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节(1 / 1)

宋佩瑜被重奕的善解人意感动的一塌糊涂,心中涌起的念头完全没过脑子便付诸行动。他抬起脚,主动在重奕唇上贴了下。然后若无其事的退开,连带着始终被重奕握着的手腕也主动挣脱出来,顶着重奕越来越深沉的目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带了套衣服给你,正放在银宝那,等会你……唔。”宋佩瑜随着腰间的巨力,身体狠狠前倾。下巴也被不属于他的力道强行抬了起来,方才只是一触即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分辨的温热触感再次贴了上来。宋佩瑜的身体僵硬了一瞬就放松了下来,微微闭上眼睛躲开近在咫尺的漂亮眼睛,却没做出挣扎的动作。可惜宋佩瑜等了半晌,贴在唇上的温热都纹丝不动。他试探着去推重奕的胸腹,却换来腰上更紧的束缚。宋佩瑜也沉默了下来,他觉得他与重奕现在的姿势,仿佛是被工匠强行拼凑在一起的假山,僵硬又突兀。最终还是宋佩瑜的定力不如重奕,他突然张嘴,速度极快的在重奕唇上舔了下,然后立刻用浑身的力气去推重奕,想要打重奕个猝不及防,趁着重奕愣神的瞬间逃跑。垫脚塌腰的站着是什么非人的姿势?他受不住了!可惜宋佩瑜又一次在重奕身上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尾。重奕确实因为宋佩瑜的动作愣住,却没给宋佩瑜逃跑的机会,擅自发起进攻的宋佩瑜,根本就没有撤退这个选项。反而是让宋佩瑜最受不了的非人站姿,最先得到解决。当他浑身无力到只能靠在重奕身上,任由重奕肆意掠夺的时候,宋佩瑜才发现,其实他根本就不必为难自己,直接将重心放在重奕身上就好。已经互相帮助了许久,负距离接触却是头一次。宋佩瑜刚开始的时候还扭捏在羞涩中,最后还是沉迷在本能,竟然在鬼迷心窍之下,半推半就的被重奕抱去不远处的巨树后面。夕阳彻底落下后,宋佩瑜率先从树后出来,徒劳的用手帕反复擦拭灼热的手心,却觉得鼻尖始终充盈着那股味道。善后的重奕大步追上来,将宋佩瑜微热的手掌握住。宋佩瑜甩了两下都没甩开重奕的手,便由着重奕去了。金宝和银宝早就想到,宋佩瑜不会住在内城,专门在外城给宋佩瑜收拾出一间干净的屋子。虽然因为手头没有合适的东西,肯定不会有宋佩瑜在奇货城的住处舒服,但起码干净整洁,已经是外城最讲究的地方了。金宝与银宝的一番苦心,不仅自家主子享受到了,另一个让他们敢怒不敢言的人也理所当然的跟着享受,金宝和银宝心中有苦难言,只能干看着。重奕带着三千骑兵追出廉县后,专门挑东梁为数不多的骑兵下手,为了逃命自断小腿的睿王就混在骑兵中。可惜在步兵的拼命掩护下,就算重奕带着赵军冲了个三进三出,仍旧没有找到睿王的位置,还是让睿王跑了。但廉县的赵军却半点不亏。除了在正面战场斩杀的东梁军,重奕还带回来将近三万人的俘虏。宋佩瑜亲自去见过那三万东梁军。他原本还十分奇怪,为什么三千人能抓住三万俘虏。见到那三万东梁军脸上的惶恐和惧怕后,宋佩瑜就不奇怪了。一只牧羊犬能管理三百只羊,人心溃散的三万东梁军,会被士气正值顶峰的三千赵军抓回来,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如今摆在宋佩瑜面前的难题是这三万人要怎么处理。首先,三万人每天要消耗的粮食就是不小的数目。其次,虽然睿王这次攻打廉县只能用惨败来形容,但仍旧不排除睿王不服气,或者被打出了火气,不管不顾的继续朝廉县继续增兵的可能。若是东梁军再次对廉县出手,廉县内的这三万东梁军就会成为赵军最大的隐患。重奕□□着仍旧在滴水的肩膀坐在宋佩瑜对面,听到宋佩瑜对三万东梁军迟疑后,想也不想的道,“普通士兵都送到慕容靖那边,军官直接杀了。”宋佩瑜双眼一亮。边起身去找细软的汗巾给重奕擦头,边快速整理心中涌起的新想法。只要将这三万东梁军彻底与东梁隔绝,就不必担心他们闹出大乱子。重奕对军官下手的方法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粗暴又好用。不过这些军官倒也不必直接杀了,不如放回东梁。在这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只有军中小头目才可能是寒门出身,重奕抓回来的那些俘虏中却不止有小头目。他不想与这些东梁军斗智斗勇,也是为了避免阴差阳错的激发了东梁军的斗志,让已经人心涣散的东梁军再拧成一股绳。不如巧思妙计,让东梁军内的军官抓住‘机会’逃跑。这些军官回到梁州,既能让睿王窝火,也有可能引起军官背后的世家与睿王产生矛盾。普通士兵见到军官偷跑后,不仅会更绝望,也会对梁州睿王失去信心,到时候就好管理多了。宋佩瑜与重奕一起,在廉县逗留了八天。期间他顺利导演东梁军俘中,被分别关押的军官,找到机会,偷偷逃出廉县的戏份。