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我有特殊侦查技巧> 18. 第018章(三合一) 来自未来的报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 第018章(三合一) 来自未来的报纸……(1 / 2)

第十八章

报纸上从三姐弟的相识之路开始写。

三人是在网瘾学校认识的,他们受不了网瘾学校的殴打、虐待,费劲千辛万苦从网瘾学校逃了出来。

出来后三人各自回了家,此时徐书豪的奶奶下雨天摔了一跤,被人发现时已经颅内出血去世多时。

阿豪没了牵挂,周炳荣跟曾小艺在学校里看多了被反复送进学校里的学生。他们对家长极其不信任。在他们的眼里,家长跟网瘾学校里的校长、教官是站在同一边的。

三人一合计,偷偷坐上了去香江的船。

香江的生活并不容易,偷渡到香江后的三人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加上年纪又小,轻松的活儿不要他们,于是他们只能干些又苦又累的活。

三人互相扶持着在陌生的香江生存。为了给曾小艺治病,徐书豪跟周炳荣进了一个社团当起了古惑仔,靠打打杀杀赚钱生活,而病好了以后的曾小艺也加入了他们。

因为徐书豪够狠,周炳荣够聪明,曾小艺够漂亮,三人从最底层的人一步步往上爬,事业越做越有起色,在社团的职位越来越高。

香江浮华的生活让姐弟三人知道了钱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钱,有经济头脑的周炳荣提议开一家贸易公司,取名为艺豪荣。

他们把香江的东西高价卖入内地,又把内地的物品高价卖入香江,以此来赚取最大的差价。为了赚更多的钱,他们干起了走私的生意。甚至做起了国外的生意。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们遇到了以前网瘾学校的同学,他们知道了当年他们从网瘾学校逃走的后续,他们甚至知道了在他们离开后的父母疯狂找他们的事儿。

但三人不为所动,多年在社会上的打拼,早就磨平了他们对亲情的期待。对父母,他们一直都是恨着的。

他们一直都觉得,网瘾学校是他们人生路的一个分叉口,网瘾学校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因为小时候的经历,他们甚至在入了社会,有了钱以后,也不愿意和人组成家庭,孕育孩子。

在三人中最小的周炳荣三十一岁那年,艺豪荣公司被查,在香江内地都颇有影响力的大公司一朝倾倒。

三人因为走私数额巨大,不仅被罚了款,作为公司老板的三人被判处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然而在他们被抓后,他们曾经做过的好事也被翻了出来。

他们不仅常年资助山区孩子上学,艺豪荣集团的员工也大多都是从各个“问题少年学校”出来的学生以及身体有残疾的人。

他们还在全国各地开办青少年心理咨询室,接待的都是12岁到18岁的孩子,只需要一杯奶茶的钱,就能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

同时,每当哪里出现了灾难,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捐款,捐物。甚至阿豪、周炳荣和曾小艺还亲自去过灾区参与赈灾。

总体来说,艺豪荣集团是个十分矛盾的企业,他们从黑涩会起家,干着走私的生意,但他们的员工又是社会上正常企业都不会招收的人。更不用说十年如一次的资助山区的孩子,以及那一点儿也盈利不了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室。

那些赈灾的款项也遥遥领先在别的企业面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矛盾,事情一经发出,在网络上便吵成了一团,有的人觉得他们做了那么多的好人好事,罚款就得了,坐牢就太过。

也有人说,法律是法律,不容许践踏。无论他们做了多少慈善,他们犯罪了就是犯罪了,这一点没得洗。最多,也就是在量刑的时候酌情增减。

因为他们的事件太具有争论性,因此他们被无数媒体报道、采访,央媒还专门为他们做了纪录片。

纪录片中,有人问曾小艺后不后悔跟徐书豪和周炳荣一起干走私生意。毕竟在入狱后,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罪责都揽到自己的身上,企图撇开曾小艺在公司里的作用。

但曾小艺拿出了自己参与了走私案的证据,于是她跟他们一样,也被判了十五年。

入狱后不施粉黛却依旧冷艳漂亮的女人听到记者这么问,笑了笑,刹那间,犹如五月芍药在眼前开放,她说:“十七岁那年,我在网瘾学校经历了我有生以来最黑暗的时候,那时候,是阿豪跟阿荣把我拉出来的。从他们把我从那个地狱里拉上来开始,我就决定追随他们做任何事情了。”

