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1(1 / 1)

”第一百七十七章 水淹寿春无双炮被劫,芮良、芮玄两兄弟战死。这个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样,飞快的传入到刘敢耳中,这对刘敢来说无疑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坏消息。没有无双炮,刘敢就打不破寿春的城墙,打不破寿春的城墙,刘敢就灭不掉袁术,灭不掉袁术,刘敢就没脸返回庐江。“该死的陆儁,我饶不了你”刘敢咬牙切齿,陆儁这个名字已经成了他的禁忌,他此刻恨不得把陆儁五马分尸。刘敢已经调查清楚了,陆氏一家人尽数在寿春城内,只要打破寿春,整个陆氏是存是亡,只在刘敢的一念之间。虽然没了无双炮,但是刘敢并没打算就此放弃打寿春。此时袁术在寿春的兵力稀少,正是一举剿灭袁术的大好时机,这样的好机会刘敢是不会错过的。刘敢每天仍然派人在寿春城下大声辱骂袁术,还专门命人写了几篇檄文来抨击袁术的祖宗十八代。这些檄文当中,属华歆写的最具文采,洋洋洒洒数千字,将袁术一家老小骂了个狗血淋头。据说袁术看了华歆的檄文之后,气的暴跳如雷,当场几欲杀人泄愤,并且发誓一定要抓住华歆,把他千刀万剐。“如今没了无双炮,诸位有何破城良策”刘敢召集众将于营帐,把打破寿春的难题扔了出去,他相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况且能进入刘敢法眼的,不管是将军还是谋臣,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哪怕这些人比不过诸葛亮,总强过臭皮匠吧。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没多久便有人陆续站了出来献策,只是这些计策在刘敢心中都不咋地。如果计策分的是上中下三策的评分,那么这些人出的计策统统都是下策,有的甚至连下策都不如。时间一长,刘敢也烦了,他没想到麾下文臣武将这么多,竟然连一个打破寿春的好法子都想不到。“真是一群饭桶”刘敢当着诸将的面,毫不留情面地骂了出来。一时之间,气氛尴尬无比,诸将脸上大感无光,却也没有办法反驳。良久无语,众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一个站了出来。“大帅,在下有一计,可助我军一战破寿春”众人寻着说话的声音望去,只见徐琨身后站出来一人。此人的名字众人倒也知晓,上秦下松,表字文表,乃是徐琨帐下的谋臣。刘敢不紧不慢地走到秦松面前,九尺身高高人一等,居高临下地望着秦松,沉声道:“计将安出”秦松清了清嗓子,毕恭毕敬道:“寿春北有淮河,东有肥水,我军只需派出一军,引水而攻,大水灌城,届时任他寿春城墙再高也无济于事,此计不费一兵一卒,只是有点费时费力。”闻言,刘敢不由托腮沉思,半晌无语。营帐内,诸将议论纷纷,有人赞不绝口,有人大力反对。水淹寿春的计策固然是极好的,但是想要引发大水,必须要决堤引洪。堤坝一旦打破,洪水无情,大水冲击之下必定会毁坏附近的村庄与农田,无数百姓将会流离失所,诸多无辜的生灵也将遭受灭顶之灾。此举杀敌虽妙,却是有损天理的阴狠之计。刘敢犹豫不决之际,秦松又开口进言:“大帅,袁术乃是我军在扬州的宿敌,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我军能击败袁术,天下有识之士必定纷纷来投,若此战能除掉袁术,那我军将是飞龙升天之势,届时天下诸侯将再无一人是我军敌手”“大帅,此乃我军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失啊”秦松深深地看着刘敢。“好,便依此计行事”刘敢咬牙下了决定,吩咐道:“决堤之前,务必派人疏散附近的百姓,我不想看到无谓的伤亡。”“大帅英明”建安元年,八月。