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许多愁> 第3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节(1 / 1)

第二天醒来时,天光微亮,是个好天气,景砚醒得早,他不能痊愈,只能这么病下去。景砚眉眼低垂,对跪在地上的萧十四吩咐,“时机到了。”萧十四将这件事禀告给了元德帝。元德帝坐在龙椅上,穿着厚重尊贵的龙袍,他近来旧疾发作,又苦夏,瘦的厉害,在宽大的龙椅上更显得伶仃。他微合着眼,思忖良久,问道:“你是说,废太子患了心肺之疾?荀太医说这病不用好药,便会留下隐疾,一辈子都精力不济,体弱多病?”荀乐的医术,元德帝一贯是知道的,他这么说,那必然就是如此。他最近唤太医频繁了些,朝中的那些人就坐不住了,言语间都捧着景旭,要不是还估计着他,恨不得早日立景旭为储。朝中大臣越如此,元德帝对景旭越不喜,即使他们俩血脉性命相连,可也绝不能容许对方分了他的权柄。若不是老四太过不中用,连见到冯南南都害怕,实在扶持不起来,否则他也不必用景砚了。可事到如今,也没别的法子了。元德帝挥了挥手,过了片刻,又让外头的太监进来,吩咐道:“让太医院的刘林过来。”景砚的病的确应该医治,但却不能立即只好,必须要留下病根,日后体弱,不能做事。他提点了刘林一下,刘林就立即明白了过来。在太医院这么久,医术算不得高超,但是却非常会体察人心,明白上头的意思,才能爬到现在这个位置。第二天清晨,刘林拿着圣旨,敲开了太清宫的门。刘太医被派入太清宫医治废太子的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后宫,甚至是前朝都有所耳闻。在此之前,任谁都不能料想到,已经跌入低谷,永世不得翻身的废太子竟还能有现在的机会。景旭虽然被禁足在御林宫,可到底看管的也不算太严苛,偶尔来沉云宫拜访他的母妃,他已长到了二十岁,一看到冯南南还是和个孩子一样坐在她的身边。沉云宫内殿除了他们俩人,其余的宫女太监都退下了。景旭咬着牙,想到外头传着的消息。他自认品貌才行无一不佳,却从小被太子压在下头,朝臣都几乎忽略了自己这个二皇子,几乎将景砚恨到了骨子里,好不容易陈家败落,他才终于出头。他恨恨道:“母后,你说该怎么办,父皇要将景砚放出来了,他一出来,他出来了……”冯南南替他斟了盏茶,抓住他的手,轻声细语地安慰他,她自幼就极宠爱景旭,她待景旭总比别的孩子宽容容忍得多,“旭儿,你不必害怕。景砚是逆臣之后,他身上永远就背负着这个名头,就翻不了身。我最近见不到你的父皇,不明白他在想什么,你自己小心一些。”景旭回握住冯南南的手,“母后,父皇,父皇真的不顾我们吗?”冯南南温柔地笑了笑,摸着他的脸颊,“我从来没指望过他,从来从来都没有过。我一直指望的都是你啊,旭儿,你才是母后的指望。”她顿了顿,声音渐低,有了几分尖利,又似乎是安慰他,“他不出来,你父皇会一辈子护着他。他出来了,又这么多年未接触过朝堂之事,不过是个没有爪牙的兔子,又能成什么事?”第56章 山凝大约是这个刘太医的医术不怎么高超的缘故,景砚这一病,就病了许久。乔玉也病了,发了场高热,病得不省人事,刘太医很看不起这些宫里的奴才, 不过看在废太子即将起复的面子上为乔玉开了几贴汤药。乔玉的身体自幼就不大好, 淋了雨挨了打还没倒下,是全靠毅力撑着的,后来听到元德帝派太医来诊治景砚,日日有源源不断的汤水补药送进来, 再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才放心地病了一场。那些补药几乎都进了乔玉的肚子,早上吃晚上吃, 乔玉被喂得肚子滚圆,在床上眼泪汪汪地同景砚耍赖,很恳切地求着, “不吃了,再吃要胖了。”先前乔玉的小腿受了伤,行走不方便,又要照顾景砚,索性就睡在了这边。后来他自己也病了, 景砚不许他走, 夜夜都照顾着乔玉。景砚断断续续咳了小半个夏天还未痊愈,不能见风, 日日吃药,乔玉总觉得是这个刘太医医术不怎么高超的缘故。