帝,宋瑾瑜没有任何办法,唯有拂袖而去径直出宫,不去看永和帝那张老脸,少生些气。天还没彻底亮起来,宋瑾瑜便正开眼睛,他打算今日一早就进宫,先将在东宫留宿的宋佩瑜叫回家。然而马车刚进入宫门,宋瑾瑜就遭遇了与昨天几乎相同的经历,孟公公正在宫门处等着他。孟公公对宋瑾瑜道,永和帝正有急事找他,让宋瑾瑜快些去勤政殿。孟公公态度恳切,言语间也条理清晰,委实不像是撒谎的样子,宋瑾瑜也不觉得同样的招数,永和帝还会用第二遍。将信将疑之间,还是选择先去勤政殿。宋瑾瑜去了勤政殿后,才知道永和帝的急事居然是要拟定一封表扬宋佩瑜恪尽职守的圣旨。他强行忍住将墨宝糊在永和帝脸上的想法,越来越觉得永和帝面目可憎,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虽然根本就不想拟定这份莫名其妙的圣旨,但想到宋佩瑜,宋瑾瑜还是捏着鼻子认了。让他来拟定这份圣旨,总比找个莫名其妙的人来写强。起码不会因为会错永和帝的意思,将事情搞砸。但这种亲自挥舞锄头,给自家白菜松土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宋瑾瑜以为不会用相同招数第二次的永和帝,以鸡毛蒜皮的事拖了他整天,直到月色西沉,宫门彻底关闭,都没让宋瑾瑜找到机会去东宫。第二天一早,宋瑾瑜刚醒过来,就听见小厮说孟公公正等在外面。宋瑾瑜翻身背对门口。这是什么土匪行径?有永和帝用出浑身解数绊住宋瑾瑜,宋佩瑜直到在东宫彻底养好了皮肉和老腰,都没想起回家的事。他甚至还兴致勃勃的与重奕又尝试了一次。这次的过程总算是没有第一次那么惨烈,起码第二天他还能自己去花园晒个太阳,然后去鸿胪寺点卯。一晃就是半个月的时间。每到初一、十五,宋府主宅内居住的人,只要没有脱不开身的大事,都会在晚上的时候,去松鹤堂给宋老夫人请安,顺便在松鹤堂与一家人共同用晚膳。在大朝会上被宋瑾瑜堵住,宋佩瑜才惊觉他已经在东宫住了半个月。期间就算是去鸿胪寺,也有重奕陪着,从鸿胪寺出门后都是直奔东宫,根本就没想过回家。宋瑾瑜盯着宋佩瑜充满愧疚的脑瓜顶,嘴角的笑意不达眼底,淡淡的嘱咐宋佩瑜一句,‘晚上要是不回家,记得让人给母亲传信,别让母亲担心。’就转身回自己的位置。宋佩瑜反而因为宋瑾瑜平淡的话语更加愧疚,他宁愿宋瑾瑜能训斥他几句。就在宋佩瑜身边,却被宋瑾瑜忽略彻底的重奕眸光动了动,试探着对宋佩瑜道,“我陪你一起回家?”宋佩瑜隐秘的翻了个白眼,坚定拒绝重奕这个提议。他自己回家都不知道能不能过关,怎么可能再带个一定会给他拖后腿的重奕?当天下午,宋佩瑜就直接从鸿胪寺回宋府,并警告重奕,如果重奕今晚出现在宋府,他接下来的整月都不可能在东宫留宿。重奕望着宋佩瑜的马车彻底变成黑点后,突然朝着北边的酒楼看去,视线停留的几秒才若无其事的移开,翻身上马,径直朝着皇宫而去。酒楼内宋景泽在堂兄的压制下疯狂挣扎,眼泪都流了下来。救命!他喘不过气!感觉到宋景泽的眼泪,堂兄才触电般的移开手,着急忙慌的去看宋景泽的脸色,连声道,“小泽,你没事吧?”宋景泽连滚带爬的翻身,气鼓鼓的背对着堂兄。他有事!他差点就要被捂死了!堂兄自知理亏,连忙想出无数办法来哄宋景泽,却都没有成效。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堂兄脑中突然灵光一动,不假思索的道,“走,哥哥带你回家!小叔比我们先出发,肯定能先到家,我们回家就能看到小叔了!”被堂兄用各种办法哄了半天的宋景泽立刻回头,“你真看到小叔回家了?”堂兄对比了下他和小叔在宋景泽心中的地位,惆怅的叹了口气,揉了下宋景泽的头发,保证道,“是,我亲眼看着小叔的马车往家里的方向去,没去宫里。”宋景泽挂着傻笑,乐呵了一会后,突然警醒,“那个坏蛋呢?”堂兄立刻沉下脸,语气里满是责怪,“小泽!”怎么能怎么说太子殿下?见到宋景泽眼中露出委屈,堂兄又心软下来,壮着胆子回窗口看了一眼,回过头对宋景泽道,“他回宫了。”宋景泽脸上立刻云销雨霁,连带着对堂兄生的气都散的干干净净,兴高采烈的催促堂兄走快些,早些回家见小叔。重奕回宫后,径直赶往勤政殿。刚好永和帝手头没事,正在与肃王就着时令小菜饮酒,见到重奕过来,立刻让人给重奕添副碗筷。重奕却不是为了饮酒而来,他坐下后,开门见山的道,“什么时候赐婚?”永和帝端着酒杯的手一顿,突然生出将酒杯扣到重奕头上的想法。