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压力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压力大(1 / 2)

唐苏凡摇摇头,望着门堂外的雪,懒洋洋的喝着茶。

“不是不需要教,而是没法教,太上皇当初开创李唐,这当皇帝也是头一回,谁教的?”

“当今陛下之前不是太子、不是皇帝的,如今干得也不错,谁教的?”

“哪怕教出一肚子锦绣文章,还能怎样?皇帝需要写文章?诗句写得再好能抵得过开疆拓土、国富民安的大功德?”

李世民仍然想犟嘴一番“可是那些大儒能教太子做人的道理啊!”

唐苏凡望了一眼非要犟一嘴的李世民,嘴角一挑。

“归根结底,无论太子身份再高,但现在还是个孩子,孩子所谓的学习其实就是模仿,而且是越尊敬谁、佩服谁、喜欢谁,就会去模仿谁~”

“而太子眼中最尊敬、佩服、喜欢的,无疑是皇上和皇后了!”

“可李二偏偏把人家丢在一边让一堆酸儒大夫来教,你自己想想,一个小孩儿,他的心思如何认得清?如何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为他好?他会认真学吗?”

“你们自然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今日里孩子有进步,那就很好,值得夸赞,明日里学习不用心,自然就会责罚。”

“而恐怕东宫里面那位小太子,呵呵,从小到大都在被逼着读书吧~”

“可这样日复一日的高压教学,别说太子还是个孩子了,就老李,你说,伱这样的大人你也受不了啊!这样下去,不废都得疯!”

“至于其他,呵呵……”

就按照唐苏凡自己的猜想而言,史书中李承乾一把好牌打的稀烂,多半就是幼年少年时期这个心思被积压歪了。

虽然并不排除后面其他那些奸臣贼子的从中作梗,但这起点还是在这儿。

好好一个听话的孩子,不然怎么还会整起了断袖之癖好,想想就刺激啊~

李世民闻言惊愣了,没想到自己平日里给承乾找来几位大儒教习学问,居然还有如此大的弊病在里面!

其中原由确实如此啊——

可转过头设身处地一想,如果是他自己这么天天被几个大儒逼着背书、写字,他们貌似也坚持不了多久。

还不由得想起当年自己在弘文馆修习读书之时,那时候自己还不是太子呢。

那还不是每日的折腾与不安分?

李世民看着唐苏凡,沉眉说道“不过话说回来,那一个皇帝至学儒典那不应当的么?”

唐苏凡撇了撇眉,话都聊开了,那就聊聊呗,反正这大下午的也没啥事儿干。

“不是说不学儒学,而是单单儒学其实对于当皇帝屁用不顶,你们看看史上那些有名的皇帝,秦皇汉武哪个不是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的机敏人物?”

“为啥?因为国与国之间,皇帝与大臣之间,本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儒家教的那些所谓堂堂正正,好是好,可放到国与国之间就扯淡了。”

“国与国之间只有裸的利益关系,就如突厥,大唐强大,他自然跪服,大唐弱小,便烧杀抢掠。”

“你跟他谈仁义道德,他跟你直接刀兵相见,那儒学有什么用?”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几人都不自觉的沉着眉头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道德可言,就是裸的吞并、压榨。

“想要当皇帝,堂堂正正确实必不可少,不然显不出我天朝上国的威严和气度来!”

“可实际上,又恰恰是儒家看不起的那些鬼蜮手段,才能在国与国的交往当中占到便宜!”

“当皇帝就得学会不要脸和下黑手,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帝王心术也好,杂论百谈也罢,明百姓所需,懂百姓所闻,哪怕走南闯北增长见闻,那也是对一个皇帝十分重要的,哪一个不比专学什么儒学重要?”

李世民也是有些失神的望着门外,不知道心里想的什么。

不过,这小子还真是一语中的。

突然就,神思飞敏的李世民延想着唐苏凡的话,突然虎躯一震。

突然想到了……

他的皇兄,李建成。

现在一回想,他那位兄长,当年可不就是干什么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做什么都讲究一个堂堂正正的嘛?

而且不同于他纵横沙场,李建成开口就是之乎者也,挥毫就是锦绣文章,可最终,赢的还是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