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节(1 / 1)

宋佩瑜目光瞟到‘地图’上卫国的位置,低声开口,“卫国新皇又驾崩了。”吕纪和俯视他的成果,满意的点了点头,难得有好话说与宋佩瑜听,“你这个粉笔不错,比毛笔方便多了,回头再各个颜色都给我送几箱来。”至于卫皇……自从老卫皇驾崩后,这已经是第五个登基不超过三天就驾崩的新卫皇了。卫国‘新皇’能在皇位上坐稳一个月,再自称是卫皇也不迟。宋佩瑜与吕纪和带进宫的小厮,已经机灵的守在距离凉亭不远的地方,刚好堵在路口,又能将凉亭包括凉亭上面都尽收眼底。保证无论什么方向突然有人出现,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提醒凉亭里的人。宋佩瑜伸手点在楚京的位置,摇了摇头,“可能动手的人太多了。”上面有梁州双王,右边还有卫国、黎国和陈国。而且以现在扑朔迷离的形式,又不是只有邻居才可能使坏。除了能保证不是赵国动手。同样位于北方的燕国和兖州、青州,同样有嫌疑。吕纪和自信一笑,又从袖袋里掏出两根不同颜色的粉笔,边与宋佩瑜细说他的推测,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石桌上留下不同的记号。“梁州双王不和已久,甚至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程度,楚国既然能从梁王处借路,就必然不会与睿王和睦。”吕纪和在梁王的地盘上画了个圆,在睿王的地盘上画了个三角。“卫国……”吕纪和嗤笑一声,直接在上面画了个叉,“自身难保,若是还不能有新皇登基,恐怕也会如同前朝那般,轰轰烈烈的覆灭,对楚国造不成威胁。”“楚国使臣千里迢迢的前往赵国,不仅带着楚皇的掌上明珠灵云公主,还主动提出要与赵国分享西域商路,必然是想与赵国交好。”吕纪和在地图上的赵国画了个圆。最后,吕纪和又在地图上楚国画了个圆。至此,九州的最西端,从上到下。赵国、梁州梁王的地盘,楚国都被画上了圈。卫国被打了叉。梁州睿王的地盘上被划了三角形。与楚国接壤的国家中,只有位于楚国东边的黎国与陈国还是空白。宋佩瑜双手支撑在石桌上,自上而下的凝视吕纪和画出来的地图,目光长久的停留在陈国上。最近惠阳县主的事,又让宋佩瑜升起了危机感。他是穿越到名为《君临天下》的书中。这本书的主角是陈国的皇孙,最后真正统一十六国结束乱世的人,就是这名皇孙。宋佩瑜的声音几不可闻,“你怀疑楚京的事与黎国、陈国脱不开关系?”相比宋佩瑜嘴角还能挂着笑意,吕纪和已经满脸凝重,他在石桌上画了个大大的三角形,将黎国与陈国框到了一起,“未必与楚京的变故有关,也许楚国只是发现黎国与陈国的关系比想象中的密切。”“楚国慌了。”如果这个猜测为真,只要黎国与陈国同时对楚国发难,楚国几乎没有任何胜算。梁州梁王与楚国交好,但他自顾不暇,应付西边的党项和东边的睿王已经精疲力尽,没有任何余力帮助楚国。梁州睿王与梁州梁王对彼此恨之入骨,梁州梁王的朋友就是梁州睿王的敌人,梁州睿王也不可能对楚国伸出援手。卫国……别的国家懒得理会他,他就要谢天谢地,谢祖宗保佑。而且卫国在曾镇中损失最大,不可能再有余力参与楚国的事。只要东边的黎国与陈国对楚国动手,楚国不仅要面对两国的攻击,还要堤防西边已经相安无事多年的濮部突然翻脸。可以说是凶险万分,几乎看不到生路。宋佩瑜仔细回想书中有关于陈国与黎国的内容。……完全没有任何记忆。如果能预料自己有朝一日会穿到这本书中,他一定会将这本将近千万字的长篇小说,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宋佩瑜捡起石桌上散落的粉笔,将南方的几个国家分别连在一起。以吕纪和的推测,完全能说得通楚国使臣种种让他们理解不了的作为。如果赵国与梁王、楚国达成同盟。楚国再被黎国与陈国围攻时,赵国就可以顺着梁州梁王的地盘一路南下,帮助楚国抵御黎国与陈国。天下皆知,骁勇之兵皆在北方,尤其是需要长年抵御突厥与吐谷浑的燕国和赵国,更是百战之士。以一敌十过于夸张,相同环境下,如果没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以一抵二三却是轻而易举。宋佩瑜弯曲着指节,一下一下的敲击在石桌上,发出有规律的声音。