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 章(1 / 2)

大兴宫外,五王爷先至,然而这是新婚夫妻朝见皇上,是新妇的朝见礼,只他一人到了没用。

等王妃们也到了,太监才进去通禀,庆德帝直接让三对新人一同进殿。

这是周霜霜第一次面圣,行过礼后,大着胆子向上望去……一身金灿灿的龙袍,一个略微有些发福的中年人。

在大魏,四十岁已经不年轻了,庆德帝四十有七,早已经是做了祖父的人,这个年纪在现代是中年人,但在这里应该算是老人了。

不过以周霜霜这辈子没近视的眼睛来看,庆德帝头发乌黑,皱纹不算多,人瞧着也精神,只能算作是中年人,还未显老态的中年人。

周霜霜不敢多看,陛下瞧着还是很威严的,毕竟是掌管生杀大权的一国之君,还曾上过战场。

“既有缘做了夫妻,日后便要相互扶持,这些道理你们都懂,朕不多说,也不多留你们了,你们母妃还等着,快过去吧,今日就不要去坤德殿上香了。”

免得扰了先皇后安宁。

谁稀罕去,七王爷愤愤不平,真让他去,他也绝不会拜孝宣皇后,要拜也是拜孝温皇后,那才是父皇的元配正室。

说起来太子占长毫无疑问,但那个嫡字也是掺了水分的,太子出生时,孝宣皇后还不是皇后,只是父皇的侧夫人,后来父皇登基,孝宣皇后也不过是贵妃,熬没了元后才上位,结果就做了不到两年的皇后便去底下见元后了。

可能是德不配位,受不住这么大的福气吧。

父皇稀罕孝宣皇后,当年登基时便要册封还是侧夫人的孝宣皇后为皇后,而不是结发的正室王妃,只是群臣义愤,没册封成。

不过正是因为此事,孝宣皇后名声上始终有个污点。

七王爷愤愤不平,五王爷和六王爷也不觉得遗憾,两位先皇后跟他们都没什么关系,见都没见过。

三位王妃就更是无所谓了,比起死去的嫡婆婆,当然是去见亲婆婆更重要。

五王妃去见婆婆比拜见陛下都紧张,毕竟陛下只有一位,但婆婆却是两重,一个亲婆婆,一个养婆婆。

依着位分高低,她和王爷要先去拜见温贵人,然后再由温贵人领着一同去拜见梅妃。

这时候她就不得不羡慕七弟妹了,六弟妹虽然只有一个婆婆,但听闻柔贵妃性子跋扈,不像淑妃娘娘,和蔼可亲。

早已是外祖母、祖母的淑妃,确确实实能担得起‘和蔼可亲’这四个字。

七皇妃见到婆婆便忍不住称赞:“娘娘真美……看着像王爷的姐姐,臣妾都不敢认。”

她这话固然有吹捧的成分在,但绝不是硬捧,婆婆保养的确实好,和她娘差不多的年纪,但看着得比她娘年轻十岁,也就是三十岁出头的样子。

婆婆都美成这样了,多年盛宠不衰容貌妖艳的柔贵妃那得是什么模样。

——绝世美人的模样。

周霜霜一直都知道柔贵妃肯定是位美人,不然也不会从舞姬一路逆袭到贵妃,在外更有妖艳之名。

但妖艳她没有看到,柔贵妃分明长了一张初恋脸,更重要的是年近四十却还保养的像小姑娘一样。

周霜霜坐在一旁,和柔贵妃相隔不到半尺,那张略施粉黛的脸上没有一丝皱纹,没有痘痘,连个斑点都没有,白的发光,水灵的不得了,比她的皮肤好多了。

周霜霜沉浸在婆婆的美貌中恍恍惚惚。

柔贵妃笑了又笑,给完准备好的见面礼还不够,又把身上一直带着的玉佩拿下来给儿媳带上。

徐琛诧异的看着母妃,那块玉佩是父皇送给母妃的第一件礼物,母妃缠绵病榻时,都把这块玉佩放在枕头底下,还说要带这块玉佩入棺。

“本宫这儿子打小就不爱说话,性子闷,不会哄人,但却是个实心眼,要对人好便是一门心思的对人好,天幕上说的那些话不可信,本宫的儿子本宫知道,心里头没那么多弯弯绕。”

“你们去琼州,山高路远,那地方又……我盼着你们夫妻和和美美,若是在琼州遇到什么难事,就写信过来,本宫去求皇上,若是夫妻俩闹矛盾了,也写信过来,本宫帮你骂他……”

周霜霜认认真真哄人:“王爷为人赤诚,又生得俊朗,怎么会惹儿媳生气,儿媳每日看着王爷的脸,都能吃下三碗大米饭。”

