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5(1 / 1)

时至今日,莫非你还不愿为本王效力吕布已死,难道本王在你心中,连一个已死之人都比不过么”高顺一言不发,刘敢却已明白他的意思。高顺还是那个高顺,那个吕布死后,毅然选择慷慨赴义的忠义大将。以前,在书上看到高顺的时候,刘敢很佩服高顺的气节,赤胆忠心,宁折不弯,这样有情有义的大丈夫真的非常可贵。现在,高顺就在刘敢眼前,这么近距离地盯着高顺,他突然觉得高顺的形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不可否认,高顺是很忠心,不过这种忠心仅仅是为了忠心而忠心的愚忠,可敬可叹也很可笑。吕布若是一位明主也就罢了,高顺随明主去死,也算得上是死得其所。可是,吕布真的是明主吗吕布空有陈宫而不能用不说,任用的手下将领更是一个比一个无能。不可一世的八健将当中,有四个居然是叛徒,更可笑的是,其中还有一个是他的大舅子魏续吕布连手下人都不能分辨好坏忠奸,当真算不得什么明主。而高顺为了吕布赴死,为了愚忠而死,看似重于泰山,实则轻如鸿毛。“仲达,如今温侯已去,你又何必一根筋,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好歹也要为家人想想,看看本王带了谁来”刘敢说话间,引出了一位身材健壮的男子,这位男子乍然一看,竟然与高顺有几分相似之处。那男子与高顺四目相对,两人猛地展开臂膀,紧紧抱在一块。“二哥”“小弟”那男子口称高顺为二哥,高顺则惊喜地称呼他为小弟。没错,这位男子便是高顺的亲弟,高雅。高顺在家中排行第二,他的大哥因病早夭,家中唯一的弟弟就是高雅。高雅本来已经在战乱中失踪,高顺已经多年未见到这个亲弟弟,高顺甚至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高雅。然而,今天却发生了奇迹高顺紧紧抱住高雅,一脸的不可思议。高雅向高顺解释了这个奇迹。原来,当初高雅在兖州时,与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交锋,高雅不敌于禁,部曲为于禁所破,高雅也在那时被曹操俘获。兵败被俘的高雅没有投降,也没有被杀,仅仅被曹操收押入监,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辗转流落到颍川。再后来,刘敢命徐琨攻入颍川,徐琨打下颍川之后,高雅也从曹操的俘虏,变成了刘敢的俘虏。再之后高雅便被刘敢召来沛国,直至今日,高雅和高顺终于顺利的兄弟重逢。“二哥,真的多亏了大王,你我兄弟才有今日的团聚,我已立誓向大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高雅的话一出口,高顺顿时陷入两难之境。如果真的向刘敢效忠,对得起死去的温侯么高顺如是想到。第三百零二章 进攻曹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现在虽然已是深秋时节,没有春风拂面的清爽,也没有身在长安,看尽繁花似锦,江山如画。但是,这诗句最能体现,刘敢此时此刻的美妙心境。消灭吕布,侵吞了整个沛国,招降了吕布麾下的中坚力量。这种感觉是何其美妙,美妙到刘敢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历史上的曹操相比较起来。即便是曹操击破吕布之后,也没能收降陈宫和高顺。要知道,陈宫和高顺是吕布麾下真正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无人可比。