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3节(1 / 1)

即使如此,陈言舟仍旧在发现五皇子已经离开庆山行宫后,立刻悄无声息的从人群中离开,快马加鞭的赶回洛阳。他不是去追五皇子,而是想要回家的念头已经迫切到再也无法按捺。仿佛有个声音一直在告诉他,快点回家,回家就能躲开赵国使臣,也能躲开快要将他折磨疯的感觉。远远看到大长公主府的牌匾,陈言舟露出一个月来最开心的笑容。进府后,陈言舟谁都不想见,直接跑回自己的院子,将所有的仆人都撵了出去。期间昭和大长公主身边的女官,陈言舟父母身边的仆人数次来传陈言舟去回话,大多都没见到陈言舟的面。唯一见到陈言舟面的人,被陈言舟用茶盏砸破了脑袋。半炷香后,昭和大长公主亲自来到陈言舟的门外。她先将听闻儿子打了母亲身边的人后惊怒交加,赶来打儿子的陈父劝走,才伸手扣响陈言舟的房门。几个呼吸后,陈言舟还是选择给昭和大长公主开门。“祖母”陈言舟深深的低下头,眼中闪过浓浓的懊悔。他就算是再怎么烦躁,也不该动手打祖母身边的人。昭和大长公主却根本就没提顶着满脸血回她院子的女官,落座后,立刻问道,“舟儿,你路上给了宋佩瑜什么教训,可有给他留下伤口?”陈言舟眼中的愧疚逐渐散去,变成深深的烦躁。他为什么一定要对付宋佩瑜?要不是宋佩瑜,他都不知道能不能在赵国太子和平彰的手下熬到活着回洛阳。陈言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昭和大长公主却不许他逃避。见陈言舟不肯说话,昭和大长公主又问了一遍,这次的语气远没有刚才的慈和与期待,已经暗含不满。陈言舟深深的弯下腰,将脸埋在手掌中央,闷声道,“太后深居后宫干涉不到朝堂,陛下也不是她的亲子,您却是陛下的亲姑姑,您何苦要讨好……”昭和大长公主突然握拳,重重的砸在桌子上,厉声呵斥,“你在说什么?我问你有没有完成我的交代!”以陈言舟如今紧绷的精神,委实受不住这等惊吓。他猛地打了个哆嗦后,眼睛都有些发直。昭和大长公主却以为陈言舟不仅没完成她的交代,还不肯承认错处,是在以沉默的态度与她抗争。昭和大长公主怎么能忍受被小辈如此顶撞,加上从陈言舟的表现中判断出陈言舟根本就没完成她的交代,更是怒火攻心。废物!枉费她在洛阳日夜期待了那么久。她还以为没听到赵国使臣中出现乱子的传闻,是陈言舟手段了得,让赵国使臣有苦难言。真是个废物!昭和大长公主猛得从座椅上站起来,指着陈言舟的脸大骂。“窝里横的东西,平日里欺负你那些堂弟那么厉害,怎么面对外人就没胆子了?”“在燕国的地界上,就算是赵国太子又怎么样?况且我也没让对赵国太子下手,甚至没逼你要宋佩瑜的性命,只想让他受些暗亏,让我开心。你怎么这么没出……啊!”陈言舟突然抬脚踹在昭和大长公主的肚子上,神色癫狂的拎起椅子往跌坐在地上的昭和大长公主头上砸。“你是不是想害我?”“都想害我!”“我要砸死你!”“砸死你!”……守在门口老太监连滚带爬的来替昭和大长公主挨打,只挨了两下就没了呼吸,软软的倒在昭和大长公主身上。宋佩瑜对昭和大长公主发生的乱象一无所知。五皇子不顾与他共同来迎接重奕的那些老大人独自离开后,老大人们干脆留了下来,要与宋佩瑜共进午饭。宋佩瑜能看得出来,老大人们是想让重奕也留下。但重奕显然没有这个想法。宋佩瑜也不打算劝。越是没那么容易了解的事,才会越让人心心念念。宋佩瑜发自内心的觉得,燕国的老大人们只知道重奕的彪悍战绩就好,最好不要深入了解重奕。老大人们明日还要上朝,不能在庆山行宫久留,太阳还没落山,就结伴离开。吴金飞却特意留下,真的将宋佩瑜当成自家子侄似的,仔细将洛阳形势掰碎讲给宋佩瑜听,宁愿连夜赶回洛阳。直到月上枝头,吴金飞才离开庆山行宫。宋佩瑜特意请平彰亲自送吴金飞赶回洛阳,还特意送给吴金飞一辆内涵乾坤的赵国大马车。回到住处,屋子内正点着昏黄的烛火,门口只有金宝在守着。宋佩瑜进门时,正好看到重奕只穿着亵裤,擦着头上的水珠从隔间推门出来。他对着重奕招了招手,站在床边的摇椅处等着重奕过来。重奕向来不许除了宋佩瑜之外的任何人给他擦头发,如果是他自己擦,往往还在滴水,就算擦完了。重奕扬起嘴角,步伐越来越大,十分自觉的坐到宋佩瑜身前,将手中的汗巾也递给宋佩瑜。