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朝堂反应2(1 / 2)

林家族人和孙家人也一起过来了。

不过有功课的该做还得先做功课。

等做完功课,嘉程领着弟弟们过来。

远远的看到言娘笑靥如花,拿糕点哄着才会走的三胞胎爬行,林姑父含笑看着他们母子。

林姑娘心疼的看着弟弟妹妹们,林大表弟无奈的看着那个女人逗孩子,一脸“自己上过的当弟弟们也跑不了”的神色。

等到三胞胎快要爬到了,“嗷呜”一声假装把点心吃了,看到三胞胎目瞪口呆的样子,哈哈大笑。

三胞胎眼里瞬间盈满泪花,那个女人又开始手忙脚乱的哄孩子。

这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啊!

虽然现在只能称呼她为姑妈。

十岁的嘉程已经懂事了,祖父祖母把一切都告诉了他。

虽然自己也想像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林家表弟那样,每天能见到母亲,每天能听到母亲的念叨声,但是自己不怨恨她,还感激她的付出。

没有她付出,三娃说不定已经不在了,就是还在,也是体弱多病,没法像现在这么活泼的奔跑调皮。

没有她的付出,自己兄弟也没机会读书。

自己每月有2两零花钱,在学堂里已经是很多的了,比城里小康之家一个月的花费都多。

要知道三娃当时一副药就一两多银钱,要吃三年的药啊。

孙家当时全家财产还不到200两,这还包括土地和宅基地。可想而知要救回三娃的命需要多少钱。

她当年都不清楚林老爷是什么情况,就同意去林府做妾,就为了救回三娃,让自家兄弟有机会读书。

她是个合格的母亲,不仅十月怀胎给了孩子生命,给了孩子健康,还要给孩子向上进步的道路。

嘉程越想越感动。

“大娃,你们来啦?”这是言娘看到他们,招呼道。

“姑妈,不要叫我大娃。”嘉程气急败坏的叫道,感动全飞了。

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怎么还叫小名儿?

“好的,大娃。知道了,大娃。”

“姑妈!”大娃无能狂怒,大家哈哈大笑。

又是美好的一天啊。

到了肇庆后,大娃他们和阿寿接触的也变多了。

孩子们还小,心智不成熟,言娘担心大娃二娃会疑惑明明是同母所生的,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进而产生隔阂,影响心理健康。

在知道大伯、伯娘已经把自己是他们亲娘的事儿告诉了他们。

言娘决定写封信打预防针,并鼓励孩子们。

言娘想到上一世,全红婵和谷爱凌同时奥运冠军,然而一个能出行开私人飞机,带着妈妈、外婆去留学实现梦想。

另一个却需要努力训练得奖,挣钱给妈妈治病。

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

在这个父权时代,就是父亲的高度决定孩子的。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别人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比不过你寒窗苦读18年?你只有做好自己,让自己的孩子比自己高,就是人生的胜利。

我也会为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中午的时候,吃的是的是言娘精心准备的烧烤。

烤蔬菜,烤肉,烤海鲜,还有各种水果,小吃。大人孩子都尽兴。

等朝堂众人陆续收到派出去的下人回报。

不得不感叹林如海这小子好运。

这小子当年成功从扬州脱身,调任肇庆府通判。

他走后,新上任的巡盐御史大人很快开始推行晒盐之法,但这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

于是被刺杀了,虽然救回来了,但伤到肺了,不能劳累,现在被安排在京城礼部一个闲职上养老。

当年林如海听说后,很是为自己撸了一把汗。

要知道这新上任的巡盐御史,可是有皇帝的人在旁边保护,要不着这些人拼死相救,这位可要当场壮烈了。

消息送到京城,皇帝震怒,直接派军队过去了。

娘的,竟敢忤逆圣意!

