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玄幻奇幻>谍战1937向懿轩容静怡> 第282章 幕僚会议(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幕僚会议(2)(1 / 2)

林森主席扬扬洒洒的论说,中心意思还是南京不设防;蒋结实插上一句道“南京是首都,不防守,直接放弃何以向国民交代?”

时任民委会作战组组长的刘斐提出“南京是我国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弃当然不可;但不应以过多的部队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用象征性的防守;作适当抵抗以后就主动撤退。”

刘斐的话得到李宗仁、张群、顾祝同、白崇禧几个大佬的赞同。

向懿轩看了看会场上众人的表情,见赞同南京不设防;只作象征性防御的人占了大多数,便就趁机阐明自己的观点“根据倭寇《第二期作战计划大纲》,他们进攻南京的时间是月日,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月!”

大佬们陷入焦灼的沉默中,向懿轩能看见最高统帅额头上有汗水珠子冒出。

向懿轩又道“如果不尽快下达命令让中央机关和百姓撤离,死伤几十万人那是显而易见的事!”

向懿轩知道南京大屠杀官方确认的数字是三十多万,才未雨绸缪地讲出死伤几十万人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

最高领袖和大佬们依旧沉默,向懿轩有点着急;寻思国民党的会议和红党差得太多,红党会议是畅所欲言,言者无罪;可是今天有最高领袖亲自主持的会议尽管也不失畅所欲言的氛围,但在最后关键行的是保卫南京还是放弃南京这个关键性的命题上大家却是缄口不言。

向懿轩终于按捺不住,自顾自地说“昨天卑职将日军进攻的南京的作战计划送达,南京城竟然是一片祥和没有一点战争就要临近的迹象;国府一些部门也是危机感淡漠,这是十分危险的迹象!”

蒋结实此时心情很复杂,他心里明白南京确实不利于防守;但从政治角度而言,南京作为首都又不能不守;而他所期望的众人誓死捍卫南京的场景也没有出现。

就在此时,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主任唐生智突然站起来大义凛然道“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吗?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吗?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蒋结实听后大喜,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长官;唐生智也慨然受命。

向懿轩有点失望,正因为唐生智的固执己见才造成南京大屠杀悲剧的上演。

高级幕僚会议一最高统帅的“固守南京”之命令划上句号。

向懿轩知道蒋结实这是为了给自己洗脱罪责,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责骂老将不抵抗;东北军几十万人被小日本一个营的兵力打退转移至关内进行“剿匪”;卢沟桥事变后蒋结实夸下海口“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南京是首都,一国领袖出言放弃的话;那么他还得下野。

唐生智担当起,守卫南京的最高责任;以南京个师的守备部队为基础,调集了个师增援南京,南京守城兵力达个师,共计万人。

此外,国民政府也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积极备战,另一方面于月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

在一份就迁都致军内各级长官的密电中,蒋结实表示“宜抱破釜沉舟之决心,益坚最后胜利之自信,寸地尺土,誓以血肉相撑持,积日累时,必陷穷寇于覆灭。”

向懿轩陷入深沉的忧虑中蒋结实此举尽管令人心生不满,但从当时的局面而言也算明智;只是战局很快就超出了蒋结实的预料。

向懿轩本想以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促使国府和最高领袖制定出“南京不设防”的战略战术,但事与愿违。

向懿轩见自己“转移民众,迅速撤离”的愿望难能实现,便就提出另外一个方案“报告委员长,卑职坚决拥护您的决策;但南京和上海两地是国家的重工业之地,还希望领袖能下达命令迅速向大后方转移!”

蒋结实将向懿轩又提新建议,有点兴奋地说“好呀!国府早就有这样的打算!”

“委员长,向将军的岳父是民族企业家容天孝!”夏天尊站起身来说了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