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章 IF线(1 / 2)

不管朋友到底是谁,刘嘉愿意用真金白银买下他手中的发明就行。

他认真折腾这么久,还真没往赚钱那边想,只是想要达成一种成就感。

既然她说是用来飞跃大西洋用的,那岂不是名利双收?

无线电爱好者把技术卖给刘嘉后,刘嘉发现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个电台实在太大了,为了飞行员的生命安全,飞机上装了好多求生设备、食水,实在放不下这么一个大的。

于是,还要进一步的技术攻关,让它变小,同时还要改成电池驱动,以及电池也得再小一点,容量再大一点……

折腾电台的过程中,刘嘉庆幸自己没想着穿越过来就改变世界科技树,所有的发明都要建构在基础工业体系之上,那真不是谁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事情。

由于ea玩具小汽车的热销,让其他需要用电池的产业领悟了一波便携式的快乐,金钱推动了几家电池公司科研进度的进步,他们在将电池体积减半的同时,增加了百分之百的电容量。

目前短波电台可以使用10小时。

反正又不是搞直播,只要每小时他们打开电台,说点什么,再关上,电力可以支持他们完成一整趟行程。

不如他们路过每个座标城市的时候就说点什么,比如“下面的朋友们,你们好吗~”

刘嘉想起奥运会的重要收入来源——转播权。

只是不知道现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家广播电台,其中又有多少家愿意花钱买。

锦儿效率很快,很快收集到了欧美大多数国家拥有广播电台的数量。

地球上的一切变数,似乎都喜欢扎堆发生,最远到寒武纪大爆发,近到1994年全世界优秀电影群雄争霸,就连广播电台的建立都是这样。

1920年11月,美国kdka电台第一个正式开播,紧接着伦敦2lo广播站开始每日广播,然后德国、法国、荷兰相继成立电台,法国最内卷,把埃菲尔铁塔变成法国广播电台的天线塔。

结果仔细一打听,法国广播电台现在还在筹备测试阶段,没有对外广播,现在收音价格昂贵,不是所有人家都拥有,因此他们特别不着急。

根据刘嘉从沙龙上听来的消息,某位女士的丈夫就是在这个筹备期的广播电台工作。

每天早上九点出门,九点半到座位上,慢悠悠地洗杯子泡茶看报纸,跟同事们聊聊昨天的赛马或是某些球赛。

中午十二点午休,午休时间属于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内。

下午三点回到工作岗位上,开始做一些已经不能再拖的事情,然后思考晚上会吃什么,要不要给太太带束鲜花回去,带什么花好,去哪家花店买……

六点准时下班……或者说,提前五分钟再去洗个杯子,上个厕所什么的。

刘嘉觉得起飞的地点是巴黎,要是法国广播不能播,那效果就差太多了,毕竟其他国家只是凑热闹,法国除了凑热闹,还有民族情绪在里面,对刘嘉来说,法国人的民族情绪代表着她能高效带货。

于是,她托层层关系,找到负责新闻宣传的部门,询问在测试期间是否可以对外广播飞越大西洋的新闻广播。

“哦,抱歉女士,您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这不合规矩,国家电台需要拿到运营执照后才能以正式呼号进行广播,本着对听众负责的态度,我们需要认真严格地调整整套设备,以确保我们的民众在收听时不会出现任何故障……”

一通官腔打下来,简单翻译为: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

行吧,刘嘉也没指望能让法国人突然变成精神小伙。

她早已准备了第二手方案,顾宗华帮她找到关于成立私人电台的资料,只要经过特许,个人是可以对外广播的。

此时,落榜美术生还没有发力,全世界各个宣传口都没意识到广播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于是,审核条件非常简单,只要家世清白,没有里通外国的嫌疑,以及找到四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法国人担保,就可以开立私人电台。

顾宗华已经在咨询的时候,顺便申请了“法国快乐电台”这个名字和呼号。

并且在申请的同时,就去找了能说得上话的朋友,帮忙加快审批速度,否则以法国人的工作效率,可能波兰再一次从地图上消失,他们都还没审批完。

电台有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收音机从哪里来,现在的收音机价格贵的要死,毕竟几个国家的电台才出来两个多月,法国自己的电台还没正式开工。

就算开工,也只是放一放音乐会。

买得起收音机的人家稀罕从信号拉胯的收音机里听音乐会?

巴黎的高贵人士当然是穿着礼服去听现场。

就算离得远懒得动,也有质量更好的留声机可以享受美妙音乐。

买它完全没有意义啊。

而且还长得那么难看,放在家里不能增添丝毫美感。

刘嘉找到巴黎可以生产收音机的厂家,他们现在都在做留声机,对收音机的生产计划安排在1921年的年底,因为国家电台预计到那个时候才会开播。

他们不想打破现有的生产计划,他们也不相信刘嘉的私人电台能有什么发展前景。

离总统大选还早呢,天天除了播赛马、股票还能干什么,这些消息在更便宜的报纸上都能看到,电台一点竞争力都没有。

刘嘉觉得他们鼠目寸光,他们觉得刘嘉异想天开。

最终,还得找德国人。

西门子整天搞电报,大家都是无线电,做收音机很合理。

此前与西门子建立的友好关系,让他们认真思考了刘嘉的建议,此时德国电台已经在广播,只是更穷的德国人收音机覆盖率更低,要再过几年,等落榜美术生上台之后,使用行政命令强压各个公司以低价销售收音机,价格才能降下来。

拥有最大殖民地资源的英法都不愿意卖钢铁这种战略资源给德国,价格高到离谱,刚好刘嘉手上有两座钢铁厂,她跟西门子的关系,完全变成了“来料加工”,西门子成了她的代工厂。

除此之外,现在的收音机使用的是电子管,这个东西的价格,也是大量生产才能把价格降下来,只生产几百台,那价格相当惊人。

当然,也有便宜的玩法,小孩子自己都能拼装的矿石收音机,但是那音质实在太差了,刘嘉不指望电台能多发达,但是声音清晰是最基础的职业素养。

根据西门子的测算,如果想把收音机的成本价按在一百法郎以下,需要刘嘉一口气订购一万台收音机。

ea的客户人数是七百人,中高档服装的常客最多三四千人,会购买彩妆香水和运动服饰那些较为便宜产品的人类大约有五六千人。

再加上巴黎之外的客户,比如英国、西班牙和荷兰的贵妇和美国的新兴资产阶级……还要减掉收音机产业比法国发达的美国。

刘嘉百分之百有把握可以推销掉的客户数量只有六千人。

多出来的四千台收音机要是卖不掉,堆在家里看着也很糟心啊。

刘嘉犹豫片刻,脑中闪过几个念头,最后还是拍板同意了,一万台收音机。

技术方面她不做任何的要求,外观方面,她提出要像德国的好基友俄国那样:大气瑰丽又不失婉约优雅。

西门子公司完全没有被为难住:“ea女士,我们对技术比您精通,但是外观确实不如您专业。不如您设计外表,我们照着做?”

然后,还发来几张收音机内部构造图,告诉她什么地方必须留出天线的位置,什么地方必须用来装调频的旋扭,以及旋扭得多大……

他们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醒:我,西门子,你的代工厂!

来图来料,我们加工。

设计?对不起,那是另外的价钱。只要钱到位,我们去莫斯科给你现抓一个活的宫廷美学大师来都行。

有效的避免了设计师脱发以及被困在同一个项目上太长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