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节(1 / 1)

在慕容靖原本的想象中,如果在祁镇建造要塞,至少要驻军五万,才能保证足够稳妥。如今直接将驻军缩减了五倍,已经是意外之喜。宋佩瑜笑了笑,没有说话,端起茶壶将慕容靖面前空了一半的茶盏填满。他自知在排兵布阵上绝对比不过慕容靖,委实没有在这方面与慕容靖争论的必要。既然慕容靖说一万守军不能少,那就一万守军不能少。只是奇货城内的规划要重新排布一下了。也许奇货城还需要个养殖场才行。宋佩瑜暂时将究竟要多少人驻守在奇货城的问题先放在一边,问慕容靖士兵平日里需要操练多久,是否会有假期,假期通常会做些什么。慕容靖看了眼杵着脸不太有精神的重奕,似笑非笑的看了宋佩瑜一眼,终究是没有拒绝回答这些堪称军营机密的问题。“每个军营如何带兵都看主将的习惯,朝廷不会过多要求。我便与宋宾客说说我营中的规矩。”宋佩瑜连忙拿了根自制铅笔,将慕容靖话中的重点都记下来。每旬只有一日假期,整个军营毫无规律的串休,具体哪天休息,全看慕容靖的心情。慕容靖没空顾及的时候,就由副官替慕容靖下达休假的命令。不休息的日子,士兵分为骑兵、步兵,四天单独训练,五天混合在一起排兵布阵,每天大概会用上三个时辰。宋佩瑜双眼一亮,“才三个时辰?”慕容靖也跟着扬起嘴角,眼中却没有笑意,“我的军营已经是规矩最严苛的地方了。当初陛下尚未登基的时候,因为我营中规矩过于严苛,手下的不少兵都被其他人抢走了。”可惜那些抢走他手下兵的人还是没争过他,大多数已经销声匿迹了,最有出息的魏忠,也屡次犯错,已经在家闭门思过将近三年了。宋佩瑜立刻发现了慕容靖微妙的不快,奉上无数好话哄人。他是真的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个时代的士兵不仅是兵也是农,除了守卫咸阳的京军,大多数卫所都有自己的军田。在不打仗的时候,边训练边种田才是这个时代军人的日常。如此一来,困扰宋佩瑜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宋佩瑜边在纸上写写画画,边做出新计划。为了能更好的守城,奇货城外不会有农田,但可以在春耕的时候,随便在城外撒点种子,有收获就喂猪,没收获就没收获,反正没付出辛苦也称不上失望。士兵在训练的间隙不用种田了,正好可以轮番去养殖场。猪、鸡、鸭子、鹅都是不错的选择。养猪甚至用不上那些需要操练的士兵,光是炊事兵就足够了。需要操练的士兵只要能放鸡、鸭、鹅,定时去外面给鸡、鸭、鹅找食物就行。城外的护城河里正好还能投入些鱼苗,养点莲藕,这样鸭子和鹅会更好养。……食物变得充足起来,别说是一万五,就算是两万人也不成问题。宋佩瑜快速整理好思绪,将要在奇货城内开养殖场,解决粮食压力的新想法讲给慕容靖听。慕容靖第一次觉得他跟不上别人的思路,等宋佩瑜话都说完了,他还要再思考一会,才完全理解宋佩瑜的话。“可是这么多畜生都在一起,万一生病,岂不是损失巨大?”慕容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经历,脸色突然变得难看起来。宋佩瑜骄傲的抬起下巴,“将军只管放心,我有给家禽治病的偏方,也有大量饲养家禽的经验,奇货城养殖场肯定不会出现家禽大规模死亡的情况。”眼见着慕容靖只是看着他不说话,脸上却仍旧带着迟疑,宋佩瑜就知道慕容靖没信他的话。宋佩瑜转头去看已经快要睡着的重奕,“殿下还记不记得臣在梨花村养的那群鸡?”重奕终于睁开的眼睛中满是茫然,“不……”宋佩瑜的目光突然变得凶狠起来,“五十多只养在一起,个个都精神抖擞,半点病气都没有。为了迎接殿下,直接杀了六只。”重奕嘴边的话拐了个弯,稀里糊涂的变成了,“啊,记得。”眼中却满是‘原来你还养过鸡’的惊奇。宋佩瑜转头躲开重奕的目光,看向慕容靖。他不心虚,他说的都是实话。慕容靖也没怀疑重奕会说假话,虽然还是对奇货城是否能开得起来‘养殖场’心生怀疑,却没再否定宋佩瑜的提议。在他看来,宋佩瑜终究还是太年轻,又是第一次做这种大事,才会想将所有事都做的尽善尽美。就算没有养殖场,单单是建造出宋佩瑜图纸上的奇货城,也足够了。既然宋佩瑜想试,那就试吧。期间蔚县又数次运送建城需要的铁矿石和其他东西到祁镇,每次都伪装成各国的商队被祁镇外的土匪打劫。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因为曾镇的战火越来越大,许多原本走那边的商人不得不改变道路,才让祁镇外的土匪找到可乘之机。找到合适的理由后,关注到这件事的人竟然也没觉得奇怪,只是让守城门的人提醒来往的商人,祁镇附近的土匪在发疯,尽量不要去那边。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宋佩瑜找吕纪和测算个良辰吉日动土,曾镇那边突然传来消息,卫国皇子被燕国将军在战场上射中,从马上摔下去,当场就没气了。