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夫人路线> 第511章:新的节目形式第512章:频道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1章:新的节目形式第512章:频道改革(1 / 2)

向来人少容易干大事,人一多则容易坏事。因为人和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利益面前,每个人所站的位置所考虑的事情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想要让多数人放下私心抱成一团是很难的一件事。

12家电视台在一起,石更不相信他们是牢不可破的,所以石更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来对付他们,从而来实现最后孤立春阳台的目的。

石更让刘燕给除了春阳台之外的11家电视台打电话,告诉他们,如果放弃与春阳台结盟,他们购剧所花费的钱不仅由省台承担,未来在电视剧分销及其他方面,省台还将会进行大幅度的让利甚至是无偿扶持。如果继续与春阳台沆瀣一气,与省台对抗,省台将会终止所有的扶持进行制裁。

石更以为此招一用,购片联盟便会土崩瓦解,荡然无存。然而实现情况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简门耀在得知石更用收买加恐吓的方式进行挑拨离间之后,立马就给11家电视台打了电话来稳定军心。

“千万不要相信省台说的任何话,咱们12家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而一旦分开,我敢保证,省台肯定会逐一进行报复,而单独的每一家都是无法与省台正面较量的。到时省台再利用他们的资源,控制住电视剧的片源,我们再想抱团就难了。省台为什么给你打电话,这说明咱们成功了,既然成功了,为什么要散伙呢?你想想,咱们成立购片联盟之前,你的收入是多少,之后又是多少?是否得到了好处你心里是最清楚的。随着我们的联盟不断变得强大,我们今后将会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而不是吃省台的剩饭。你也不要害怕省台的恐吓威胁,咱们都是国家的事业单位,省台它再厉害,它还能把你给干黄了吗?不可能的。你也应该也知道,在省台的眼里,咱们一直是儿子,甚至是孙子,干什么都要看省台的脸色,不敢轻易得罪。这一次,咱们就要证明一下,咱们不仅不是省台的儿子和孙子,咱们甚至可以跟省台扳手腕,平起平坐。难道你想错过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11家电视台的台长在得知省台的态度后都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做。可是当接到简门耀的电话后,他们的心就踏实了下来。

他们仔细一琢磨,认为简门耀言之有理。过去白茉莉在位时,他们都没少受白茉莉的气,如今他们组成联盟相互扶持,无论从脸面上,还是从现实的经济利益上,都比过去要好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依附于省台呢?

另外他们确实也都想跟省台掰掰手腕,治治省台高高在上的傲气。反正治不好也治不坏,出了事也是12家的事,责任不会由某一家来承担。何乐而不为呢?

石更见11家电视台迟迟不做表态,就让刘燕调查一下是怎么回事。刘燕通过戚正光把了解到的情况汇报给石更后,石更十分气恼。

难不成还真就收拾不了他们了?

石更正苦苦琢磨之时,荣可欣来了。

“石台,演唱会的地点恐怕不能放在春阳。”荣可欣说道。

“为什么呀?”石更问道。

“主要是天气问题。春天的冬天太冷了,而春阳能举办大型演唱会的地点只有省体育馆。我过去看了一下,设施太陈旧了,还没有空调,明星们要是一个个穿着羽绒服上去肯定会影响演出效果和播出效果的。观众也没法长时间在体育馆里坐着。”

“那你觉得演唱会应该放在哪里办呢?”石更还真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觉得荣可欣说的有道理,演唱会确实不能放在春阳办。

“北方都不行,只能放在南方的城市,越往南边越好。我的意见是放在浅圳来办,那边天气暖和,又是改革窗口,在哪里办跨世纪的演唱会是极具象征意义的。”荣可欣在充分了解了南方多个城市的气候和场馆条件之后,综合考虑,认为浅圳还是比较合适的。

“嗯。浅圳这个地方不错。那边有合适的场馆吗?”石更过去在丰源镇工作时,曾向浅圳输出过不少农民工,也去过浅圳,对那座城市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

