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节(1 / 1)

庆脆脆道:“亲是亲长的意思,就是爹娘,也可以说是长辈。这句话是说爹娘很讨厌我,但是我依旧孝顺,这才是贤德。”三叶子不解地皱眉,“可是大嫂子讨厌我,以前在村里,她总拽着我耳朵骂我是丧门星,还说我怎么还不死,早死了她就能解脱。这样我也要孝顺她吗?”可是,他不想。“这个叫圣人的人写得书好奇怪。他小的时候肯定没挨过打。”庆脆脆失笑,“嫂子也觉得不好。你记得,人不能活成爹娘的影子,有时候爹娘也会犯错。”她想了想,举个例子,“假如有个婆婆眼盲,明明再往前一步就要摔下悬崖了,这时候她跟背着她的儿子说往前。你说要不要听呢?”三叶子连忙摇头不赞同,“不能听。”“可不听娘的话,不就是不孝顺了吗?”三叶子犹豫道:“那...听?”可是听了不就摔死了嘛。庆脆脆揉揉他小脑袋,“所以不能愚孝。明知道爹娘说得不对,还听话,那就是笨蛋。三叶子要当笨蛋嘛?”三叶子眼睛瞪大,“我不当笨蛋,我要当聪明伶俐的人,像狗蛋哥哥一样。”孺子可教也。庆脆脆一脸欣慰。很久之后——那时,庆脆脆已经是两个熊孩子的娘,围观了一场小叔子教两个侄子读书讲理的名场面。——假如有个婆婆眼盲,明明再往前一步就要摔下悬崖了,这时候她跟背着她的儿子说往前。你说要不要听呢?“不能。”两个软乎乎的稚童音同时响起。——所以不能愚孝。明知道爹娘说得不对,还听话,那就是笨蛋。“那娘说不爱吃青菜的孩子就不是乖孩子。我要是不听话,那还是不是笨蛋了?”县里有名的教书先生败下场。“这家里,只要是你娘说的,就都对。”......作者有话要说:飘过~~~求小心心收藏啦第37章 .镇上的铺子·起初是没有镇的,县下的便是百户成一里,后来商客汇聚,百姓集聚不成县但是课税,故而命名为镇。临海县辖制范围不大,下属只有四五个镇。海货生意惯常去的是五陵镇,是临海县最小规模的镇子,南来北往的生意人也不多,但花溪村王家二房的生意在此地最有名。寻摸好一点的铺子不容易,如果是县里的话,有人专门做倒买倒卖的事情,人称掮客,能帮着推荐正处于售卖的商铺,在五陵镇自然没有这样的人。不过庆脆脆在镇上摆摊的次数多,且为人大方,不抹零头就送一小竹筒的鱼酱,处下不少好的交情。前后打听了一会儿,很快在镇上寻到一处铺面。临街,在镇子正中,地段好,客流量大,前店后小院,小院子还自带一口水井,铺子前后两道门,唯一让庆脆脆犹豫的是,要价不斐,一口价五十两。店家是个四十多岁的老掌柜,家里儿子在府城读书,据说是学识不斐,将来前程不可估量,所以举家搬迁。这铺子之前是卖胭脂的,人一踏进去尚能闻到香地呛人的气味。庆脆脆悄声在丈夫耳边嘀咕,“这股味道和你昨天买回来的香脂好像呀。”王二麻子表示赞同。家里如今不缺钱,吃喝穿都有脆脆打理,他眼瞅着镇上的小媳妇们都从香粉铺子里买东西,瞅着人不多,红着脸给妻子买了两盒。最好看、最好闻的两盒。不过他有些遗憾,脆脆说自己不爱打扮,所以放起来了。可不得放起来嘛。那香脂海棠色,一点就晕得整个脸蛋红扑扑的,家里没有亮锃锃的镜子,她只当是寻常的香膏,一抹一小坨。三叶子看了以后说像是山里野猴子的红屁股。今日出门不敢多碰,生怕镇上的人家以为她不正经。这一处看过,两人去了第二处。第二处是王二麻子自己寻摸过的,他性子憨实,自从脆脆说了想让他提前在镇上寻摸铺子,来来回回去过好几次,那主家早就嫌烦了。探眼一看,今日身边还跟了一个月季般娇艳的小娘子,顿时心里一亮。这是做主的来了。庆脆脆听店家热情地介绍了半晌,前后看尽,道:中晌过后来给答复。出门前已经在灶上温上了饭,家里三叶子也知道他们一去一整天,庆脆脆和丈夫寻了一家不起眼的面馆。一人一碗清汤面,吃过后躲在此处避阳光。今日是个大日头,空气闷燥,两处地方一个镇中,另一个在镇西,隔着些距离,自然一身黏腻。庆脆脆喝了一碗苦荞茶,同丈夫商议,“你属意的那一处铺子是不错,唯一缺点是在镇子西边,寻常来赶集的村落户多是从东边来。”王二麻子没想到这一点,“但是这个铺子也有它的好处。