刘敢决堤引洪,灌淮河与肥水两河之水倾注寿春城,大水的浇灌之下,寿春城内一片狼藉。袁术部下陈兰、雷薄二将联手举兵反叛,欲将袁术生擒献于刘敢。好在袁术麾下不仅有叛将,忠心耿耿的忠良将领也不在少数,以李丰、梁纲为首的二将举兵与陈兰、雷薄交战火拼。内战一起,大水未退,整个寿春城乱成了一锅粥。生死关头,袁术果断舍了家小,在亲兵的护卫之下,乘着一叶扁舟连夜逃出寿春。刘敢入主寿春城之后,将袁术的家小一网打尽,袁术的儿子和侄子包括最为倚重的谋士杨弘,都尽数成为了刘敢的阶下之囚。寿春告破之后,袁术为求保命,第一时间撤回了下蔡大军。在刘敢强大的军力面前,袁术不敢与之争锋,一退再退,最终退入沛国,让出了半个九江郡。刘敢本想一鼓作气消灭袁术,但是曹操突然派使者前来调和,刘敢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时放弃痛打落水狗。徐州战场上,李术联合小沛的刘备,南北夹击之下,以野火燎原之势击败吕布。丢了徐州的吕布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四处结仇,天下之大几乎无路可去。吕布环顾四周,唯一没有结仇的只有扬州刘敢,无奈之下,吕布率领残军南下依附刘敢。刘敢倒是很欢迎吕布的到来,直接上表天子,加封吕布为征东将军,同时封赏了吕布麾下的领兵大将高顺、张辽等人。刘敢将吕布安置在九江郡的钟离城,此地东临徐州,北靠沛国,一旦爆发战事,此地必当首当其冲。吕布的反复无常刘敢是知道的,他也犹豫过要不要趁机夺了吕布的兵权,别的不提,高顺麾下的那支神秘的陷阵营,刘敢一直都很感兴趣。可是,刘敢想到高顺宁死不降曹的忠义气节,如果刘敢真的夺了吕布的兵权,势必也会失去招揽高顺的机会。没有高顺的陷阵营是不完美的,那并不是刘敢想要的结果。所谓欲速则不达,为了高顺和陷阵营,刘敢选择徐徐图之。击败袁术之后,刘敢占领了大片地盘,不但坐拥扬州六郡,豫州的汝阴郡和汝南郡也投入了刘敢的怀抱。当然了,能打下这两个郡,主要的功劳要归咎于陈王刘宠。这个鼎鼎大名的陈王,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击败袁术后,两人的土地接壤,刘敢也迫不及待的想见上一见刘宠。王见王,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吗可惜,一封家书的突然到来,改变了刘敢原计划的行程。家里出了大事,他不得不提前返回庐江。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话放在以前,刘敢是不会苟同的,成家立业这么些日子以来,他并未觉得有什么难处。他一直觉得,只要一家人好好沟通,有什么难念的经念不好呢可是当冯方女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哭的像个孩子的时候,刘敢这才后知后觉的感触到,为什么人们会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毕竟是不同的个体,人和人相处久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有些矛盾和冲突可以化解,而有的矛盾和冲突却是怎么也化解不了的,毕竟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人们先考虑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冲击的时候,矛盾和冲突也就随之而来。“刘郎,你可一定要为我做主啊,我们的孩子没了,呜呜”冯方女哭成了泪人,死死地跪在刘敢面前,怎么劝也劝不动。刘敢出征之前并不知道冯方女有了身孕,直到收到家书的那天,好消息和坏消息一起到来。有了的孩子,突然又没了。刘敢很气愤,因为他从冯方女的口中得知,这个孩子并非无缘无故的没了,而是有人刻意让冯方女的肚子流产。