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耽美女频>大宋第一衙内> 第153章 第 153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章 第 153 章(1 / 2)

第153章

高铭说得不能再明白了,赵楷就是傻子也能懂,何况他不仅不是,相反还很聪明。

赵楷沉吟片刻,浅笑道:“你的良苦用心,本王心里都明白。不过,你连这种话都对本王说了,真是对本王托底了。”

高铭道:“臣只是不想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高铭当然也知道这些话说出来有一定的风险,但他觉得之前从辽国回来的路上,赵楷也对他交代了想争皇位的心,也没把他当外人,他自然也选择相信赵楷。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现在的心血白费,如果没有上位者的全力支持,现在取得的成果只是空中楼阁。

按照太子赵桓对他爹的反感,一旦他继位,蔡京童贯什么的一定会被扫进垃圾堆。

他平燕有功,封了郡王,不用去垃圾堆,但受打压,清水衙门是进定了,至于他提出的所有政策,一起凉快。

这点赵楷也应该清楚。

而等到辽国崩了,金军万一又南下,搞不好大家又被打包带走了。

他现在恨不得揪住赵楷的脖子晃悠,你手里有皇城司这把利刃,官家有可心你,朝臣也支持,自身也有功绩,赶紧出手把你哥拽下来啊!别再等了!

真替你着急。

当然,直接一步到位把赵佶也撵下来就更好了。

因为赵佶性格不坚定,反复无常。

比如历史上,联金灭辽之后,第一次金军围城,割让了三座城池个金军,在李纲主战派的抵抗下,金军不能破城,就撤退收割三座新入口袋的城池去了。

结果这个时候,赵佶觉得吃亏了,当即反悔,用蜡丸密封书信,转交给辽国投降金国的大将,想要联合他灭金。

接到赵佶蜡丸的前辽国将领,呵呵一笑,转身就把蜡丸交给了完颜晟。

估计心里还要骂,辽国最恨的就是大宋,丫心里没数吗?手机端一秒記住『笔\趣\阁→\b\iq\u\g\etvc\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完颜晟勃然大怒,再次给了金军发兵的理由,这一次金军兵临城下,赵佶父子迷信方术,打开城门,金军就直接进来了。

只能说完颜家运气好,前有耶律延禧,后有赵佶,两位真是上天对金国的最大恩赐。

现在日子过得去,是因为还没出事,一旦出事,赵佶是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赵楷斟酌良久,道:“本王知道该做什么,不说这个了,再聊聊练兵之法吧。”

花荣便带他去参观了障碍赛道和平时的训练器械,在这个过程中,连所制定的新的军纪也都讲清楚了。

林林总总数条,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不良习惯在军队中是没有任何生存土壤的。

一旦犯错,要么滚,要么死,自己选一个。

赵楷意识到一件事,“如果提升了单兵的战斗力,根本不需要养这么多兵,裁军的话,还能节省开支。”但一说完,他就发现自己天真了,摇头笑道:“罢了,这个先不提。”

花荣和高铭都知道赵楷为什么否决裁军这件事了。

原因很简单,裁掉的军队没地方安置,很多人当兵是混口饭吃,今天裁撤了,明天全国不知又冒出多少个山大王来。

另外,皇帝和文官被唐代的藩镇吓得有心里阴影,就怕中央禁军不够多,镇压不了地方闹事。

禁军人多,心里才踏实。

赵楷这时候,也明白了什么叫做事情越做越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连他都叹气,“任重道远啊。”

高铭和花荣默然,表示同意。

好在练兵卓有成效,给了赵楷希望,“本王回去会好好思考整理你们所说的练兵之法,说给父皇听。”朝两人笑道:“就不打扰你们了。”便告辞离开了军营。

“你还要留在这里吗?”高铭依依不舍地问花荣,他当然是想花荣能和他一起回家去。

花荣何尝不想走,但是军营还需要他,“要不,你留下来?顺便给大家讲讲心得。你讲得肯定比陈东跟陈朝老好。正好今天刚跟捧日打赢了一仗,就不继续训练了,放松一下。”

高铭本就不想和花荣分开,如今找到名正言顺的理由,岂会拒绝,“那我就留下来,试一试吧。上次病了,这次正好在状态。”

“嗯,今天好好讲吧,过了今晚,说不定就哑了。”

高铭朝他吐舌头做鬼脸。

吃过饭,休息了一会,高铭就登台给士兵们做报告。

总结了过去,展望了未来,皆大欢喜,各自休息。

高铭自不必说,当然是往花荣的房间钻。

两人躺在床上,高铭枕着花荣的胳膊,十分亲密。

花荣想起白天发生的事,语气中有担心,“你跟郓王说那番话,会不会越界了?君心难测。”

“他要是信任我,就算我说了那番话,他也会觉得我只是谋臣,是他班底的人而已。如果他不信任我,就我现在取得的地位,也足够他忌惮了。”

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异姓王,在宋辽金三国间斡旋,又对练兵有自己的建树。

真想整你也不差这一点。

岳飞怎么死的,需要理由吗?

不想整你的话,看看蔡京和秦桧,怨声载道,屹立不倒。

花荣在他额头轻轻印了下,“也对,不要想那么多了,只要郓王先能顺利继位,真支持强国强兵就行。不管以后如何,只要咱们不分开就好。”

高铭抓住花荣,手不老实:“必须不能分开啊,你被我擒住了,还想往哪儿跑?!”

