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闺中媚(重生)怎么样> 第34章 归朝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归朝欢(2 / 2)

萧让落了座,浅笑道,“小婿不孝,原是三朝回门儿那日被公务耽搁了,如今才上门拜访岳父、岳母、祖母大人,实在惭愧。”

那厢,顾万潜刚拿起茶盏,听闻此言,不禁手上一抖,忙摆手道,“侯爷公务繁忙,这些繁文缛节不必在意。”

这些年来,金銮殿早朝上,隔着纷纭群臣,这位天潢贵胄出身的武侯舌战一群白发老臣的本领,顾万潜可是没少见识。

如今,他受萧让一声“岳父”已经算是承受不起,怎敢再受这一声“惭愧”!

顾江氏、顾林氏也是一番客气寒暄。

萧让复抬手,叫身后的流云捧出一个紫檀木镂空宝盒,冲上首的顾江氏恭恭敬敬行了个晚辈礼,“今儿个皇祖母听说小婿要上泰山家拜见长辈,又听闻祖母同皇祖母年岁并不差几何,便赏了这根千年人参,教小婿来借花献佛。”

“老身谢过太后娘娘的心意,来日若有幸得见凤颜,定亲自谢恩。”顾江氏含笑点了点头,那厢,顾昭文颇有眼色的起身,将那紫檀木镂空宝盒亲自接了过去。

萧让抬眼,正欲开口,顾昭文抢前一步,拱手道,“侯爷不必多礼,唤我‘伯远’便好。”

萧让比顾昭文年长。顾昭文一想到平阳侯叫自己“大舅哥”的场景,就莫名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萧让也不推辞,拱手唤道:“伯远兄。”

看着萧让一团和和气气的模样,顾熙言强忍着才没笑出来——如果不是亲眼见过萧让在叔伯面前那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她可真难相信,这两番面孔竟是同一个人。

一番寒暄的功夫,已经到了午膳时分。

众人在花厅用了午膳,顾江氏、顾林氏、顾熙言等女眷便去了鹤寿堂说体己话,留顾万潜、顾昭文、萧让在花厅喝茶谈天。

金銮殿上,文官和武官总是穿着两色官袍,分列中轴线的两侧。日常公务上,更是基本没什么来往交集。故而顾万潜一开始还捏了把汗,不知和这位贤婿聊些什么好。

可几盏茶过后,见萧让一副闲适自在攀谈的模样,顾万潜也逐渐丢下了心里头的“文武大防”,你一言我一语地的聊起了官场见闻,自是一番宾主尽欢、其乐融融的场面。

鹤寿堂。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王妈妈早已经跟顾江氏、顾林氏汇报了顾熙言这些天在平阳侯府的日常。此时,顾熙言望着上座的母亲和祖母,再看看下首的自己,觉得颇有些“三堂会审”的架势。

顾江氏捻着一串佛珠,听王妈妈说到顾熙言昨晚醉的不省人事,立刻睁眼道,“胡闹!”

顾林氏也道,“你这孩子身体本就虚弱,打小吹个风、着个凉,便要得好些日子的风寒咳嗽,如今不知道好好保养身子也就罢了,竟然还吹着凉风喝凉酒!”

顾熙言无可辩解,只好上前伏在顾母的膝盖上,撒娇道,“母亲,熙儿又没有经常喝只是偶尔一次,昨日也不过喝了两杯”

顾林氏思女心切,顾熙言这么一撒娇打滚,心里立刻歇了火气,只嗔道,“都是一府主母的人了,还是这样一团孩子气!”

那厢,顾江氏手中盘着佛珠,动了动嘴唇,“夫妇本为一体。若是在府中有什么心事、烦恼,大可和你夫君倾诉,也好过一个人憋在心里,独自跑去喝劳什子冷酒!”

罢了,又斥靛玉、红翡道,“你们小姐素来是个跳脱的性子,你俩本该一步不离的跟在身边,如今倒好,叫小姐吹了风、醉了酒不说,还白白给了平阳侯府话柄,说咱们顾家的下人没有规矩。”

靛玉、红翡听了这番训斥,皆是臊红了脸,低头不语。

王妈妈听到这儿,忙上前,把近日萧让对顾熙言百般爱护之事向顾林氏、顾江氏细细道来。

顾江氏细细听了,脸色方才缓和了些。

今日顾熙言和萧让一下轿子,顾江氏便不着痕迹的好一番观察,见小两口举止亲密,这才放了心。

那厢,王妈妈又将顾熙言这些日子治家的举措一一道来,顾林氏听了,投来几许赞叹的目光。

顾江氏也道,“不愧是我顾家出去的女儿。”

说完了顾熙言在侯府的事儿,顾熙言跻身在锦榻上,亲亲热热的扒着顾江氏的臂弯,问道,“祖母,母亲,哥哥的亲事可有着落了?”