这个人是谁冯方女一口咬定是桥渊,虽然她一点证据都没有,虽然她自己都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流掉的。冯方女自认为自己已经很小心翼翼了,一日三餐都是亲自下厨动手,所有的食材也是精挑细选,按理说不应该有任何问题。可是偏偏孩子就这么没了“一定是他,一定是他刘郎,他好可怕”冯方女几近崩溃,抱着刘敢失声哭泣。刘敢默不作声地任由她哭完,没有证据,一切都是单凭冯方女的猜测和臆想,刘敢内心是不愿意去怀疑桥渊的。但是刘敢又不得不承认,最有动机和能力来完成这一件事的,只有桥渊。刘敢长长一叹,轻轻拍了拍冯方女的粉背,柔声道:“此事我会查清楚,你也别太难过了。”“不,刘郎你不明白,他真的好可怕”冯方女说话还带着颤声,泪流不止:“我好怕有一天,我也会莫名其妙的死掉,他真的会这么做的,你相信我”冯方女越说越激动,到最后甚至有点失心疯,脱口而出:“你杀了他,你帮我杀了他好不好,你是大王,你帮我杀了他”刘敢脸色铁青,他已经明白,冯方女和桥渊的关系已经恶劣到了极点,不然冯方女也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来。让刘敢杀桥渊,杀自己的老丈人杀大乔的父亲开什么玩笑别说现在没有证据,即便证明了冯方女肚子里的孩子是桥渊所害,刘敢扪心自问也无法向桥渊下这个狠手。好不容易把冯方女安慰好,刘敢阴沉着脸去了桥渊府上。明王府和桥渊府邸只隔开了两条街,距离很近,所以刘敢没有叫车,直接走路来到了桥府。桥府上下的人都认识刘敢,所以并未通报,直接有人领着刘敢来到后院。此时的桥渊正在院落里斗鸡,这是现如今最流行的娱乐项目之一,不只是桥渊,上到名士官员,下至升斗小民也都喜欢斗鸡。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斗鸡这项娱乐活动,已经盛行于民间所有阶级,有人因为斗鸡罢官,也有人因为斗鸡晋爵,更有人因为斗鸡而杀人。斗鸡为什么能这么火热原因无非是斗鸡具有赌博性,很多人斗鸡都是为了家致富,有些人为了斗鸡甚至不惜耗尽家财。桥渊倒是不用靠斗鸡财,但是他喜欢斗鸡,这是他的兴趣爱好之一。“岳父好雅兴。”刘敢快人快语,一见桥渊便率先开口。桥渊意外地看了一眼刘敢,随后又把目光落在两只斗鸡上,笑道:“无双怎么回来了,与袁术一战如何了”“自是胜了。”刘敢不咸不淡道。“好,这么快就胜了,孙武再世怕是也不过如此吧”桥渊眉开眼笑,突然话锋一转:“不过我怎么看你似乎不大高兴,打了胜仗还不高兴,这是何故”刘敢淡淡道:“岳父何必明知故问。”桥渊凝视着他,说道:“这是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刘敢深深地看了桥渊一眼,说道:“岳父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笑话,我还用得着在自家女婿面前装糊涂不成”桥渊哼了哼,说道:“你想说什么,直接说开了就成,我们爷俩无需遮遮掩掩。”“既然如此,我就直说了。”刘敢眯起了眼睛,问道:“岳父近日可有手染鲜血”“哦,让我想想,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染了一丢丢,我这几日痴迷斗鸡,每天都要宰杀几只败鸡,杀鸡杀多了,手上难免染上点东西。”桥渊摊了摊手,目光落在一旁的死鸡之上。“没了”刘敢问道。“没了,我怎么听着你话中有话,你到底想问什么”桥渊的目光对上了刘敢。“杀鸡有什么意思,岳父闲来无事,就没想杀个人玩玩”刘敢笑眯眯道。“杀人,杀谁”“没谁,当我没问过,我就回来了过来看看你老,你接着玩吧,我就不打扰了。”“无双慢走,我就不送了。”刘敢走后,一名腰佩宝刀的汉子从暗处走了出来。桥渊也不回头,一边挑逗着栅栏里的两只斗鸡,一边说道:“都说杀鸡焉用牛刀,用宋兄弟的宝刀杀人,总觉得有点大材小用。”“再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