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重生1920之时尚女王 小说> 第113章 第 113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第 113 章(1 / 2)

玩具的可选项有不少,此前刘嘉向几家机械加工厂预约了玩具小汽车的开模订单。

她要的不是一动不动的小汽车,是能跑会拐弯的真正汽车。

曾经风靡一时的广告词“奥迪双钻,我的伙伴”,就是她想要的东西。

车本身不会带来太多的利润。

改装所需要用的工具和各种小零件,那才是重点。

但是那几家加工厂一直没有做出来,本以为不过是个玩具而已,有什么难的。

结果折腾来折腾去,发现做越小的东西,越难。

刘嘉要的东西根本就是微缩版小汽车,他们纷纷表示:另请高明吧。

他们相信,不会有人能做出来的。

刘嘉曾经也这么认为,直到她接手了顾宗华公司,知道了德国有好几家工厂与宝马有类型的心路历程。

都是军工厂起家,都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都被凡尔赛条约限制,都想转型。

不同的是,宝马命好有贵人相助,还有一个积极进取不拘一格的老板。

他们就是被历史埋没的芸芸众生。

以前读史书,刘嘉时常为“有一人挺身而出”,干翻一拨人却没留下姓名而遗憾,她觉得这些人真是运气太不好了,明明有实力,青史应该为他们补个飞页什么的。

于是,她在公司往来客户公司名单里寻找可以为她所用的公司和人。

设备很强但是快破产的德国公司有不少。

比如现在已经浪到没边的宝马公司,除了卖摩托车之外,他们的家具事业、火车零部件事业,还在继续搞。

再多一个玩具汽车生产线,对宝马来说,毫无压力。

只要钱到位,您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工厂有了,缺一个可以主导做设计开发的人。

把德国工厂公司的名单都扫完,刘嘉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

没办法,只好把格局打开。

不限什么德国不德国,是个能用的人就完事。

刘嘉在奥地利一家名为戴姆勒的汽车厂员工名单里,找到一个坐冷板凳的设计师。

戴姆勒,就是未来戴姆勒-奔驰的那个戴姆勒。

大厂!

招聘的人肯定不会太垃圾。

至于那个设计师,看那名字就很倒霉——ferdand,跟一战导火索,著名炮灰费迪南大公的名字一模一样。

他的姓是porsche,好像有点眼熟,按德语念出来应该读“波舍尔”……没听过,算了,这不重要。

再看他的经历,也很牛逼,出身铁匠家,发明了电机。

本来19世纪的汽车,是烧油和烧电并行的世界,两家都不怎么样。

费迪南同志一直在电动车领域发力,无奈电池厂家不给力。忽然,博世公司横空出世,改进了火花塞,烧油的发动机一骑绝尘,把电动汽车甩出了十万八千里。

1920年的大街上已经几乎看不到电动车了。

费迪南也不是死磕电动车的牛性子,他决定开始转型搞平民化的小型汽车,但是,戴姆勒公司并不想,所以就把他晾着了。

他想做小型汽车,刘嘉也要做小……微小型汽车,说不定能有点相叠的地方?

刘嘉找到戴姆勒公司,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戴姆勒公司的老板一听,开心极了:“费迪南?你说波尔舍吗?好啊好啊。”

此时,整个戴姆勒公司的董事会都在烦费迪南,觉得他实在是事儿逼的要死,整天一开会就在逼逼要做平民化、小型化汽车,跟他们希望公司的发展道路完全相反。

于是,他们非常积极地推动此事,几次找费迪南·波尔舍谈话。

大意就是:

你很好很强大,有个去巴黎的福气,你要不要啊?

什么,你说你不想搬家不想要,那你在公司里赖着白拿钱都好长时间了,你不心虚吗?

你不干活,我们就得招能干活的人来,你白占着一个工作名额,这多不好呀。

本来费迪南完全没有举家搬去巴黎的意思,但是,眼看着整个公司根本就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他有妻子有孩子,如果突然失业,按奥地利现在的经济状况,他很难确保可以马上找到与戴姆勒公司差不多的工资。

尽管他的存款有不少,如果什么都不干,也能带着妻儿老小躺平十年。

但是,他有理想,他有想做的汽车。

他相信自己没错,只是戴姆勒一帮目光短浅的虫豸无法接受。

刘嘉通过电话,力图说服费迪南加入自己公司。

在她天花乱坠的一通忽悠之下,费迪南相信自己的才能可以在这个东方女人手下得到发挥。

她说:“虽然是玩具,但是除了驱动力与普通汽车不一样之外,你可以在小汽车上研究改进汽车的其他零部件。汽车跑得快不快,涉及的东西很多。”