顾熙言的长兄顾昭文比萧让还要小三岁。男子这个年纪,正是需要议亲娶妻的年纪。

盛京城中,不乏一些适龄的贤良淑德,品貌俱佳的高门闺女,这些贵女家里门槛都要被踏平了,偏偏顾昭文是个两耳只读圣贤书的,对于自己的亲事,只说了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好。

顾父顾母听了这话,本着“不能坑害了自己的儿子”的心情,托人百般相看,终于相中了杜家的嫡长女。

只见顾林氏面带愁色,“坏就坏在,咱家前面还排着三家的媒人!只怕这等好女儿,嫁不到咱们顾家来。”

顾熙言记得这位杜家嫡长女。

上一世,哥哥顾昭文便是迎娶了这杜家的嫡女,两人虽说是盲婚哑嫁,可也琴瑟和鸣,如胶似漆。

只是,上一世顾昭文迎娶杜家嫡女的时候,顾熙言从未听说有什么不顺遂。于是安慰顾林氏道,“兄长一身好才情,样貌又不差,肯定要胜过那前面几家求亲的公子!母亲便放心罢。”

顾江氏也道,“姻缘自由天定,若是娶不上,咱们顾氏的门楣摆在这儿,伯远(顾昭文的表字)又是个品貌极佳的孩子,另择好女儿便是。媳妇尽管放宽心。”

三人又闲聊了一番这盛京城中闺阁之事,顾林氏又道,前些日子成安帝敲打青州张氏一族,京中世族皆一片风声鹤唳,许多高门甚至连家中门客都不敢豢养太多,打算散出去大半。

大燕朝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皆以豢养门客为荣。但是,众多门客里,身怀真才实学,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少之又少,大多是徒有虚名,骗吃骗喝之流。

顾江氏叹了口气道,“《晋书》有载,门客日百馀乘,物望皆归之,非社稷之利也。可见,无形之中,有多少大家被门客所累!”

顾熙言刚把一颗盐渍话梅丢进嘴里,闻言连连点头,“更何况,门客里头若是有偷奸耍滑之辈,两面三刀,周旋数家之间,岂不可怕至极!熙儿也觉得,家中能不养门客就别养了。”

上一世,她将一片真心错付与顾府的门客史敬原,到头来,史敬原却忘恩负义,伙同王家倒戈相向,陷害顾氏于道尽途穷之地。

这一世,若是能趁着这盛京城中“逐门客之风”,把史敬原神不知鬼不觉的逐出顾府,也算是把这恶因了解于萌芽之中!

顾林氏道,“为母也是这个意思。只是你父亲觉得,他与你兄长都身处朝堂,如履薄冰,身边还是留几个满腹经纶的谋士,方能安心一些!”

顾熙言听了,只暗暗咬着盐津梅子,不知想些什么。

三人在鹤寿堂里说着话儿,不知不觉已是辰光飞逝,到了回去的时候。

那厢,顾父顾万潜、顾昭文、萧让三人来鹤寿堂和顾江氏、顾林氏告了辞,带着顾熙言往正门儿走去。

顾昭文身为长兄,素来宠爱顾熙言这个唯一的嫡亲妹子。可是,自打顾熙言嫁了人,兄妹二人便难得见上一面儿。顾熙言偶尔会娘家一趟,闺中之事也不好当着男子的面儿说,故而兄妹两人说话的时间真是少之甚少。

只见顾熙言亲亲热热的拉住自家哥哥的衣袖,笑的一脸不怀好意,“怪不得,今日一回府,妹妹便觉得哥哥面相红鸾星动。方才听母亲和祖母说了才知道,原来是为哥哥议了一门好亲事!”

顾昭文是四书五经里养大的,素来脸皮儿薄,登时红了脸,斥道:“胡闹!”

顾熙言仍是嬉皮笑脸的,“不久便有新嫂嫂进门儿咯!”

顾父正陪着萧让走在前面,闻言回头瞪了两人一眼,顾熙言立刻变成了缩着脖子的鹌鹑——噤了声。

顾昭文伸手狠狠刮了一下自家妹妹的鼻子,压低声道:“什么话都敢说!”

顾熙言吐了吐舌头,忙跟上了前面的两人。

殊不知,前面正随口应付着顾万潜攀谈的萧让,听着而身后的笑闹,一丝醋味儿不知不觉漫上心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