良久后,他才坐在石桌边的凳子上,从袖子中掏出手帕,任劳任怨的将石桌上的粉笔痕迹仔细抹去。“你怎么看?”吕纪和迫不及待的问,明亮的双眼灼灼注视着宋佩瑜,眼中满是自傲和雀雀欲试。虽然结论骇人听闻,但吕纪和从来不会怀疑自己。这轮是他先猜测到楚国使臣的来意,便是他胜过宋佩瑜一筹。他很期待宋佩瑜的反击。宋佩瑜将抹干净石桌上痕迹后,已经满是灰尘的帕子随手扔下,抬起眼皮看向吕纪和,“如果你推测的没错,想要赵楚联盟,楚国光是提供西域的商路还不够。”吕纪和怔住,他没想到宋佩瑜刚才沉默半晌,居然是在想这个问题。“你想要什么?”吕纪和双手抱胸倚靠在凉亭内的柱子上。宋佩瑜往手里挠东西的本事他已经见识过了,但楚国与赵国相隔如此遥远……难不成宋佩瑜还想将铺子开到楚国去?似乎也是个不错主意。吕纪和心不在焉的想。虽然这轮怎么看都是他赢了,他却觉得有些没劲。宋佩瑜不答反问,“知道良种来自哪吗?”“嗯?”吕纪和勉强回神,兴意阑珊的摇了摇头。他只知道良种是宋佩瑜借着重奕的名义献给永和帝做寿礼,却没关心过良种来自何处。好像是宋佩瑜曾经待过的庄子?他那时还嘲讽过宋佩瑜,既然种地厉害,怎么不去庄子上扎根,还在东宫做什么。“良种来自兖州,从兖州王的庄子中流露出来。”宋佩瑜回忆银宝将良种带回来时与他说的话。当时他还不太能理解游商的行为,如今想来,恐怕兖州王也是刚拿到良种不久,正在试种阶段。将种子从兖州王的庄子上偷运出来的富商,八成只是拿话忽悠银宝,游商自己都未必信那番话。事实上,若不是宋佩瑜刚好在梨花村留了五亩地,专门观察各类种子,也不会特意关心从游商处花费大价钱买来的种子。阴差阳错之下,反而让赵国得了良种。吕纪和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嘲讽。这嘲讽并不是对着宋佩瑜,而是对着兖州王。“你有没有想过,兖州王的良种来自哪?”宋佩瑜继续问吕纪和。吕纪和脸上的神色立刻恢复正常,反问宋佩瑜,“你知道?”宋佩瑜认真答道,“我猜是来自外域。”吕纪和听到这个答案后突然笑得捧腹,“你在想什么,兖州被夹在翼州与青州的中间,哪来的外……你是说海船带回来的东西?”宋佩瑜点了点头,随手捡起根粉笔在石桌上勾勒出一条线来,是海岸线,从北到南再到西边。依次是翼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和荆州。燕国占据翼州,与赵国的关系就如同梁州双王般,只有你死我活才是唯一的出路。兖州与青州,加上下面占据徐州与扬州的陈国,都与赵国相隔甚远,中间隔着翼州与豫州。然后就是占据荆州的楚国。他们也有出海口,且正在主动与赵国示好。吕纪和觉得他似乎是被宋佩瑜绕进去了,沉思半晌后恍然大悟,骇笑道,“你不会以为外域遍地都是良种吧?”能得到来自兖州的良种已经算宋佩瑜运气极好,难道他还要从楚国出船,再去寻良种。这……痴人说梦!宋佩瑜扬起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以笃定的口吻道,“你放心,无论是否能找到良种,我必然不会吃亏。”海那边的世界,对吕纪和来说是未知,对宋佩瑜却不同。他起码知道,他要找的东西大致在什么地方。宋佩瑜早就对比过,这个时代的各种地图和他穿越前那个时代的地图。虽然细节上有很多不同,但大致的板块,却是大同小异。宋佩瑜也不指望,出海的船队能带回来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高产物种,这等要求,对于这个阶段现有的船只来说,实在太困难了。船只顺着荆州的出海口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往西,绕过第一片突出的大陆后在最凹陷的地点上岸,就是宋佩瑜为船队制定的目的地。那里能找到棉花。以目前赵国的实际情况,最迫切需要的农作物就是棉花。要是他没记错,茄子、黄瓜、菠菜、芋头、苦瓜等农作物,都能在这片大陆上找到。他还能将这些农作物的外表画下来,不至于让船队大海捞针似的寻找。这与遍地良种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只有对宋佩瑜来说,海域外才是遍地良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