见儿媳始终没有嫌弃,柔贵妃的心安稳了一半,她也怕周家姑娘因为不愿去琼州,在心里头埋怨被琛儿拖累了,夫妻俩若是从一开始便有了怨,往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她刚才说的不是假话,她这儿子一点都不会哄人,但也是真的实诚。

她那年大病,病的快要死了,儿子在院子里摘了一颗红彤彤的石榴,丁点大的人,亲手把石榴籽一颗颗剥出来,再用帕子将石榴籽包住,挤出汁水来放到碗里给她喝。

她那时候哄孩子,说母妃喝了琛儿做的石榴汁,病就要好了,然后这傻孩子便每天都给她挤石榴汁喝。

后来,她的病真的好了,从那时到现在,一年四季她都能吃到儿子给的水果,儿子在皇子所的小院,里面就没有别的树木,只有果树,她儿子亲自种亲自养的果树。

柔贵妃另一半还悬着的心是因为琼州,琛儿是在宫里金尊玉贵养大的,儿媳亦是没吃过苦的大家闺秀,她担心两个人适应不了琼州的环境。

“若是到了琼州身体不适,你们就乘船回到对岸,虽然藩王不能离开封地,但性命才是最要紧的,不必怕那些御史弹劾,京城有本宫和皇上呢。”

再怎么样,皇上也不至于弑子。

周霜霜已经为改善琼州环境制定了一揽子计划,当然后续实施还是要看琼州的具体情况,但前期准备已经做起来了。

这会儿她也没瞒着,说出来宽慰美人婆婆。

“儿媳打算多带些匠人过去,再带一些会种地的农户,等到了岭南,采石头的、伐木头的、建房子的、种地的……有了这些人,便能把琼州的县城变得和中原的县城一样热闹,人多了,面对天灾的能力也就强了。”

“父皇还给了王爷足足八千护卫军,这八千人的用处可大了,不光能护卫安全,而且一个个可都是壮劳力,母妃您想想,若是这八千人每人开一亩荒地,那加起来可就足足八千亩。”

八千人是什么概念,琼州两个县户籍册子上的所有人加起来才五千,一带一都能把两个县发展起来。

琼州有缺点,但也并非没有优势,琼州气候独特,水稻可以一年三种,而且没怎么被开发过,自然资源肯定很丰富。

四面环水,和外界沟通不方便,足够封闭的环境让她们可以在琼州为所欲为。

柔贵妃虽然心里头觉得是儿媳在安慰她,但她真的有被安慰到。

儿子不会哄人,儿媳妇可太会哄人了,哄得柔贵妃眉开眼笑,送小两口离开的时候还嘱咐儿子:“以后遇事多和霜霜商量,母妃吃不到你种的果子了,让霜霜代母妃吃。”

琼州的果子就算用冰冻起来,也撑不到京城,而且听闻琼州那个地方热的很,冬天连雪都没有,上哪儿去找冰。

徐琛早就打算好了:“儿子到了琼州,给您种米吃,您就等着吃儿子收的米吧。”

对人类来说,稻米才是正正经经的饭,可以一日三顿,可以日日食用。

除了不能把母妃也带去琼州外,徐琛对去琼州还是向往的,远离父皇和兄弟们,不用读书,也不用参加无聊的宴会,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琢磨怎么修炼。

本来这么多年都不能引气入体,徐琛已经想放弃了,但除夕夜天幕的出现点醒了他,可能是他一直没有找到此界修真入门的方法,而非此界不能修真。

回到住处后,徐琛在书房盘腿冥想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王妃请去正院,进门迎面接过来两张纸——搬迁计划书。

两张纸被写的密密麻麻,从搜罗工匠到带哪些宫人离开,从驱蚊虫的草药到准备多少车马,从遮挡蚊虫的帷帽到粮种和农具的种类、数量……极为细致。

上面也罗列了周家前些日子已经完成的部分。

“粮种和农具,父皇给了一部分,大概是计划书的一半,因为库房放不开,所以暂时存放在皇庄。”徐琛拿着纸张道。

父皇给了他们兄弟相同数量的粮种和农具,所以不好再单独向父皇要求增加一倍。

周霜霜是这么考虑的:“既然要在南下的路上搜罗工匠,不妨也顺便买些粮种和农具,各地都买一点,买的不多,不会影响到当地。而且京城的物价应该是最高的,往南的地方物价高不过京城,运输成本也比京城要低。”

周霜霜算盘打的精,但徐琛算盘打的更精,南下在各地采买,花的都是自家的银钱,倒不如……让父皇来出。

“琼州田少人少,尚且需要这么多的粮种和农具,像宋州、青州这样大的州城所需必然更多,等会儿我去找几个哥哥和七弟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去求父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