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节(1 / 1)

这是他特意嘱咐箕子加到祭祖之中的仪式,明面上是为了埋下一方玉册,以告列祖列宗。说白了,就是讲些悄悄话。让这些大多出身贵族的大臣们挖地,场面像极了下乡种树的大领导,着实有些滑稽。子受看不下去,带着方相、方弼这些武将,三下五除二就把地给恳好,将自己亲笔所写的玉册埋入其中。然后填上。昏君就要有昏君的样子,玉册上啥也没写,反正目的不是这个,只是让大臣们垦地,效仿百姓所为。禅,指的是在泰山旁边的梁父山祭祀地主,以报地之功,子受又改了,天都不敬我敬地?禅变成了祭百姓,效仿对百姓而言最重要的农耕,没有百姓,又何来社稷天下。事毕,大家都以为结束了。子受忽然振臂高呼:“孤自临位,作制明法,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德,显白道理……”总之,就是一通毫无实际内容的胡吹。“封乃祭祀先祖,禅乃祭祀万民,封禅已毕,王号不足以显业,此后以朕自称,行皇帝之事!”“……”鸦雀无声。封禅?皇帝?虽然没有明说,可谁都明白,纣王这是在说自己比肩三皇五帝啊!当今纣王的确是一位明君,可绝对没有到这种地步啊!也许在大商历代君王之中,足以排到前三,可连开国成汤先王,也不敢称自己为帝,更遑论皇帝!这……该如何是好?这一手,简直让所有大臣束手无策。以当今纣王的宏才大略,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也许真的能够格称皇称帝,可现在,太早了!且不论世人如何,但是那各地诸侯,绝对不可能同意!谁不知道诸侯们就是最不想看到商王权力壮大的群体?更别说直接从王权升格为皇权了!崇侯虎作为唯一一个随驾诸侯,若有所思。谁都以为凤凰山祭祖是纣王向诸侯贵族释放的善意信号,现在却完全在往反方向进行。难道这一步,其实是纣王决定与诸侯正式宣战的信号?极有可能。自子启造反之后,内廷已经没有异声,下一步不就是外廷吗?作为北伯侯,崇侯虎比谁都清楚诸侯在地方的权势有多大,就如之前那一直没有露出尾巴的姬昌,名为西伯侯,实为西伯王!这些诸侯,绝不会甘愿一辈子当大商附属。虽说是八百路诸侯,其中又有多少人像自己一样没有野心,愿意对大商报以最大的忠诚呢?从最初的提前朝贺,再到烽火镇诸侯,哪一个不是针对诸侯的?崇侯虎比谁都清楚,当今纣王,哦不,始皇,到底有着一个怎样的梦想。只有想开创一番宏图伟业的君王,才会设立西北都护府与长城以御蛮夷,才会对大商积年旧弊的诸侯贵族出手。崇侯虎觉得自己已经洞穿一切,诸侯,就是这六百余年成汤基业的最大弊病,他们已经成了始皇开拓路上的累赘,社稷之顽疾!忽的刮过一阵风。起风了。有人道:“快看,天怎么黑了?”箕子有些惶恐,自己明明布置的是祭祖,怎么就变成了封禅?他都急的快变形了。听到这句话后,立刻颤颤巍巍的抬起头,这才发现,方才还阳光明媚、碧空万里的天上,陡然飘来了一大片阴云。风云变幻立时就引起了群臣的注意。“纣王自封始皇帝,结果却乌云密布,这意味着什么?”尤浑左顾右盼地,惶惶不安。梅伯叹息:“天至明而不可欺!”闻仲皱眉道:“这是……天命定数?”他早就掐算过,今日凤凰山绝不会下雨,但却偏偏下了。难道真的不可为吗?“天命定数,先祖有感,绝不会接受逾越之祀,既然封禅称皇帝需要祭拜先祖,先王必然也不会接受……名不符之君的祭拜。”后面半句,哪怕用词很斟酌,没有用更过分的徳薄或是冒犯,却也不敢大声。这种局面下,群众又能怎么办呢?谁都没想到纣王会整这么一出,好好的祭祖,硬是变成了封禅。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天上的乌云,惴惴不安。如果越积越大,下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这封禅仪式便算是被破坏了,膨胀的纣王,也能在暴雨之中清醒过来。