有人以他们为原型进行创作了无数文学作品,他们的事迹被拍成电影。

在报纸的末尾,是一张三人为数不多的合照。照片上的三人年纪很小,他们青涩、懵懂,面对镜头,表情十分的不自然。

林舒月松开手里的报纸,报纸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房中。

林舒月心理难受得像是堵着了一块怎么也挪不开的大石头。

她怎么也想不到阿豪跟周炳荣会走上这一条道路,还有曾小艺,她就是林舒月之前在网瘾学校里印象最深刻的那个女孩。就算在那样的地狱里,她也坚持打理自己,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

娄凤琴叫林舒月吃早餐,林舒月洗了把脸就出去了。吃完饭后去上班,一进报社,李明芳就来了,她的手里拿着一张报纸。

“阿月,这是今天的鹏城娱乐报的内容,又有人在上面拐弯抹角的抨击你了。”

“让我看看这些蛆又在说什么。”林舒月的这句回复引得李明芳止不住的笑。

她觉得林舒月说得这句话可太形象了,这些为网瘾学校站台的人可不就是厕所里的蛆么?

“你看,我去忙了,广告部那边正在接洽一个奶粉广告,那边要求我们做广告方案,这几天忙得不行。”

“行,去吧,等一下吃完饭,咱们一起出去买咖啡喝。”

“okok。”

李明芳走后,林舒月拿过她拿来的手报纸一看,入目的就是几个方方正正的黑体字《论问题少年该不该送去改造!》。

在文章中,他利用春秋笔法输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些问题学生就是当下的教育太过仁慈,因此这些问题少年身上的问题才会难以管教。

他又说,网瘾学校固然手段激进了一些,但是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他们的教学方式也是管用的,从网瘾学校毕业的学生确实是乖巧很多。他甚至暗暗指责林舒月曝光这类学校,就让孩子失去了一条变好的路。

林舒月看了被他的智障言论气了个半死,哪怕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来整改这些学校,依旧会有sb给他们站台。

尤其是这篇报道中写的一句话: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因为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诱惑太多,于是他们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奢侈消费等等等等。

作为父母、长辈他们应该帮他们把好每一个关。像这种不良习惯,当父母的当然可以借助外人之手来为纠正他们。

这一句话将林舒月气得一佛出世而佛升天。

想到阿豪的父母,周炳荣的父母。林舒月想到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的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打开文档开始编辑文章主题:《假如当父母需要考试?合格者几何?》

在这篇报道上,林舒月将之前收到的来信的父母进行整合,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呈现与报道中。发去给王明政,王明政收到后,直接将这篇报道放到今天中午的娱乐午间报的头版头条。

林舒月得到回复后便撒手不管。她知道自己这篇报道发出去,一定会戳到很多很多不合格父母的肺管子,但那又怎么样?她无所畏惧。

并且她已经不打算再对这些报道进行回复了。

毕竟在上辈子,气人的最高境界,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钓来一群鱼以后,一击脱离不再回复。

下班后,林舒月跟李明芳在食堂吃了饭,一起去外面买了一杯咖啡,回来时,她在楼下又看到了熟悉的人。

阿豪跟周炳荣以及一个背对着她的女生在门口站着。

林舒月跟李明芳说了一声,朝着他们走过去。

“阿豪,阿荣。”林舒月轻声呼唤他们。

两个少年站直了身子,背对着林舒月的女生也转过了身子过来。

林舒月早上才看见过这张脸,在那份来自未来的报纸上。

“阿月姐。”阿豪跟周炳荣异口同声的叫林舒月。

阿豪率先走上前来:“阿月姐,这是曾小艺,她也是从那个地方出来的。我们还有好多从那个学校出来的朋友,他们知道你是我的朋友后,一定要让我们代表他们来谢谢你。”

网瘾学校的新闻是这段时间发生的最热闹的事情了,几乎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讨论。周炳荣他们这批学生也都知道了,那个带着他们反击校长跟教官的食堂阿姨的真实身份。

曾小艺跟周炳荣是他们这群学生里选出来朝林舒月道谢的代表。

此时的曾小艺就像那张照片上的一样,青涩又漂亮,她看着林舒月的目光感激又腼腆,跟林舒月道谢的声音甜甜的,软软糯糯的。

林舒月朝她笑着说了一句不用谢,然后对他们道:“今天天气热,我请你们去喝糖水。”