他偷偷摸摸同景砚咬耳朵,“能不能求陛下换个太医,从前那个荀太医的药,殿下吃了几副就不怎么咳嗽了,现在这个吃了这么久药还不见好,再说那个荀太医还收了,收了我好多银子。”乔玉险些说漏了嘴,把玉佩的事讲出去,又干巴巴地圆回去了。景砚侧着身体,垂着眼眸,瞧见乔玉眨着眼,眼瞳里满是不曾褪去的天真的光,目光看似又轻又薄,不动声色地岔开了这个话题,“刘太医是太医院院首,医术自然不会不好。是不是我病了这么久,小玉厌烦照顾我了?”乔玉一听,果然把刘太医那事忘得干净,可怜巴巴地献上自己的真心,生怕病中的景砚多想,“怎么会!我说好了一辈子照顾殿下的,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变。”景砚的眼神静默,忽的笑了笑,他摸着乔玉的鬓角,很认真道:“我记下了。那出了这里也算数吗?”乔玉的圆眼睛瞪得更圆了,“我们要出去了吗?”景砚应了一声,低下头,对着乔玉的耳垂道:“快了,就快了。”乔玉心大,即使知道了这么个天大的消息,也照样入睡很快,景砚却慢慢睁开了眼。那日是满月,月光极盛,树影婆娑,茂盛繁密,重重叠叠,映在了床边。景砚偏过脸,凝视了乔玉许久,郑重地吻了吻他的唇角。又软又甜,想叫他一尝再尝。直到夏天快要结束,景砚才咳嗽得不那么严重,能出门透透风了,元德帝的旨意也一同下来了,说是陈家谋逆的事又过了那么久,景砚在太清宫读了多年佛经,陛下不舍得骨肉亲情,恢复了景砚的皇子身份,出太清宫,入朝处理政事。景砚跪着领旨,身影挺拔,面色不变,与六年前入太清宫是别无二致。他那时早已预料到如今的这一天。刘太医正好在场,他的笑容更深了些,拱了拱手,朝景砚贺喜,“恭喜殿下了,只是这药一日不能断,还是要继续服用。”因是心肺有疾,不敢寻常对待,景砚依旧待在太清宫,直到断了药,不大咳嗽,元德帝才为他新指了个仙林宫住下。景砚不再是太子,自然是待不得东宫的了。搬离太清宫的那一天是个好天气,景砚这么些年也没积下多少物什,只有两箱笼的经书与一车的砖石,砖石上是乔玉画的画,乔玉都没想着要带出去,是景砚要典给署再推辆车过来,一块块收拾着运到仙林宫去。景砚踏出太清宫的正门,这是二百余年来,正门头一次打开,数十个太监同侍卫一同用力,也费了不久的功夫,铁锈都落了厚厚一层,直到铁门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缓缓推开,景砚清癯的身影才隐隐显现出来。他身着宽袖玄衣,头戴玉冠,后头跟着个子矮了一截的乔玉。门口的太监纷纷跪拜,而几个侍卫因为现在铁锈最厚的地方,无处落膝盖,只得退后一步,稍慢了些跪下。景砚瞥了他们一眼,忽的转了个方向,朝一旁走了过去。那两个守门的侍卫瞧见了双黑色的皂靴停在面前,忍不住僵了僵。景砚定在那一处,迎着风咳嗽了几声,长眉微挑,抬脚朝那日下手的侍卫用力踹了过去,似乎有些疑惑地问道:“你是对本宫心有不敬,才连跪拜都这么不成体统吗?”这一脚正踢在心窝,那侍卫向后一跌,脸色煞白,没忍住吐了口血,又迅速磕了个响头,“属下不敢,属下不敢。”景砚慢条斯理道:“那便是没学好规矩,你在这里当了许久的差,是本宫的错,没教好你。”周围鸦雀无声,连同那数十个太监都瑟瑟发抖。他眉目低敛,微微一笑,慈悲至极,“拖下去,打折了腿,既然学了这么久都学不成,看来这腿是不中用的,也不必要了。”说完了又顿了顿,特意多叮嘱了一句,“骨头都敲碎了,不许医治。”那侍卫已吓疯了,想要去抱景砚的腿求饶,却又被一脚踹开。景砚的目光如刀,冷淡地落在那一群太监身上,“怎么,本宫是使唤不动你们不成?”那群太监如梦初醒,急急忙忙行动起来,拖着那侍卫下去了,走出去很远,惨叫声都不绝于耳。景砚的脚步放慢,偏头对乔玉轻语,“小玉害怕吗?”乔玉抿着唇,趁着没人瞧见,捏住了景砚的衣角,偷偷去勾他的手指,又笑了起来,露出两个小梨涡,声音压的极低,“不害怕,我知道殿下是为我出气。而且,出了太清宫,殿下就又要受累了。外面全是坏人,殿下不要害怕。”景砚眯着眼笑了,将乔玉的手握在自己的掌心里,“嗯,不害怕,有小玉在,我不会害怕。”到了仙林宫,景砚只略看了一眼,元德帝的口谕就到了,说是要景砚去共进午膳,一叙父子之情。