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重生之食业大亨> 第202章 新能源汽车“未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2章 新能源汽车“未来”(1 / 2)

对于即将全力以赴的新能源汽车,林一第一关,就是在起名字上给卡住了。

对于起名字,林一向来是佛系,看看他旗下这些公司的名字就可以。

但好在,他的汽车团队里,此时有一个牛人,是从德意志博世挖过来的胡威。

胡威以林一给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定位,给起了一个“未来”的名字,倒是和后世有了一定程度的重合。

不过,此时对方还没有注册,索性不用白不用,直接就将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叫成了“未来”。

至于怎么把胡威挖过来的,又是一番周折。

林一自然是没有这种关系的,这还是他的师兄丁计春给介绍的。

之前胡威是在博世的电驱动系统事业部带领一个十人左右的专家团队,主要负责汽车电驱动控制系统的相关开发工作。

而且正好是专注于电动、混动车辆的驱动电机系统,侧重于整个电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等等。

林一不懂技术,不代表他不懂人才。

在知道这个胡威的名字后,他就专门找猎头公司调查,还有自己查询,算是对这个胡威比较了解了。

因为博世的电驱动系统此时在全世界范围,也是处于相对领先位置的。通过了解,知道胡威他们的工作一方面做面向当前市场的应用研究,一方面时刻捕捉和开发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控制技术,进行面向未来市场的预研工作。

这正合了林一的心思。

一整套的汽车配套产业,那不是他能够做到的。

他自己也不会投入巨资让高薪聘请的人才去研发所有的底层技术。

这也在和他跟胡威的沟通中,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关键是要引领各级供应商按照我们的发展需求去走。

例如对于电驱动系统,我认为首先考虑的不再是如何把这个东西开发好,而是如何去选择供应商所提供的技术,如何对供应商提出要求,如何把市场上已有的产品用好。

比如您投资的这个晶晶机动,就是很好的电机供货商。

我们要最快的出成品,重点就是要把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将之转化为应用。”

在和林一沟通“未来汽车”的发展的时候,胡威觉得,要先搞出成品,然后再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逐一改进。

在确认了胡威不是夸夸其谈之后,林一很快将其认命为了“未来汽车”的总工程师,负责未来汽车的一切研发验证工作。

未来汽车的定位就是整车厂。

有后世经验,林一要求未来汽车就算不掌握核心部件的相关生产技术,但也必须要对关键核心部件有深入的了解。

一家新成立的,不同于任何一家传统车企的公司。

至于未来汽车成立后,林一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企业自身体系的问题,这也是他论文里面核心的东西。

按照林一的设想,必须根据未来汽车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要设计和建立自己的体系。

一个成熟的体系,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某项任务应该怎么干,应该是由哪个部门来干这样的问题上。

跟胡威沟通后,双方一致认为,把公司流程标准化,树立统一的做事方式,才能把事情以最快的效率解决掉。

比如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个人的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标准的工作流程和量化的衡量指标以书面的形式制定出来。

按照预想,之后这些工作流程正式签批后,就要利用各种形式不断去的重复宣导,让员工的思维和认知都与标准达成统一,这样才能保证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对外都是同样的做事方式,才能保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是统一的。

“这其实就是基本法么!”

对于这一条,林一是这样的定义的。

而对于未来汽车的将来发展规划,林一分为了三步走。

在1.0时代和2.0时代,未来汽车的电动汽车,要更多的是以传统汽车平台为基础,进行电动化的改造、优化和升级。

这两个过程,都不会出成品,只会作为内部验证。

而在3.0时代,也就是未来汽车的第三代,将是一个真正实现未来电动汽车的全新平台时代。

在3.0时代里,未来汽车会开发出基于电动汽车的全新平台,并争取在2016年,会有第一款车型上市。

整个车型将会基于电池为核心进行底盘开发,以三电控制为基础开发整车的架构和控制系统。

因为经过胡威他们的验证,加上林一的先知先觉,大家认为这样的电动汽车,才是未来真正的电动汽车,也是整个行业未来的趋势。

而在这个基础上,林一还提出了一个“氢能源”的概念。

让胡威他们,在纯电动汽车的问题解决之后,重点把关注度,放在氢燃料电池车上。

氢燃料电池,就是让氢与空气中的氧在燃料电池反应,从而产生电力推动电动机,由电动机推动车辆的车型。

林一重生前貌似听过,2022年冬季运动会的很多车,貌似就是采用这种动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