他深吸了口气,先将酒杯放下,才满脸无语的看向重奕,“你真要以太子大婚之礼,将狸奴迎入东宫?”重奕肯定的点头,“你再不赐婚,我就直接去宋府下聘。”永和帝摇了摇头,残忍的戳破重奕的期待,“说的好像是你去下聘,宋府就会应允似的。”重奕从永和帝的话中听出别的意思,立刻追问,“为什么不许?”永和帝却只是摇头,然后拎着酒壶猛灌。重奕又看了永和帝一会,才突然意识到,永和帝这是想将自己灌醉,然后逃避他的问题。重奕正要去抢永和帝手中的酒壶,却被肃王阻止。肃王抓着重奕的手腕,低声提醒,“你记不记得当初楚国要将灵云公主许配给你的时候,大哥是怎么婉拒的楚国?”重奕当然记得。因为宋佩瑜专门与他说起过这件事,还问他喜欢看话本子的爱好,是不是像永和帝。永和帝对楚国襄王说,重奕是天上的仙人投身过来,三十岁之前都不能娶妻生子,否则会惊扰到仙人,导致仙人将神思抽走。既然说重奕是仙人的神思投身过来,仙人将神思抽走会导致什么后果……但凡听闻过这个消息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肃王拍了拍重奕的肩膀,继续解释。永和帝刚开始编出这个说法的时候,只是想先在不伤彼此和气的情况下将楚国襄王糊弄过去。所谓三十岁之前不能娶妻,也是对楚国襄王表达诚意。永和帝早就想好,只要重奕改变想法,他立刻去找个有名气的寺院或者道观,‘破解’重奕的命数,让重奕能正常娶妻生子。因为重奕一时半会也没露出要改变主意的意思,永和帝便没急着去找寺庙或道观给重奕‘改命’。然后就是重奕在赵卫边线,一路势如劈竹的拿下卫国,以少胜多,杀得东梁溃不成军,大败而归。重奕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在最短的时间到达顶峰。这正是永和帝最乐于见到的画面。他还专门派人去引导百姓的思想。可惜百姓们真正自发相信什么的时候,反而是最不容易被引导的群体。他们坚信重奕是天上仙人的投身,所以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甚至有百姓以‘武神’的名义给重奕立庙。这个时候再去找寺庙或者道观给重奕‘改命’,谁都不能保证会导致什么后果。就算永和帝知道,根本就没有道长给重奕批过命,所有的传言的源头都是他自己,愿意打自己的脸,立刻给重奕和宋佩瑜赐婚。宋氏也绝对不会答应这门婚事。如宋氏这般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最会规避风险。怎么可能会在早就预料到,答应婚事后,但凡重奕或者赵国出现半点波折,百姓都会将源头归结到重奕与宋佩瑜的婚事上的情况下,让宋佩瑜顶着如此大的压力与重奕成婚。听了肃王的详细解释后,重奕心中就有了答案。以宋佩瑜的性格,就算是宋氏答应,宋佩瑜也不会答应现在就与他成婚。感受到身上的目光,永和帝勉为其难的从酒壶中抬起头来看向重奕,眼中皆是认真。只要重奕坚持,他就舍出去老脸,再去与宋瑾瑜商量。重奕却没继续坚持要让永和帝给他赐婚或者去宋府提亲,而是道,“让我和狸奴去卫郡,或者随便哪个地方呆六年。”六年后,他就是而立之年。永和帝面无表情的回过头,继续提着酒壶往嘴里倒,含糊道,“再给朕上酒!”肃王摇了摇头,眼含责怪的瞥了眼重奕。父母在,不远游。朱雀怎能如此狠心。五年后,咸阳。天还蒙蒙亮,街头巷尾就有许多穿戴整齐的百姓走出门,不约而同的前往同一个方向。发现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且都与自己目标相同,大家的脸上都露出紧张、警惕等诸多情绪,脚步也不知不觉的加快。虽然还称之为走,速度却比跑起来慢不了多少。没过多久,人群中就出现第一个跑起来的人,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直到能看到平日里官府通知百姓大事的广场后,远远看见五城兵马司的人,百姓们才逐渐慢下脚步,争抢着去整齐摆放着小凳子的地方落座。先来的人,有位置靠前的地方能坐,后来的人只能坐在后面,等到后面的位置都没有了,就只能站在后面。卯时钟声敲响,五城兵马司的人纷纷抽出腰间的鞭子打在空地上,发出响亮的声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