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我成了假咸鱼类似小说> 20. 第 20 章 文皇后周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 第 20 章 文皇后周氏(1 / 2)

吃瓜吃到自己身上,周霜霜尴尬又兴奋。

整个大魏应该都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地瓜意味着什么,高产的新粮种,穿越人士的必备金手指。

从第一次天幕出现开始,周霜霜就一直纠结一个问题——后世之人口中和永丰皇帝恩爱两不疑的皇后周氏到底是她,还是另有其人。

谁让她是穿越来的呢,她不能确定后世之人知道的历史里有没有她。

但如果引入了地瓜,那她倒是觉得历史上的文皇后大概率应该是她了。

周世仁和钱氏齐刷刷看向女儿,骄傲中又带了几分惊诧。

周世仁虽然一直觉得自家女儿若是男儿身封侯拜相都使得,但哪家的父母不是看着自家孩子好,而且古来封侯拜相的人多了,能名垂青史的皇后才有几位,更何况还被称为大魏历代皇后中的扛把子,大魏朝日后的皇后是什么样他不清楚,可□□皇帝的皇后已经是珠玉在前了。

钱氏颤抖的手,激动的心,眼睛里都含着热泪,可惜此处没有先祖的排位,不然今晚她定要好好叩谢列祖列宗。

周小弟高高的挺着胸脯,像只骄傲的大公鸡。

耿参不好直视女眷,只能抽空扭头看了眼琼王,当个好皇帝是有本事,娶个好皇后是有运气,在天幕没出现之前,琼王显然运气很好,可惜天幕克琼王。

古来琼州都是流放之地,别说折腾着回京了,先保住性命要紧,琼州的毒虫瘴气都是可以要人命的东西,水土不服严重了也能把人折腾的半死,还有海上的风暴是能把人直接卷走的。

徐琛半信半疑的听着,从前天幕上的人说他会缔造大魏盛世,他不信,说父皇和母妃会高寿,他开始怀疑,天幕现在又说王妃是史上最强皇后之一,这话有几分可信度,王妃的确不是寻常人类,而是他见过的所有人类当中最敢想敢做的。

和前几次天幕一样,大魏境内有人的地方就有天幕,琼州如此,京师也照旧如此。

大兴宫。

庆德帝放下朱笔,一边抬头望天,一边揉捏着酸胀的右腕,还抽空吩咐人去传晚膳。

今日的晚膳就摆在外面,他边看边吃。

赵福忙下去安排,半盏茶不到的功夫,晚膳便已经摆好了。

陛下向来勤政,今年更是变本加厉,晚膳的时间越推越迟,眼下早就过了用膳的点,御膳房那里一早就已经备着了。

陪侍在旁的几个翰林院侍读全在奋笔疾书,陛下早几个月前就交代过翰林院了,若是天幕再出现,便立刻将天幕之人说的每一个字都写下来。

永寿宫。

柔贵妃前几日刚收到儿子的信,信上说已经走到岭南道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抵达琼州。

天幕上的女子说完了后宫妃嫔,又讲过了太子妃,她就知道是落不下她儿媳的,幸好这一次天幕出现的时间和上一次隔的够久,儿子和儿媳已经远在岭南了,若是天幕之人口中的儿媳犯了陛下的忌讳,陛下总不能派人到三千里之外去。

但柔贵妃还是祈祷儿媳不要犯了陛下的忌讳。

比起柔贵妃的担心,贤贵妃全然放松,上面讲的是琼王妃,又不是她儿媳,好坏都与她不相干。

【文皇后出身康安伯府,是的,就是历史上发现牛痘的那个康安伯府,康安伯的爵位因此而来】

周霜霜现在可以百分百确定,直播里说的文皇后是她本人了。

牛痘是她穿越至今拿出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东西。

【尽管牛痘的出现造福万民,但文皇后的家世和庆德帝其它的儿媳比起来却是垫底的存在,而在文皇后嫁给永丰帝的许多年里,永丰帝都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皇子,不在夺嫡的序列里,在被立为太子之前可以说是相当低调,但文皇后不同,用现在的话来说,文皇后是当时大魏的潮流达人】

