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新的身份(2 / 2)

她这才敢开口。

不过为了防止暴露自己,她的话还是不多,整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发呆。

其实林灯发呆,也是她整理思路的过程。

毕竟她刚穿来的时候,对自己所处的背景和人物关系一无所知。

通过几日以来和彤云等人的相处,林灯才逐渐理清了自己目前的处境。

她现在的名字叫做“林淑婉”,听说这个名字是她的“父亲”林远山亲自起的,取的是“温婉贤淑”之意。

这鬼名字,这鬼含义林灯一听就觉得要窒息了。

等以后有机会了,她一定要把名字改回自己的才行。

然而更让人窒息的事情还在后面。

据说林家是书香世家,祖父是进士,做过翰林,也做过地方官。

后来大清亡了,他年纪也大了,便退隐于杭县老家。

林老爷子算是个能人,只可惜他唯一的儿子林远山、也就是林灯现在的“父亲”并不擅长读书,也没有什么能力。

靠着林老爷子的关系,他在当地政府做了一个小官。薪水不算多,但也不少。

可让人不耻的是,他都这个年纪了,还要啃林老爷子的老本,还有妻子方氏的嫁妆。

这主要是因为林远山有一个毛病,就是好色。

除了林灯的“母亲”方氏之外,林远山还纳了三房姨太太,其中有两个还特别能花钱。

虽说民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可像林远山这样纳妾的男人并不在少数

林灯一点都不喜欢这样的社会风气,也完全不能理解她的母亲方氏为什么要用嫁妆补贴丈夫的姨太太。

不过,现在不是林灯操心别人的时候。

被赶鸭子上架一般地套上凤冠霞帔之后,林灯看着镜中自己被喜娘糊了好几层白面的脸,突然间心生恐惧。

她就要这么稀里糊涂地嫁人了

她连新郎是谁,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来送女儿的方氏,见林灯浑身僵硬的样子,便笑着说道“婉儿,你这是什么表情啊你不是从小便盼着能嫁给你启安哥哥的吗”

启安哥哥

林灯不是真正的林淑婉,当然不认识什么启安哥哥。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林灯觉得这个名字,好像有一点耳熟。

她看着方氏,试探性地说道“娘,我已经好久都没有见过启安哥哥了吧”

方氏想了想,点头道“嗯,是有年头了。自打姚老爷子去世,他便去了上海读书,后来更是留学日本除了这回娶亲,他好像都没有回过老家。”

方氏云淡风轻地在这里和她闲话家常,林灯的心里却掀起了惊天骇浪。

姚老爷子

启安哥哥

这也就是说,她未来的丈夫,名叫姚启安

林灯惊呆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姚启安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比这个名字更为出名的,是他的笔名朱思危。

连林灯这个语文成绩不怎么好的人,都从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本上听说过朱思危的名字。

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最早的白话文倡导者和推行者之一。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他虽留学日本,但他笔耕不辍,在青年月报上发表了许多宣扬思想解放的文章,被称为“新文化战士”。

尽管在女性教育方面,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瑕不掩瑜。朱思危在文坛上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巨大的。

回顾近代文学史时,他的名声地位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严格说起来的话,或许仅次于文坛巨匠闻说。

林灯上学时还曾背过朱思危的文章,到现在她都能想起当时被“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所支配的恐惧。

此时此刻,林灯的心情十分复杂。

如果只是单纯地重名也就算了,可这个姚启安和历史上的姚启安都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

恐怕就不是巧合了。

也就是说,她现在不仅要嫁人,还要嫁给一位历史名人,一个民国时期著名的大文豪了

可林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她记得当年学习之余,同学们曾经八卦过这位大文豪的私生活,说他有一个文盲老婆,大字不识一个不说,还满脑子的封建思想,一点都跟不上姚先生进步的脚步,甚至还成为了他追求理想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姚先生为了打破封建思想的枷锁和包办婚姻的桎梏,提出了离婚,可对方坚决不肯,甚至以死相逼。

姚先生无奈之下,只能将原配妻子留在了老家,和他的父母生活在一起。

他则生活在上海,勇敢地追求了自己的真爱,和一个思想进步的女青年同居了。

在过去,林灯觉得这些事情事不关己,根本就没有多想过。

可现在

林灯忽然间意识到,她好像就是那个让人一言难尽的文盲老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