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节(1 / 1)

而且或许是她想多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她可不信真有这么巧的事情。武宁侯倒是觉得这一个孤身女子这种境遇确实十分困难,当下有些怜惜之心的说道。“你若还没有打算,不然我给你个建议?”武宁侯此话一出,本来要走过来的陆澹和姜邈都不由的停下脚步,对视了一眼。这个人姜邈和陆澹在肃州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她跟武宁侯之间曾经的那些纠葛和过往,当时姜邈还担心这个人跟着到了京都之后会不安分。却没想到,这人之后就没了消息,更没想到的是,她早已经将这个人都忘在脑后很久了之后,她却突然就这么出现了?还是在谢家的其他人都已经回乡的这个时候?姜邈不由的往武宁侯夫人的表情看去,却只见她只是含笑的站着,脸上并未漏出任何外漏的情绪。但凭心而论,武宁侯夫人怎么可能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而那个带着柔弱书香的女子闻言一愣,目光复杂的看像了陆岳,抱着野花的手都捏得更紧了一些,带着些许不可置信地微弱希冀。大将军陆岳却对身边的气氛完全没感觉一样,自顾自地说道。“我记得你当初应该还挺有才学的吧?”陆岳有些询问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妻子,却没有得到自己妻子如往常一样默契告诉他说的对不对的目光,而是自己妻子仿佛事不关己的低头仿佛在看着自己袖子上花纹的样子。但他话已经出口,也不能不继续,那就当她当初确实挺有才学的吧!“你若实在没地方可去,我儿媳前些日子办了个织造坊,里面女子非常多。以你的才学,让内子给你推荐一下,养活自己应该是没问题的。”陆岳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连同陆澹和姜邈都有些哭笑不得。至于本来只静静的听着的武宁侯夫人,这次她又能收到了武宁侯看过来的征询的目光了,干咳了一声,微微的点头。“你爹好歹也是曾经的谢太师呢,做事也太不讲究了,哪有因为是外嫁女就不管不顾的?!我若是有个女儿,我养她到老都没问题!”得到了妻子的肯定,陆岳一下子声音就更加理直气壮起来了,连带着谢太师都吐槽起来了。那一家子人,怎么能将一个女子单身一个人扔在京都呢?“……将军误会了,妾身倒还是有地方安身,只是暂时在此盘桓一段时间罢了。”谢姑姑听到陆岳的话,当下脸上的表情都有些空白,这次看着陆岳的眼神是真的非常复杂了。终于在年代久远的现在想起来当初,她对悔婚的事情并未多做犹豫的原因之一,不就是因为这个人一直都是她不怎么有好感的不解风情吗?只是这些年来家里给她换的丈夫不仅地位不怎么高,还早逝了。而她曾经悔婚的人,却步步高升一步一步走到了高位。常年的意难平让她下意识的可能将这个前未婚夫的形象在心里美化过了吧。“妾已经出来时间不短了,院子里婢女可能等得焦急了,便不打扰先行告退了!”谢姑姑说完话,便又行了礼之后,急匆匆的转身就走了,生怕陆岳真开口给她介绍一份活干不可!谢姑姑走了之后,陆岳才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我这是误会了?”在得到他妻子一个肯定的延伸至后,陆岳无奈的摇摇头:“我真以为她现在无处可去只能在寺庙栖身呢,说话都说不明白。”让他闹了个笑话,刚才夫人干咳那一声,肯定是在笑话他。“或许人家有可能是为了你特意过来的呢?”身为妻子,她完全能听出来,不管是最开始的联系还是提议,陆岳都是完全是真心实意的,这才让她哭笑不得,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夫君。“不可能,这都多少年了。”看着听到她说这句话之后脸上完全不相信不当一回事的陆岳,武宁侯夫人是真的无奈了。算了,不解风情也有不解风情的好处。三天之后,陆澹和姜邈在城外送两人。曾经的武宁侯夫人如今的太上皇后卸下了她往日里一贯贵妇的装扮,换上了一身方便的骑装。也不知是否是因为终于要圆梦的原因,她此时连神态都仿佛轻松昂扬了不少,眼睛里都是兴致勃勃的光芒。看着这样的妻子,陆岳哈哈大笑的说道。“你这样子让我想起了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当时就觉得这女子一看就有韧性,合该做我媳妇!哈哈。”武宁侯夫人翻了个白眼,连叮嘱儿子和姜邈的话都不想说了。“走了!”直接骑着马一马当先的出发了。武宁侯也直接对儿子和陆澹以及送行的人简单的说道:“行了,都回去吧!”说罢,就转身面对身后曾经跟着武宁侯回来探亲的士兵。他们也早已经集结完毕,武宁侯直接发令。“出发!”旌旗飘扬,队伍蜿蜒,气势十足。姜邈牵上陆澹的手,一起陪着他默默的看着队伍走远。第一百一十四章半个月之后, 陆澹和姜邈收到了边关送来的最新消息。果然正值秋收之时,边关发现了不少外敌蠢蠢欲动的痕迹,但此时的边关的主心骨也已经回到了边关, 总体上来说都是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的。此时朝中主事之人乃是陆澹, 往年朝中总是各种借口和李由拖欠边关军饷的官员,再没有往外蹦跶了。