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节(1 / 1)

李彦锦一方面为自己军队的损失小而高兴,可一方面又忍不住思索,若换做是蛮军异族入侵,这一片中原沃土是不是也会被如此轻易的葬送?一想到这个问题,李彦锦就对高氏皇族越发厌恶起来。废物啊!废物!享用了那么多民脂民膏,可他们最执着的事情,不过是追杀被陷害而未死的同胞哥哥……若把这份心力拿出来,放一点到朝政、治国上,江南又如何会溃烂如斯?!李彦锦懒得为高家人再反思什么,他的心态已经不太一样了。最早来到这异世时的求生存、求活命,在进入谢家后,就变成了求安稳、求太平。当他接触到李家,并开始习武后,逐渐了解到这个朝代正在走向灭亡。乱世中,为了自保,他学会了杀人,学会了灭迹……而如今,他最重要的亲人,在十个月后,将要走一趟鬼门关,把流着他血脉的孩子,带到这个世间来。至此,李彦锦终于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重量。这重量不能被人分担,就连最亲密的二娘也不成。因为,这是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李彦锦的心变得坚硬了起来,那些不合时宜的同情怜悯,再没有冒出来过。因为他把所有的柔软都留给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李彦锦进展如此顺利,也和他的行事方式有关。他并没有直接扯出大旗来,喊着要造反、要自立。而是搞出了个密旨,说自己是巡查御史,来替天子,巡查百官的。这个名头其实并不牢靠,遇到有心人,往京中多递几个消息,也就能知真假了。可李彦锦也并不是真想来查什么案子,他只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占领紧要城池关卡,并将有可能泄密的官员统统控制起来。而剩下的中低级官员,才是李彦锦要弄个假御史名头的原因。凭着这个名头,他就能正大光明地解释,那些被押送到湖白府的官员是被他这位“巡查御史”给拿下了!至于犯人们如今何在?押送到京城复审了呗~~江南官场本就腐败不堪,下面的小官小吏对那些高官被抓,一点都不惊讶。眼看着“巡查御史”只抓首恶,对他们这些小虾米似乎并不在意,众人也就安下心来,在那些暂代的官员手下,继续做事。不过,也因为李彦锦进展得太过快速,就让之前准备的人员有些跟不上了。好在富平侯姚锡衡还有点家底,他不但把儿子姚劲派来给李彦锦帮忙,还把一批门人清客,也送到江南各地,帮助打理政务。就连孙儿姚奥黎和孙女姚玉珠都被从黑山中叫出来,跟在父亲身边,长长见识。五月时,谢沛的肚子已经鼓得很明显了。她如今身体情况非常不错,这不仅是由于谢沛多年来练武不辍,更是因为那玉魄三身功已经被她练到了三层的缘故。如今的谢沛若不做易容伪装,哪怕穿上男装,也很难被人误会性别。倒不是因为她挺了个大肚子,而是谢沛整个人从肌肤到气质,似乎都被柔化了。镜子中秀美绝伦的女娘,正低头摆弄着桌上散发着药味的膏子和易容工具。谢沛长叹了口气,继续伪装成男子,看来……是不太容易了。谢沛并不想胡乱找个借口,就此躲在家里。伪装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该卸下面具了。不然,若孩子出生了,难道还要教他从小骗人吗?只这一条,谢沛就做出了决定。次日一早,谢将军在府衙后堂中,召见了一干官员。而孟无悯与斑斑这两位编外人员,也跟着一起旁听。堂中都是谢沛信任之人,所以她开门见山地就直接把自己的身份说了出来。“之前为了行事方便,我一直以男子身份见人。实际上,我乃李彦锦之妻,如今正身怀六甲。”谢沛语不惊人死不休,放了个炸/弹后,就端起杯子,喝起了水。