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直女穿进生子文(快穿)醋溜> 第25章 公主生子文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公主生子文25(1 / 2)

系统被易申的话吓个半死,终于安静下去。

易申想了想,还是叫人把辛永文拉过来。虽然系统不太认可她的观点,但她还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和辛永文确认一些事情。

辛永文在没有辛文氏在场的时候,脑子还是比较清楚的。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他只是驸马。公主下降于他,他才是驸马,若是在什么地方触怒公主,他的地位就很难保得住。

只是在“六代单传”和“子嗣断绝”这两座大山的压迫之下,他可耻地屈服了……

还屈服了整整四次。他在尚主之前,纳了四个通房。

而现在,他尚的那个主,不再是公主,而已经是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帝王。

辛永文就……更怂了。

他再次被召进崇安殿,当即跪倒认罪。

易申饶有兴致地听他认罪,耐心地等他说完,这才问道:“你的四个通房已经被朕遣散,你会想念她们吗?”

辛永文磕着头说:“罪臣不想念她们。”

易申又问:“这么说来,你心里没有那几个女人?那么你心里最重要的女人是谁?”

辛永文迟疑道:“罪臣不敢言。”

易申道:“但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辛永文的声音里带上一丝谄媚:“罪臣有幸与陛下同行长街,陪伴陛下观看十里红妆,罪臣知道罪臣现在不配,但罪臣满心满眼皆只有陛下。望陛下允许罪臣日日为陛下诵经,以赎以往之罪过。”

易申觉得很满意。这辛永文还是蛮上道的嘛!

如果辛永文可以做到言行如一的话,她在这个世界的任务,应该就已经完成了。但是她查看了一下系统,任务仍旧是未完成状态。

易申叹了口气。

辛永文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讷讷地停住话,伏在地上不敢再言。

易申在心里问系统:“这是你检测延迟,还是我的任务真的没有完成?”

系统装死不言。

易申觉得很无趣。她低头看了一会儿辛永文,忽然说道:“你的四个通房生了六个女儿,她们现在都回家,不用你养了。不过孩子嘛……”她略作停顿,看着辛永文在地上瑟瑟发抖,“孩子你得自己养。到时候朕赏你一家九口几亩地,你好好种地养活一家人吧。”

辛永文唯唯称是。

易申忽然想起什么,问道:“你会写诗文吗?文章也可,男女互相表达爱意的那种。”

辛永文摸不到头脑,只说会写,但未曾写过,恐怕写不好。

易申终于听到了令她心情舒畅的事情,点头说道:“会写就好——等你回去,每月需写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用来表达你对心中之人的爱意,写好了朕有赏,你可记得了?”

辛永文仍然满头雾水,但他只能答应——易申现在的话可是圣旨,就算是随口说的,也是口谕,他没有拒绝的资格。

辛永文正准备告退,易申忽然叫住他:“等等。”

他以为易申不想放过他,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易申皱眉想了一会儿,说道:“每月两篇,一篇是你思念心中的女子,一篇是女子思念心中的男子,不用文采太好,就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样的就可。”

辛永文:????陛下你听听,你说的这是人话吗?那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什么叫不需要文采太好像那样的就行?那是一般人能写得出来的吗?

然而辛永文仍旧不敢拒绝。

易申叮嘱他:“你思念女子的诗文,可以给别人看,女子思念男子的,莫要让别人看到——不过你放心,朕不会让你白写,女子思念男子的,朕会给你双倍的赏赐。若是写得好,养活你一家九口是毫无问题的。”

辛永文:“……”他还能说什么呢,除了磕头谢恩,什么也不能说了。

等他领命离去,易申长出了一口气,欣慰地说:“这波不亏,这下我连悼亡诗都不用写了,辛永文每月替我写一篇——小统子,你觉得怎么样?辛永文今年才二十一,就算他只能活到六十岁,总共也有九百多篇我和他互表心意的诗文,后世一定会歌颂我们之间的绝美爱情的,对不对?”

系统真恨不得自己能化出实体,揪住易申的脖领子,拼命地晃一晃,看看她脑子里到底是脑浆子还是真浆糊。

——这是人干的事吗?这真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互表心意的诗文,让辛永文一个人去写?您还真会废物利用啊!