【历史上留下美誉的皇后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优点——节俭,但文皇后则恰恰相反,她爱华服、爱美食、爱运动,生活奢靡。据记载,在做王妃期间,文皇后就已经是京师潮人了,她穿过的衣服很受官宦夫人们的追捧,常常被抢断货,还掀起了当时的翡翠热潮,组织过蹴鞠比赛和马球比赛,为此还特意办了马球场和蹴鞠场】

【这位古代的潮流达人还办过报纸,有相当多的报纸被保留了下来,在全国大型的博物馆里都能看到,虽然纸张发黄,字迹也已经不甚清晰了,但博物馆的官博都可以找到关于报纸内容的翻译,喵喵出于好奇,连续看了好几家博物馆,文皇后当年办的大概是一份美容和广告综合报纸,报纸读者的定位应该是女性】

【上面有美容常识以及大量的广告,包括但不限于蹴鞠场、马球场、酒馆、成衣铺、银楼、肉铺……相信听到这里,大家也都意识到文皇后的敛财能力了】

【是的,如果不做皇后,文皇后也必然会是一位能被载入史册的女商人】

【总之在做王妃期间,文皇后是大魏京师的潮流达人,有钱有闲,还有一位宠妻爱妻的王爷,生活可谓是逍遥又自在。庆德四十年,平平无奇的六皇子被封为太子,文皇后也被册立为太子妃】

【在九年的太子妃生涯中,原本的潮流达人突然就成了贤良温淑的女子典范。在这期间,文皇后被记载更多的是抚育子女、捐银施粥赈灾,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皇室庆典】

【文皇后真正大放异彩是在做皇后的十九年里,高产新粮种地瓜和玉米都是在这一时间被引入的,抚孤院和同心会也出自这一阶段。】

【抚孤院在当时养育照顾了许多被抛弃的婴幼儿,其中大都是女婴,抚孤院在当时就已经具备了完整透明的体系,善款去向透明,里面抚养的孩子从小就会接受技能学习,学成后还能安排工作,哪怕是放到现在,要做到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

【而同心会更像是古代的妇联,是为女性争取权益的组织,但在当时远不如抚孤院的影响大。同心会能管的只是调解家暴、帮助愿意独立的女性立女户、保护丧夫女子的财产,由于封建思想和大魏当时的律法以及女性地位的低下等种种原因,同心会始终无法做到真正的保护女性,但在封建王朝,同心会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性的觉醒】

【文皇后的许多行为在当时都颇受争议,比如说她曾公开支持永丰帝五哥的正妃柳氏和离再嫁,也曾倡导女性出来做工,还建立了第一座女子学院鼓励女子读书】

【文皇后是伟大的,也是幸运的,尽管在当时受到了许多所谓文人儒士的谩骂,但丈夫和子女都是支持她的】

【永丰皇帝曾多次修改律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涉及女性权利的,废掉了妇人犯罪必须去衣受杖的刑法,也废掉了骑木驴的酷刑,丈夫殴打妻子和妻子殴打丈夫同罪,同时多了弃妻之罪,典妻卖女的刑罚也从杖责改为死刑……从永丰帝开始,大魏便没有再发过一块贞洁牌坊】

【文皇后的儿子景和帝废掉了休书的合法性,男女双方废除婚姻的唯一合法方式为和离,专门为保护女性嫁妆设立了律法】

【文皇后的女儿成年后接管宗人府为宗令,并任用了一批女官】

【文皇后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做太后,做了整整三十五年的太后,十年游山玩水,一十五年写书排戏,在景和帝的陵墓被发现之前,后人只知道文皇后是戏曲爱好者,在晚年写过两本游记,但景和皇陵的发现和挖掘却让我们惊奇的发现文皇后还是一位话本撰稿人,在晚年文皇后写了一十多本话本,其中包括流传后世的《错位半生》和《追爱人》,咱们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在看真假千金和老婆带球跑了】

