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IF线(1 / 2)

其实,杜邦公司不是不会提炼,只是想不到。

在21世纪,一个公司别说要加主营业务,就连新开一个项目组,都需要反复论证,从运营到财务到销售,层层审批,要是其中任何一个人提出异议,且其他人认为异议有效,那这个项目也不能立项。

尽管20年代的杜邦公司还没有等级森严到这个程度,不过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区别,几位高管必须全体通过才行。

爱德华已经把刘嘉的意见交上去了,但是杜邦公司还没有看出为什么要把公司资产挪去做袜子。

火药、尼龙袜……这跨界跨得也太猛了。

众所知周,步子太大会扯到蛋,万一把公司给玩垮了,那没法跟股东们交待。

于是,高层表示: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

听见这熟悉的官腔,刘嘉知道这代表着没戏,但是她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她决定亲自去一趟美国,说服杜邦公司的人,顺便拜访几位美国的客户。

从法国坐船去美国,中间要用一星期,可是时间再久,还是得去,不然杜邦公司的人就一天天赖着不干活,非得过十年才动一动。

刘嘉在跟宝马公司的工程师聊产品进度的时候,顺便吐槽了一下为什么现在欧美之间都没有飞机可以飞。

没想到工程师说飞机是有的,但是没有人敢飞。

“诶?”欧洲与美国之间隔着一个大西洋,现在的技术已经牛逼至此了吗?没记错的话,二战的中途岛战役,美国飞行员从珍珠港出发,去攻击日本港,油都不够回来,只能在中国降落。

不过刘嘉又想到,德国在凡尔赛条约后一直在装小绵羊,但其实从没有真正让航空事业停滞,反而以飞行训练学校的名义,该造继续造。

这架飞机就是战前组装的,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从柏林直接起飞炸美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了保住这套设备,现在这架飞机被改装成了空中邮政飞机,本来是想保存有生力量,结果德国穷的要死,连航空煤油都烧不起了。

兴登堡政府舍不得这架飞机,只是如果要是它再不飞,这套设备就要变成废铜烂铁。

跟德国没什么仇的国家没有购买需求。

英法想买,可它们跟德国仇深似海,始终谈不拢。

见到一个中国人愿意出钱买,他们很高兴。

他们很认真负责的告诉刘嘉飞跃大西洋的难点:“按现在的时速,飞机要在天上整整飞34个小时,这对飞行员的身体要求非常高,他需要保持34小时都能清醒,否则会出事故。”

既然至今没有人飞过大西洋,那这套数据也只是理论值,一切的提醒也只是通过过去的经验预估。

“你们有愿意飞大西洋的飞行员推荐吗?”刘嘉问。

对面表示没有,活着不好吗?为什么要作死呢。

飞机报价8000美元,在经济不景气的德国,单引擎的飞机卖八千美元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刘嘉最大的烦恼是:买得起,养不起,停哪儿啊,保养要多少钱啊?

关键是:谁开啊?

就在刘嘉打算放弃的时候,顾宗华介绍了一个人给她认识。

“西娅·拉什?没听说过。”刘嘉摇头。

“她差一点成为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女飞行员。”

“差哪一点?一头栽进水里了?”

“不,她没有拉到赞助,只好放弃。在她被连番拒绝之后没几年,林德伯格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男人,又过了十年,阿米莉亚成为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女人。”

刘嘉对航天史的了解仅限于: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听顾宗华详细描述当初这些飞越成功的人物是怎样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身上穿的衣服、手里拿的提包,就连嘴上叼的香烟都有疯狂粉丝追着买同款。

刘嘉眼睛一亮:“这个,可以有。”

顾宗华说他不爱看八卦,但是他对各中出现在头版的大事件都有印象,他甚至能报出西娅·拉什、林德·伯格和阿米莉亚·埃尔哈特的全名、家庭住址。

西娅是德国人,阿米莉亚是美国人。

刘嘉分别通过德国和美国的航空训练学校寻找这两个人,很快就找到了。

当时的西娅已经在寻找赞助商,开始接连不断的碰壁。

阿米莉亚则在去年拿到了飞行执照,最远从美国的西海岸飞到了东海岸。

刘嘉向她俩提出有没有兴趣驾驶飞机横跨大西洋。

西娅兴奋地兴叫起来,阿米莉亚则有些犹豫,她觉得刘嘉有可能是个骗子,按飞行执照颁发顺序往下骗的那中。

不然,哪个正常人会问一个刚拿到飞行执照的人要不要飞越大西洋。

阿米莉亚说还要再想想,刘嘉温和地提示她,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听起来更像骗子了!

哪个骗子不是催人赶紧下决定的?

阿米莉亚家里富裕,人也长得漂亮,不管是拐卖还是绑架,都是有可能发生在她身上的。

于是,阿米莉亚当机立断拒绝了刘嘉。

刘嘉本来想捧出一对史上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姐妹花,对她的事业也有帮助,谁知道……阿米莉亚,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于是,刘嘉只好退而求其次,找了那个男飞行员林德伯格。

此时的林德伯格才刚刚十九岁,尽管他已经进行了多次巡回飞行表演,但都是短途,他有一颗飞越大西洋的心,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

而且,他也没有钱,最终,他还是放弃了。

不过他把这个机会介绍给一位朋友——里肯巴克,一位航空公司的老板。

里肯巴克当老板不太行,公司一直半死不活,毕竟公司只飞北美线路,线少公司多,内卷得厉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