然而它没有实体,它只能默默地装死,假装没听到易申这个与众不同的构想。

易申将辛家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便安心地继续处理朝政。

没办法,现在她是大安的皇帝,而且消极怠工的计划暂时没能施行下去,她只能亲力亲为。

——她让三公九卿和六部尚书准备的内阁条款,为什么还没有交上来?现在距离她安排这件事情,已经足足过去了三个月零七天,那群老头为什么连个影子都没交给她?

这种能从皇帝手里分去权力的好事情,他们居然会磨洋工?这合理吗?

易申满肚子不快,在她知道辛文氏自尽,但被人救回来之后,这种不快达到了顶峰。

“你们都是吃闲饭的吗?”她指责看守辛家人的侍卫,“你们知不知道,救治辛文氏用了多少好药材?这些药材都是黎民百姓辛辛苦苦交上来的赋税,就因为你们的失误,就要用来救这个对国对家都毫无用处的废物?——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你们自己掏腰包!这个钱朕不会再出一文!”

在她发怒的时候,侍卫们胆战心惊,听到最后,皆是长出了一口气。

——原来只是要罚钱啊,陛下宽宏大量,真是自古难见的明君!

于是在易申不知道的情况下,她又莫名其妙地,刷了一波“仁君”的名声。

第二日是小朝,只有一些重要官员来朝会。于是易申懒得去大殿,只在崇安殿召见重臣。

见到傅司徒,她本想问问内阁的章程商量的怎么样了,若是有什么不确定的地方,先交给她一个初步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她还没来得及问,便被三公九卿六部尚书脸上“臣等有天大的事需禀告陛下请陛下定夺”的表情镇住了。

户部尚书首先开口,他满脸惊喜交加:“陛下,海城知府传来喜讯,去岁海城各州县的甜薯和地薯获得大丰收,今年的育种事宜也已完成,只待陛下批准,便可向江南、华中一代提供薯种,若此事可成,大安黎民无饥馁也!”

户部左右侍郎也连连称是,喜不自胜。

易申在年前便知道了海城地瓜土豆的产量,比现代差得远,但是比起这个年代大安本土作物的产量,简直……没有任何可比性。

她看过几地巡抚送上来的新作物种植培养计划图,觉得没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毕竟她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在向户部尚书确定,海城知府在各种地势皆试验过产量之后,便让他们放手去做了。

“第一年若是种这两种作物,可以减免赋税。”易申补充了一点。

户部尚书感动得眼泪汪汪。

接下来便是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年纪大了经不得剧烈的情绪波动,便由左侍郎代为陈述。

“漠西姜男爵进献的轧棉机、纺纱机已经着人安排加紧量产,预计今岁漠西漠北木棉丰收之时,便可用于实处。江南有一织女改进织布机,可用水轮驱动,织布之数较女工手作,可提升两倍。臣与尚书商议,陛下或可赏赐此名织女,以作天下人之楷模。”

易申看看他的折子,发现之时要给这个织女赏银百两,并立牌坊。顿时用朱笔划去,说道:“你们太小气了,如此利国利民的大事,你们就给一百两银子?人家卖两台织布机恐怕都不止这么些钱——封乡君,尚她乡君的嫁妆,许她进地方乡祠享供奉。”

工部的几个官员本也没想只给那名织女百两银子,但这种恩泽于下的事情,通常还是要交给皇帝亲自去做,才能彰显帝王的仁慈。

但是他们真没想到,易申出手这么大方,居然直接封了个乡君,还能享地方的乡祠——这在大安朝,是立了大功的人才有资格的,进乡祠之后,只要大安朝不亡,这人就能享受朝廷给的祭祀,可以说比生儿子靠谱多了。

工部左侍郎连称陛下圣明,然后继续汇报:“鲁地有一工匠,因当地冬季水流不丰,无法驱使磨盘,故改造盘仪,以滚水之气驱动磨盘……”

易申闻言大惊:“什么?连蒸汽机都造出来了?”据她从洋人口中了解到的情况,这时候西方国家还没造出蒸汽机呢。

工部左侍郎思忖片刻,赞道:“蒸汽机!陛下这名字取得真妙!谢陛下给此机器赐名!”