“有。我已经联系过了,那边有一个五千人的场馆,有一个八千人的场馆。”

“就定八千人的吧,反正也不愁卖票。人多也热闹。”

荣可欣点点头,然后打开文件夹,将几张a4纸递到了石更面前说道:“我之前不是说还有一个节目创意吗,这是完整的策划案,你看一下。”

石更接到手里仔细一看,顿时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现在市面上可见的娱乐节目,基本都是每周一期,长年累月去做的模式。这种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机动灵活,虽然每期都会换新的嘉宾,可是相对固定的环节,还是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想长期保持稳定的高收视率也是很难的。因此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一定要做长久打算,而不换一种思维方式,只看眼前呢?所以我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只播两到三个月,而且只针对某一特定观众群的节目。”

“这个特定人群是青年人?”

“没错。更准确地说青年人中的学生人群。”

“这就是你曾跟说过的,准确而清晰的定位。”

“是的。学生一向都是明星娱乐类节目的主力观众群。这几天我特地走访了春阳的几所大学,也去了几岁高中和初中的学校门口做了一些调查。他们都表示平时忙于学业,无法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看娱乐节目。可是到了假期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就希望能够集中的多看一些。需求决定市场。我认为我们应该投其所好,所以我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只针对学生人群的星游记。所有嘉宾都用当红的偶像明星,通过旅游,介绍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然后在旅游中设置一些人物,让偶像明星去完成,以增加节目的看点。”

“你做的这个节目策划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啊。”石更放下策划书说道:“打破了舞台娱乐的模式,而且由室内变成了户外,像是一种旅游纪实。”

“没错。我觉得这样的模式更轻松,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这种的模式也能让观众看到一个较为真实的明星。最重要的是,这种节目可长可短。如果做的好,以后可以接着做。如果收视率不行,就这一次。但我想有当红的偶像明星做保证,把宣传做足了,收视率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偶像明星不仅是收视率的保证,也是广告招商的保证。”

“是啊。所以你觉得我们做一档这样的节目怎么样呢?”

石更沉思了片刻,说道:“行,我觉得可以大胆的尝试一下。明年春节在二月初,学生们应该最晚在一月中旬就放寒假了。现在马上就要到十一月份了。想要在寒假的时候播,这个节目就必须尽快上马,争取在十二月底之前制作完成。”

荣可欣交给石更的只是一份策划案,而想要将其制作成一个多期的节目,它就要像电视剧一样,需要剧本,需要给每一个嘉宾定位,需要冲突来展现节目效果,否则任凭嘉宾自由发挥,嘉宾一定会手足无措的。

但这个剧本现在是没有的,荣可欣这个节目研发中心主任目前只是个光杆司令,根本没有人能够帮助她来完成剧本,只能由荣可欣自己动手来写。

石更见荣可欣一边要负责演唱会,一边还要写剧本,确实是有点辛苦,于是就主动参与剧本的写作。但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白天二人基本都没有时间。 一开始是在石更的办公室,但写了没两天,荣可欣就提出不如去她的住处写,说在那儿环境更好,精神更放松,也更容易碰撞出奇妙的灵感。在办公室里总有种加班完成任务的感觉,很不利于创作。

荣可欣这样的大美女主动提出去其家里,石更岂会反对,于是就改在了荣可欣的家里写剧本。

荣可欣的住处石更只在最初看房子的时候去过一次,之后就没再去过。

这一次来,石更发现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房子由过去偏西式的装修风格,经过荣可欣的重新布置以后,变成了中西结合的风格。此外,石更还感受到房子里到处都充满了女人味,但这个女人味并不完全是职业女强人的气息,它是成熟中透着一股少女的感觉。

石更由此猜想荣可欣肯定也有小女人的一面。

进屋后,荣可欣叫石更随便坐,然后就进屋去换衣服了。

时间不长,荣可欣从房间里出来后,石更一眼看过去,眼睛不禁有些发直。

荣可欣身上穿的是一件浅紫色的吊带睡裙。裙子并不算短,长度到膝盖的位置。最吸引石更眼球的是上面,由于没有看到胸罩的袋子,又波涛滚滚,石更严重怀疑荣可欣可能没穿胸罩。