景砚听了,也不着急,叮嘱了个嬷嬷,先去御膳房要些糕点鲜果和补汤回来,盯着乔玉都吃完了,再将寝宫收拾出来,服侍他睡下。他本想摸摸乔玉的脸颊,到底忍住了,只是留了一句,“等我回来。”仙林宫离大明宫不远,小太监领在前头,不多会就到了。景砚走进大明宫,里头灯火通明,六年未见的元德帝正坐在主位,朝景砚招了招手。他与景砚的记忆不大相同,太瘦,眼神无力,连气势都撑不起来,如日薄西山。元德帝似乎高兴极了,连问了景砚这些年来的日子,又亲自替他夹菜,景砚一一作答,看起来父慈子孝。最后,元德帝长叹一口气,挣扎良久,才不得已道:“当年,陈家谋逆,你母后也曾想刺杀朕,父皇虽舍不得你,但迫于朝臣压力,才将你囚禁于太清宫,这么些年,你可曾怨过父皇?”景砚放下筷子,不动声色道:“从前,年幼不懂事是有的,可后来就明白了,否则儿臣又怎么能在太清宫平安度过六年。”元德帝站起身,很欣慰似的,“你一贯懂事,明白就好,从此以后,你就要入朝办事,该多学些东西了。”景砚多咳了几声,低头领命。元德帝不再多言,他居高临下望着景砚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心中只有冰冷,仿佛从前并未与陈皇后有什么深情厚谊,曾经互许过终生,曾经也无比期待过这个孩子的降生。景砚回去的时候,天近黄昏,屋檐下的灯盏才点亮了,柔柔地映着仙林宫。仙林宫还未收拾好,四处都摆着元德帝赏赐的东西,都整齐地摆在箱笼里。景砚去一个僻远的角落,拿了样东西,藏在宽袖里,径直朝寝宫去了。乔玉在又大又软的床上翻滚,他虽当了这么多年可怜的小太监,却是天生的富贵命,现下被阖宫上下伺候着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一瞧见太子,就从床上跳下来,连鞋也来不及穿,扑到了景砚的怀里。景砚将他抱到了一旁的椅子上,轻声责备他,“怎么又不穿鞋袜,都到秋天了。”顿了顿,他又笑了,摇了摇头,“是我想岔了,明日让他们将地龙烧起来,你喜欢赤脚就赤脚好了。”乔玉连连点头。他们俩说了会话,一个穿素衣的高挑宫女走了进来,手上端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放在了桌上。乔玉催着景砚快喝药,又很认真地建议,“现在殿下都出来了,为什么不换个太医看看,这个刘太医一定是个庸医。”景砚笑笑,端起药碗,往摆着的盆栽里全倒了进入,轻声道:“没病,不用喝完。”乔玉这时候倒聪明了,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结结巴巴道:“殿下又骗我,竟然还骗了这么久,太太太坏了,我那么担心,坏人,混蛋!”他生着闷气,连景砚去摸自己的手都要挥开,像只团成一团,满身尖刺的刺猬,非常生气了。景砚便将他整个人都揽进怀里哄他,再硬的尖刺都软了,不过过了一会,乔玉就软了下来,很大度道:“算啦,看在阿慈没有生病的份上,这比什么都好,就原谅你了。”在他心里,没什么比景砚更重要的了,所有其余的一切都不在意,不值得生气。景砚都明白。他从袖口里拿出一朵花,繁复重叠的花瓣,开的有碗口大小,颜色就像是黄昏时天边燃烧的云,动人极了。乔玉喜欢漂亮的东西,没见过这花,想要接过来却被景砚避开了,不太开心地问道:“这是什么花,可真好看。”景砚唔了一声,“这是山凝花,开在夏末,前后花期只有三天。”乔玉更喜欢了,“这么珍贵吗?”景砚轻轻一笑,抚了抚乔玉的鬓角,“不算得珍贵,你从前在陇南,大约没见过这种花,京城这边到了夏末,漫山遍野都是。”他这话半真半假,山凝花的确开得多,却都是野生单瓣,颜色极浅,景砚手里拿的这朵,却是要培育多年才能开出来的,价值千金。因为北方这边在夏末有一个节日,叫做兰河节,年轻适龄的男女都会到河边放花灯,手上拿着一朵山凝花,遇上了想要与之共度一生的心上人,就把这朵山凝送给那人,若是对方也有情意,便会将花簪到头发上。这节日不拘男女,都能表白心意,所以重瓣山凝的价格越炒越高。而今日正是兰河节,此时正是放花灯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