花荣一吸冷气,“我看你今晚是不想睡了。”说着,就如每次一样,先去解他的衣裳。

高铭笑着挣扎了两下,便从之乐之了。

-

花荣这人向来言而有信,说不让睡觉就不让睡觉。

高铭早晨哈欠连天的离开了军营,回到了城内,不等休息,径直就被慕容彦泽叫去吃酒,原来他想做幽州知府的恳请得到了皇帝的应允,用不了几天就要起程。

这个任命得来的相当不容易,终于能离开东京,自己去做一番事业,他分外珍惜,也不想多耽搁,以免夜长梦多。

遥想当年,再看今朝,都颇有些感慨。

高铭也为慕容彦泽奔赴新的前程感到高兴,不禁又多喝了几杯。

“现在到幽州之后的初步计划有了,但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如果遇到什么意外状况,我再给你写信求援。”

“我哪里会什么救援啊,我相信你。”

慕容彦泽却笑道:“遇到状况一定找你求援,你肯定也会帮我。”

这倒是真的,如果高铭能帮上忙,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与慕容彦泽做了别,高铭回到府中,倒头就睡。

第二天天不亮就醒了,整个人也算恢复过来了。

而事情也找上了门来,赵楷召他一起入宫。

赵佶昨天已经听说花荣在高铭协助下训练出的新兵打败了捧日军。

虽然还没看到具体的策略,但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甚至在脑海里构象了下百万雄兵开进草原的壮美蓝图。

正好蔡京等人都在御书房,便挥毫间,装作无意地问:“高铭的能力有目共睹,太师觉得当如何提拔他呢?”

蔡京环海沉浮数年,四次被贬又四次起复,才有今天的日子,而高铭这个家伙,仕途走得显然太顺了点。

其他人在场的官员都知道蔡京的仕途经历,怎么看,他多少都得嫉妒这个顺风顺水还爱跟他唱反调的晚辈,能说他好话才怪了。

谁料到,蔡京却认真地道:“官家,臣以为高铭能力出众,可当少宰。”

少宰就是次相,宰相级别的官员。

赵佶喜出望外,“你认为他有这般雄才伟略?可当次相?”

蔡京道:“甘罗十二岁拜相,高铭已经快甘罗的双倍寿数,出任少宰有何不可?他仅凭一人之力就收复幽州,还我大宋藩篱,其功绩,举世罕见,理应为少宰,为国出力。”

周围的人都卓然吃惊,这还是那个嫉贤妒能的蔡太师吗?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说他觉得没几天活头了,其言也善,打算提携后辈?

连童贯都不解,蔡京的大儿子整天往外防风说他爹老糊涂了,以前还不信了,看来是真的了。

赵佶暂时停下笔端的游-走,笑道:“乍看起来有些操之过急,但朕相信高铭确实可以胜任少宰一职。”

蔡京连连点头,“官家圣明。”

哼,高铭这个乳臭未干的臭小子这下可得意了吧?少宰啊,多少人一辈子也爬不到的高度,你这个岁数就上去了。

但问题是,你能坐得住吗?不像皇城司处理的都是秘密事件,其他人插不上手。

一旦做了少宰,所有经手的事件都要被放在眼皮底下审查。

老夫花了半辈子的时间,才一点点有了今天的地位,如此尚且都避免不了被弹劾。

何况是你,一旦你上位,什么陈年旧事都会被翻出来,成为攻讦的借口。

林娘子那事,虽然许多人淡忘了,但其实一算,也没过去几年。

还有你和花荣这个武将的关系,相交过密,国家忌惮武将,你们文武勾结,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并且最重要的是,一旦你坐上少宰的位置,皇帝还有什么可嘉奖你的呢?

王也封了,也位极人臣了,难不成把国家分你一半吗?

如今官家在兴头上,顾不上考虑这些,一旦他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你和你爹成了大的势力山头。

按照皇帝的性子,不挫一挫你简直不正常。

老夫几起几落,不就是官家在敲打自己么。

你高铭短时间内窜到了太宰的位置,接下来等你的将是无尽的贬谪。

年少轻狂,突然受挫,心高气傲,你受得了吗?

老夫既然不能踩掉你,就把你捧得高高的,看你自己摔下来。

赵佶这人比较随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即亲自用瘦金体给高铭写诏书。

已经写了一半了,就听内侍来报说,郓王殿下和小高大人求见。

蔡京不动声色,赵佶则喜道:“叫他们进来。”

郓王和高铭一走进来,赵佶就忍不住“显摆”自己皇恩似的道:“高铭,你来的正好,朕正在给你写诏书,你猜一猜,朕要册封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高铭当然也想升职加薪,但嘴上谦虚地道:“为国效力是臣应该做的,怎敢妄求加封。”

赵佶觉得这个人情叫蔡京卖一下也挺好的,正好缓和一下两代臣子的关系,对蔡京道:“你告诉他吧?”

蔡京满脸堆笑地道:“官家要提拔你做少宰。”说完,得意地捋着胡须,就等着高铭年少轻狂,喜形于色的样子。

郓王笑看高铭,父皇做了正确的决断,提拔了忠臣和能臣。

赵佶一脸期待高铭表情的模样,皇帝也是人,付出也想要回报,他给了高铭这样大的晋升机会,对方一定高兴疯了,疯狂表忠心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