“好啊好啊。”

鼎生大厦附近就有一个糖水店,一行四人走到店里去,每张桌子的玻璃下面都压着菜单,点单服务员过来,林舒月点了一杯双皮奶,阿豪跟周炳荣都点了绿豆冰沙,曾小艺看了又看,点了一份蔗根水。

这是这家糖水店里最便宜的东西了。

林舒月见状又多加了一份双皮奶。

点完单糖水很快就上来了,林舒月端起一杯双皮奶放到曾小艺的面前:“这个好吃。”

曾小艺看着眼前的双皮奶,洁白的奶皮上铺着许多小料,那软烂出沙的小红豆一看就甜,那果脯坚果一看就香脆,她的眼睛慢慢的就红了。

她家有钱,她爸爸在隔壁的商业街租了两个档口,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人过来进货,她曾听她父母说过,他们家店里一天的流水,哪怕是淡季也有一两千。

然而家里有这么多钱,跟曾小艺却没有什么关系。

像眼前这样的双皮奶,她弟弟想吃就能吃得到,甚至她弟弟能吃一口,就把剩下的全部都丢掉。她却只能够等自己攒了钱,才能走进糖水店,买来一杯品尝得到一次。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是女孩儿,她理所应当的不被喜爱。她爸爸常说,要不是她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要等长大带弟弟妹妹,她早就被丢掉了。

从记事起,她就必须得懂事。六岁开始,她就要踩着凳子去干家里的家务活儿。等到了七岁,她就要带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哭了闹了,都是她没有哄好,都要被骂。

上个月,她从学校回去,她听她爸爸说,不打算让她上大学了,她上完初中拿个毕业证回来直接找人嫁了就好了。

曾小艺听了十多年的话,她所求的不多,吃饱,不被骂,好好上学。然而她从小到大能也就吃饱这个愿望得到满足。

好好上学于她而言也是个奢望,不被骂就更不用说了,她一天三顿的挨,比吃饭都准时。

那天,她是第一次站出来反驳她的爸爸妈妈,也是那一天,她被她的爸爸妈妈联合打了一顿。然后还不等她反应过来,她就被送进了戒网瘾学校。

因为她爸爸听说她们一直都有微机课,现在的小孩子都有网瘾,她会顶撞人,肯定是因为上网学坏了。

从网瘾学校出来,她受到的打骂更严厉。她爸爸已经不打算让她上学了,要把她嫁出去了。

曾小艺不想嫁人,所以她跑了。

林舒月听着阿豪跟周炳荣两人插科打诨,然后问一口一口虔诚地品尝着双皮奶的曾小艺:“小艺,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曾小艺立马将手里的勺子放下,端端正正的回答。这是他们在网瘾学校学的规矩,也是曾小艺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

她说:“我想找个工作先赚点钱,等赚够钱以后,我再去读书。我们这几天都在找工作呢。”

曾小艺很想读书,但她没有钱,她已经想好了,她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赚钱,等她赚够钱,她再去追求梦想。

林舒月点点头,沉思良久。

她说出去上个厕所,然后给林舒星打电话。

昨天晚上吃饭时林舒星曾说过,现在她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们已经忙不过来了,打算招一个人来干摘菜洗菜帮忙打包盒饭的活儿。

娄凤琴现在回来了,能帮的也有限,从十多年前开始,她干的就是建筑工地的活儿,这才刚刚到家,就被人叫走了。

“阿姐,你们招到洗菜切菜的人了吗?我这里有一个姑娘可以介绍过去”

两分钟后,林舒月洗了手,朝正在眉飞色舞的聊天的三人走过去。

周炳荣从阿豪那里知道林舒月打游戏很厉害,林舒月一过去他就朝林舒月求证,得到证实后,周炳荣热情地邀请林舒月去网吧打一场。

林舒月下午也没有工作,这段时间她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的,每一篇报道发出去的反响都不错。而报社硬性规定每周每位记者交四篇报道,实习生则减半。

林舒月现在还是实习生呢,她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她都可以躺平了。

于是她愉快地答应了周炳荣的要求。

在去网吧的路上,林舒月跟曾小艺并排走,她轻声跟曾小艺道:“我姐姐现在在做快餐卖,她现在要招一个人切菜洗菜打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