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节(1 / 1)

宋佩瑜皱眉,不满的敲了敲桌子,“我不吃胡萝卜。”别以为他没听出来,吕纪和是在暗讽他是瞎眼驴。只不过念在吕纪和最近确实吃了苦头,在通判府要装模作样,回到宅子还要在三个小厮的监视下装疯卖傻,心情委实好不到哪去,宋佩瑜才懒得和吕纪和斤斤计较。警告过吕纪和,宋佩瑜转头看向重奕,“兄长以为如何?”玩九连环玩的手都出飞影的重奕抬起头,又用那种惹人怜爱的无辜目光望着宋佩瑜。宋佩瑜伸手挡在自己眼前,不为所动,甚至声音还带上了催促,“快说,不许说不如何!”满脸烦躁的吕纪和斜靠在背椅上,也将目光放在重奕身上。重奕顿了下,开口时少见的带着迟疑,“什么如何?”“哈”吕纪和毫不掩饰嘲笑和幸灾乐祸。他早就发现了,宋佩瑜非常努力的想让重奕往贤能的君主上靠的行为。除了嘲笑宋佩瑜是个小傻子,吕纪和也唯有感叹爱情的力量真伟大。居然能让宋佩瑜将家族的荣耀和更光明的未来放在一边,一心一意的为重奕着想。可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重奕是真的烂泥扶不上墙。吕纪和表示,他看热闹看得很开心。宋佩瑜深吸了口气,虽然生气,却没这么容易就肯放过重奕。他目光灼灼的盯着重奕,“听见我们刚才说的话了吗?”重奕眼中闪过无奈,点了点头。“那你觉得我该不该答应陈通判的要求,去药皂院做大掌柜?”宋佩瑜追问的时候,终究还是降低的问题的难度。重奕刚要说话,就觑见了宋佩瑜眼中的警告,于是从善如流的将嘴边的‘随便’换成了“不去,浪费时间。”宋佩瑜勉强能接受这个答案,暂时放过了重奕,却没收了被重奕玩出花的九连环,让重奕能专心听他与吕纪和说话。重奕手头没有打发时间的东西后,果然只能将注意力放在正在说话的人身上。他换了个姿势,半趴在桌子上,以手杵着下巴,面朝宋佩瑜,黑白分明的眼睛专注的望着宋佩瑜的侧脸。看热闹看得很开心的吕纪和顿时失去了看热闹的兴致,只想快点说完话,然后从这个让他感觉到格格不入的房间逃离。最后,为了给陈通判的卖药皂大业添砖加瓦,宋佩瑜还是答应了陈通判的邀请,成为药皂院的大掌柜。宋佩瑜手下还有五个从通判府派来的掌柜供他差遣。见到至少百余人出现在药皂院里,宋佩瑜觉得脑子都‘嗡’了一声。整个祁镇也才千余人,直接找了百余人来做香皂,……这么大的问题,让他想要忽略都不行。“好多人啊。”宋佩瑜发自内心的感叹,看向身侧还没记住姓名的掌柜,明知故问,“需要这么多人做药皂吗?”被问到头上的掌柜丝毫不慌,笑眯眯的对宋佩瑜解释,“二爷有所不知,如今正好是农闲的时候,才能召集到这么多人。通判的意思是趁着现在闲人多,尽可能的多做些药皂,多余的药皂可以先放置起来。若是日后有其他要紧的地方缺人,将药皂院暂时关个几年也没问题。”宋佩瑜顺着管事的话点了点头,假装自己信了。宋佩瑜在药皂院的差事十分简单。对账、入库、记录原材料消耗等事都和宋佩瑜没关系,他手下的五个掌柜负责这些。他只需要坐镇在药皂院。等制作药皂的某个环节做不下去了,就会有人来请教宋佩瑜。这种傻瓜差事,也就前十天有事可忙。从第二轮药皂做好后,宋佩瑜再到药皂院,除了喝茶吃点心,竟然无事可做了。宋佩瑜自然不会提出想去盘点库房,或者要对账,这种不识相的要求,他只是有点无聊。于是宋佩瑜开始迟到早退。果然没有任何人试图阻止宋佩瑜的这种行为。等到九月份,宋佩瑜为了不拆穿正农忙的时候,药皂院的人却一点都没减少,干脆称病,又开始了足不出户的生活。多日不见的陈蒙前来探病,还带了价值不菲的礼物。