易申小脸微红——她这是拾人牙慧,真不是她取名的技巧高超,不过只是个名字而已,她又不贪人家发明蒸汽机的功劳,她便认下这个夸奖,说道:“按照前面那个织女的品级封赏这个工匠,也准入乡祠。”

工部左侍郎心满意足,结束发言。

兵部左侍郎道:“长宁三卫前千户郑通的伤势已经痊愈,昨日向臣请示,想来向陛下谢恩。”

——在易申打回京师之后,便给郑通翻案了。

不过说是翻案也不大对,因为安兴帝当时还没来得及给郑通定罪,易申便已经回到京城,一锤子把辅郡王一家锤死在通敌卖国的耻辱柱上,郑通当然无罪。

在此之前,也就是易申半夜受到北夷兵袭击的那一次,易申便暗中派郑通回京城,借公主保护其家小之名,将长宁三卫的部分人马调入公主府。

也正是他们,在易申攻打至京城的时候,趁机制服京城九门守兵,为易申打开城门。

在此一役之中,郑通身负重伤,一直在家中养病。

现在,看来是养好了。

易申对这个憨厚老实只是文化水平略低的手下印象很好,当即传他上殿。看到郑通满面红光,至少比半年前胖了十斤的模样,易申表示满意。

“朕诛辅王一战,郑通功不可没,以后长宁三卫便交给你了。”

郑通喜出望外,连忙谢恩。

兵部左侍郎和吏部尚书也恭喜他:“千户是正五品,长宁三卫总指挥使是从二品,郑指挥使这是大大的高升,恭喜恭喜!”

郑通嘿嘿傻笑。

易申看了看他,又道:“郑卿如此功劳,指挥使这职位也不算什么——再拟旨,加封郑卿为文兴伯,可袭三代。”

郑通没想到天上还会掉这样的大馅饼,当时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但在听到封号之后,他有些迷惑:“陛下,是哪个‘文’?”

易申笑得不怀好意:“当然是文武双全的文。”

郑通傻眼:“陛下,臣是武将,大字识不了一箩筐,陛下封臣做伯爷,臣非常感激,但是这个‘文’字,臣受之有愧啊……”

易申便笑:“当时前辅郡王构陷你通敌的那封信,你看过吗?”

郑通老脸发烫:“臣看过,但是没看懂。”

易申笑出了声:“郑卿你看,前辅郡王是咱们的仇人,他都觉得你有那样的文采,你是不是要做给他看看?总不能让辅郡王失望不是?”

郑通一听可以打辅郡王的脸,顿时斗气高昂:“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殿中的其他人,包括莘瑶和几名大太监在内,都同情地看了郑通一眼:可怜的郑指挥使,他该不会不知道,要做到陛下的要求,他得寒窗苦读多久吧?

不过这也没什么,长宁三卫是天子亲兵,如今河清海晏,郑千户想来会闲得很,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活到老学到老。

一口气封出三个爵位,易申意犹未尽,看到鸿胪寺卿似乎有话要说,问道:“尚卿有何事禀报?”

鸿胪寺卿道:“陛下曾在海城俘获伊比利亚犯边子爵一名,前几日伊比利亚国王传来书信,称臣子无知,非有意冒犯天|朝,希望以铜矿石十万斤为子爵赎罪,使我朝免其冒犯之罪。并请求每岁与伊比利亚交易茶叶、瓷器、绸缎等货物,再请允许派遣学院数名,令其入我朝学院,研习我朝律法,以免今后再有此事。”

易申当然没忘那个威廉·省略二十字中间名·科尔斯特子爵。不过她大概能够猜到,他们大概只是在自家的殖民地上嚣张惯了,所以到了大安也想照样来这一套。

既然对方已经赔款求和,易申也没有拒绝其他的请求,只提醒鸿胪寺卿,务必要讨价还价一番,为大安争取更大的利益。

“若尚卿觉得此事有难度,不妨去东西二市的菜场,观看一下平民如何讨价,卿必定有所感悟。”

鸿胪寺卿:“……”

他自觉地跳过讨价还价这事,继续汇报:“北夷散部现以图尔纳为首,请求向我朝称臣,每岁进贡马匹牛羊,同时请求我朝开放边市,与其交易粮食、盐巴等物。”

易申对此也没有意见。一个王朝是否会受到外地侵犯,与有没有边关集市无关,即使不开放集市,北夷难道还少骚扰大安边境了?

