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节(1 / 1)

小玉一边画草图一边给许问和宋宝英解释,“咱们彩虹岛上特别潮湿,尤其是到了‘回南天’,我建议学校跟家属大院一样,以二层木屋为主。楼上给孩子当教室,楼下房间可以当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或者放体育器械等不天天用的房间。先盖一排六间,我是说上下各六间。一间充当老师们的办公室,剩下的充作教室。以目前岛上的孩子来说,这六间足够用了。”这个想法跟许问不谋而合。小玉又在教学楼前面圈出一块地方,解释:“这一块地暂时不做规划。如果岛上以后孩子多了,每个年级一个班放不开的话,在这一块可以再盖一栋教学楼。”宋宝英竖起拇指夸小玉,“嫂子,你想得太周到了。”小玉不好意思地笑笑,“你们可别对我期待太高。我可没有正儿八经的设计过什么建筑。只是,小学学校相对来说很简单我才敢报名。”“凡事都有第一次。以后彩虹岛部队第一小学就是你的第一个作品!”许问在她肩膀上轻拍了下鼓励。“那可真是我的荣幸!”小玉点点头,接着在方框内画草图:“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建一个操场,这边弄一个活动区,到时候可以摆上乒乓球台,羽毛球网还有篮球等,让孩子们课间活动丰富一点。这里弄个连廊,可以让孩子们休息的时候有个地方坐……这边弄个八角亭……”小玉很快把学校的各个功能区都规划了出来。宋宝英根据自己的经验又加了些建议,许问则是从学生的角度提了几条意见。个人一直商量到日落,才各回各家。她们刚走,路远征就端着晚饭回来了。见许问脸色不太好,皱眉:“昨晚没休息好?”许问捏着眉心靠在豆袋上,嗯了一声:“今天也没睡够。刚跟你看见的那俩嫂子商量了一下学校的设计。”“我说都饭点了也没看见你去食堂打饭。”他还在食堂特意等了会儿,想跟她一起吃饭。“所以你这是专门回来给我送饭?”路远征点了点头,“顺道回来看看你。”他在许问身边坐下,两手拇指按在许问太阳穴上,轻轻打圈,“一天没见你了,想你。昨晚你不在家,我都没睡好。总觉得缺点什么。”许问头往后仰,靠进他怀里,“我也是。跟嫂子们聊到凌晨点多。下午又让宋宝英给叫了起来。”“那你这也没空想我吧?”路远征酸溜溜道,“媳妇儿,我怎么觉得一回岛上,你比我还忙?”看起来是他忙,可他没离岛。和现在一样,想许问了就能借吃饭的工夫见见。可许问是真忙,先是跟宋宝英离岛五天,这会儿又弄了个什么睡衣派对。都是夜不归宿的忙。许问把头扬成一个夸张的弧度,好笑道:“我忙点最起码不给你找麻烦。难道你也想我跟那些嫂子一样,整天埋怨你不着家?”路远征默了会儿问她,“难道就没有更折中一点的办法?”非得要么闲得整天找茬,要么忙得顾不上家?“未来一段时间恐怕真没有。”路远征拧眉,“你们真打算自己盖学校?能行吗?”“行不行不得先试试?再说,要真不行,不还有你给我托底?”路远征低头在她唇角轻吻了一下,“你这高帽戴的!我都不好意思说不行。”她把他当成最后的退路,他还能让她失望不成?第二天吃过早饭,许问和其他嫂子借用营部食堂开了个临时会议。会议主题就是如何盖小学学校。许问先拿了纸笔,让有意参加学校建设的嫂子们写了自己的名字,以便后续安排任务。小玉简单介绍了一下学校的范围,以及学校各个功能区。最后是分工。“在小玉嫂子的图纸画出来之前,咱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清理学校校址上的杂草。”许问说完,隐约觉得这活有些熟悉。好像上高中那会儿干过。许问啧了一声,心道这年代的教学才叫素质教育,在学校里学过的东西它是真有用啊!比如他们军训去新校址干活,现在这不就排上用场了?许问顿时多了几分把握。清理杂草这事她熟,还跟路远征一起干过。“我看咱们报名的嫂子有四十五个。