张辽算厉害的吧,在高顺面前仍然不值一提,有高顺在吕布身边的时候,基本上没张辽什么事。刘敢深深的记得,史书上有一段是这么形容高顺:所将八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八百视死如归的壮士,还有一位骁勇沉稳的将军。在徐州,吕布与刘备反目时,吕布派高顺统率大军攻击小沛的刘备军。即使是拥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也没有能够抵挡陷阵营的兵锋。高顺占领小沛,后来还击破由曹操麾下头号大将,夏侯惇所率的曹操援军。高顺在吕布麾下,是实打实用实力打出来的第一大将曹操肯定也想招降高顺纳为己用。但是,因为高顺的愚忠,曹操最终没有成功。曹操没有做到的事情,刘敢做到了,而且做的相当漂亮。高顺和陈宫统统被刘敢收入囊中。这是不是说明,在人格魅力方面,刘敢是高出曹操一截的刘敢暗暗得意的时候,也悄悄下定决心,打算用高顺和陈宫来对付曹操。高顺的统军作战之能自是不用多说。陈宫是跟随过曹操的人,也是跟曹操交过手的人,陈宫与曹操之间可谓是亦敌亦友,爱恨交织。做为敌人,陈宫应该是最了解曹操的人,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陈宫的相助,何愁曹操不灭想到这里,刘敢也算是后知后觉的明白,为什么吕布一死,陈宫二话不说就率众而降。因为,陈宫心里迫切的想要挫败曹操,证明自己。这一点,已死去的吕布肯定已经办不到,刘敢却能办到,并且可能性很大。刘敢大力封赏了陈宫和高顺,打乱了吕布麾下军队的编制,所有吕布旧部统统接受重编。当然了,也有例外。高顺的陷阵营被保留,刘敢还特地为高顺扩充了陷阵营的人员,以及战甲与兵刃等等。刘敢喜欢破格提拔人才,特别是一些有大才干的人,因为只有这样做,这些有才之士才会舍身忘死的卖命。比方说,一位有才之士立了功,你给了他相应的奖赏,这不会得到他太多的感激。因为,他会觉得这是他应该得到的。而一旦给予他破格提拔,他得到了不该得到的奖赏,他才会由衷的感激,他会心生知遇之恩,他会觉得你就是最懂他的人。以后到了关键时刻,他甚至可能豁出性命,只因这份破格提拔的赏识。刘敢给予高顺的封赏就是破格提拔,他给了高顺独领一军的资格,陷阵营的正规军人数被定员为八千人。与神机营同列高顺本人也被正式加封为卫将军,赐爵亭侯,食邑八百。安抚好吕布旧部好,刘敢正式举兵进犯梁国,此时梁国镇守的大将是于禁。于禁乃是五子良将之一,刘敢正考虑何人能够击破于禁时,高顺主动请缨。刘敢深知高顺为何请战,高顺是为了给高雅复仇,当初高雅就是被于禁击败,这才使得他们兄弟二人分别多年。刘敢没有犹豫,同意了高顺的请战要求,于是高顺与于禁大战于梁国。第一战,高顺的先锋军在野战小胜于禁先锋军,破敌两千人,杀敌五百人第二战,于禁以伏兵之计截杀高顺军,高顺折了三百人,兵退十里第三战,高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伏兵之计歼灭于禁五百人,流矢射死于禁麾下从将两名第四战,于禁以声东击西之计,一举突破高顺军的右军大寨,击杀高顺军一千余人,成功而退第五战,高顺佯攻于禁粮仓,实则伏兵打援,以火攻之计袭杀于禁援军,大破于禁大军,歼敌两千余众,俘虏一千一百余众至此,于禁弃了驻地,引兵撤军至谷熟。高顺连克数地,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挥兵打到睢阳的卢门亭。时值寒冬降临,又有刘敢军令不准轻易进军,在重重顾虑之下,高顺罢兵休战,兵屯卢门亭,与谷熟的于禁遥遥对峙。寒冬过后,时间来到建安三年,大乔顺利诞下一子,依照约定过继于桥氏,取名桥统。同一时间,在刘敢的指示下,周泰率军出海抵达琉球,并于琉球设立琉球郡。