幺哥和斑斑大概堂中最镇定的二位,其他人都听得呆住了。安采薇和阿意对视了一眼,两位女官员眼中都露出喜色,有这样一位女性上官,她们今后应不会吃什么大亏。孟无悯呆呆地转头戳了下鹦鹉斑斑,道:“谢大人……真的是女娘?”斑斑翻了个小白眼,用嘴巴理了理胸脯上被戳乱的羽毛,说道:“多新鲜呐?不是女娘,她肚子里哪儿来的蛋啊!”这个只有母的才能生蛋的道理,是斑斑最近才掌握的知识点。鸟生十几年,竟然闹出那么大的笑话,简直是羞煞老鸟~~~卷毛今日正好来府城回事,此刻也一脸蠢相地坐在堂中,发呆。“幺哥,幺哥~~”卷毛凑到乔曜戈耳边说道:“你怎么不吃惊呐?莫非早就知道了?”乔曜戈揉了揉鼻子,点头道:“是啊,知道的。”卷毛高高挑起眉头,道:“你知道怎么不早说啊?!我上次把你介绍进我们的秘密小组时,你是不是肚皮都要笑破了?!明知道谢大人是女子,还看着我们在那里胡编乱造,你你你……是不是把我们讲的那些都告诉大人了?!”幺哥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道:“我早就在查,是哪个混蛋在军中造谣了。之所以加入你那个见鬼的小组,也是看看你们有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你就庆幸吧,我看大家并没太大恶意,纯属无聊,嘴巴痒痒,这才没告诉大人。回头每个人都写一份两千字的检讨交上来,这事就算完了。别想着蒙混过关啊,我可是知道你们名单的……哼~”卷毛没忍住,抬手轻轻抽了自己一下,让你嘴贱!让你嘴贱!没事编排什么“谢大人和李大人无法言说的秘密”,让你瞎说什么“一朝发胖,同性情人也不忍目睹”……卷毛一抬头,就看见谢沛正似笑非笑地瞧着自己,突然灵机一动地拍了个马屁,道:“哎呀,这可真是大喜事啊!枉属下之前看大人腹部鼓胀,还暗暗担心大人的身体是否有恙。如今才知,竟是两位大人喜得贵子,真是再好没有啦~~~啊哈哈哈!”堂中诡异的安静,被卷毛一通马屁打破了,大家听他一说,倒觉得此事也没什么嘛……谢大人是个女子,其实更好啊!在座之人,都清楚李、谢二人的目标。以前他们还对两位大人不分彼此有些担忧。毕竟,任何势力,有一个首脑就够了。就算关系再好,也必须分出主次,这样才不会埋下祸乱。以前看李彦锦和谢沛,从职位上说,应是李彦锦为主,谢沛为副。可从二人行事上看,却又有些混淆。尤其是最近这半年,李大人明显在谢大人面前挺不直腰杆……下属们虽然都没说什么,可对他俩的情况,多少有些担忧。如今才知,原来谢大人竟是女子,而且还是李大人的娘子,这可就再无忧虑了。难怪两人如此亲近,难怪李大人最近挺不直腰,原来如此!堂中之人,很快都想明白过来,以往的那些担忧彻底没了。既然两位上官是一家人,那以前害怕的朋友反目,强强相斗就不会再发生了!果然是大大的喜事哇~~~~第179章 江南谢沛的身份说开了之后,衙门和军营中并未生出什么波动。尤其是在军中比武时, 谢大人以一敌五, 把军营前五名都揍了一遍……这让后来的那些新兵们, 也彻底服了气。人家顶个大肚子都能一人对付五个高手,你还有脸说人家是女子,不配管你吗?当江南十二府的官场和军队, 正发生巨变之时, 京城皇宫中, 也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升和帝的三位高手供奉一夜之间发生火并,两死一伤之下, 将两位皇子的野心暴露无疑。当夜, 这二人就带着自己的人马直闯皇宫, 想要用武力逼迫父皇禅位。只是, 大皇子前脚刚进宫,二皇子也拍马杀到。两人还没冲到升和帝的寝宫,就先打了起来。升和帝再蠢, 此时也知道情况不妙。他当机立断, 带着冯大伴,钻进了寝宫内的密道。放下了断龙石后, 两人在密道中一阵狂奔。跑了没几百米, 被女色掏空了身子的皇帝老儿就吐着白沫,再也跑不动了。