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重生1909> 第186章 IF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6章 IF线(1 / 2)

冯老板倒是没把刘嘉当成骗子,单纯因为现在国内的供需关系刚好在一个平衡点上。

如果刘嘉要做欧美总代理,势必会拿很多货。

要是能保证稳定的销售,增加生产线没有问题。

如果刘嘉这边拿几次货就不做了,增加生产线就会带来损失。

他需要刘嘉证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起码能让他把增加生产线的成本给赚回来。

隔着一个太平洋,聊天实在不太方便,电报往来也不够快,于是,顾宗华托在上海商业的一个朋友,代表刘嘉与冯福田会晤。

中间有人牵线搭桥,去掉信任度带来的麻烦,生意就好谈多了,只要专心谈钱就可以。

双方约定在一个月后交付货物。

与此同时,尼尔森已经完成了对几个路口的人流量调查报告,统计、分析和最终的结论十分清晰,难怪这公司能屹立市场调查行业百年不倒。

刘嘉根据调查结果,选定了一个路口,然后,她自己又亲自蹲守了一天,观察实际人流量情况,最终决定购买这里的土地。

这里已经有了一幢房子,原来是一家电影公司的摄影棚,现在那家电影公司被爱迪生逼到卷铺盖逃向洛杉矶的好莱坞去了。

刘嘉对摄影棚的大小和布局十分满意,电线都已经拉好了,可以省很多事情,只需要稍微装修一下……

装修公司的老板对“稍微装修一下”的定义再次被刷新。

“ea小姐,您的稍微装修一下,是指除了四面墙和屋顶不动,其他的都要改掉是吗?”装修公司的老板抓了抓头。

刘嘉连连摇头:“不,四面墙的话,正面要增加用来展示的橱窗,就是要把这个墙打掉,换成玻璃。屋顶的外观要稍微改一下,现在太普通了,我想把屋顶改成洛可可式的。”

装修公司老板决定再次修正自己对“稍微”的定义:只要地基还是那个地基,就叫稍微装修一下。

此时心野胆肥的美国穷人,都走上了贩私酒的道路。

其他想本本份份过日子的人,也还抱着一腔朝气蓬勃的美国梦,愿意拼命去干活,为自己为家人挣出一个美好未来。

以刘嘉标准的“稍微装修”,他们表示一个月就可以搞定。

一个月的时间,刚好够刘嘉继续培训员工。

愿意来参加培训班的,说明她在态度上愿意进步。

参加完之后能学以致用,说明她的能力不错。

根据她们每天的销售量,刘嘉已经在心中列出了可以挖墙角的名单,足够凑齐第一批开店员工的数量。

员工们对其他几个销量排名前列的大牌化妆品的成份、特性、用在不同皮肤上的效果掌握得比这些柜台的营业员都要清楚,推荐商品更加得心应手。

刘嘉没打算把自己累死,她除了自己当讲师之外,还让营业员中悟性最好的人学习当讲师的技巧,把她们教会了,就可以实现“传帮带”,然后,就可以实现她美好的“在家躺着就有钱哗哗进账”的快乐生活。

想是这么想,刘嘉自己不消停。

老天想让她咸鱼躺着赚钱,她也会一个咸鱼打挺站起来,嫌弃老天白给的还不够多。

锦儿发来消息,说连续两周的股市分析节目非常受欢迎,电台收到大量的听众来电,询问是否可以帮他们炒股,他们愿意支付佣金。

刘嘉听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不干!”

代客理财的压力太大了,每个人都觉得既然广播里吹这么好,那我给你钱,你就应该赚一大堆钱回来。

但其实吧……

嗯……

到时候亏了钱,理财经理怕不是要走半路就被人一枪毙了。

万一再有人迁怒刘嘉,她才不要冒这个险。

不过,也不是不能做。

刘嘉想起在自己的时代,有一种东西叫基金。

类型众多,像很多人知道的余额宝余利宝,就是其中一种名为货币型基金的东西,稳如老狗,当然,涨得也慢如蜗牛。

顾宗华告诉过刘嘉,在1921年的6月美国股市开始向上,一直上到1929年的那个黑色星期四。

听完刘嘉的话,顾宗华想了想,问道:“你是为了广播的收听率?”

“嗯!”

顾宗华笑起来,摇摇头:“此事,正有一比。”

“比什么?”刘嘉不明白。

“就好像,我挑起两国纷争,是为了卖军火。你挑起两国纷争,是为了写出头条新闻。”

刘嘉摸着下巴琢磨,然后,她灵光一闪:“军火也卖,报纸也卖,这两边又不冲突,你说是吧。”

刘嘉双眼放光:“要是挑起两国纷争的同时,还能接一单暗杀的活,也不是不行啊!比如收货人的对头委托……”

“咳……”顾宗华清了清嗓子,“我想稍微提醒一下,要是你把客户干掉了,除了会招来报复性追杀之外,以后也不会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会在你手里买货。”

“!!!”此时刘嘉终于想起,世上还有一件事叫职业道德。

“唉,那只能赚两份钱了。”刘嘉为想像的事件中少赚的钱而真情实感的叹息。

现在刘嘉有两条路可以走:一种是让已经有资质的金融公司,比如摩根财团,去做基金。

还有一种就是她自己注册,然后重新招兵买马。

后者在招聘上会有一定的问题,各个公司的资深投资经理都是宝贝疙瘩,宁可加工资,也不愿意放人走。

刘嘉这么一个由化妆品公司起家的新公司,正经资深投资经理都不会想跳过来的,风险太大。

于是,刘嘉选择了后者。

她注册了一家金融投资公司。

全世界最早的证券投资基金诞生于1924年的波士顿,现在,时间提前到了1921年的纽约。

之所以会出现在波士顿,完全是因为,波士顿旁边的剑桥市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大学——哈佛。

而这基金的创立者是哈佛大学的两百位教授。

两百位教授,一共凑了五万美元,然后金融、经济的教授们,通过他们聪明的大脑,打理这五万美元。

刘嘉跟摩根财团投资分析部的人都已经熟了,她有意无意从他们那里打听他们是在哪里上的大学,教授怎么样,又说了些学校里的趣事。

会被摩根招进门的人,绝不是平庸之辈,他们几乎都毕业于常春藤联盟的八所大学,其中就有好几个是哈佛的。

刘嘉从他们那里打听到有些教授确实有投资习惯,分析的也很到位,然后,她记下这些教授的名字,亲自上门拜访。

她游说几位投资意愿较为强烈的教授加入,担任公司的兼职分析师。

刘嘉不缺五万美元,她缺的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头衔。

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没有任何财团的基础,凭什么让人相信这个公司能赚钱,愿意把钱投给她。

几乎没有金融监管的时代,办个公司比订牛奶还快。

刘嘉的“大美利坚金融服务公司”就这么注册下来了。

推出的第一支基金,就叫“大美利坚投资信托基金”。

顶着国家的名头,听起来就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