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4(1 / 1)

戈反攻张多。于是有了鲁肃大战张多的这一幕。鲁肃虽然归附郑宝麾下多日,但是张多从未见识过鲁肃出手,他甚至天真的以为鲁肃只是一介书生无甚勇武之力,好不容易今日有幸得见鲁肃深藏不露的一面,居然会是与鲁肃生死对决的时刻。“鲁子敬,只要你今日放我离去,此恩此德他日必报”张多开始向鲁肃求情,他之前与潘璋对拼之时受伤不轻,现在与鲁肃对战仅仅数个回合之间便落入下风,再看看周围落荒而逃的手下,张多知道今日自己必败无疑,但是他还年轻,他不甘心死在这里。面对张多的求饶,鲁肃一言不发,他选择用剑来回答张多。“鲁子敬,你莫要以为我张多怕了你”张多一退再退之下终于面露獠牙,他开始不顾一切地反击鲁肃。“给我死来”张多怒吼之下猛劈数刀,鲁肃左闪右避从容自若。“叮”一声兵戈脆响。鲁肃随手荡开张多的长刀,手中利剑犹如一条灵蛇般,飘忽不定地刺向张多的心口要害之处。张多眼睁睁地瞧着利剑袭来,心中自知此招无可回避,措手不及之下张多下意识地虎腰一扭,试图奋力躲开这致命一剑。鲁肃对自己这一剑极为自信,只见那凌厉而迅猛的利剑狠狠地刺中目标,一抹液体飞溅而出。“啊”张多惨叫一声,却是侥幸避开要害之处,硬生生地用肩头挨了鲁肃一剑。鲁肃冷哼一下,一招得势之下趁他病来要他命,利剑一扬,手腕一翻,一股无形的杀意顿时充斥全身,寒芒大盛的利剑再次狠狠地劈砍而至。这一次,张多必死无疑“剑下留人”一道声音忽然传来。鲁肃一剑挥出已经犹如那离弦之箭一般势不可挡,不过此剑非彼箭,利剑在鲁肃手上虽然是一匹脱缰野马,但是他用炉火纯青的剑术证明了徒手也是可以驯服良驹的。剑下留人的话音一至,利剑的轨迹徒然为之一变。“啊”张多再次惨叫。这一次,鲁肃将张多一剑斩成两段。只见张多双腿发软地倒坐在地,头上冷飕飕的感觉令他心生绝望,右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脑袋顶。没有出血脑袋也没有掉,掉的只是一截头发。死里逃生的张多吓得差点哭出声来,鲁肃一剑架在张多的脖子上。鲁肃生擒了张多“子敬好俊的身手”掌声与赞美声一前一后响起,刘敢自来熟地来到鲁肃面前,听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鲁肃听力极好知道此人就是刚才喊出剑下留人的始作俑者。火光之下,鲁肃见到了刘敢高大挺拔的修长身躯,同样的,他也看到了刘敢身边紧紧跟随的周瑜。此人是谁,竟能令公瑾甘为驱策“公瑾”鲁肃的目光落在周瑜与刘敢之间,欲言又止。“子敬,容我介绍一下,这是我主公,他便是近日名震江东的刘无双。”周瑜一脸笑容,介绍完刘敢又对鲁肃说:“这便是鲁肃鲁子敬,我与子敬乃是生死故交,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子敬,今日若无子敬搭救我等只怕生死难料。”“你就是刘敢”鲁肃微微一惊。“大胆,竟敢直呼我主名讳”潘璋面色不善道。“无妨,子敬勿怪,文珪就是这个臭脾气,什么事都喜欢小题大做。”刘敢轻车熟路地拉起鲁肃的手,微笑道:“我闻子敬之名久矣,不料第一次与子敬见面竟是在此夜深寒冷之地,不怕唐突,平日里我常听公瑾谈起子敬,我对子敬之才可谓是仰慕已久,不知子敬可愿归我麾下为我效力”“这”鲁肃犹豫不决,他是大家世族出生,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了,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之类的什么人都见过一两个,却唯独没见过有人第一眼见面就大招大揽的。“主公,此事不急,当务之急还是先将乱军收拢为妙。”周瑜恰如其分的出言化解了鲁肃的尴尬,后者投以感激的眼神。