这样,我们分成五个人一组,一人划分一块区域来清理。这样省得乱,可以吗?”“可以!”“我同意!”“我也没意见。”“……”“那既然都没意见,明天早上,吃过早饭后,咱们在要盖小学的地方集合!”许问宣布第一次会议圆满结束。小玉说这种房子结构简单,图纸好画。在大家清理完杂草前,一定能画好。每个嫂子都摩拳擦掌,等着大展拳脚。家属大院和营区建设时的工具都还在,许问先带了几个嫂子从营部把工具拿过来。镰刀、锄头、斧子、小推车、铁锹、镐子等应有尽有。王玲玲等一部分平时多少有些自卑的嫂子这会儿终于到了高光时刻。许问也没想到,王玲玲平时看着不是太灵活的一个人干起活来这么利索。手起镰刀落,哗哗面前的杂草就倒地一片。以蒋依依为首的城里嫂子都纷纷夸王玲玲她们厉害。她们还没咋干过这种活,不过也不怕苦,学着王玲玲的样子,弯腰开始割杂草。一个许问意外的嫂子也来了,王英。许问记得这位嫂子当初不择手段也想离开农场,现在主动来干农场的活?王英一抬头正好对上许问纳闷的目光,主动解释:“我是懒也不想干这活。可你们都在干,我不想以后我儿子来这里上学的时候被人笑话。”这所学校要真盖好了,会成为岛上的一桩传奇。跟她儿子差不多的小孩,如果都很骄傲的说“盖咱们学校的人也有我妈妈。”那她儿子一定会失落。她不想自己的儿子低人一等。许问点点头,“挺好!加油!”不管什么理由,有进步就是好事!最起码说明王英有责任心了。第113章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嫂子们的一腔热忱和满身干劲,在四十度的高温下节节败退。开工没多久就有些嫂子想当退堂鼓。顶着大太阳,弯着腰在半人高的荒草里,汗如雨下。空气灼热的每呼吸一次都觉得肺疼。草里还时不时蹦出只青蛙,跳出只虫子来吓唬人。身心俱受考验。许问也觉得自己多少有点中暑。不是她娇气,南方嫂子还好,最起码对这种温度稍微适应些。北方嫂子,尤其是东北的嫂子,一年到头几时感受过这么热的天气?一时间别说干活,光在这里站着都有点吃不消。干了两个小时,许问就宣布解散回家休息。她不光自己两眼直发黑,还看见几个嫂子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别活没干多少,都中暑了更麻烦。下午开工时间定到三点,尽量错开正午。到点集合,许问点名发现有几个嫂子没来,说是身体不舒服请假。许问没说什么,领着大家继续干。宋宝英在许问一旁,问她:“是不是后悔了?”许问轻叹一声:“多少有点。把盖学校这事想的太理想化。”“正常。要是容易,这活也不会一直都是男人为主力。”宋宝英抹了把额上的汗,“我倒是有些痛快!”许问啊了一声,扭头看她。“之前在老家委屈的时候都想得是我多不容易,总觉得我已经够包容够理解石磊的难处了。可这会儿我突然意识到,想象和实际是两回事。我觉得我够理解他的难处,是想象。实际上他受的苦受的罪远比我想象的多。像这盖房子。咱们住的木屋还有他们住的营区,都是他们自己盖的。他们早出晚归,一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从来没抱怨过一句。回家写信也不会提一个累字。咱们口口声声喊着不比他们差什么。你看,才半天就已经有人打了退堂鼓,依我看,明天恐怕连一半人都不会来。”王玲玲默默来了一句:“明天我还是会来。”见许问跟宋宝英都看着她,她依旧害羞地笑笑,“我是农村人,没什么文化不像你们懂什么大道理。我就知道一件事,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比如想赚够十公分那就得干十公分的活。王班长他们张了津贴,连带我跟孩子都受益,不是因为他们被偏爱,是他们付出的多。这是他们干过的活,我觉得他们能干下来我也能!”许问咬牙道:“我也来!”这已经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