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0节(1 / 1)

赐婚圣旨好看,是永和帝对宋氏,对宋佩瑜的看重。这份要求众臣以‘太君’称呼宋佩瑜,而不是‘太子妃’称呼宋佩瑜的圣旨,才是重奕的心意。宋佩瑜如此糟践重奕的心意,在宋瑾瑜看来,委实有些过分。重奕将手上的圣旨随手折叠放在桌子上,转头看向宋佩瑜,“那我们再想想,想好后让父皇重新拟旨。”正想再替宋佩瑜描补的宋瑾瑜,目光探究的看向重奕。发现重奕确实是想与宋佩瑜,重新想个让宋佩瑜喜欢的称呼,完全没因为宋佩瑜的‘任性’生气。宋瑾瑜放下心的同时,再看重奕,忽然觉得重奕比之前顺眼了许多,也懒得再计较重奕好好的门不走,非要爬墙的事。经过被宋瑾瑜堵在房内的恐惧后,宋佩瑜就对重奕爬窗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心阴影,态度坚决的禁止重奕爬窗。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宋瑾瑜大发慈悲的允许重奕留下一晚,并主动离开后,宋佩瑜让金宝和银宝当着重奕的面,连夜将所有窗户都钉死。至此,一直到除夕夜当天。宋佩瑜不是忙得脚不着地,就是被兄弟侄子们团团围住。他和重奕只再见面三次,每次都没超过半个时辰,且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根本就找不到独处的机会。宋佩瑜年后就要入主东宫之事,在家中不是秘密,起码宋佩瑜的兄长和嫂子们都心中有数。因此宋氏的这个除夕,过得格外隆重,却没人要求宋佩瑜守岁,反而刚过了戌时,就催促宋佩瑜快些回天虎居歇息。宋佩瑜面对众人明里暗里的打趣,难得在重奕之外的人面前升起羞涩,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回到住处,被钉死的窗户都没有损坏,床上却多了个紫檀木的盒子。宋佩瑜洗漱完,收拾妥当,只留下在外间守夜的铁宝,才在层层床幔中打开盒子,查看他的新年礼物。正轻手轻脚检查宋佩瑜明日穿戴的铁宝,警醒的抬起头,“主子?”过了一小会,铁宝忍不住想要去掀床幔的时候,不久前传出惊呼声的床幔内,才响起宋佩瑜比平日里上扬许多的声音,“无事。”铁宝听了这话,才放心下来,悄无声息的折回原位,继续检查宋佩瑜明日的穿戴。床帐内,宋佩瑜正卧倒在貂皮褥子上,眉眼弯弯的模样,与胸前捧着的羊脂玉大印上的小猫几乎没有区别。这是块极为难得的羊脂玉料子,被雕刻成与重奕的太子大印相同的大小。宋佩瑜手中的大印,连底部的刻纹都与红玉朱雀印上的刻纹一模一样,他觉得重奕雕刻羊脂玉大印底部的刻纹时,应该是特意模仿着红玉朱雀上的刻纹雕制,才会有能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方羊脂玉大印上的小猫,除了正笑得眉眼弯弯的表情,其他地方几乎与红玉朱雀大印上的白玉小猫一模一样。羊脂玉小猫的两个前肢交叠处,正卧着只脑袋上顶着呆毛,抬头看着小猫的红色火鸟。宋佩瑜试探着伸手,在红色火鸟四周仔细摩挲,得益于在朱雀大印上积攒的经验,还真让宋佩瑜发现了奇特之处。他顺着火鸟的长腿和猫爪处轻轻掰了下。随着‘咔’得轻响,火鸟与羊脂白猫分开,落在宋佩瑜的手心。宋佩瑜先仔细研究从羊脂白猫上拿下来的火鸟,果然发现与红玉朱雀相似的特征。这才心满意足的在羊脂白猫上寻找其他暗扣。果然在羊脂白猫的脖颈下和肚皮下,分别找到新的暗扣。明明红玉小朱雀的姿势始终没变,被安放在羊脂白猫身上不同的地方时,却呈现完全不同的效果。红玉小朱雀站在羊脂白猫交叠的前肢上,就像是正雄赳赳气昂昂的指点江山。换成在羊脂白猫的脖颈下,却像是被恶劣的白猫抓住,可怜兮兮的跌坐在那里,被白猫用脖子压住也敢怒不敢言。将红玉小朱雀放在羊脂白猫的肚皮下,再看这方羊脂白猫印就更有趣了。从左边看,像是红玉小朱雀主动躺在白猫的肚子底下,神色安逸,看上去颇为享受。从右边看,却是红玉小朱雀被白猫压在肚子底下,正徒劳挣扎,连头顶翘立的呆毛,都透着气愤。一大块白玉,加上一小块红玉,被重奕雕出了传世珍宝的水平。宋佩瑜沉迷于研究玉雕,直到床帐外的烛火彻底熄灭,再也没办法偷偷借到光亮,他才小心翼翼的将羊脂白猫印放回盒子里,摆放在枕头边。