不过,接下来让鲁肃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刘敢仅仅朝周瑜使了一个眼色,周瑜的态度立马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子敬,我主知人善任法度严明气量恢弘从谏如流实乃天下罕有的明主,若你能归入我主麾下,未来必将封侯拜将前程似锦一片光明”周瑜一连串滔滔不绝的美溢之词夸下来,鲁肃顿时感到一个头两个大,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周公瑾吗莫非这就是世人所说的交友不慎鲁肃紧紧凝视着始终满含笑意的刘敢,心里愈发好奇这个男人究竟有何种魅力,竟能令傲气自负的周公瑾心甘如饴的为之俯首称臣。不只是鲁肃,一旁的冯方女也是一脸好奇地盯着刘敢,女人身上的尿骚味仍有残余,心中的感慨犹如翻江倒海般动荡不止。今夜,注定不眠。第九十三章 瞒天过海入舒城在鲁肃的帮助之下,刘敢化险为夷俘获了郑宝的左膀右臂张多。有了鲁肃的加入,刘敢一路简装赶路畅通无阻的抵达至临湖以西的小村落,三日后,所有化整为零的队伍在此集结归整。待所有队伍尽数集结完毕之后,刘敢亲自率领大军奔袭舒城,大军白天休息掩人耳目,夜间马不停蹄地急速行军,最终在舒城城防大将李术的里应外合之下,刘敢率领军队悄无声息地再次回归舒城。至此,庐江郡的治所舒城在一夜之间换了主人。刘敢率军进入舒城后第一时间拜见了桥渊,时隔一年,翁婿两人再次会面详谈,这一谈便是谈了整整一夜。“你打算如何处置张多”这是桥渊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刘敢反反复复的想过,但是始终没有想到最妥善的处理方法。桥渊见刘敢默不作声,于是说道:“你没杀张多是对的,此人对我们大有益处,张多杀了袁术部下,我们可以以此离间袁术与郑宝之间的关系,只要袁术出手对付郑宝,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刘敢沉吟道:“以我之见,袁术此时一心争夺徐州,我认为他一定不会和郑宝开战,此事不易。”桥渊皱眉道:“无双何以如此断定”刘敢直言不讳道:“如我所料不差的话,袁术应该已经与吕布暗自联合,刘备此时内忧外患必败无疑,袁术有心侵占徐州自然无暇南顾,此时我们只需全力对付郑宝,只要拿下郑宝,庐江短时间之内再无一人可以威胁到我们。”桥渊轻叹道:“郑宝骁勇善战,以我们目前的兵力而言恐怕不足以一战而定。”刘敢嘴角一扬,笑道:“谁说我们一定要在战场上对付郑宝。”桥渊见刘敢信心满满似乎早已成竹在胸,顿时来了兴致,问道:“无双有何妙计”刘敢缓缓道来:“自古便有专诸刺王僚,想杀一个有权有势的人,这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郑宝不是与刘晔有旧吗我们只要利用好刘晔,郑宝必可一次除之”闻此言,桥渊目光闪烁,脸上笑意渐浓,他知道自己千挑万选之下选出的这个女婿总算是找对了。大事可期,吕氏有望当天清晨,刘敢眼都没合就带兵将刘晔府邸重重包围。面对上千精兵的刀剑威胁,刘晔不得不放弃抵抗,他眼睁睁地看着一群不速之客踏入自家门中,为首一人年纪轻轻眉清目秀,刘晔发誓自己从未见过此人。“你就是刘子扬”刘敢站在刘晔面前,居高临下地凝视着这位汉室宗亲,虽然屋内人数众多,但是刘敢眼光毒辣一眼便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刘晔。刘晔有一个哥哥名叫刘涣,刘涣痴长刘晔几岁本该是家中主事之人,不过因为先天残疾走路不便终年卧病在床的缘故,弟弟刘晔接任了家主之位,刘晔与刘涣从小一起长大可谓是情同手足,尤其是刘涣不能下床之后刘晔对这个哥哥更加上心,所以危险一降临,刘晔便犹如老鹰护小鸡一般将刘涣护在身后。“你是谁你不是庐江守将,你为什么能带兵入城你是李术的人”刘晔身陷险境,却是临危不乱冷静发问。“在下刘敢,子扬应该听说过我的名字吧。”刘敢淡淡道。“你是刘敢”刘晔大惊失色,一脸的不可置信:“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是刘敢刘敢怎么会在这里”同在扬州,刘晔当然听说过刘敢之名,只是让刘晔没有想到的是,刘敢竟然能够瞒天过海的带兵出现在庐江境内。