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玄幻奇幻>林珍的综穿人生> 七十年代记事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年代记事44(1 / 2)

作者有话要说:  号外号外~~~本故事完结后,再三个故事本文会转到《林珍的综穿人生(二)》更新,喜欢本文的读者可以预先收藏,

下个故事预报,女主穿越□□特工。

求收藏~~求留言~~~

走的有些累的林珍看见去往南京路的公共汽车, 便上了车错过了上班的高峰期,公共汽车上没有多少人, 她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好, 便望着窗外, 欣赏起沿途的风景来。

申海街道的名称不分走向都叫某某路,这跟奉天有些不同, 奉天的道路东西走向叫某某路, 而南北走向便叫某某街了。

她垂首看了看一毛五分钱的车票, 思绪漂的有些远,不知道家里的三小只在家里过的怎么样,其实这两年她都有有意的培养三小只的自立能力,而三小只这方面当然也做的不错, 都是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家里的家务每个人都能一把抓。

南京路跟林珍后世记忆中不大一样,她抬头看了看一百的标志, 解放前叫“永安百货”, 这里是全国第一家安装日光灯的百货商场,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厅堂, 一时引来无数人的向往, 而当时的这家公司,其实是租界里的英国人为了自己的生活需要引进而来, 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繁华的大申海那“十里洋场”也是从这里走出的第一步。这条街上有不少当年全国知名的老字号,像“吴良才眼镜店”、“沈大成饭店”、“五芳斋”、“老介福布店”……

同时也是因为租界的原因,这条路上的“大新百货”、“新新百货”、“永安百货”、“先施百货”四大直接从伦敦、巴黎乃至纽约进货的高档百货更是成为南京路最国际主义的象征。

只是林珍此时看到的, 却不是当年如何“摩登”的南京路,现在这里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这条路上商店的沿街橱窗全都被大字报贴得满满当当,若不是还有门头上的店名,根本分不清这都是什么商店。

一百的柜台中展视的已经是“永安百货”时期的欧洲奢饰品,取而代之的是这个时期普通民众的生活用品。

林珍其实来这里并没有要买的东西,她只是心存好奇,想来看看。只是她走了一圈却还真看中了一样东西,申海牌144型普通收音机,它的面板上有三个类似于钢琴键的按键,分别调控高、中、低音,售价是145元。

只是林珍看着这台还算心仪的收音机有些为难,她没票啊!她身上最多的就是全国粮票,她空间里有不少后世出品的高档电子产品,多得是附带收音机功能的,可她总不能把这些东西拿出空间外使用啊。

没有票的林珍只能和大多数人一样,看看就离开了。这种情况在这里并不少见,多得是没票的人空闲的时候来百货商店的柜台前,看看过过眼瘾而已。

再往前便是第一食品商店、时装商店、、恒源祥毛线商店等等,只林珍已经没有心思再逛下去了。本来她来申海,也不是来逛商场的。

林珍转身出了“一百”,决定先去看看回收站。虽然wd时那些抄家炒出来的好东西不少已经被截留了,但确实也有不少一部分流落到了回收站,林珍这次来,一个是想看看申海的回收站有没有这些东西,一个就是在申海的黑市里看看能不能收些好东西。

离开南京路,林珍便打算等离开申海之前再来一次,买些糖果和容易保存的糕点给家里的三小只带回去就算了。

站在一家回收站后墙边上,林珍神识中那个给了管理原五块钱拿走了一大摞子线装书和一口黑漆漆的木匣子的中年人便离开了回收站。

她发现回收站里后面有个一面墙都码放着废旧报纸的大仓库,仓库挺大,其余的地方分类放着收来的废旧金属制品、被砸坏的落满灰尘的旧家具,以及不少瓶瓶罐罐和破烂的卷轴。

林珍猜放旧家具那一侧的东西看着是有些年头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没被处理掉,不过应该是些挑剩下的。只是林珍猜测那些人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样的字画更有价值,才把那些东西都留在回收站。

“阿姨您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家刚从外地搬来,想买点旧报纸回去糊墙,”林珍在这家回收站外头站了有一会儿了,她是把这家回收站里的东西上下都用神识扫视了一遍,才决定要进这家回收站的。

穿着蓝罩衫的阿姨先是上下看了看林珍,警惕的眼神在看见林珍手里递过来的一张大团结的时候,随即按下了提起的心。

她这里偶尔会有人来淘换些东西,那些人出手也挺大方,来一次都是五块钱,且每次来都是一个说辞,来淘换些旧报纸糊墙。眼前这个漂亮小囡应该也跟他们是一个来头。刚走一个,也就是来她这挑拣那些个东西的。

