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节(1 / 1)

对宋佩瑜来说不算什么,对已经在奇货城翘首以盼许久的富商们来说,却是个天大的噩耗。他们从听说了宋佩瑜在从蔚县赶往奇货城的路上遇袭后,就暗自祈祷宋佩瑜带着的那七座千金镜可千万别有事。就算听闻千金镜碎了四座,也将其当成谣言,说什么都不肯相信。别说七座千金镜,就是七十座千金镜都不够他们这些人分。再碎了四座,只剩下三座,是想看他们这些有头有脸的人,为了千金镜大打出手吗?奇货城很贴心,为了避免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大打出手,失了风度,仅剩的三座千金镜,不同于之前奇货城无论售卖什么都是先到先得的规矩,而是以咸阳售卖微瑕千金镜的方式。公开拍卖,价高者得。拍卖会就在宋佩瑜设宴款待众人的当天进行。为了不让拍卖的过程过于无聊,宋佩瑜还另外添加了些尚且没在奇货城公开售卖的小玩意。比如在奇货城随处可见的一代、二代自行车、完全透明的玻璃首饰和小摆件……最后还有十刀赵纸。“赵纸?”正在看帖子的富商诧异的抬起头,“可是如同宣纸和金叶纸那般的珍贵纸张?”“倒也不至于珍贵到那种程度。”金宝笑着摆了摆手,“是我们主子闲暇时候,自己捣鼓出来的东西,虽然没有宣纸和金叶纸珍贵,却与如今市面上的纸都不太一样,便拿出来凑个数。”富商却不信金宝的话。奇货城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和‘普通’贴上边?早知道除了银镜之外还有这么多稀奇东西,他就再多带些金银了。看到请帖和请帖后面附带的拍卖品后,大部分富商都在后悔,为什么没多带些金银。尤其是自认财力不及许多人,必然与千金镜无缘,抱着看热闹而来的心思,根本就没专门筹备金银的富商,更是悔不当初。买不起千金镜,难道他还买不起自行车吗?可惜宋佩瑜却不会为了他们,调整拍卖的时间。三天后,位于城主府的小宴结束后,拍卖正式开始。这些富商也许是存着想要讨好宋佩瑜的心思,不仅那些从没见过小东西,最后都以宋佩瑜预估价位的数倍成交,连在奇货城随处可见的自行车都卖出了一百两银子的天价。赵纸拿出来后,更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最后却是让众人大失所望。论稀奇不如金叶纸,论细腻不如宣纸,只比市面上普遍流通的白麻纸好用一些……不是不好,是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在其他地方见到新纸,他们自然会大为新奇。但这是奇货城,在这些富商眼中,奇货城的东西理所应当该是最好的。赵纸未免过于平庸了些。现场的气氛几不可见的凝滞住,大多数人脸上都露出索然无味的意思,等到出价的时候,这些人却都没客气。十刀赵纸,都以远超宣纸的价格成交。宋佩瑜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特意给每刀赵纸都添了份全套的文房四宝,其中镇纸和毛笔杆,都是琉璃所制作。文房四宝的价值已经超过的赵纸本身的价值。拍得赵纸的人大喜过望,没拍赵纸的人悔不当初,众生百态,不过如此。最后被拍卖的是万众瞩目的等身银镜。三座一模一样的等身银镜摆在一处,等到在场的富商们都观赏过了,再开始拍卖。第一座等身银镜,以两千五百两黄金的价格成交。第二座等身银镜,以两千两黄金的价格成交。最后一座等身银镜,以三千五百两黄金的价格成交。三座等身银镜,卖了八千两黄金。别说是参加拍卖会的富商,就连宋佩瑜都惊讶不已。他原本只想以高于千两黄金的价格出售,也找了人帮忙叫价,却没想到这三座等身银镜,竟然能以如此夸张的价格交易成功。宋佩瑜的目光在三个将等身银镜拍走的豪商身上打了个转,两个陈国商人,一个楚国商人。两千五百两黄金和三千五百两黄金的等身银镜,都是陈国商人叫出的天价。花了两千两金子的楚国豪商脸上带着些许心疼,两个陈国的商人脸上却只有畅快和得意。都说陈国坐拥徐州、扬州,繁华之象让人难以言喻。从陈国豪商一掷千金的势头来看,果然名不虚传。奇货城的人还沉浸在拍卖会的余韵时,又一则八卦迅速在富商中流传开。蔚县派兵两千,连夜赶到梁州竭县外,将一封声讨书射在了城门上,又在城外叫骂了半个时辰。声讨书的内容大致是梁州睿王心怀不轨,派人潜伏到奇货城与蔚县附近,伏击宋佩瑜,不仅毁坏了四座千金镜,还胆大包天想将宋佩瑜也掳走。富商们并不关心梁州睿王与赵国的纠葛,但他们关心千金镜。那可是.....至少八千两金子!从一开始就与奇货城有来往的富商在人群中摇了摇头,慢悠悠的开口道,“你们知晓什么?梁州睿王与奇货城,这都是旧日里攒下的官司。”正在热烈讨论的富商们闻言,纷纷回头看向说话的人,“杨业!我记得你是来奇货城的第一批商队来着,还在行宫内有住处。”此话一出,看热闹的富商们再看杨业的目光,都带上了些微的嫉妒。看杨业平日里的行事,也不像是能一掷千金的大豪商,能在行宫内有住处,全凭着来奇货城的时候比他们都早。杨业脸色几经转换,最后定格在得意上。有行宫住处的是向云,当初向云随着宋大人去咸阳的时候,将住在行宫的资格转赠给了他,这也是杨业后面几次来奇货城进货,几乎没遇到波折的主要原因。这些话自然不必与这些富商多说。