刘敢是怎么来庐江的刘敢是怎么进入舒城的刘敢与庐江有长江天险之隔,然而他却能率领大军悄无声息的驾临舒城,而且刘晔自始至终都没有收到任何消息,难道刘敢有飞天遁地之术不成这未免太过恐怖了吧联想到日前李术不断鼓动刘勋远征上缭,刘晔顿时有种拨云见雾的豁然开朗之感。李术和刘敢一定有所勾结想通一切后,刘晔冷声质问:“你想怎么样”只见刘敢不慌不忙地围着刘晔与刘涣绕了一圈,他发现这兄弟两人眉宇之间极为相似,可是所表现出来的遇事态度却大为不同。刘晔此时冷静镇定,尽管知道身处险境却毫无慌乱之色。刘涣的表现与刘晔成反比,只见他根本不敢正眼看向刘敢,只会躲在刘晔身后瑟瑟发抖。刘敢观察良久,半晌才道:“啧啧,不愧是刘子扬,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当为我辈楷模啊,只是你这个哥哥似乎有点怕我啊,难道我做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吓到他了吗”刘晔冷哼道:“别废话了,你到底想要什么”刘敢正色道:“好,那我就有话直说了,我要郑宝的人头。”刘晔道:“你要杀郑宝大可去杀,与我何干”刘敢笑道:“你我都是聪明人,子扬又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刘勋远征上缭短期之内不可能回师庐江,郑宝占据巢湖拥兵自重,此人一日不除我在庐江一日不得安宁,我知子扬与郑宝关系匪浅,若子扬能助我诛杀此贼夺取庐江,我愿表子扬为会稽太守。”顿了顿,刘敢又道:“你我皆是汉室宗亲,如今天子蒙尘汉室衰弱,我夺庐江只是不愿刘氏江山落入奸佞逆臣之手,无论如何袁术姓袁而我姓刘,子扬你还不明白吗”闻言,刘晔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脸上的表情也是一阵青一阵白。刘晔看着周围寒光闪闪的刀剑,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杀意肆意蔓延,刘晔清楚的知道,若是自己不答应刘敢的要求,今日必定大祸临头无可回避。“我可以答应你,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刘晔的回答令刘敢喜上眉梢。“什么要求你说。”刘敢想也不想便道。“郑宝骁勇过人,寻常人都不是他三招之敌,若你真想除去郑宝,没有武艺超群的高手帮忙恐怕难以成事,所以我需要使君麾下最能杀人的帮手助我一臂之力。”刘晔咬牙道。“此事不难,潘璋何在”刘敢大声喊道。“末将在。”潘璋应声出列。“我命你协助子扬诛杀郑宝,若有半点差池我将唯你是问。”刘敢抓起刘晔的手来到无双近卫队面前,郑重其事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百里挑一的高手,不是我吹牛,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足以以一敌十,你只管想办法引诱郑宝前来,至于刺杀之事交给他们来做就行。”“还有一事,若我这次失败了,希望使君不要为难我的家人。”刘晔一脸恳求之色。“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论此役结果如何,只要子扬尽力而为我也不会做那赶尽杀绝之事,实不相瞒,我一直很欣赏你的才干,你我同为汉室宗亲,大汉的未来能否重振雄风就看我们的了”刘敢拍着刘晔的肩头,目光如炬。在刘敢的威逼利诱之下,刘晔开始实施斩除郑宝的计划。一场风暴随之席卷整个庐江郡。第九十四章 名将后人花香扑鼻的院落。随着一道银铃般的笑声传来,一名窈窕淑女迈着轻快的步子悄然而至。这名少女生得美丽动人,她有纤细的身材,有修长的双腿,还有一张宜喜宜嗔的俏脸,一袭白衣纱裙紧裹曼妙娇躯,微风一吹,衣带飘飘,宛若河边杨柳般随风而动。她就是冯方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