刘敢将大量百姓迁入琉球,开发垦地,鼓励农耕与生产,并且任命步骘为琉球太守兼任临时大都督,总揽琉球郡所有军政事宜。入夏后,刘敢起三路大军进攻曹操。第一个发起进攻的东边,也就是徐州的周瑜,以四万大军与夏侯惇交战于鲁国,战火几乎遍及鲁国全境。泰山郡的臧霸、孙观本来是站在曹操一方,因为战火的冲击,周瑜切断了兖州与泰山郡的粮道支援。后方没了粮食,又兼周瑜的大兵压境,重重压力之下,泰山郡很多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场景。值此关键时刻,夏侯惇在前线被周瑜击溃,连丢三座城池,并且之后周瑜一路势如破竹,一口气吞下半个鲁国。眼见入秋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臧霸和孙观顶不住无粮的压力,最终一拍即合地上表刘敢,举众投降。臧霸和孙观一降,夏侯惇的援军也跟着断了,再也没有源源不断的兵丁送入前线,面对周瑜的狂攻,夏侯惇毫无办法。没过多久,夏侯惇引军退出鲁国,驻守任城。周瑜顺势占据整个鲁国,并且得势不饶人地继续进兵兖州,战火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中原大地。西边战线,鲁肃与刘宠联合抵御曹操大军的侵袭,本来以他们的兵力加上厚实的城墙足以守住新汲坚城,无奈曹操不知从哪搞来一批投石车,那些投石车的威力和外观,与刘敢的无双炮一模一样。在无双炮的轰击下,新汲城墙不堪一击,没了城墙的保护,曹操大军轻而易举地杀入城内。鲁肃举兵顽抗,最终寡不敌众,在折了一大批士卒之后,率领残军败逃进入陈国,暂时依附刘宠。西边战事告急,刘敢却没有理会,他亲率五万大军入侵梁国,兵分五路。一路以高顺为主将,以陷阵营为主力,共计一万大军兵屯卢门亭,于正面牵制于禁大军。一路以魏延为主将,以神机营为主力,共计一万大军自西向北,攻城拔寨,无坚不摧。一路以太史慈为主将,以神箭营为主力,共计一万大军自东向北,高歌猛进,摧枯拉朽。一路以甘宁为主将,以锦帆营为主力,共计一万大军自水路北上,搅动两岸,风声鹤唳。最后一路,刘敢亲自为主将,共计一万余众肆无忌惮地行军在梁国境内,一边招募文武官员,一边吸纳流民降卒。刘敢的名头很响亮,所过之处,前来投降依附的人络绎不绝,比比皆是。仅仅在梁国转了一圈,一战未打,刘敢身边的军队就从一万人增加到三万余众。虽然刘敢也知道,这些新加入的人只是乌合之众。但是,这并不妨碍刘敢扩大实力,所有新加入的人员,无一例外被刘敢就地安置。不论男女老少,统统让他们开始开垦耕地,展开一套早已完善的军民屯田体系。刘敢派老兵在这些屯田之地指导个两三月,等时间一到,一批又一批的可战之兵就此诞生。而且,这不但保障了兵源的问题,连带着粮食的问题也一并解决。刘敢走一路,收一路,所有流民和老幼人士,一概来者不拒。到最后,刘敢差点忘了自己来梁国的目的是为了打仗。直到于禁忍不住出兵了,刘敢也就将手头上的乌合之众交由属下处理,刘敢自己则带着一万精锐,浩浩荡荡地杀奔向于禁。当刘敢赶到前线之时,于禁和高顺已经开战,场面上的厮杀相当激烈,尸横遍野,无伤无数。刘敢果断下令,从侧翼包抄于禁大军,并且亲自带领无双近卫冲锋陷阵,直奔于禁大军中帅旗所在地刘敢想要擒下于禁,因为一旦擒下于禁,就等同于断掉了曹操的一只臂膀“凡擒杀于禁者,官升三级,赏千金”刘敢的话音一落,身边的所有战士都犹如打了一口鸡血,脸上挂着兴奋之色,不要命地冲刺而起。一时之间,兵戈声大作,喊杀声整天热血,沸腾第三百零三章 兵围陈留建安三年,夏季,刘敢大破于禁于梁国,歼敌不计其数,俘获战俘八千余众。于禁引残军逃入陈国,与曹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