作为少数在除夕当天能睡着的人。虽然睡的时间不长,但醒来后,宋佩瑜却精神大好。换上叶氏专门让人给他准备的红裳,头上戴着金镶明珠冠,身上的配饰也都是怎么华贵怎么来,竟然将宋佩瑜身上的稳重都遮掩了起来。这身穿戴配着宋佩瑜眉目间的容光焕发,衬托出宋佩瑜身上从未展现过的意气。宋佩瑜去宋老夫人的松鹤堂请安时,让宋老夫人稀罕的不行,搂着宋佩瑜不放,连声叫人去给宋佩瑜拿红包。长辈赐,不可辞。宋佩瑜在蒲团上磕头,谢了宋老夫人的赏赐,正想再说些吉利话讨喜,就听见外面嘈杂的声音。“圣旨到了!”宋佩瑜感受到宋老夫人握着他手臂的手,默默加了力道。自从在回咸阳的路上收到‘永和帝在朝堂上当众表示,重奕成家才是当务之急’的消息后,所产生的不真实感,忽然彻底消散。他会在整个九州的见证下,与重奕风光大婚。宋佩瑜反手紧握住宋老夫人的手臂,搀着宋老夫人往前院去。前院除了宣旨太监,还有重奕。宋佩瑜与宋氏的人接连跪下,等待宣旨。重奕也悄无声息的跪在宋佩瑜身侧,紧紧握住宋佩瑜有些汗湿的手。赐婚圣旨的内容,与宋佩瑜已经知晓的内容一模一样。在他房中,猝不及防的听着宋瑾瑜低声念出来圣旨内容的感觉。却与此时,在宋宅的前院,香案齐全,家人都在身侧,听着宣旨太监高声念出圣旨的感觉,截然不同。“朕膺昊天之眷命。三色为矞,鸿禧云集。朕有佳儿,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乃天授社稷之子,今值壮年,功绩彪炳却未成家。宋氏佩瑜,智者存仁心,良计破寒光,乃名门宋氏之后,正适风华之年,闻其未及婚配。二人良缘天作,今下旨赐婚。钦此。”宋佩瑜在一片寂静中领旨谢恩,从满脸笑意的孟公公手中接过圣旨。“恭喜大人,老奴这里还有第二份圣旨,您看是现在宣读,还是等会再宣读?”孟公公认真的征询宋佩瑜的意见。宋佩瑜知道,孟公公是在给他亲眼看赐婚圣旨的时间。他笑了笑,对孟公公道,“有劳”然后回到重奕身侧,再次跪下。第二份圣旨,是专门为宋佩瑜这个‘史上第一个男妃’的称呼问题,做出规定。命朝臣、百姓以‘元君’称呼宋佩瑜。若将来有亲王妃是男儿之身,就以‘良君’称呼。圣旨以‘元君亦有辅佐太子,共朝政之责。’结尾。元良本是对太子的称呼,寓意大善、至德之人。可惜这个称呼从出现到消失,只用了极短的时间。最近几百年,都是出现在各种古籍中,从未真正被用来称呼太子。如今拆分开,分别作为男儿身的太子妃和王妃的称呼,竟然意外的契合。可惜除了宋佩瑜和重奕,还有皇族与宋氏。其他人根本就无暇顾及‘元君的称呼是否好听’这种芝麻大的小事。赵国朝臣们,大多从除夕熬到初一,出了宵禁后,就接连派人去宫门处蹲守。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祈祷自家能撞上这个大运,或者祈祷太子妃格外和善,不是出自强势世家,能容得下侧妃和妾室。听闻‘宣旨的队伍浩浩荡荡足有百人,已经进了宋府,太子亦在宣旨队伍中。’的消息后,各府噼里啪啦的声音忽然多了起来,还挺能应和过年的气氛。恼怒失望后,朝臣们勉强安慰自己。太子妃出自宋氏也无妨,只要有了太子妃,就迟早会有太子侧妃、良娣……进入东宫后,身份只是未来的一部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能生下太子的长子,得到太子的喜欢。朝臣们打起精神,命府上的人再探再报。守在宋府外的人回府汇报最新消息后,怀揣着复杂的心思等待消息的朝臣们,险些将茶盏扣在头上。不是气到要将茶盏扣到汇报消息的人头上。而是差点失手,将茶盏扣在自己头上。没有宋氏女成为太子妃。却有宋佩瑜成为太子元君。永和帝还特许太子元君摄政?朝臣们惊讶得连发火都顾不上,不约而同的走出门,抬起头。看今日的太阳是从何方升起。作者有话要说: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第127章无论朝臣们有多不可置信,太阳就是从东边升起没错。宣旨太监们领赏后从宋府离开,与等在宋府外的十二卫汇合,敲锣打鼓的将刚宣读的圣旨昭告咸阳。仍旧昂着头眯着眼判断太阳位置的朝臣们,听见欢腾的敲锣打鼓声,忍不住开始揉耳朵。新年假期尚未过去,永和帝的御案就被雪花般飞来的折子彻底淹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