【当然,说到文皇后永远也绕不开永丰皇帝,这一对是历史上有名的恩爱夫妻,而且难得的是不止少年情深,晚年也始终相守。由于这两位的陵墓保存较好,他们也是历代皇帝皇后中留下画像最多的一对,其中有一幅就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书上,不过那是晚年的永丰皇帝和文皇后,建议感兴趣的同学去网上搜一搜这一位年轻时的画像,绝对让人大跌眼睛】

【关于文皇后的部分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一期喵喵要讲的是大魏第一个与皇室和离的王妃柳氏】

周霜霜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直播里的文皇后牛逼大发了,实在很难让她把自己代入进去。

徐琛也很难把自己代入永丰皇帝,他……从未想过要怎么做一个皇帝,更别说做一个好皇帝了,百姓民生如何他并不关心,他关心的人类只有寥寥几个。

王妃爱华服,爱美食,爱享受,母妃亦是如此,但荒凉的琼州并不能提供这些……从建一座城开始。

周世仁全神贯注,努力把天幕之人说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此生女儿大概是做不了皇后了,可在天幕没有出现过的那段历史里,他的女儿是位被千古传颂的皇后,他要把这些都记下来,都写到纸上。

钱氏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真好,夫妻恩爱,儿女双全,长命百岁,世上有几个人有这样的福气,哪怕是不做皇后,这福气也已经够多的了,女儿不做皇后,不办这个院那个会的,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和琼王一样活到一百整。

周小弟已经连蹦带跳跑出去撒欢了,姐姐可真厉害,比他听说过的所有人都厉害,只是他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天幕上的人提到了姐姐姐夫和爹爹,怎么就没提到他和娘呢,他将来到底是像爹爹一样做了将军,还是像爹娘期望的那样读书考中了进士。

耿参内心欢喜,高产粮种什么的他不在乎,琼州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这个地方一年能种三茬庄稼,他在乎的是王妃会做生意能敛财,说不定将来也会有商队到琼州来,这样他在琼州便能买到外面的书,也能每个月收到朝廷派发的邸报了。

琼州是欢喜的,哪怕是不识字的百姓,不知道什么是话本,也不知道什么是蹴鞠、报纸,但他们知道这是位很好的皇后,好皇帝和好皇后如今都是他们琼州的,肯定能带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大兴宫。

庆德帝用朱笔在纸上将‘地瓜’和‘玉米’圈出来,高产的新粮种……后世之人的用词是‘引入我国’,说明是外邦之物,他可以派人去寻。

除此之外,全篇有用的也只剩下一个抚孤院,可先在京师办一处。

律法不能轻易更改,尤其是不能在天幕出现后便立刻更改,不然官员和百姓只会更重视天幕之言,而且天幕之人举例所更改的律法全是提高女子地位……更不妥,现在改绝对会让民意汹涌。

庆德帝有些后悔将周氏女赐婚小六了,不过去年赐婚时天幕尚未出现,他既不知小六如今是太子的最大威胁,也不知周氏竟被后人这般称赞,但人都已经在琼州了,想必也翻不出什么水花了。

柔贵妃松了口气,儿媳也并没有冒犯陛下的地方。

贤贵妃倒是极为欣赏这个她只见过一次的琼王妃,爱华服,爱美食,爱享受,活得多真实,陛下总是夸赞姐姐温柔朴素,可温柔朴素的姐姐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及爱享受的琼王妃。

她便一直朴素不起来,在娘家时不能,入宫做了贵妃就更不能打扮得灰扑扑了,珠玉宝石方才能衬得起美人之姿。

太子妃敛下眼中的羡慕,平淡开口:“臣妾当学周氏贤良淑德,侧妃已禁足四个月有余,皇长孙虽在外读书,但皇次孙也需要侧妃照顾,臣妾恳请殿下解了侧妃的禁。”

赵氏再不出来,她隔三差五对着太子这张脸,实在影响心情和胃口。

再说,她有阿和一个儿子就够了,现在卯足劲是想生儿子的是太子。

可是凭什么呢,太子想要嫡出的子嗣挽救名声,她就非要生吗。

便是再生下一个嫡子又能如何,太子登基为帝又如何,阿和的性格并不适合为君,太子若只是个王爷,对阿和来说反倒更好。

太子妃忍着恶心替赵氏求情,两害取其轻,她宁愿看赵氏在眼皮子底下蹦跶,也好过太子留宿在她这里。

太子不是不知道太子妃的心思,正是因为知道两个人相看两相厌,太子妃迫不及待的把他往外推,他才越发恼怒,若不是父皇交代,他也不稀罕来此。

太子妃桀骜,在那日的天幕出现之后,就更是变本加厉了。

太子运了运气:“赵氏教子不当,孤罚她禁足一年已经是看在孩子的面上了,太子妃也应担起做嫡母的责任,不说了,安置吧。”