可即使仪式被破坏了,难道就能当做从未发生吗?纣王自创封禅之祭,称始皇帝,便有暴雨来袭,这不是天怒吗?就算阻止了,天下也会因此而产生动荡啊!也许不至于有什么叛乱或是造反,但刚愎自用的昏君之名,绝对避免不了。太阳渐渐被遮蔽,乌云投下的阴影,一点点将最后的光明吞噬。大臣们心中惊悸不安。他们想到了之前的灌江口降雨。同样是雨。一场雨为纣王带来了万民相送,歌功颂德。一场雨又将纣王近年累积的英明神武,毁于一旦。人,在天的力量下,似乎微不足道。子受动了,你下你的雨,我封我的禅,今天这始皇帝我当定了。第62章 朕为始皇帝逆天而行,是赚取昏庸值的最佳途径,哪有做到一半停下来的道理,反正封禅又不至于造成叛乱,诸侯想动作也得自己真的对他们出手了才行,既然这样,还不如想办法多挨点骂更划算。子受四下打量一番,望见一方巨岩。七米高,两米宽,四四方方长得很正。大步流星的走过去,直接扛起。以他的力气,也觉得有些沉,扛着巨岩,一步步走向祭坛之上。一声重响,巨岩被置于祭坛正中。群臣们不知道纣王要干什么,但他们知道自己得出言劝谏。不然这事一传出去,都得被当成奸臣,纣王不明事理逆天而行,你们身为臣子的怎么可以坐视不理呢?为人臣者当尽其事。作为文臣之首,商容劝谏道:“大王……”子受目光微虚,凝视着他:“朕为始皇帝,当以陛下相称。”行吧,你是老大,称谓就先不纠结了。商容硬着头皮道:“陛下,风雨欲来,此时不妨下凤凰山至山脚行宫,避开这场雨,若等雨势渐大,山路难行,恐有不测。”商容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妥,只想安稳过完下辈子,说的话四平八稳,虽出言劝谏,却没有说终止封禅收回成命,只是以避雨为由下山。商容出言后,大臣们便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出头忠言直谏。“请陛下速速避雨!”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谁都知道你们是在劝阻封禅。子受早就习惯了这满朝忠臣,道:“卿等的意思是,要朕像那暴风雨之前的山林野兽一般,慌乱而逃吗?”“臣等绝无此意,只是……”子受厉声道:“卿等不曾见那灌江口之民?黔首农夫,卖履小贩,身处狂风暴雨,仍能看着雨水落下,不晓事的孩童,更是踩着水洼,兽类虽惧,然我等为人,卿等为社稷大臣,却畏风雨,尚不如平民百姓,岂不可笑!”闻仲也顾不得其他,明言道:“陛下封禅以皇帝而号,诸侯必将心生不满,社稷动荡徒生骂名,实非社稷之福!”梅伯大呼:“天至明而不可欺,风雨四时变化,乃是苍天谴告人君过失,犹祖宗之明诫。”作为宗室,搬出祖宗来劝谏,毫无问题。箕子也道:“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阴云、暴雨、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喜欢来事儿的杨任思虑一番,长谏道:“今有一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将要痊愈,但还是瘦得皮骨仅存,可如今却要让他负重而行,日行百里,何其难也!陛下作为天下良医,兴兵平叛,乱贼伏诛,天下大定,然百姓疾苦,此正值饥寒劳顿之时,便要封禅称黄称帝,臣以为不妥……”如果满朝奸妄看到君王态度这么强硬,肯定就软下来了,顺势接受。可大商忠臣何其多,个个忠君爱国,视拯救江山社稷为己任,君王一强硬,他们也会强硬起来,大有一股陛下不依我就从凤凰山上跳下去的势头。“哈哈哈哈!”子受仰天大笑,这时候停下来只能沦为笑柄,继续下去才能当昏君。目光锁定尤浑,费仲不在,满朝文武只有这一个友军。“尤浑!群臣惶恐,畏惧天命,你也畏天吗!”尤浑六神无主,怎么就找上了自己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