在家里,孤男寡女共处一室,荣可欣敢这么穿,足见她在穿衣方面是很大胆的。

不过在上班的时候荣可欣都是职业装,从来不穿的这么暴露,这也看出了她职业的一面。

荣可欣问石更喝茶还是喝咖啡,或者果汁和其他饮料,她这里什么都有。石更怕晚上睡不着,就选择了果汁。而荣可欣则给自己弄了一杯咖啡。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二人分坐于客厅沙发的两侧,荣可欣抱着笔记本电脑,石更拿着笔和纸,开始进行创作。

二人各司其职,由于节目的旅行地点定在了吉宁省,石更又对吉宁了解,知道哪里好玩,所以石更负责整个剧情发展的撰写。而在具体的情节上,荣可欣最为擅长,她就负责往每一集里添加有趣的笑料和发生冲突的点。最后二人在一起进行修改,从而完成最终的创作。

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二人只是偶尔交流一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各自写各自的东西。

不同于之前在办公室,来到荣可欣的家里,石更的写作效率明显下降。荣可欣将双腿搭在了一把椅子上,石更坐在他的角度看过去,静美的整体,诱人的局部,让他的注意力总是无法全部集中在写作上。写一会儿,就忍不住想扭头看一眼。

突然,荣可欣“啊”的一声尖叫,将拿在手中的咖啡洒了一身,但她并没有马上去擦,而是兴奋的赶紧敲打键盘。

荣可欣在写作的时候,要是写到绝妙的点子,就会忍不住叫出来。石更虽然知道她有这个癖好,可由于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会叫出来,所以每一次都会被吓了一跳。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石更扶了扶胸口,做了个深呼吸,然后起身拿起纸巾盒递到了荣可欣的面前,荣可欣像是没看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盯着电脑屏幕在快速的打字。

咖啡洒在了胸口的位置上,睡裙湿了以后,那关键的一点便暴露了出来。石更近距离,居高临下的去看荣可欣,正好看个正着,使得双眼不仅一下子被那一个点所吸引住了,还顺便掉进了胸前那汹涌的波涛之中,被那旖旎的风光深深吸引而无法自拔,以至于荣可欣伸手从他手中接过纸巾盒时他都没有反应过来。

荣可欣看了看石更的眼睛,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睡裙,不由得俏脸一红,放下电脑,起身回了房间。

“你可能需要去一趟卫生间。”荣可欣在关门前说道。

石更听了荣可欣的话如梦方醒,低头一看,才明白荣可欣说的什么意思,不禁老脸一红。

等石更从卫生间再出来的时候,荣可欣已经换了一身衣服,这身衣服长衣长袖,把关键部位全都遮挡的严严实实,让石更颇为失望。

荣可欣见状,会心一笑,马上又把精力投入到了创作当中。第512章:频道改革 自从春阳市电视台推出原创的娱乐节目,抢了省电视台娱乐节目在春阳的大部分收视率后,虽然石更没有做出任何的举措,可是他一直在想如何去应对,并且想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石更知道想要实施这个办法是需要一个契机的,在等待时机出现的同时,他也一直在不断的丰富这个办法。

直到春阳市电视台联合其他11家市级电视台成立购片联盟,又抢了省电视台电视剧的大部分收视率,尝试着瓦解购片联盟又无果后,石更觉得契机来了,是时候该把那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拿出来,将其来发挥作用解决问题了。

在正式拿出来之前,石更分别派出了几组人马,分别赶奔十五个全国大中城市,对18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调查。调查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喜欢什么样的娱乐节目,一个是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剧。