“臣妾今日身子不适。”

太子忍着怒气:“放心,孤不碰你。”

他只是需要和太子妃装出恩爱的样子,让父皇满意,让底下人闭嘴。

登州。

五王爷只觉得自己丢脸丢到了整个大魏。

天幕之人说了,第一个和皇室和离的王妃──柳氏。

他便是那第一个被王妃和离的王爷,皇家何时有过和离,从来都只有王妃病逝。

怒气冲冲的五王爷从妾室的院落大步走到正院,一脚踹开正院的院门:“柳氏,你倒说说为何要这般待本王,本王待你可不差,是,本王是有不少姬妾,可哪一个在你跟前不是服服帖帖。”

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的柳氏,不由得嗤笑了一声,在天幕出现之前,她未曾想过与王爷和离,这世上哪曾有过和王爷和离的王妃,但要说王爷待她好,可去td吧。

一府的莺莺燕燕,倚老卖老的奶嬷嬷,偏僻穷苦的登州,抠门小气自私还无能的王爷。

她是倒了血霉才做了登王妃。

若是皇室能和离,她定头一个和离,带着嫁妆回京师、去扬州不知道会活得有多滋润。

看着王爷气急败坏的模样,柳氏内心窃喜,‘好心’劝慰道:“王爷您消消气,别现在就气坏了身子骨,后世之人下次准备讲说臣妾的故事,王爷可千万不要错过。”

想也知道,后世之人肯定会讲她为何要与王爷和离。

能得皇后支持说明错不在她,而在这位沉迷女色的王爷身上。

“臣妾知道您早已没了野心,不怕得罪臣妾的娘家,也不怕名声有瑕,可臣妾实在是担心,您最初的封地是在曹州,如今却在登州,虽说登州是整个河南道离京师最远的一个州,父皇国事繁忙,未必会注意到登王府的家事,但若是有天幕提醒,父皇怕是会关注一一,您若是还不能让父皇满意,可能连登州都待不下去了。”

登州是河南道税收最少的一个州,可在整个大魏比登州更差的地方多着呢,岭南道便多的是。

五王爷的脸色青青紫紫:“你什么意思?”

“臣妾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意思,夫妻荣辱与共,王爷在哪儿臣妾就要跟去哪儿,臣妾比任何人都希望您的封地富庶,所以才特意提醒您,后世之人要讲臣妾的故事,陛下定会关注登王府,关注王爷您待臣妾如何。臣妾的父亲常说,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能改就还是好孩子。”

所以,王爷您得改。

“合着还是在拐弯抹角的争宠。”五王爷冷哼,“以后有什么话王妃直接说便是,不必这般迂回。”

柳氏轻笑,王爷现在想什么不重要,心里更宠爱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王爷会乖乖的到她院子里来,她虽不稀罕银样镴枪头的王爷,但她稀罕王爷的儿子,等她生下王爷的儿子,王爷爱去哪里就去哪里,便是日日留宿烟花巷柳都无妨。

青州。

三王爷轻轻松了口气。

六弟妹并无冒犯父皇的地方,后世之人也说了,五弟妹柳氏将会是最后一期,总算是结束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天幕再也不要出现,就算是再出现,也别再霍霍他们这些人了,霍霍太子去,后世之人也讲讲太子是如何失了圣心的,父皇是以什么罪名废太子的。

琼州

当晚,贵人们分两拨,一拨留宿在州衙后面的官舍里,另一拨则是在县衙后的官舍。

两处的官舍为了节省砖瓦,全都是排房结构,屋与屋连在一起,只隔一道墙,而且加起来卧房也只有七间,只能是挤着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