只要大安的国力越来越强盛,即使将边关开放,百姓也只会从北夷流往大安。所以易申根本不怕开放个把边市这种事。

只是她翻着北夷首领送来的表章,看着看着,眉毛渐渐地拧在一起:“每岁进贡马匹、牛羊,这个朕都懂,但是这次进贡貌美少年十名,这是个什么意思?嗯?”

鸿胪寺卿偷觑易申的脸色,没敢说话。

易申看到最后,怒道:“你个混账还想同意?”她一把将折子扔到鸿胪寺卿怀里——她力气大,想把东西扔到崇安殿边边角角或许做不到,但只是扔到一个官员怀里,还是很简单的。

“你个混账!十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少年过来干嘛?养着给谁看?让他们滚回去!要送就送十个马上功夫好的!”

底下鸿胪寺卿和其他几个官员眉来眼去:

——陛下不喜欢文弱的美少年?

——那还用说!你没看到辛永文那样的,陛下看了一眼就给送回家去了吗?陛下肯定不喜欢这一款!

——那怎么办?难道陛下喜欢马上功夫好的?那可难了,咱们大安马上功夫好的未婚少年可不多,总不能让北夷少年入后宫吧?

——那可不行!!陛下生的孩子,无论男女,肯定都是太子太女,怎可以有北夷的血脉?

易申看到他们越来越暧|昧的眼神交流,转念一想便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滚出去!都给朕滚出去!”

三公九卿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们,诺诺连声纷纷退出崇安殿。临走的时候给傅司徒使眼色:

——司徒大人,这话我们不敢说,你是太上皇的老师,四舍五入也算是陛下的长辈,为了大安的皇嗣,你可千万要说服陛下啊!

于是其他人都走之后,傅司徒留了下来。

易申觉得奇怪,问道:“傅大人还有事情?”她想起几个月前吩咐下去的事情,喜道:“可是内阁的事情,大人们议出了章程?”只是为什么只有傅司徒留下来呢?

……大概是有些地方不能确定,所以只留一个人下来,不想让外人听去?易申满怀期待地看着傅司徒。

没办法,她盼这个盼了许久了。只要内阁建立,她就再也不用每天十二个时辰,恨不得八个时辰都用来处理朝政了。

这对她这种希望睡美容觉的养生达人来说,简直太煎熬了!

傅司徒清了清嗓子,顾左右而言他:“陛下继位已经几个月了哈哈!”

易申耐着性子和他扯皮:“是啊是啊,朕也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啊。”

傅司徒望着大殿顶上的雕梁:“那个,陛下后宫空虚……”

这话易申就不爱听了:“哪里空虚了?朕不是有个驸马吗?”

傅司徒的脸狠狠地抽了一下:“陛下还认他这个驸马?那为什么不给个名分,纳入后宫?”

易申神情沧桑:“前日朕召见驸马一家,驸马言他乃是前辅郡王姻亲,朕念在夫妻情分,没有连坐他们一家,但他不可不知法纪,故而请求麻衣粗食,以为大安祈福,也为朕祈福。驸马如此明事理,朕岂能因为一己私情,伤了他的心?故而已经在城外安排了几亩地,让他为大安、也为朕祈福去了。”

傅司徒的脸又狠狠地抽了好一阵,这才颤声问道:“那陛下的后宫之中,就一直空着吗?”

易申莫名其妙:“哪里空了?贵太妃和贤太妃不是都在和慈宫吗?朕的皇妹也还小,还没出宫建府,后宫这么多人,怎么能说没人呢?”

傅司徒觉得易申肯定在忽悠他。

易申就算没和驸马那啥过,但是大婚之前,肯定有人教过她那些事情,现在这样,必定是故作不懂。

但是让他一个太傅去和皇帝说,陛下你不要装傻,老臣知道你明白夫妻之间的那档子事,也肯定有人教过你没有那档子事就没办法生娃娃,所以陛下为了大安皇嗣,一定要往后宫里放几个男妃,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放上百八十个,反正陛下是女子,生的孩子必定有大安皇室血脉,不怕有任何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