宋佩瑜还故意误导那些成功逃走的军官,让他们以为其他的普通兵俘已经全都被坑杀。等宋佩瑜与重奕离开廉县的时候,重奕坑杀三万东梁兵俘的消息已经传遍诸国。被死亡的东梁兵俘果然更加沮丧,完全升不起任何反抗的心思。宋佩瑜告诉这些东梁兵俘,他们如今有两个选择。一是去赵国官矿上做工,只要做足五年,就会将他们放回东梁州。二是随着赵军朝卫京出发,他们能在攻下卫京的过程中,累积到晋升小旗的军功。等到赵国彻底占据卫国后,赵国不仅会立刻将他们放回梁州,还会给他们在赵军效力期间的兵饷和人头钱。在这些东梁兵俘犹豫的夜晚,宋佩瑜在廉县内城找了会说梁州话的百姓,让百姓夜晚时,在距离东梁军兵俘住处不远的地方唱梁州小调。第二天,就开始有人做出决定。最后三万东梁军一分为二,只有两千人选择去赵国官矿上做工,其他人都选择随赵军去攻打卫京。从廉县出发两日后,宋佩瑜与重奕率领重新整合的一万赵军骑兵和两万七千多人的东梁军赶到卫京城墙外二十里处,和带领八千骑兵,三万步兵的慕容靖汇合。同时赶到的还有裴统领和郝石。最快从咸阳赶到边线的援军就是郝石率领的太子十率。他们共带了两万五千人来,其中裴统领带了五千奇货城驻军,郝石将咸阳太子十率的所有人都带来了。如此,在卫京城墙外,共有赵军七万三千人和梁军两万七千人。通过对其他已攻破县城的了解,卫京至少会有五万驻军,加上卫京本就占据地利,易守难攻,在兵力多了一倍的情况下,仍旧是卫京更占优势。然而众人碰面后,重奕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东梁军日日去卫京叫阵,慕容靖先随我去将卫国剩下的三个县拿下。’对沙场行兵通了六窍的宋佩瑜默默扶额。他不知道重奕的这个决策是否正确,却想到了尚在易县时,被每天一封捷报支配的恐惧。慕容靖十分赞同重奕的决定。他是最先建议重奕对卫国出兵的人,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慕容靖的大脑静到极致,他从未被轻而易举的胜利迷惑,始终牢记发动这场战争的初衷。赵国不想与楚国联姻,但是想要楚国的西域商路和出海口,想通过与楚国接壤,让楚国放下顾虑与赵国联盟。如今他们距离达成最初的目的只差最后一步。不是攻下卫京,而是攻下卫国南边要塞徒县。他们必须在楚国有动作之前拿下徒县。虽然最终目的是达成联盟,但这种能长驱直入卫国的要塞,必须握在赵国手中,否则就会成为极大的隐患。慕容靖目光深深的看向重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在重奕身上看到诸多惊喜。如今提出不攻打卫京,而是绕路直接攻打徒县,是重奕反复思考后的定夺还是灵光一闪的想法?前者证明重奕思维缜密,已经胜过许多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后者更可怕……战场军情瞬息万变,重奕却每次都能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是多么可怕的直觉?光是重奕在做决定时,省下的时间。就足够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诞生。慕容靖同意后,本就属于重奕私兵的郝石和裴统领自然也不会反对。东宫十率与裴统领带来的人与东梁军俘留下,慕容靖带来的人也留下了部分,其他人都被重奕和慕容靖带走,直奔徒县。宋佩瑜有幸近距离见识重奕的跑图能力。卫国总共只有十三个县城,之前重奕与慕容靖已经连下九县,只剩下卫京、徒县,和位于卫京和徒县之间的两个县城。重奕与慕容靖一致同意,先去将卫国最南方的徒县拿下,将卫国彻底握在手中。重奕带着随他从廉县来的一万骑兵,根本就不等慕容靖手下的步兵,大军刚从卫京外出发,打着赵旗和朱雀旗的骑兵已经只剩下个小小的背影。重奕有问过宋佩瑜,是否要与他一共赶往徒县。宋佩瑜短暂的心动后,选择拒绝。他会从易县追到廉县,确实抱着想要看重奕在战场英姿的隐秘想法。但这个想法有个前提,就是不会影响到重奕。宋佩瑜对自己有很清晰的认知,他绝对受不了重奕手下骑兵的行军速度,总不能让重奕去打仗还在马前带个人。那像什么话。他不要面子吗?所以宋佩瑜选择与慕容靖一同前往徒县。慕容靖除了带六千骑兵,还带了一万步兵。慕容靖已经是目前九州对骑兵最为重视的将军之一,帐下骑兵营的数量几乎与步兵营没差别,却远远比不上重奕只要骑兵那么极端。安平王也留在了卫京外,宋佩瑜只带着金宝和银宝出发,驭马跟在骑兵后面步兵前面,不必慕容靖刻意照顾,就能游刃有余的赶往徒县。还距离徒县很远,宋佩瑜就能通过千里镜看到徒县上赵旗和朱雀旗。徒县已经被重奕拿下了。慕容靖也看到了徒县城墙上的赵旗和朱雀旗,他立刻让大军停下原地修整。宋佩瑜有些不理解,慕容靖为什么会在立刻到达徒县的时候,命令大军修整,便驭马去前方查看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