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耽美女频>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第40章 努力当爹第四十天:一个负心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努力当爹第四十天:一个负心人。……(2 / 2)

许桂从进门开始,就一直觉得自己在做梦,曾祖父怎么会是这样呢。他被保护得太好,有点读书读傻了。在池宁叫他抬起头时,他便真就直勾勾地盯着池宁看了半天。等池宁问他在看什么的时候,他也是不设防地就说了出来:“没想到曾祖父这么和善。”

池宁被这一声“曾祖父”叫得,感觉自己瞬间老了八十岁,但又被后面紧接着的一句“和善”给逗笑了,他该谢谢对方没说一句“慈祥”吗?

“书读得怎么样呀?”池宁自己当年读书辛苦,如今就喜欢读书勤奋的人。

好不好的倒在其次,重点是得努力。

“最近在读大经《春秋》……”许桂在其他方面是真的不会说话,但一提起他擅长的,就一下子放开了,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一会儿说家里请的大儒怎样,一会儿又说他读书偶有的心得,整个人都肉眼可见地快乐了起来。最后还说了一下最近有朋友邀他去参加曲水诗会,他本事不到家,还在犹豫要不要答应。

“为什么要犹豫呢?”池宁从小就是一个积极进取,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往上爬的机会的人,他遇到的人也大多是这种,很少碰见像许桂这般会把到手的机会往外推的。

“我怕去了给家里丢人。”许桂实话实话,像个呆头鹅。

哪怕许桂不会总对外说自己家的事,旁人也是知道许家的。许天赐当年被赐秀才出身的事,也算是一桩传奇了,街头巷尾,耳熟能详。他本就是商贾,事后又认了太监当干爹,让不少文人不齿。如今还愿意与许家有来往的,基本都有自己的目的。

许桂也知道他家的名声不好,但他从来不会以家里为耻,要不是有他祖父的努力,哪里来的他现在的好日子呢?

他只是不想别人因为他,再说许家这样那样了。

池宁对许桂这样的小孩是真的没辙,一戳一个准:“要我是你啊,我就去,不仅去,还要风风光光地把他们所有人都比下去地去。知道为什么吗?”

许桂摇摇头,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被娇养得有些过于腼腆自卑了,要不是脸好,真的混不下去。

“这么说吧,你在外面总听人说许家,可曾听人敢诽谤于我?”

许桂赶忙摇头:“没人敢说曾祖父的,我也不会让他们说。而且,您这么好,他们怎么会说您呢?”外人如何不好说,许家的人都是听许老爷子天天念叨池宁的大恩的,心里也是时时铭记着池宁的好。

“他们不说,不是因为我好。”池宁摇摇头,他可不觉得自己在外面能有什么好名声,“是因为我足够强,他们怕了我,你明白吗?”

天和帝还活着的时候,池宁是张精忠的小徒弟,别人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新帝时期,池宁有了东厂的头衔,这还是很能唬人的。至少以许家能够接触到的层次来说,还没有人有那个胆子当着许桂的面嚼东厂的舌头。这就是实力。

“变得足够强,便是让所有人闭嘴的最好办法。”

许桂若有所悟,他其他的不敢说,在诗文方面还是有些信心的。他以前总觉得树大招风,但现在想想,若他一直低调,只会让人觉得许家没文化,更加瞧不起他们。

见许桂有所触动,池宁满意了,能听得进去劝,就是个好的。

等许天赐带着许桂走了之后,池宁就把还在内书堂教书的苏辂给叫了过来。苏状元郎还是那么好看,君子如风,淡泊宁静。

因为没了桃花劫的烦恼,苏辂整个人看上去都更加精神了。

“你就没想着动一动?”池宁闲下来了,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关心儿子们的发展,当然,也是因为只有儿子们爬到更高的位置,才能更加方便为他所用,“一直在内书堂里待着,能得到什么?”