调查结束后,石更在仔细看过调查结果以后,发现跟他设想的是几乎一模一样,这也让他对他酝酿已久的办法变得更加有信心了。

“自从我们推出超级周末后,在全国范围内,我们的收视率一直是第一的。虽然其他电视台模仿我们也做了类似的娱乐节目,但由于是模仿,他们的领导没有我们的领导那么开明,支持力度也没有我们的领导大,所以我们第一的位置一直坐的是很稳的。但是要居安思危,这是我跟文艺部的人经常讲的四个字。不能只满足于现状,要着眼于未来,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要考虑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收视率不行了该怎么办。众所周知,目前在省内,我们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剧这两大块的收视率都不好。干不过市台似乎已经成为了事实。知道现在外面有些人怎么评价外面吗?说我们是外强中干。作为堂堂的省台,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跟我一样,听到这样的话抬不起头啊,实在是脸上无光。就接受这样的现实吗?肯定不能。但要怎么解决呢?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而且想到了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总结起来十六个字,就是‘增设频道,准确定位,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在台中层以上会议上,石更说出这一番话后,所有人面面相觑,因为事先石更没有跟任何人通过气,谁都不知道。

“我知道大家都很惊讶,可能也不明白我说的十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首先说增设频道和准确定位。目前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市一级电视台,至少都拥有两个频道。而省一级电视台,据我所知,除了卫视频道之外,没有低于四个频道的。而我们目前除了卫视频道之外,只有一个新闻与法制频道,太少了。增加频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而增加,而是出于现实的需求。吉宁作为一个拥有六300多万人口,排名全国前十的人口大省,一个卫视频道,一个地面频道,显然是无法满足收视需求的。所以增设频道,丰富节目内容,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迫在眉睫。我的初步想法是增设五个频道,即影视频道、文体频道、老年频道、青少频道、农民频道。再说准确定位。”石更看了荣可欣一眼,说道:“在我看来,一个频道最好只扮演一个角色,这就好比一个人只专心做一件事更容易做好做成一样。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让他同时兼顾几件事,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哪一件都做不好。一个频道也是一样的,让它承载太多,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四不像。所以增设频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准确定位。给每一个频道设定一个角色,它的角色是什么,就围绕这个角色去做针对性的节目。就像新闻与法制频道,它就干新闻和法治,别的什么都别干。在省内,我们的娱乐节目干不过春阳台,并不是他们的节目有多好,也不是我们做不出比他们更好的节目,问题是我们做出来,我们放在哪儿播呢?我们实在是没有平台。”

在增设频道,并进行准确定位这一块,石更最初没有想到的,他是在认识了荣可欣以后,尤其是荣可欣在策划出星游记这个节目,受了启发以后才想出来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在说之前特地看了荣可欣一眼的原因。

石更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再说大胆尝试和不断创新。提出将娱乐作为电视台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推出超级周末,获得了成功,这都是我们大胆尝试的结果。大胆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建立在老百姓的喜好之上的。既然我们已经在这个上面尝到了甜头,那么我们就要在这一条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怕失败,也不要怕失败,没有一个敢于大胆尝试的精神,想做成事情是很难的。所以今后我们将会尝试很多过去我们从没有做过的事情。电视台这边如此,公司那边亦如此。创新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保证,这就像一件衣服一样,你再喜欢,它也难逃老旧的命运,你最终还是会抛弃它。如果说我们的节目是衣服的话,我们想不被抛弃,或者说被抛弃之后想重新获得喜欢,那就必须不断的创造新的款式,引领潮流。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保持领先,否则一切都是暂时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设立节目研发中心的目的。我们现在是一家公司,我们要盈利,而我们盈利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做节目换取收视率从而赢得广告收入。所以节目研发是非常重要的,不把它重视起来是绝对不行的。荣主任虽然来台里的时间不长,可是她很快就想到了举办跨世纪演唱会这个好主意。可以预见的是,演唱会办完后,我们娱乐大台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同时我们还将会赚得一笔不菲的收入。另外,不出意外的话,在明年的一月初,最晚中旬,我们将推出一档全新形式的,季播的娱乐节目。这个节目也是由荣主任策划的,并由我和荣主任共同担任总撰稿。这个节目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以我的判断,我相信推出后,在收视率方面是不会亚于超级周末的三档节目的,甚至会更高。所以聘请荣主任加盟我们台,究竟是否是正确的,马上就可以见分晓了。”