杨业在富商们的恳求下,与他们说起梁州睿王与奇货城的官司。“你们想想奇货城是在什么地方,当初奇货城建成的时候,曾镇那边正发生什么?”杨业的目光在每位富商脸上划过,声音蓦得压低,“其他人忙着曾镇战场的事,无暇顾及这里,还情有可原,梁州那位还有什么借口?”奇货城是在梁州睿王眼皮子底下建起来的。让赵国在三不管地带,狠狠的埋下了个让周围所有国家都觉得碍眼的钉子。富商们听了这话,面色逐渐微妙,纷纷露出大家都懂的笑容。他们是商人,只要有钱赚,并不会在乎奇货城是属于哪个国家,又坐落在什么地方。正是因为奇货城坐落在三不管地带,才让他们少了许多顾虑。对于梁州睿王却不同。奇货城坐落在现在的位置,相当于捏住了梁州睿王的财路。因为奇货城不仅卖东西,还会从来往的富商手中买东西。从青州、兖州、徐州……等地来的商队在奇货城就能获得难以言喻的财富,为什么还要去梁州?从此之后,梁州睿王再想与燕国、黎国甚至更东边的兖州、青州来往,岂不是都没法瞒过赵国?梁州睿王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当年,那位就集结兵马,准备攻打奇货城。”杨业满脸感叹的摇了摇头,“可惜他运气不太好,还没到奇货城,就被曾镇的第二次大地震影响,不得不打道回府。”听热闹的富商们也纷纷摇头。他们听说是梁州睿王派人袭击宋佩瑜,才导致七座千金镜只剩下三座后,就先入为主的对梁州睿王产生了不好的印象。若是能有七座千金镜,说不得昨日的拍卖就不会那般激烈,他们也有机会能拍得一座千金镜。奇货城的这些富商,大多都是游商出身,走南闯北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危险,才能积累到今日的财富。也许是经历的稀奇事情太多,这些富商大多都愿意相信在许多人看来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运势……杨业喝了口茶,等富商们脸上的感慨都淡了下去,才再次开口,“这次失败后,那位仍旧不肯死心。去年十月,宋大人随着城里的龙王爷回咸阳。前脚刚走,后脚那位又派兵前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耳闻?”角落里有人拍着大腿开口,“我知道那次,正好是我打算要离开奇货城回家过年的时候,被梁州的军队堵在了城内。”有了这个人先开口,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开口。仅仅是在座的不到二十人,就有四个人经历过那件事。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让围观的人都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梁州睿王的军队突然兵临城下,可把当时正在奇货城内的商人吓坏了。世家子都信奉‘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们这些格外有钱的富商,虽然没到‘君子’的程度,惜命的程度却不亚于‘君子’。唯一能安慰这些富商的地方,就是奇货城格外巍峨的城墙,和个个壮硕彪悍的驻军。第一天,有幸住在行宫的富商搬出来了大半,在客栈或者租住的小院中食不下咽,稍微听见些动静就像惊弓之鸟似的,立刻叫仆人出去查看情况。第二天,富商们的心稍稍平稳了些,也习惯了城墙上时不时传来的各种声音,他们知道奇货城的驻军没有应战,而是选择守城。富商们十分赞同奇货城驻军的这个决定,终于在精疲力尽之下眯了一会。第三天,城墙外的声音与前两天无异,富商们却越来越淡定,他们甚至愿意出门去看看。工厂暂时停工,部分工人被带去奇货城长年封闭的厂房,听说是去烧滚油和热水,还有部分工人被带去城墙下,负责给城墙上的士兵准备后勤,协助大夫照顾伤员。城内的各种店铺都没歇业,只是小二变少了。听掌柜们说,也都是去城墙下,做后勤照顾伤员去了。店铺外仍旧挂着奇货城的统一指导价。各项物品的价格非但没涨,反而更便宜了,从琉璃香皂香水等奇货城的畅销货,到米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都在降价。富商满脸诧异的问掌柜,是不是贴错了价格。掌柜认真的看了板子后,笑呵呵的摇了摇头。他告诉富商,皇子殿下离开奇货城之前,就想到在他离开最后,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提前留下了命令。来往的商人在奇货城受到了惊吓,奇货城要给他们补偿,所以才有琉璃香皂香水等纷纷降价的好事。另外,考虑到一些商人已经在奇货城花费了大量银钱,又因为突如其来的事,不得不留在奇货城。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意外对商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米面粮油等,才会降价。如果有商人实在坚持不下去,也可以去城主府寻求救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