老子可是大清最大的武装团伙头子。

猝不及防之下,好多大盐商被抄家流放,人头滚滚。

好多权贵断尾求生。

这一番龙争虎斗,连一向深的圣心的甄家都牵涉其中,还是当今乳母奉圣夫人亲自赴京千里求情,才让甄家家主从轻处罚,罢官思过。

虽然大家不知道林如海怎么惹皇帝不喜,被调离扬州官场,要到手的功绩没了。

但现在那些都不重要了,牛痘之法,足以抵消所以不喜。

接着往下看。

林如海到肇庆后,按朝堂政策行晒盐之法,辖区里的盐价很快降下来了。

虽然也有大户不服,但林老爷世家出身,不缺人手,身后又有荣国公府余威,很快压服了这些人家。

建砖窑铺路,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盘活经济民生。

还有其妾室的干果生意也不容小觑。

南方原本水果多,不易保存,很多吃不完就烂掉了。

这位孙姨娘让人用公平的价格从百姓手中收购新鲜水果,然后制成干果售卖。

给老百姓带来收益,当地老百姓也开始重视果树种植。

不得不说这位孙姨娘是个贤内助,可惜是个妾室。

这个孙姨娘是二嫁之身,和前夫的三个孩子都带回了娘家,还随了娘家的姓。

如果能以此来攻讦林如海也是个入手处,逼人无视父族之类的。看林如海不顺眼的人立马兴奋起来。

不过看到下面的和离书抄写版,还有调查人员归途中,到扬州张家村的调查结果。

哦,没戏了。

看完整个调查结果,想找把柄的人麻爪了。

公务是没什么好说的,那就从私人原因上来找。

参他宠妾灭妻吧,哦,老婆死了,现在宠爱的小妾是在林如海妻孝一年后进的门。

参他贪花好色吧,人家京城老宅虽然有两个妾室,但年龄都不小了。

现在身边只跟着一个妾室,这个妾室还接连生子,让林如海年过半百,终于有了儿子。

以己度人,让自己不至于后继无人的女人,谁会对她不好呢!

还有各路人马想拉拢他。

如果林如海成为自己的人,那就是夺嫡道路上再添左膀右臂。

自古以来,联姻是让两个家族关系亲近的最可靠的方法!

正好林如海原配死了,还没娶妻!

但人家已经再大庭广众之下说过不会再娶了。

看看他结婚二十余年,只有一个嫡女,唯一的庶子还夭折了。

等老婆死了,纳个妾,短短几年就接连生了三个儿子。

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贾敏替贾府背黑锅了。

要是逼着他娶妻了,不说会不会成为盟友。

大家都知道后院女人争斗不休,男人们不过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万一女人争斗波及孩子,至使孩子夭折。

啧啧,这可是断人家族传承的大事儿。

尤其是一个年过四十、只有三根小苗苗的老男人的传承!

那可是会反目成仇,会把林如海推到对家阵营的。

别左膀右臂没增加,先添一员简在帝心的大敌。

不划算的!

真是棘手。

康熙帝手里的调查只会的更详细。

知道了林如海纳妾的前因后果。

怪不得林如海不敢再娶妻了呢!

怕不是“畏妻如虎”吧。就字面上的意思。

这贾代善取了个“好老”婆啊。

前有儿子受不了了哭求自己传下爵位,后有林如海年过不惑才有儿!

一世英名都让她毁了!

也知道了言娘这位汉女在发现牛痘过程中的作用。

哎呦,还有会转向的四轮大马车。

这也是林如海被孙姨娘给儿子制的玩具车启发的。

快要研制出来了,准备下一次万寿节献上来。

康熙看着暗卫画的图纸,很感兴趣。

还有不用马拉的机械车,据说是被走马灯启发。

暗卫可是调查说,当天是这位孙姨娘要给儿子选玩具见到了这走马灯,然后才让人叫林如海过去,屏退下人说话。可见这里也有她的功劳。

虽然林如海从京城还有他老家姑苏请了名工巧匠过去,不过因为困难多,进度很慢。

康熙帝可是相当期待这不用马的机械车。想着,到时候派几个造办处的工匠过去。

宫中的工匠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

不让他们大张旗鼓的去,让他们以私人的名义,这是皇帝最后的仁慈。

丝毫没有窥探人家隐私的愧疚感。

封建王权社会,普天之下,莫为王土,不是嘴上说说的。

要问林如海知道这一波又一波的探子吗?

那时显而易见的。

林家暗卫传承了几百年,也不是吃素的。

因为有林如海示意,其他人的暗探只查出些表面的东西。

给皇帝的暗探却大开方便之门,林家无有不对人说的东西。把自己秘密进行的马车改装实验也让皇帝的暗探探查到。

毕竟以皇帝的掌控欲,你突然之间有很多他不知道到的东西,以他的小心眼儿,肯定会记你一笔。

林如海也知道这两样东西,尤其是机械车的重要性,让皇帝提前知道,心里有个底儿。

到时候,皇帝容易接受,也便于全国推广。

“促进商业发展,社会进步。”这是言娘的话,林如海含笑想到言娘说这话的样子。

林如海可是知道这家伙一直想派人出海,探寻海外发展。

想来如果机械车研制成功,那么就阻挡不了人们在海船上用这种机械。毕竟速度更快,载货量更多。

康熙放下手里的调查报告,看了这是一位不同寻常的才女,得给她奖励安抚,让她对朝廷更有归属感。

正好林如海是真君子,没有把功劳占为己有,愿意为她请功。

发现牛痘预防天花的功劳甚大。

到时候牛痘之法推广开来,老百姓们一定交口称赞,对大清的归属感更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