临走前意味深长的对宋佩瑜交代,让他好好养病,不必急着回药皂院。若是有闲暇的时间,不如想想药皂还能怎么改良,无论缺什么都可以与通判府说。从此之后,宋佩瑜就没再出过青玉巷盛宅的大门,整日里不是熬药就是酿酒,忙得不亦乐乎,不大的院子里遍地都埋着酒坛子。到了十月末,祁镇突然出现了陌生的面孔。宋佩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给重奕讲故事。还是‘龙傲天传奇’的套路,主角都是上辈子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最后没有好下场,重生后奋发图强,终成千古明君。当然宋佩瑜没忘记在明君的故事里添加贤臣,每个故事的结尾都是君臣相和、天下太平。“都是些什么人?”宋佩瑜诧异的看向来禀告消息的当归。自从被污蔑杀人,平白遭了番罪后,‘盛行’就性格大变。原本舒朗大方的小公子变得疑神疑鬼,阴郁暴躁。从以赏人为乐变成以取笑捉弄人为乐。盛宅剩下的三个小厮都深受其害。‘盛行’最大的乐趣,就是将小厮单独叫到他房中,仔细给小厮们形容白芷被折磨的画面。但凡小厮们面色露出半点异样,他都要发火,让小厮整夜的跪在院子里。长此以往,盛宅剩下的三个小厮越发的沉默,也老实的很多。也不知道是想到白芷的下场心有戚戚,还是单纯被‘盛行’折腾的身心俱疲。此时的当归已经比半年前刚到盛宅的时候有规矩多了,起码知道给主人回话的时候眼睛不能乱瞟。“回二爷的话,奴才只是在买菜的时候见到了面生的人,随口问了买菜的老妇,才知道昨日有大概十多个陌生人进入镇子的事,具体什么情况却不知道。若是您好奇,小的再去打听。”当归的头更低了些,目光始终都放在自己的脚尖上。宋佩瑜兴意阑珊的摆了摆手,“去吧”等当归转身要走了,宋佩瑜又叫住当归,“等等,先将四爷叫来与我喝茶。”他是没心情与这些奴才计较,但吕纪和有心情。听了宋佩瑜的话后,当归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变得僵硬,同手同脚的走出暖阁,背影都透着视死如归。“啧”宋佩瑜摇了摇头,“规矩还有得学。”重奕侧头看向宋佩瑜,轻而易举的看出了宋佩瑜隐藏在平静之下的雀跃。当归很快就带着新消息回到了盛宅。进入祁镇的新面孔都来自曾镇附近,他们是兵难的难民,走投无路才会离开家乡,因为又穷又狼狈,连土匪都没理会他们,反而让他们轻易来到祁镇。“曾镇打起来了?”宋佩瑜展开手边的折扇,自从在祁镇安顿下来后的所有想法依次涌上心头。当归点了点头,眼中有羡慕也有惧怕,“听说曾镇的镇民家里都有数不清的黄金,随便走在街上都能踢到金子。燕、卫、黎三国都为了黄金出兵,那边已经打成一锅粥了!”吕纪和随意应了声,突然道,“通判府打算怎么处理这些逃来的难民?”当归的心哆嗦了下,小心翼翼的去看吕纪和的脸色,小声道,“奴才听说,通判大人打算将这些人送去药皂院。”吕纪和瞟了当归一眼,轻飘飘的道,“可惜了,我还想着若是通判大人没有安排,就买回来几个做奴才。”当归闻言更不敢说话了,他看见吕纪和就膝盖发软,恨不得马上跪到院子角落里反省,完全没有在宋佩瑜面前那副自作聪明的模样。最后那些难民果然如同当归说的那样,都被送去了药皂院。宋佩瑜像是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是药皂院的大管事似的,在某一天清晨,毫无预兆的出现在药皂院的门口。察觉到管事们对他的防备和警惕,宋佩瑜扯出个和善的笑容出来,轻声道,“我听当归说药皂院来了些新人,想着他们可能对制作药皂的流程还不熟悉,才特意来看看。”