石更拿起水杯,又喝了一点水,在喝水的同时,他也在观察其他人的反应。

放下水杯,石更说道:“从确定将娱乐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来,我们一直将娱乐节目作为重中之重,而忽略了电视剧。殊不知电视剧其实也是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电视剧这一块,我们的收视率历来都不高,即便在没有购片联盟抢收视率之前,我们最好的时候也只是排在十二三位,处于全国中游的位置。而购片联盟出现以后,直接让我们的拉到了十七八名开外。作为一个立志想做娱乐大台的我们,这种情况我们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从今以后,我们将要把电视剧放在与娱乐节目同等的位置重视起来。目前,我已经想到了既可以提高电视剧在全国范围的收视率,同时也可以打击购片联盟的办法。而这个办法还将为台里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具体怎么做我就不在这个会上说了,大家知道我们将把电视剧放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就可以了。”

石更翻开文件夹,低头看了看说道:“频道多了,在开销这一块势必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增加创收能力,拥有更多的挣钱渠道,我准备进行一场频道制改革。”

所有人一听,耳朵立马都竖的高高的,等待着下文。

“所谓频道制改革,就是实行频道总监制,今后各频道的发展全部由频道总监负责。频道设行政、节目、广告、财务等部门。台里除了在总监任命、预算编制、拥有国家干部身份的员工辞退等三方面进行控制之外,其他方面全部由频道自制。频道总监将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来选择,然后台里下创收任务,以任务完成的多少将作为对总监的一种考核。总监与台主要领导之间不设其他任何部门,也就是说台领导下面就是各个频道总监。也不设分管领导,总监有事向台长报告,由台长与其他台主要领导商议决定。”石更说道。

“这么做不会存在内部的恶性竞争吗?”张仁生问道。

“不会。我前面说了,增设频道以后,每个频道都将有独属于自己的角色。比如文体频道,它的角色就是围绕着娱乐和体育这两块来做文章。而农民频道主做与农民有关的节目,两个频道之间是相互不干涉的。”

“那假如两个频道都要播电视剧,在购买电视剧上会不会存在内部的恶性竞争呢?”

“不会。角色定位还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还拿农民频道举例,你可以播电视剧,但每天总的播放量必须得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你不能无限量的播,而且你播的东西必须得符合你频道所扮演的角色。你农民频道播都市偶像剧,这是绝对不行的。同理,文体频道播乡村题材的电视剧也是不允许的。就算反生冲突,也可以由台里解决。所以这不是什么问题。”

“实行频道总监制,现有的部门全都不要了?”徐达明问道。

“当然不是。新闻部与文艺部是必须保留的,因为这两个部门是我们的立台之本。此外,像台办公室、总编室、宣传管理部、财务部、技术管理部,节目研发中心等等部门,全部都要保留,有的工作不变,有的相较于之前的工作,会发生一些改变而已。比如总编室,它的职能就是不变的。而财务部就要变了。”石更看了看徐达明,然后看向其他人问道:“谁还有问题?”

“主持人也将由频道自己管理吗?”钟天意问道。

“当然。每个频道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都会做自己的节目,找自己需要的主持人。这个权利台里没必要把着,交由频道自己做主就好了。但这个权利不是没有限制的。我前面说了,总的编制由台里负责,台里根据每个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人事编制,超编了,不管是主持人,还是其他工作人员,你这个频道的总监必须上报台里说明白,台里批准你就可以进,否则绝不许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像过去一样,什么人都能进电视台,结果把电视台搞的乌烟瘴气,在财政方面受到了严重的损失。”石更说道。

见没有人再发问,石更说道:“如果大家没有异议,那么我前面所说的一切就全都定下来做进一步的推进了。谁要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也可以找我单独聊,在会上就不说了。最后我想说的是,1999年马上就要过去了,随之到来的2000年,不仅仅是新的一年,也是跨世纪的一年。在新的世纪,我们吉宁台也要有新的变化,新的面貌。历史就在眼前等着我们去创造。同志们,加油吧!” 散会后,钟天意将徐达明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钟天意给徐达明倒了一杯水,问道:“刚刚的会议你怎么看?”