刘嘉的话,大大的鼓舞了费迪南。

刘嘉开出的工资,激励了费迪南。

最重要的是,老东家戴姆勒董事会全员看他像傻逼的眼神,让费迪南决定就算搬家去法国,也不想留在这家公司了。

令他更高兴的是,他不用搬去法国,刘嘉看中做代工的宝马公司,就在慕尼黑,离他家车程一个半小时。

想在慕尼黑住就在慕尼黑住,能起得来就天天回家睡。

他有足够自由的空间。

就在1921年的新年到来之前,费迪南离职戴姆勒,入职ea,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

三个小时之内,费迪南就站在刘嘉在宝马租用的实验室里。

刘嘉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

不管动力是什么,电池也好,发条也好,总之,让车子自己能跑起来,在固定的轨道上跑就可以。

其实,就是现代玩具四驱车的样子。

小型电池要等到1949年才能被发明出来,刘嘉对续航能力不抱任何期望。

哪怕上发条能跑一会儿也挺好,还能顺便卖各种各样的发条钥匙。

虽然研发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不过招牌什么的还是要有的。

之前的经验教训,让她决定为玩具汽车单独注册一个品牌。

有品牌就得有logo,ea的标用在汽车上感觉怪怪的。

刘嘉脑中闪过无数曾经见过的汽车商标,基本都是动物,跑得快的,力气大的,勇猛的……形状有方的、圆的、盾牌的……

忽然,她终于想起来,为什么她觉得porsche这个单词眼熟了。

配上盾牌形状、红黄黑相间的logo,中间是马,最顶上那串平时不注意看的单词。

porsche,保时捷。

刘嘉扶额,明明发音就是波尔舍,谁给翻译成保时捷了。

比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还离谱。

刘嘉只在看八卦的时候知道保时捷与大众的爱恨情仇,表弟给表哥戴绿帽子什么的……

压根就没关心过保时捷第一代掌门人叫什么名字,以前干过什么。

既然是保时捷先生坐镇了宝马,刘嘉对玩具汽车项目非常放心。

她唯一提出担忧的是续航和马力。

玩具小汽车也是有尊严的,要是放在地上跑,还没蚯蚓拱得快,哪个小朋友会买?

保时捷先生表示他会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机械和动力都是刘嘉的弱项,不,应该叫无。因此她完全放权给费迪南,让他随便发挥,只要按时汇报成果就行。

她自己转回到熟悉的时装与美妆领域。

卡地亚的计划是在1月中旬举办一场珠宝秀,推出初春季的新款。

刘嘉的第一反应是:哦?有什么热度可以蹭吗?

她和锦儿扒拉了半天资料,翻出一项,即将在北欧举办冬季运动会。

嗯?

刘嘉仔细打听才知道,1920年的奥运会,是没有冬季奥运会的。

因为斯堪得那纳亚半岛上的几位北欧大佬们在办北欧运动会,如果办冬奥,就会影响他们的北欧运动会。

要办,他们就不来。

此时冰雪项目的王者,也就是北欧国家,王者不来,那冬奥会上的金牌质量就像个笑话。

安特卫普奥运会已经算努力了,在1920年的4月办了个冰球和花样滑冰比赛。

但是就很尴尬,因为相当于4月就已经开始奥运会了,结果一直拖到8月才有正经的密集赛事,对各种配套条件的提供来说,非常不友好。

不过就这么一个冰球比赛,已经让法国全民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大大提升,有些家里有条件的人,也想玩滑雪和溜冰。

随着北欧运动会时间的临近,有些人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在街上溜旱冰。

“决定是你了,北欧运动会!”刘嘉盯着一张滑雪运动员在雪道上挥杖的照片,露出笑容。

冰雪是肃杀的、安静的。

运动是活泼的、热情的。

刘嘉对彩妆设计部提出的要求是:高冷又活泼,冷静又机敏。

把设计部的员工给整不会了,他们甚至怀疑自己的法语是不是英国人教的。

刘嘉仔细琢磨一下,觉得自己好像确实说的不是人话,便改变了说法:

“就像初春的时候,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地下已经隐隐有小草的嫩芽探出地表,推开身上的凝冰,远远的看见好像有一层绿色,但是走近看,还是冰封的大地。”

如果是对一群上过学的中国人,直接说“草色遥看近却无”就好,对法国人还得用比喻。

刘嘉说了半天,他们大概领悟到,就是不能太五颜六色,要清淡素雅,又要闪闪发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