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我成了假咸鱼类似小说> 45. 二合一 粮价涨,棺材价不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 二合一 粮价涨,棺材价不涨(1 / 2)

那些被王爷挑出来的细作之所以还在被重用,一方面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另一方面也真的是缺人使。

像李太医,他们现在已经知道李太医是京师安排过来的细作了,至于究竟是谁的人,这就不好查了,但是细作也没关系,琼州连个正经的郎中都没有,就这么四位太医,医馆坐堂、指导药材种植、教学徒药材炮制就指望这四位呢,不会因为是细作便闲置,只是有些事情要避开这些人罢了,比如一个能健步如飞、拔山扛鼎的王爷,总是不适合让细作知道的。

不过,那也是从前了,至于如今……徐琛和周霜霜都没想到天幕会让大魏乱成这样,依照耿刺史长子所言,朝廷怕是已经分不出精力放在琼州了。

琼州缺人,而且是什么人都缺,识字的、看病的、有一技之长的、有力气能干活的……可以说,只要品性过关,徐琛和周霜霜此去是什么人都想要。

所以周霜霜为此行准备了整整一百石粮食,以她们打听到的价格,一百石粮足够换两千人了。

粮多,护送的人就不能少,徐琛直接调了两个总旗护送。

这么大的阵仗,钱氏实在是放心不下,可贵妃娘娘都不曾说什么,她也不好出言劝阻,只能跟自家老爷念叨。

“整整一百石粮食,王爷和王妃这是打算买多少人过来,这怎么能瞒得住京师那头呢。”钱氏压低声音,“如果陛下还好好的也就算了,虎毒还不食子呢,可现在是太子监国,若是抓住王爷的把柄,那不正合了太子的心意。”

陛下病重,太子监国,往后天下拿主意的恐怕就不是陛下了。

王爷本就遭人忌惮,拿主意的人从当爹的变成当哥的可不一样,这时候怎么能折腾着去对岸买人。

她知道王爷和王妃不是买人来充军,而是买人过来安家落户的,可京师的人不知道。

周世仁看着还不知情的夫人,也没想着捅破,从王爷带人进山剿匪开始,他就已经察觉到这小两口不对劲了,这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藩王该做的事情。

“夫人不知,这外面如今乱的很,咱们老家离得远,派去接人的队伍还没回来,可耿刺史的家人已经被接过来了。”

周世仁叹了口气:“据耿刺史的几个儿子说,现在外头全乱套了,朝廷虽然赈灾,但又舍不得粮食,粮价也压不下去,导致灾民越来越多,赈灾上前舍不得粮食,更何况出兵出粮来围剿咱们琼州。”

琼州可不好打,四面全是水,还只有一个码头。

朝廷如今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顾及琼州这么鸡肋的小地方。

前朝之所以有数百年放弃琼州不就是因为没有余力。

钱氏不能理解:“……是太子监国不力?从前大魏不是好好的,我知道这两年有些地方是受了灾,可也不至于如此吧。”

周世仁一介武官,又远离京师,也说不清楚为何大魏突然间就这样了。

但有两点他是清楚的:“太子肯定比不上陛下,而且咱们如今都不敢往外卖粮,而是拼了命的种粮屯粮,外面的人只怕也是如此。”

百姓之家能有多少粮食,粮食最多的还是豪门大族和商人,可越是囤粮多的大户,越不是简单人家,官面上肯定有人。

朝廷再厉害,那也是一个个官员组成的,别说太子了,就算是陛下恐怕也不能逼着天下大户卖粮。

他光听耿家那几个孩子描述这一路上的情形,都已经觉得头大了。

就连老耿这样的读书人都说,翻遍史书也没见过如今这种情形。

“琼州如今一切安稳,是因为有王爷,王爷要做什么事情,咱们只管听着就是了,真让咱们拿主意咱们也拿不了。”

周世仁很有自知之明,他一个大老粗,夫人也不是女秀才,从前跟着陛下他听陛下的,如今跟着王爷他听王爷的,运筹帷幄的本事没有,指哪儿打哪儿的本事总有。

钱氏脑子有些乱,一时之间不能把老爷说的话捋明白,去年还好好的,怎么会今年就乱了套。

是,天幕是说了往后几十年整个天下都会天灾不断,可琼州不还好好的,去年去广场看戏的百姓大都身着麻布,如今好多都换上了更舒服的棉布。

琼州也遭了灾,可百姓肯下力气捕捉蝗虫到粮铺拿蝗虫尸体换银子,家家户户养的鸭子也派上了用场,烟熏网铺能用的法子都用了,粮食收成虽不比去年,但也有去年的五成。

琼州的日子能过,为何外面不成。

钱氏抚了抚胸口,外头如果真像老爷说的这么乱,老家的亲人要接回来这一路上怕是也不容易,别再出什么事儿才好。

“是不是身上不舒坦?”周世仁看着脸色煞白的夫人道,“我让人去请王太医……”

