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七零年代结婚> 第50章 第五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第五十章(1 / 2)

这天一大早,许运昌就坐上了从北京直达昆明的火车,第四天顺利到了昆明,不过他没有直接去瑞丽,而是先去找了高志军。

高志军和以前在农场的时候差不读,还是一副话特别多的样子,他说,“许哥,你来看我可太好了,我上个月还去了一趟五分场,好多知青都不在了。”

虽然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他们这些人,彼此都走得匆忙,甚至都没有好好的道个别。

许运昌说,“我这次也先到五分场看看。”

主要是去看看刘书记一家,上两次都没来得及。

“志军,黄明全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黄明全就是高志军的那个同学,之前几次去瑞丽,许运昌都是跟他一起合伙儿买翡翠的,但这次他按照以前的地址发了个电报。

等了一个星期黄明全也没回。

高志军叹了口气,“许哥,你还不知道吧,他出事儿了,去年跟着缅甸人去赌石,买的时候觉得都不错,回来开得都是废石。”

“有人把他的东西调了包。”

“这一下赔进去不少钱,这不他的儿子又病了,他老家是保山的,你发电报到瑞丽,他指定收不到。”

“他儿子得了脊髓炎,估计现在也没心思做生意了。”

许运昌先去了版纳,一大早就出发,傍晚才到了五分场。

刘书记一家都又惊又喜,几个孩子都围着他说话,刘大嫂也说,“运昌,真是想不到,这一年走的知青可太多了,天南海北的,出了本地的,还没有回来看看的。”

她倒了一大碗红糖水,糖放的有点多,许运昌不想喝,说,“嫂子,给我来一碗白水就行了。”

刘书记现在还觉得许运昌装病的事儿不对,他只要多等半年,上边的政策就下来了,无论是招工还是招生,最重要的是在农场的表现,不太受家庭的影响了。

推荐许运昌上大学他没有把握,但招工回城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可倒好,档案上多了一条慢性病。

刘书记冷笑了一声,“糖水都不能喝了,这是真病了?”

许运昌笑了笑,“我病好了,大夫已经给我开了痊愈的证明了。”

刘书记又问起老师和师母。

其实许教授给他来过一封信,在信里说了已经调回北京了,但因为老师总是报喜不报忧,刘书记还是不放心。

但听到许运昌说得那么具体,也就放心了。

刘大嫂则问起了佟珍珠的情况。

许运昌说,“她也好着呢,在天坛医院工作。”

刘大嫂笑着说,“要不是许教授,我们都还不知道你俩早就结婚了,运昌,你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信里不说啊?”

说着,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红包。

许运昌坚决不要,翘了翘嘴角,“我要是说,我其实已经来了云南两趟,你们是不是会特别生气啊?”

刘大嫂没说什么,但刘书记立马拉了脸,“来云南怎么不来农场看看,你来这边干啥来了?”

许运昌说,“北京那边有些药材特别缺,药材站的同志委托我过来收购药材。”

他之前在农场,不但很会挖药材,还在山上种三七,这事儿刘书记其实是知道的,许运昌临走,还把三七的详细种植方法写成资料给了他。

五分场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再是军事化管理了,部队都撤了,又改成农场管理了,刘书记现在的身份就是农场的书记。

为了改善农场的条件,他把资料给了田场长,现在后山上已经种了不少的三七,长势欧变还不错。

预计三年以后的产量不会差,到时候农场就有钱了,换电机修房子都不是问题了。

刘书记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在农场待了两天,许运昌就去了景洪,从景洪坐车到了保山,但按照高志军给的地址,却没有找到黄明全。

他只能从保山坐车,一个人去了瑞丽。

好在他运气不错,第二天就在街上碰上了卖报纸的大妈,以前黄明全都是通过她,联系缅甸玉石供应商的。

大妈带着他见了一个中年男人。

这男人倒还记得他,比比划划的说着话,大部分是缅语,偶尔蹦出了一两个汉字。

许运昌连蒙带猜听懂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