徐达明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冷笑道:“那叫开会吗?应该叫单口相声表演才对吧。”

钟天意一副听不懂的样子:“怎么讲?”

徐达明将杯中水全部喝掉,放下杯子说道:“谈的都是大事,可事先你知道吗?反正我是不知道。这说明人家根本没把咱们当盘菜,自己想做什么自己就能决定,根本不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拿到会上去谈根本就是不得不走的形式。而且他搞这频道改革,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你没看出来吗?”

钟天意摇了摇头:“他什么目的啊?”

徐达明攥着拳头说道:“将权利牢牢攥在自己的手里。台主要领导下面就是总监,而且不让副台长分管,总监有事直接向台长汇报,再由台长召集其他台主要领导开会决定。这不是大权独揽是什么呀?不信你就看着,所有的频道总监,他肯定都会任用他信任的,或者他的铁杆拥趸去担任。不是他的人,他一个都不会用的。就算用了,那也是暂时的,早晚他都会想办法踢掉的。而且我估摸他利用这次频道改革的机会,还会裁掉一些人。”

钟天意一惊:“裁人?石更上台初期不是裁掉了一大批人吗,现在要增设新的频道,人还不够呢,他还裁人?”

徐达明笑了笑说道:“想要真正做到大权独揽,就必须进一步,甚至是完全消灭反对派的势力。打击反对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反对派的一号人物变成光杆司令。频道改革这么好的一个机会,石更又是一个比猴都精的人,你觉得他会放过这个机会吗?”

钟天意点点头:“说的有道理。这么说来的话,真要是完全按照石更的意愿进行改革,很多人的日子都要不好过呀。”

徐达明看着钟天意说道:“钟台是常务副台长,不能坐视不管啊。”

钟天意摆手道:“常务副台长也是副台长,人家是一把手,我哪能管得了人家呀。还记得购片联盟的事吧,难道徐台忘了人家在会上是怎么大发雷霆的了?那种经历我可不想再有第二次了。估计再有第二次,我也就离离开台里不远了。”

台里即将发生重大变革,在台内部引起震动是石更意料之中的。可令石更没想到的是,上午开完会,下午竟然传起了要大面积裁员的流言。

流言传的有鼻子有眼,甚至具体哪个部门具体裁掉几个人都定下来了。流言像病毒一样在台里快速传播,很多人因此惴惴不安。其结果就导致有人带头表示反对台里的裁人决定,之后就上升到了反对频道改革的地步。

刘燕、李南路、孟响全都来到了石更的办公室向石更进行汇报。

“知道这谣言从哪儿来吗?”石更皱眉道。

“从技术管理部。”孟响说道。

“确定吗?”

“确定。而且据说还是徐台亲口说的。”

“你们忙去吧。”把三个人打发走以后,石更给徐达明打了个电话:“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什么事啊?”徐达明来到石更的办公室,面无表情。

“听说外面的谣言了吗?”石更板着脸问道。

“没有,什么谣言?”

“外面在传台里要大面积裁人,而且是你说的。”

徐达明指着自己,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我说的?谁说是我说的?”

“都这么说。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了。我为什么要说这种话呀?”

“那你听别人说过这种话吗?”

徐达明摇头:“没有。说是我说的,这绝对是造谣,我根本没有说过这种话。”

石更指着徐达明说道:“没说过最好。你现在代表我,召集各部门的负责人,让他们回去告诉所有手下,台里并没有裁员的计划,叫他们不要信遥传谣。”

徐达明一开始怀疑是石更在往他身上泼脏水,可回到办公室后仔细一琢磨,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不禁气愤地骂了一句王八蛋。

转天,石更接到了贾政经的电话,贾政经让他过去一趟。

“听说你们台要增设频道,还要进行频道改革?”贾政经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