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文学入侵> 第 32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27 章(1 / 2)

秦岭以北,长城上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间银装素裹。

冰雪之中天色渐暗,除夕夜将近。

人们脸上的笑意浓了,城市里的商店已提前挂起贺新年的喜庆标语。

大红电灯笼家家挂,门前对联贴。毕毕剥剥的爆竹声,刺啦的烟花声交织成响。烟花冲到上空,将满空雪花都染上光晕,空气里飘散火/药香气。

天地一片肃白,城市乡镇,大街小巷却到处洋溢热烈红色。

将近年关,辛苦了大半年的人们从五湖四海、大江南北,重返故园。

他们洗去了一年的风尘,换下了汗湿的工衣,不再愁眉苦脸为加班。

一对刚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夫妻,拉着自己蹦蹦跳跳的孩子一起漫步雪中街道。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街边灯火通明,街上荡漾着轻松慵懒的歌曲。

透过窗户看去,每户人家都拥在电视前,春节联欢晚会前的新闻正在播送:“日前,通过国家集中带量采购,高价值耗材与去年相比,平均降价93%”

孩子戴着帽子,裹着袄子,小脸跟商店前灯笼一样红彤彤的,天真地仰面问父母:“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呢?”

父亲想了想,说:“有一个传说。据说很早很早的时候,有一种特别可怕的怪兽,叫做夕。每当一年的最后一天,它就会闯到村庄里去吃人和牲畜。人们和夕长期斗争时,发现它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就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求来年安宁。后来人们就管这一天叫做除夕。”

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睁大眼睛往天上看:“那现在夕还会来吗?”

母亲笑着说:“我们年年守岁放鞭炮,它就不敢来啦。”

孩子却忽然大叫起来,指着天上::“哇!妈妈,夕来啦,夕来啦!它是白色的,长得像龙,四只脚,它从天上飞过去啦!”

夫妻俩抬头看去,漫天大雪纷纷而落,鞭炮的烟霭更添朦胧,天上似乎有一抹模糊白色倏尔而逝,却什么也看不清。

从天上看人间,也看不分明。

少女侧坐白龙背上,隔着茫茫风雪望向人间,只看得到地上闪着无数星子般的光彩。一霎时,仿佛天地倒转,星河生地上,他们反而行在江海。

解除锁链后,霍阙的速度快了不止一倍。

二人过长江,越秦岭,渡黄河,走走停停,花了一个月。

白龙载着少女从天空飞去,却只花了几小时,就从北方飞回了长江流域。

前方是长江三峡中的巫峡,也是霍阙常年居住的地方。

白龙停了下来:“到了。”

他化回雪发白衣的形象,牵着张玉,一步步走到了江边。

长江波涛滚滚,兼天而涌,声浪骇人。

江边却乌压压的都是人。

郝主任、彭院长、常教授、王勇一行人,还有和特安部其他人早已提前得到了消息,率领大批资深者与军人,面色肃然,严阵以待等在江边。

郝主任神色复杂:“我们都知道了。小玉,你跟你跟霍上校一起去取核心文本。”

“是。”张玉应声。

张玉跟着霍阙下到了水府之中。

碧涛水府,烟波浩渺。

长江之下,积攒千万年的沉沙与流水一齐东去。

有一张微缩版的三维中国地图投影,就沉在江中。

鱼儿游过西藏高原,水草穿过秦岭山脉,螃蟹爬过长白雪山。

流水淌过透明的投影,山川河流在水底微光,旋转。

这是霍阙常年牺身的江山社稷图。

他走进其中,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都纤毫毕现,都亮着无数欢腾的人声。

冰冷粗犷的男子声音,有柔美细弱的女子声音,有沧桑低沉的老人声音,齐齐高唱着咏颂这片土地的歌谣。

呼应着歌声,从山河之中,缓缓升起了一册散发着金光的古书。

它在长江江底,江山社稷图之下,裹满泥沙,被流水千百年冲刷,从泥壳里露出的一角却依旧簇新,放着璀璨的金光。

霍阙捧住书,浮出水面。

他一步一步,走到特安部众人跟前,捧出了这本书。

看到书名的这一霎,常教授失声:“原来是它果然是它!”

这本书的封皮上,用古老的字体写着《墨子》。

在他捧出《墨子》的瞬间,无边金光从书上浮出,飞向整个中国。

噗通,噗通,忽然有一个声音响起来了,它在整个中国的上方响起来了。

在听到这阵“噗通”声的时候,在场的所有资深者心头都浮出感动与恶寒,仿佛有什么被当做理所当然,视而不见几千年的存在,终于被听到了。

“天、天上”不少资深者咽下一口唾沫,身体素质如他们,看到那浮出历史水面,显出真身的存在时,也禁不住浑身战栗——

一个庞大的影子盘在中国之上,张开的羽翼则遮盖了大半个世界,虽不见全貌,但它规律的心跳声砰砰地响在神州上方。

它将脆弱修长的脖颈盘在秦岭的山脉上,美丽的尾巴逶迤在长江黄河的水波里,洁白的鳞片一张一合,温暖绵密的呼吸轻吐在南方的丘陵,身体已大半与中国的土地深深融合。

它正在沉沉睡着,温柔地呢喃着睡梦中听到的故事。

它的梦里有大漠黄沙,雪域高原,江南烟雨。有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有唐诗的剑光浸在美酒中,有宋词的清丽烟波这些景象不停在天空上变幻。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那些它曾经历过的,不曾经历过的,都通过深度的融合,进入了它的梦里。

长江壮丽,黄河雄豪,千古青史绘成神州一梦,让这头星空巨兽醉得不知桑田沧海。

他们此时正站在它的胸口位置。

霍阙取出核心文本的位置,正在它的胸口。

“那是什么?”张玉抬起头,也看到了那遮蔽着中国,演化着青史的巨兽。

霍阙道:“那是≈lt;墨子≈gt;世界的世界真身。”

张玉眼睛眨也不眨看着他:“那你呢?你是谁,为什么会知道核心文本所在?”