宋佩瑜没好气的伸出手指,轻戳了下重奕的嘴角,将手中已经湿哒哒的汗巾糊在重奕脸上,又去找新汗巾。就重奕这头又密又长的乌发,至少要五条汗巾才能彻底擦干。重奕只拿一条汗巾,分明是做好打算要糊弄了事。将新拿来的汗巾放在躺椅边的桌子上时,宋佩瑜才看到桌子上正有用黑色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方形木盒。“这是什么?”宋佩瑜随口问了句。想来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然也不会一半在桌子上,一半悬空着,看样子像是随时都可能从桌子上摔下去。。重奕舒服的叹气声,漫不经心的道,“我闲着也是无事,就去将庆帝遗诏和玉玺拿了回来。”宋佩瑜又给重奕揉了几下头发,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重奕在说什么,满脸呆滞的转头,看向刚被他定义为‘不是什么重要东西’的黑色长方体。第107章作为知道庆帝遗诏具体在什么位置的人,向公公当然也跟来了洛阳。向公公没有跟在赵国使臣的队伍中,而是随着赵国商队,悄无声息的来到洛阳,比宋佩瑜和重奕早了半个月。重新蓄起满脸络腮胡的向云,却是在十率骑兵中跟来庆山行宫。有向公公的精准定位,重奕能这么快找到庆帝遗诏,也很……正常?宋佩瑜目光凝滞了一会,面无表情的转头,将视线聚集在重奕漆黑的脑瓜顶上,手上刚停下的轻柔动作也继续起来。重奕却能感觉得到,宋佩瑜仍旧在发呆。他倾身将黑布从长方形木盒上扒下来,只将木盒放在腿上。有重奕的腿做对比,宋佩瑜才发现,这个木盒很大,之前也是因为桌上本就有许多东西,木盒也不小,才会导致木盒有一半都悬空在桌子外面。随着木盒被打开,里面又是几个小木盒,小木盒之间还有被胡乱团起来做填充物,防止小木盒磕碰的细布。昨日收拾行李的时候,宋佩瑜正好看到金宝拿着一模一样的半匹布放进箱子里。相比黑布下面朴实无华的长方形木盒。稍旧些的小木盒上都有异常精美的花纹,甚至还在花纹的某些位置点缀了宝石。重奕不仅找到了向公公所说的庆帝遗诏,和庆帝常用的玉玺,还顺便找到三个空白的圣旨。看到四个并排摆放在一起的圣旨卷轴和玉玺后,宋佩瑜抓着重奕的手放在半干半湿的汗巾上,立刻去查看圣旨卷轴和玉玺。宋佩瑜先去查看玉玺。他从咸阳出发之前,与宋瑾瑜和向公公详谈了数次,早就将庆帝玉玺的每一处细节都牢记于心。不用再找向公公来辨认,宋佩瑜就能肯定,他手中的这枚玉玺,就是庆帝玉玺。然后是四个并排摆放在一起的圣旨卷轴。圣旨外面缝制的锦缎材质、锦缎上面的花纹,包括圣旨所用的玉制卷轴的材质都没有任何差别。这是庆帝在位时,规制最高的圣旨。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只有二品以上的变动,才能用得上这种规制的圣旨。正在己胡乱揉头发的重奕看到宋佩瑜正在对比那些圣旨,觉的将他发现除了庆帝遗诏之外的其他三个圣旨的过程,告诉宋佩瑜。重奕拿到庆帝遗诏的过程,出乎预料的顺利。庆山行宫已经被荒废多年,按照向公公的话来说,是因为孝帝逼死君父篡取皇位,心虚之下,才不敢再踏足与庆帝年号,名字相同的庆山行宫。孝帝会同意启用庆山行宫,也是被逼无奈。他今年寿辰的意义重大不同往年,还向各国都发去请帖,广邀各国来参加他的寿辰和接下来册封皇太子的庆典。洛阳皇宫乃是前朝的前朝所留,规模比咸阳的旧皇宫还要小许多。如果容纳很多他国使臣,就没有空间再布置护卫,否则就会出现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人头的窘境。相比之下,庆山行宫作为庆帝的父亲为了称帝而修建的新皇宫,规模远超洛阳皇宫,委实是个再好不过的选择。孝帝在朝臣们不停上书后,终于同意开放庆山行宫。荒废多年的庆山行宫却要在修葺后,才能住人。如今庆山行宫还没彻底修葺完,整个庆山行宫只有赵国使臣,正是守卫最薄弱的时候。除了守在庆山行宫外,被临时调来的三千守卫,行宫内只有宫女太监。对于重奕来说,去哪都是犹入无人之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