听到消息的吕纪和闻言将龟甲放下,看向宋佩瑜,“不算了,今天就是个好日子。”宋佩瑜点了点头,对吕纪和拱手,“吕兄神机妙算,我也觉得今天是个好日子。”柏杨抹了把脸,忍不住小声嘟囔,“你们也太能糊弄了。”祁镇镇民听闻赵军要挖他们在城外的良田,果然大怒,抄着农具就要往城主府冲。宋佩瑜对此早有准备,直接告诉他们,赵国皇子就在祁镇,只要他们愿意发誓效忠赵国,皇子就会许他们赵国户籍,允许他们迁移到赵国生活。早就对赵国升起向往之心的镇民犹豫了,然而他们犹豫,赵军却不会犹豫,还没等祁镇镇民考虑好,祁镇外面的良田已经被挖的千疮百孔了。期间也有真的在拼死抵抗城主府的人,这些人都被抓了起来。宋佩瑜却没将这些人怎么样,反而好吃好喝的供着,还允许祁镇镇民看望。然后宋佩瑜见了刘理一面,他明确的告诉刘理,其他祁镇镇民可以离开祁镇,去赵国开始新的生活,但刘理不行,刘理只能留在祁镇。刘理闻言露出个苦笑,竟然没觉得意外。事实上,能从赵军手中活下来,他已经很知足了。宋佩瑜很满意刘理的识趣,让刘理与拼死抵抗城主府的人谈心,对刘理承诺,如果他能说服祁镇镇民不再阻挠建城,等到奇货城建成后,会给刘理赵国军籍。什么时候刘理能升到千户,就能随着军中调度离开祁镇。这个要求对刘理百利而无一害,刘理自然不会拒绝。仅仅一次谈话,刘理就弄明白了那些拼死抵抗城主府的人的想法。他们只是单纯的不想离开祁镇。宋佩瑜没想到答案竟然会如此简单,仔细思考后却觉得也不是不能理解。这些人不肯离开祁镇未必是舍不得祁镇,也可能是单纯的惧怕生活改变,没勇气去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城主府派人挨家挨户的统计了镇民们的意愿。大多数人在得到赵国良籍和三年不收税随意开荒的承诺后,都同意了要去赵国生活。却仍有一部分人,说什么都不肯离开祁镇。宋佩瑜不愿意勉强这些人,让人告诉他们,就算他们留在祁镇,也没办法再种地为生,只能做工,类似祁镇原本的药皂院。于是,打算死守祁镇的人又少了许多,最后只剩下二十多个。食香楼的向掌柜正在其中。在所有人都做好决定后,城主府告诉镇民们,等到奇货城彻底建成,才会将决定去赵国的人送走。然后发布了建城公告,招镇民建城,按天发工钱。祁镇镇民多年被通判府剥削,基本没有攒下任何东西,可以说城主府给他们发放一年的粮食,就是他们有史以来‘攒下来’最多的东西。他们听见城主府许诺的工钱后,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然后纷纷争抢着报名,险些将负责记录的人都挤没了。不仅是正要去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的人想攒点铜板安家,决定留下来的人也不会觉得铜板咬手。如此,整个祁镇开始全民建城。真正开始建城,宋佩瑜反而闲下来了。除了每日给重奕讲励志故事雷打不动,唯有去药皂院打发时间,或者与食香楼的大掌柜打机锋。第一次见面,宋佩瑜就觉得食香楼的大掌柜是个阉人。不是意外至阉或者普通的天阉,而是从皇宫里出来,在正经主子身边伺候过,见过世面的阉人。但宋佩瑜不能肯定这点,才会在重奕腿上写字,向重奕求证。后来食香楼的大掌柜自己承认了他从前长时间在翼州生活。已经从重奕那里得到肯定答案的宋佩瑜断定,食香楼大掌柜曾经是燕国的太监。若不是宋佩瑜打听出来,食香楼大掌柜已经在祁镇生活了五年多,宋佩瑜都要怀疑这个太监是不是专门来找他们的了。就算不是来找他们的人,祁镇出现个燕国太监也不同寻常。因此宋佩瑜格外注意食香楼的动向,还在清明当天,将暂时躲避的地方设在了食香楼。实际上就是为了看住食香楼大掌柜,免得食香楼大掌柜趁乱跑了,将祁镇的变故泄露出去。食香楼的大掌柜,也是态度坚决要留在祁镇的人之一。他已经知道了‘盛氏兄弟’的身份,却不知道,‘盛氏兄弟’已经知道了他是燕国太监。不仅宋佩瑜,吕纪和也十分喜欢找食香楼大掌柜说话。越是深入接触,他们越是能感觉到食香楼大掌柜的不一般。食香楼大掌柜在燕国皇宫的时候,必然不会是平庸之辈。是什么原因,才会让这样的人才流落到祁镇。宋佩瑜与吕纪和十分好奇。重奕也很喜欢食香楼大掌柜,他喜欢的是食香楼大掌柜的手艺。从前通判府还在的时候没有办法,等到慕容靖来了,整个祁镇都被赵军控制,食香楼大掌柜就成了重奕的御厨。弄得柏杨如临大敌,每天都对着满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揪头发,生怕食香楼大掌柜在重奕的饭菜中下毒。万一他没注意,没发现食香楼大掌柜在饭菜中下的毒,重奕有个好歹可怎么办。久而久之,柏杨的头发明显少了一些,看得不明所以的食香楼大掌柜心生怜爱,还专门给柏杨煲了生发的补汤。“二爷,有人自称是你府上的大管家,给您送了家中的信来,正在门外候着。”大壮做贼似的从门口探出脑袋,声音小的几乎让人听不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