宋佩瑜毕竟是陈通判亲自任命的药皂院大管事,其他人无论怎么想,在有陈通判明确的指令前,都不能拒绝宋佩瑜进入药皂院。好在宋佩瑜果然如同他说的那般,只是来看看新来的人,哪怕是见到药皂院里面的场景已经与几个月前截然不同,也没表现出任何异样。掌柜领他往哪里去,他就跟着,也不东张西望。这才让给宋佩瑜带路的掌柜逐渐放下警惕心,脸上的笑意也不再僵硬。来自曾镇附近的难民听说宋佩瑜是药皂院的大管事后,神色都异常恭敬。他们言语间都是对通判府的感激,和对曾镇的惧怕。据这些难民所说,燕军、卫军和黎军已经发起过数次战争,而且都占领过曾镇,直到他们决定离开家乡的时候,曾镇还在打仗。宋佩瑜话锋一转,又问这些难民是否在逃难的路上遇到过赵国的人,或者刚从赵国离开的商人。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宋佩瑜脸上的笑容肉眼可见的勉强了许多,打起精神安慰了这些难民几句,就匆匆离开了药皂院,完全没有再去其他地方看看的想法。宋佩瑜在药皂院的言行很快就被陈通判知道,他沉吟半晌,嘴边发出悲悯的叹息,“可怜的年轻人,竟然还没放弃回家的希望。”负手站在陈通判身后的刘理目光微动,忽然道,“最近镇子外围出现了许多赵国游商,他们会不会是来找盛氏兄弟的?”陈通判端起刚泡好的热茶,笑刘理疑心病太重,“自从开始卖药皂后,哪国的游商不是宁愿冒着财命两失的风险也要靠近祁镇?若盛氏兄弟的家族当真有那么大的能耐,他们刚到祁镇的时候就会有动静,哪里会等到现在?”“大人英明。”刘理心悦诚服的低下头。虽然刘理不会说漂亮话,但是陈通判就喜欢刘理一根筋的性子。他自己就是聪明人,身边也有许多聪明人,反而越能感受到性情憨直的人的好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将刘理当成心腹,将最要紧的事交给刘理去做。“告诉外面的人都警醒些,除了曾镇那边的难民,不许放任何人进来,尤其是赵国的人。”陈通判想了想,又道,“不要拦着盛誉去药皂院,但每次都要派人跟着,等他离开,马上将他在药皂院做了什么告诉我。”“是”刘理认真应下陈通判的交代。从第一次将难民安顿到药皂院后,每次有新人进入祁镇,都会被安排到药皂院。宋佩瑜总是隔了三五天才会去药皂院转转,每次都是直奔那些新搬进来的外来人,问些曾镇附近的情况,然后着重问这些人,从曾镇逃来祁镇的路上是否遇到过赵国的商人。久而久之,连药皂院的管事们都习惯了。还会在药皂院来新人后,特意着人去青玉巷盛宅报信。宋佩瑜投桃报李,再去药皂院的时候特意挖了坛他酿的酒带着,还请管事们去食香楼吃了一顿。宋佩瑜的酿酒手法比这里传统的酿酒手法高明了不知多少倍,酒坛刚刚打开,浓郁的酒香味就扑鼻而来。管事们纷纷大惊,忍不住问道,“这真是二爷八月末酿的酒?这才两个多月,味道竟然能如此香醇。您就是与我们说这是二十年的佳酿,我们也说不出怀疑的话。”宋佩瑜被逗得笑出声来,豪气的挥了挥手,“这算什么?我那儿满院子里都是酒。你们若是喜欢,等到年节的时候,尽管来盛宅来讨酒吃。这个时候的酒只是能喝而已,等到埋在地下三个月后,才能称得上是佳酿。”管事们见宋佩瑜如此大方,反而怀疑宋佩瑜的酒只是闻着唬人,实际上恐怕比白水好不到哪去。然后他们就被打脸了。这要是白水,那他们之前喝的酒都算什么?黄尿吗?不愧是世家子,浑身上下都透着大方的劲儿,比大公子还有气派。宋佩瑜还没喝几杯,管事们就如同下饺子般,‘扑通’、‘扑通’的倒了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