靠西边,若是咱们将来的生意再往大,县里的人来,或者是我们往县里去...”他手指在桌上比划下,道:“而且东边有山货的铺子在,若是咱们落在镇中,两家肯定得抢客人。”庆脆脆惊讶地看着他,“这是你自己想到的?”王二麻子点点头,有些羞涩,“难不成有错?”这可太没错了啊。果然人在外边跑动,接触的人多了见识和阅历就不一样了。“你还盘算着要把咱家生意做大?”王二麻子往前凑凑,低声道:“我打听过,现在做海货干生意的,咱们家是独一份。老话都说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呢。”庆脆脆看他落在桌上的大手,洁净宽大,虽然肤色依旧发暗,早年在山上砍柴打猎受伤的疤痕犹在,却有一种饱经风霜后恬淡的温柔。她伸手握住他的大掌,温凉相触,相辅相成,“那就选城西这一处的吧。我也觉得合适。”王二麻子兴高采烈地起身,“那咱们现在就定好吧。”那店家说最近有不少人家在打听呢,万一叫别人预定去了就不好了。庆脆脆由他拉着往外走,别人指点大庭广众、拉拉扯扯的细小声音不断,可她不在乎。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她要是光在意别人的眼色,岂不是自找不痛快。镇上铺子的价位自然是比码头那里贵,几番来回机锋,最终以十三两银子购进。那店家心理价位是十四两,奈何这小妇人笑得跟朵花一眼,砍价起来一点都不手软。因着店面接手后还得重新修缮,砖石还有柜子,都得重新换,店家最后退让了。砍了价钱,请乡长和此处商头管事的钱便是自己掏了,庆脆脆也不拖拉,本来今日出来身上就带够了银子。等到天快黑的时候,一切手续齐全,照旧是要请人家吃饭的,且在镇上写明文书,得有此处里正的红手印见证,两人锁上铺子,一并去了相熟的酒楼。酒楼掌柜知道是他们来,特意让人空出一间包厢,给足了王家面子。上的菜式也不俗,鸡鸭鱼肉都有,临走前还一人包一只荷叶鸡送上。庆脆脆感念掌柜的周到,正要结钱,却被掌柜的拦下。“王二娘子不用跟我这样客气,我家东家最近看了我这酒楼的账簿,夸我经营有道。是我沾了您家的光。这一顿便是某请了。”庆脆脆便不再推辞,瞧他似乎还有话说,眼睛一转便道:“明日我们还来镇上,到时候亲自与您道谢。天色不早了,还得赶回村里。”掌柜便不留人,目送夫妻两个走远,背手向后,哼着小调子往后堂去。有道是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今儿舍了一桌好席间,明儿谈事情的时候才好拿捏。东家交代他势必要在海货生意上插手,他可不得好好筹谋一番。——第二日却是只有王二麻子来,手里提了四五条鲜活的大肥鱼,还有一大筐珍鲍。算下来,不比酒楼昨日那场席面差。“家里买了铺子,我娘子更心急村里的事情,实在走不开,这才让我上门的。”王二麻子憨憨笑了笑,一点儿也看不出昨天妻子说掌柜惦记自家生意的震惊,他不时往外边看,掌柜场面话还没完,就听他道——“哎,我家的骡子.....”好嘛,骡子跑了,人一追出去,再没回来。掌柜的无奈,只好到他家铺子去问,结果门脸大开,只有打柜子的杂工、铺地砖的泥匠工。问主家去哪了,卖鱼干去了。到了市集一问,鱼干卖完了,去码头了。往码头一撵,得,已经回村了。一来二去,等到酒楼掌柜见到两位正主,正是王家海货铺子开业炸红鞭的时候。刚巧江州入梅,大白天的天色跟夜里差不多,这家新的门脸门前两只红灯笼,屋子里也是上中下三盏炸花灯,映得亮堂堂。鞭炮一响,临近的人家都凑过来看热闹。哟,瞧瞧,搬出四五个箩筐呢。哎哟,还搬了炉火出来呢,这生意人真豪气,那大铁锅里大半盆都是油呢。‘嗤啦’一声响,穿着白挂兜,嘴上捂着透气麻罩巾的胖师傅将切得方正的半湿半烟熏过的鱼干下锅,很快香气四溢。——“各位街坊邻居,花溪村王二家的大海铺子今儿个开张啦。”喊话小二头顶的牌匾,笔走龙蛇两个字——大海他嘴上也兜着一块透气的布巾,声音却是又响又亮。——“开张前三日,不拘品类,买五斤送一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