冯大伴虽然年纪也不小了,但此时只能背起升和帝,使出吃奶的劲, 朝前奔跑。约莫连跑带走了一个多时辰,两人终于来到了密道出口。冯大伴在升和帝的指点下,打开了出口的暗门,走出来一看,是间无门无窗的石屋。石屋正中有个石桌,石桌中间镶嵌了一个双耳铜盆般的玩意。升和帝蹒跚地走到石桌旁,大喘了几口气后,把双手放到了铜盆的两个把手上。“转头!”升和帝面色难看地对冯大伴说道。冯公公慌忙转身,心中生出一股苦涩。到了此时地步,陛下竟然还是不能信任自己。石屋中,升和帝无声地搓动着铜盆上的两个把手。而二十里之外的皇家陵寝中,一个装满了水的硕大铜缸,突然发出了一阵难听的嗡鸣声。不远处,正在扫地的中年男子猛地扭头,瞪大了双眼盯着那铜缸,一瞬不瞬。嗡鸣声虽然刺耳,但那声音断断续续地,似乎有种节律暗藏其中。中年男子闭上眼,听了许久后,终于抛下扫帚,疾奔而去。片刻功夫,京郊皇陵中涌出了一千骑兵,直奔皇宫而去。领头的中年男子,面色狰狞,不断地催促着手下。他心知大事不妙,否则那铜缸传出的消息,就绝不会是——清理皇宫,有根者,一个不留。皇宫中的厮杀惨叫声,持续到了第二日清晨。昨夜皇宫里的动静,让无数人夜不能寐。清早上朝时,官员们有的战战兢兢,有的眼神闪烁,大殿前,无人开口寒暄,气氛压抑到让人窒息。许久,冯大伴声音嘶哑地喊道:“陛下驾到,文武百官,上朝觐见!”往日,绝不会由升和帝的大伴来做这个事情,有些心细的官员立刻就察觉到了异样。这一天,对升和帝的整个朝堂来说,都是冲击巨大的一天。皇帝陛下宣布 ,两位皇子昨夜不幸暴病身亡,因照顾不周,两位皇子的亲眷都被圈禁起来,奴仆则更不用说,已是杀得人头滚滚。紧接着,升和帝又以各种罪名将两位皇子的外族和几位朝臣抓捕了起来。直接下了罪名,抄家的抄家,问斩的问斩。虽然升和帝为了那点面子,没有把事情说破,可他这一番举动已经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昨夜,两位皇子谋逆了!看着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升和帝,可以想见,那两位谋逆的皇子,定然是失败了。至于他们是否还活着,这就不是臣子们能过问的事情了。整整三个月,皇城中都不时响起砍头抄家的哭嚎声。两儿子都宰了,升和帝对那些带坏了儿子的朝臣们,更是一丝情面都懒得讲。只是,当升和帝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肃清了叛逆贼子,恢复了朝纲秩序后,江南的异变,也终于传进了乾清宫。“陛下,此乃吾家本宗,拼死送出的消息。那所谓的巡查御史,如今已经把江南十二府掌控住了。军政之权,尽在其手中啊!”一位文官颤颤巍巍地说道。“枢密使何在?此事可是当真?为何不见江南官员上报?!”升和帝鼻子都气歪了,骂道。枢密使走到中间,躬身行礼后,说道:“回禀陛下,此事恐是疯传谣言。想当初,江南民乱之时,自称帝王的草寇也非罕见,这自称掌控江南的什么御史,又有何惧哉。”升和帝这才消了些怒气,道:“你速速派人去查清此事,若遇到不知好歹的乱民闹事,准你先斩后奏!”枢密使颇为自得地领命,退下。然而,两个月后,派去清查的官员如同石沉大海,迟迟没有回音。枢密使再连发军令,催促江南各地厢军回报实情,结果发出去的军令竟没有换来一封回信。此时,升和帝已经被丧子与背叛打击得愈发虚弱了。眼看着,他膝下已经再无子嗣能够继承皇位了,而身体又每况愈下,升和帝突然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反正,自己百年后,继承皇位的人,绝不会是自己的亲生子嗣了。那……还管什么朝政稳定、管什么百姓安康,都去他奶奶/的腿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