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不同的声音, 像是户部的官员确实觉得边关军费所耗巨大, 整个朝廷还有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不能足额给予这种李由, 陆澹还是能够接受的。不过他父亲临走之前已经跟他就边关的问题谈过了, 对他父亲这次想要将边关往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问题都解决了这种事情, 陆澹也非常的赞同。而为此陆澹也已经特意将国家财政的问题, 做了一些详细的了解。明确了虽然有些困难,但财政还是能支持过来的。所以不管是收缩皇宫范围, 安置冗余人员,还是对改朝换代的登基大事他都没有想要大办的原因,其实就在于此。这些不必要的钱确实没必要花,再加上魏昭本身的私库也是颇丰, 挪挪的话, 还是完全能覆盖到的。陆澹将他的考虑在朝堂上说出来之后,朝中官员全都哑口无言了。当初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皇上竟然还有这方面的考虑。尤其是皇帝的私库,虽然是从前朝末帝手中接过来的, 但是归了皇上私人这种事情, 任谁都挑不出理来。但现在皇上却明确要将这些钱拿出来, 收拾边关这些年来胶着的情况, 实在让所有人都有些震惊不已!自新帝登基以来, 可以说基本上都在全心全意的为这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和更好的发展而努力,只要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到。无论是财还是色,都从发生的事情当中表明了一种并不是很在意的样子。就连权利,新帝他也并非是一手抓的。知人善任也是最近这些时日里,大家都达成了一种共识的认知。皇上他好似对每个官员所擅长的方向心里都有一杆秤,朝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变动,也能让政事的处理速度快上几分。几次下来,便是对皇上的调动稍有微议的官员,也大都心悦诚服了。当然,这从前朝继承过来的朝堂,弊端还是很严重的,但皇上基本上都是处变不惊游刃有余的样子。不管是朝中官员的支持还是反对,只要能说出一些道理来,皇上也基本上都抱着包容宽容之心,从未有人因此获罪。但若是碰到了明显出于私心或者私欲,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官员,皇上也从不给他们留脸的和稀泥。这种时候雷厉风行的作风,明显也震慑了不少想浑水摸鱼的人。如此种种,少不了有人在私底下感叹,便是没有掌管天下兵权的父亲,也没有政变登基,以如今皇上的能力,在曾经的朝堂之上,到最后也绝对会有一番作为的。解决了边关军费的问题,朝中官员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了。其实很多官员对这些年来,关外之敌对关内的威胁也是提心吊胆的。毕竟以来武宁侯就那么一个,万一出个什么意外,当年差点被人打到京都来的事情,记得的人还有很多没有退下去呢。而且先帝的时候还好,虽然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后宫和儿子的事情,冤枉了武宁侯府满门。但等到这一任武宁侯拼杀出来之后,总是还知道明面上的尊重和维护,也或许是被曾经差点灭国的事情搞怕了。对武宁侯掌兵权的事情在派自己儿子去接手未果之后,也不曾迁怒武宁侯,反而更加地将此重任完全的压在了武宁侯身上。不管心里如何想的,总归还能演出来一些让大部分都相信的君臣相得。而到了末帝的时候,形势就有点不一样了。末帝那对领兵的武宁侯防备的姿态明显的就差钉在脸上了,朝中的末帝信任的派系,也总是各种小动作不断,平常官员对此也只能担惊受怕,惶惶不安。如今听皇上的意思是已经有了彻底解决这个威胁的想法,虽然不可能完全斩草除根,但是十几年几十年的安稳,总比年年胶着的场景值得高兴。除了边关带来的军事方面的信息之外,陆澹也收到了自己母亲寄来的报平安的信件。姜邈从写给她的信里,也看出来夫人的心情应该是很不错的。这样她和陆澹也就放心了,证明边关那边没有什么不想看到的意外发生。除此之外,姜邈还收到了边关寄来给姜恒的信,是已经改名姜野风的卫风寄来的。他还不知道姜邈身为女子的身份,以及将要成为皇后的事情。倒不是姜邈没有再跟他联系,而是因为对自己身份的事情,她没想好怎么跟她这个认的弟弟说,毕竟在他心里自己是个哥哥的角色。但姜邈也将自己可能要成亲了的消息,写信告知了他。也鼓励他好好地保护自己,好好地生活,他们终有一日会再相见的。姜邈从陆澹那里得知了卫风他上辈子的不一般,这辈子虽然他的命运轨迹改变了一部分,但是姜邈相信,有能力的人终究会出头的,这也是她对姜野风最真诚的祝愿。此时姜邈已经和陆澹一起搬到了宫中居住,当然是分开居住的。武宁侯夫妇离开之后,她和陆澹二人就常常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算起来还是直接住在宫中比较方便。应该说是陆澹住在宫中最方便,而姜邈并没有这个烦恼,因为不管是从宫中还是从武宁侯府之中,去往郊外的织造坊路程都不怎么近。但陆澹着实放心不下她一个人在府中居住,索性就一起搬进皇宫之中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