“能得到故事啊。”就算池宁没喊他,苏辂也是准备来的,他最近得了个消息,正要告诉干爹,“保证是您喜欢的故事。”

池宁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政治气息:“说。”

最近外面闹异象,翰林院和内书堂内里也是一点不消停。要不是被血婴邪祟的事情抢了风头,肯定早就成为满京城的议论对象了。

说八卦之前,要先介绍一个人——汪禄。

就是陈家和新帝闹,想要新帝追封生母陈太妃为太后时,最先给新帝上书,提起这个事的那个小官。这人名叫汪禄,“功名利禄”的“禄”。听名字就知道是个什么人了,挖空心思搞钻营,拼死拼活往上爬。他跪『舔』新帝跪『舔』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想要以小博大,给自己拼出个未来。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汪禄的上书最终并没有成功,不仅如此,还在同僚中落得了一个“谄媚侍君”的名声。

大部分大臣对这样的汪禄不是很欣赏。

虽然池宁并不觉得汪禄除了蠢以外,还做错了什么。池宁不喜欢新帝没错,但他也得承认,新帝才是如今的君主,身为人臣想要往上爬,讨好君主又有什么错呢?就因为跪得比别人标准,比别人利索,就是错?至少至今汪禄还没有危害到什么人,对吧?他只是拍个龙屁而已。

当然,这只是池宁的想法,并不能代表他就是对的,也不能代表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大家总有属于自己的想法与判断。

有人觉得汪禄拍龙屁不成功,竹篮打水一场空;也有人觉得汪禄搞了这么大的事情,新帝都没有下旨对他怎么样,反而还让他继续留在翰林院,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汪禄简在帝心,只是时运不济,虽然事情没成,但陛下心里是有他的,早晚会被重用。

苏辂对此不置可否。

池宁也说不好新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以池宁对新帝的了解,他留下这个汪禄,说不定就真的只是指望着将来等他皇帝的地位稳了,再让汪禄请一回旨,册封他的母妃当太后。新帝并没有什么其他任何心思,不管是打压汪禄,还是重用汪禄。他的帝王之术还没到那一步。

但其他人却不会这么看。他们看到的事实就是,汪禄人在翰林院,便有入阁的希望,他也有那个鸿鹄之志,觉得自己是个能干阁臣的材料。

可光有想法是不行的,汪禄还得有个能援引他入内阁的盟友。

“援引某人入阁”这种『操』作,在大启官场上还真的是能够实现的。说白了就是本身就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的人,给皇帝推荐几个适合的阁臣。如今新帝刚登基不满一年,内阁正是缺人的时候。

不知怎么的,谣言就传了起来,都说新帝在暗示大家推荐人入阁。

今天说阁老王洋王首辅,推荐了一个赋闲在家的忘年交。明天说司礼监的掌印钱小玉,有心要推荐一个和他一条心的词臣。

八卦也就由此而来。

心思活泛的人,莫名认为,最有希望推荐人入阁的,既不是王首富也是钱太监,而是御马监的孙太监孙二八。

孙二八是新帝在潜邸时最得用之人,要是新帝不信任天和帝时期的太监,他早就入主司礼监了。这样御前的大红人,是人人都想巴结的对象,觉得投资一下肯定不会赔本。更不用说他现在还和能推荐词臣入阁这样的大事扯上了关系。

汪禄有心入阁,也觉得走孙二八的路子最稳,孙二八先引他入阁,他再引孙二八入主司礼监,岂不美哉?

这样的互帮互助,政治资源互换,也算是常规『操』作了。

唯一不常规的是,孙二八竟这么早就『露』出了心思,还一副只要是他推荐的人,圣人百分百会选择的嚣张样子。这样的传闻,不像个宣示主权,更像祸端。

但偏偏还真就有人相信孙二八有这个本事。

汪禄思来想去,便拜托了自己的邻居范生,去孙二八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

范生又是何许人也?他就是一个长年累月在内书堂教书的,桃李满皇宫的那种。江之为、俞星垂和池宁,也曾听过范生的课。池宁感觉范夫子就像一只蜘蛛,编织了一张大网,结识着所有他觉得有用的宦官。池宁不太喜欢这种感觉,但也没有和范夫子翻脸,毕竟范夫子在宦官间的人脉确实挺广的,大家彼此利用一下,也挺好。

范夫子教书的年头真的很久了,久到了不仅池宁这样的新生代是他的学生,连孙二八也是。范夫子和孙二八等各式各样的宦官一直有私交,图的是个什么,不外乎也是一种政治投资。

并且还真就让范夫子给赌对了,随着新帝的登基,轮到了孙二八的三十年河东。

简单来说,范生也想入阁,并且觉得以自己和孙二八的交情,人选肯定是他,那个名额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他还在心中打定主意,若有人敢求他帮忙找孙二八搭线,他就敢当着人家的面讥讽那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于是,这才有了苏辂来告诉池宁的八卦——

范生和汪禄因为孙二八这个“负心人”,打起来了。

“???”好好的一个权谋斗争,为什么莫名有一种变成了渣男怨女八点档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