“勿要耐老多。”快速手下那张大团结,转身便让林珍跟着去了仓库。只是她一步不离的盯着林珍的动作,最后她只挑了些还算完好的字画,便离开了。

她觉得这样不行,她不是本地人,申海话说的也不好,否则她刚才不会直接说自己是刚搬来申海的,口音实在太明显了,辨识度太高,而且她也没有化妆,她可不想出入各大回收站的时候,被人盯上。

林珍觉着这样不行,她得另想法子。走到一条人少的巷子,放开神识,检查过这时没人经过,便从空间里拿出一辆申海产的永久牌自行车。

她空间里原本的自行车对于此时来说,都太先进了,外形也不够朴素,所以林珍除了给家里买了一辆自行车外,她还在黑市淘换来的车票中给自己留了一张,就是买的她现在骑的这辆二十六寸女士自行车放在空间里随时备用。

不过她这辆自行车没有申海的牌照,她不能在有交通警察的大马路骑,索性那些回收站也大多数都开在巷子里,只要不上马路,一般是不会有事的。

穿行在老申海的接到里,有些青石板路并不适合骑车,有些土路又坑坑洼洼,可林珍还是在晚上之前逛了一多半申海的回收站。蹬自行车蹬得快要累吐血的林珍直接在一条无人的暗巷中进了空间。

她索性就不回招待所了,反正她付了五天的钱,那里的服务员也不能把她放在房间的行李给扔出来。

在空间中泡了温泉,全身上下恢复舒畅后,林珍拿出一份在空间中存放的大分卤肉饭填饱肚子,便离开了空间,继续骑着自行车飞奔在申海的大街小巷。

白天早就寻好的地方,晚上有神识在也很是好找。期间林珍还时不时的查探着,哪里有黑市,都是什么价钱,有没有出手“小黄鱼儿”、“大黄鱼儿”甚至是珠宝古董的。

还真让她无意间发现了几人,只是她现在赶时间,等明天她在来“逛逛”申海的黑市。林珍停下自行车,查看四周无人后,把自行车收进空间。

从后墙翻进一个院子,正是一家回收站挨着仓库的一面。从窗缝见探近一根铁丝,无声无息的拨开窗划,林珍一个灵巧的纵身,便跳进了仓库中,悄声的落了地。

神识是一个很好用的东西,它不受黑暗和实体的阻碍,只要在神识范围内,都能探查的一清二楚。

挑拣好自己早就看中的瓷瓶、字画以及摆件,又替换上林珍空间里存放着的差不多的工业品。

瓷器就找她空间中在末世时收集到的差不多的形状的瓷器替换,而字画就找些花鸟鱼虫的画报替换,那些摆件就更好弄了,现在社会的工业出品,多得是仿制的惟妙惟肖的便宜货。

替换完她要的东西,她又像来的时候一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仓库,走的时候还顺便用铁丝把窗划再次锁好。而门房里听着评书的回收站管理员,还在条凳上坐着闭目养神,完全不知道仓库里的东西已经被人调换过了。

翻墙而出的林珍又从空间中取出自行车,开始出发去往下一个目的地。她对于偷换人家值钱的古董完全没有一点内疚,反正这些东西最后能保留下来的恐怕也不多,尤其只那些字画,多半都会送去造纸厂,废物再利用,所以林珍只当自己是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了。

忙活到快要天亮,林珍才又回到空间,洗漱过后,她就直接扑在自己的大床上睡着了。这一晚上骑着自行车满申海的跑,可是给她累坏了。只是申海市可不小,她才骑着自行车逛了三分之一,想把申海的大小回收站都逛一便,还得再过两天。

只是林珍今天的收获实在太多了,整整五口大箱子的名家字画,她不打算再去回收站“置换废品”了,太累!再次从空间醒来的林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翻个身又赖在床上一刻钟后,她在起身洗漱。给自己的脸上做了一次外包装,压低了帽檐出了空间。

她今天的主要目的就是去黑市淘换些好东西。漆黑的巷子里都是一小撮一小撮站着的人。有个手里转着一条“小黄鱼儿”的老太太就是她的目标。

“你手里的东西怎么卖?”在这里也不用打什么招呼,上来直接问价才是大多数人的正常操作。

“只要细粮和钱,”老太太拢了拢头发才低声答道。

“说说价钱,不给价怎么谈,”林珍皱了皱眉头,她的背篓里还真是没放细粮,她觉得肉制品应该更紧俏,所以她身后的背篓里装的都是纯肉的香肠。

“五十斤大米和五百块钱,要是有粮票也行,”老太太说着自己的要求到是挺痛快。她要的可不少。

林珍合计了一下,抿了抿嘴才又道:“五百块钱给你加三块,加上二十斤细粮的粮票,粮票是全国粮票。”她可没占老太太的便宜,她没砍价不说,还多给了钱,而且全国粮票的价值可不只是能买二十斤粮食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