她固执地等着他的回答。其他资深者也有此问。

霍阙却神色黯淡,久久不语。

看到核心文本的真容后,一旁的郝主任、常教授却早已将所有线索全部被串了起来。

常教授跟老兄弟郝主任对视一眼,得到他许可后,叹了口气:“我来说吧。”

常教授道:“附属文本本身就是超级文本的剧情层,是其内容。≈lt;三国≈gt;,与≈lt;三王墓≈gt;,应当都分属‘兼爱’。”

“‘视人之身,若视己身’是≈lt;墨子≈gt;兼爱篇的原文内容。”

“≈lt;雷锋≈gt;与≈lt;青春≈gt;应当是‘非攻’。”

“≈lt;将进酒≈gt;是“尚贤”,而≈lt;七子之歌≈gt;是尚同。”

一个资深者疑惑:“≈lt;青春≈gt;与≈lt;雷锋≈gt;之争,为什么≈lt;雷锋≈gt;会是‘非攻’?非攻不是要和平,不要战争吗?”

常教授道:“并不是这样。墨子主张的非攻,不是完全废止战争,而是要求停止‘不义之战’。相反,有些征伐,墨家认为必不可少,比如汤伐桀,武王伐纣,在墨子的概念里,都不叫‘攻’,而叫‘诛’。‘诛’就是顺应民心的战争。面对不义之举,残暴之徒,墨家恰恰是一贯主张要去诛恶的。”

“≈lt;青春≈gt;并不符合‘非攻’,它是对‘非攻’的扭曲。而≈lt;雷锋≈gt;文本的作为才真正符合‘非攻篇’的内容。”

“因为三国与三王墓都是≈lt;墨子≈gt;中兼爱篇以附庸文本的形容具象化,所以三王墓中能够集中体现‘视人之身,若视己身’的客,直接取代了≈lt;三国≈gt;碎片的出现。”

“≈lt;三王墓≈gt;可能是兼爱篇与非攻篇的交集,因为三王墓里既有代表兼爱的客,亦有代表反抗不义之举的‘赤’。赤重新出现了,复苏的却是≈lt;雷锋≈gt;文本,很可能就是因为代表‘非攻’的≈lt;雷锋≈gt;直接取代了赤的位置。”

“而墨子的主张概括起来,就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

“目前没有出现过的,看似只有代表‘天志明鬼’的附庸文本”

在看到《墨子》后,又看到了特安部的信息后,以常教授的学识,早已将一切都想了清楚,瞬间联系了起来:“实际上,天志明鬼早就出现了。或者说,‘天志明鬼’,才应该是出现的最早的附庸文本。”

“墨子的主张之间并不割裂,是一个整体。”

譬如尚贤尚同,天志明鬼之间的关系。

墨子说尚贤尚同,要求政权向农与工肆之人也开放,要求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以贤德选拔管理者,甚至,选天子。

选出一整套的班子后,然后是统一思想。

选出来后,民众拥护被选出来的贤者们,而这些层层的贤德的管理者,则必须贯彻天子的思想,天子则必须贯彻天志/鬼神的要求。

那天志明鬼又是什么呢?

在天志明鬼篇里,墨子讲的很清楚。

“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

“上中天之利,而中鬼神之利,而下中人之利。”

“墨子试图说明万民的利益于天、鬼的利益一致。天、鬼之利,在人间就是‘人之利’。

譬如夏桀,商纣,周幽王等,都是暴虐百姓,所以天志鬼神都要来惩罚他们。

墨子所崇尚的天志,鬼神,其实是墨子所代表的生产者,劳动者的意志的化身。他崇尚天志鬼神的用意,跟其他统治阶级推崇宗教是截然相反。

其他统治阶级宣传天命,鬼神,是为了蒙骗百姓,恐吓人民,压迫人民。

而墨子之所以宣传天志,明鬼,是出于时代的限制,主观上却是为了百姓的利益。

按墨子对天、鬼的解释,也就是说,尚贤尚同里,贤的标准,尚的同,都是指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推选出来的人,必须层层尚同,百姓同于天子,天子尚同于天/鬼神。而这个‘天志’、‘明鬼’,在墨子的理论里,就是民众的集体意志也可以叫做‘土地意志’。”

之前,安其拉发给中国一则消息:楚王伪装成青铜女神像的样子,出现在了美国北方。更糟糕的是,出现在美国南方的羽蛇神,跟出现在美国北方的楚王,它们都是被“真相”唤醒的,而且能量性质完全一致。

——但“真相”是韩国土地意志的残余力量所化。

被它所照到的人会产生异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