“不用。”钱氏打断老爷的话,“我这情况用不着去请太医,过段时间自己就好了。”

太医看了也没用,她是岁数到了,妇人总要经历这一遭的,不服老是不行。

琼州的水土养人,她虽看上去不显年纪,可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月信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来了,她再怎么不服老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

周世仁听得云里雾里,开口劝道:“夫人可不能讳疾忌医,还是让太医来瞧瞧吧。”

可千万别把小病拖成大病。

仔细想想,夫人这段时间脾气是不太好,他一直以为夫人是因为担心老家的亲人所以才脾气不好,但夫人这会儿脸色惨白,他又担心夫人是生了病。

“都说了用不着看太医,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钱氏语气不好地拒绝道。

太医来了,女儿女婿能不知道吗,到时候一把脉说她是因为绝了经才脾气不好,她的脸往哪儿搁。

“好好好,不请太医。”周世仁忙道,夫人近来的脾气越来越大,让他越来越期盼老家的亲人赶快到琼州了,夫人的脾气也好早些变回来。

周霜霜是以琼王妃的名义出现在雷州海闻县的,光明正大,且一上来就派人去找海闻县县衙道明了来意。

“王府人手不够,王妃是奉了王爷之命来雷州采买下人的,特遣奴婢来告知本地父母官,顺便借几个衙役过去帮忙。”雨竹不卑不亢的道。

王妃交代了,她们不是来求人的,是替地方官解决麻烦来了,不说摆架子,但也不必过分谦恭。

常知县抽了抽嘴角,琼王府缺人,琼州又不是没有人,何必跑到雷州来买人。

他是头疼那些灾民没法安置,可更不想和琼王府打交道。

“不知王爷打算采买多少人?”

若只是十人,他亲自去挑都行,只要把琼王府打发了。

雨竹如实回答道:“王妃这次来带了一百石大米。”

常知县倒吸了一口冷气,果然是王府,哪怕被封到了琼州,也仍旧财大气粗,这个时候还能拿出一百石大米买人,有米买人,就得有十倍的米养这些人。

如果是一年前,一百石大米花五十两银子就能买到,差不多是他两年的俸禄。

但是如今,一百石大米四百两银子都未必能买得到,别的地方他不知道,但是雷州的粮铺,一些直接关了门,开着的那些往外卖的时候也都掐着量。

他虽是海闻县知县,天幕结束后的第二日他就打发人出去买粮了,可现在家中也仅有十几石粮食。

唉,存粮不够多,他这心里头也不踏实。

“只要合规合法,王府采买下人,本官不会拦着,这样吧,县衙今日当值的衙役都过去,本官再安排主簿跑一趟,方便王府买人的时候改换户籍。”

他就不去了,免得瓜田李下说不清楚,他是雷州的官,还是少与琼州的藩王牵扯,更何况这位藩王还是天幕预测的盛世之君。

“多谢大人。”

常知县摆了摆手:“本官对王府来海闻县采买下人没有意见,只是海闻县不大,肯卖身为奴的人里大约也挑不出几个平头正脸的来,剩下那些不出挑的,王府恐怕也看不上。麻烦女官劝劝王妃,挑人这事儿千万不能凑合,海闻县挑不够,还可以去雷州剩下那三个县瞧瞧。”

别只来海闻县,海闻县虽然是离琼州最近的县,但雷州剩下那三个县也不远,琼王府还是雨露均沾的好,不必太过照顾海闻县,要减少灾民,不妨把整个雷州都带上。

“多谢大人提醒。”玉竹点头道。

常知县讪讪一笑,王妃身边的女官,品级比他都高,还真怨不得人家这么端着,但这女官未免太年轻了,他实在不习惯和一个这么年轻的女郎平等对话。

幸好,雷州没有藩王,不然的话,得多出多少品阶比他高的官员,女官就不说了,单是那一串的王府属官,乌纱帽便基本都排在他前面。

周霜霜直接让人在城门口摆出亲王妃的仪仗,又让当地的衙役敲着锣鼓吆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