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8 章(1 / 2)

曹觅按照自己记忆中父母那一辈处理羊毛的方式,与刘格仔细交流了许久。

这其中,需要使用到的工具,她也大致描述了一番。

对于利用羊毛,曹觅并不太担心。

因为这个世界其实已经有了麻线的纺织机,羊毛的纺织工具和现有的纺织机有些类似,刘格他们只需要在现有工具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像水泥和油墨一般,进行“无中生有”的研制。

而另一个让她安心的事情是,她的空间中,是有全套工具的。

这意味着曹觅自己随时可以根据刘格他们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交代完羊毛这边的事宜,曹觅休息了一会儿,当天下午,她终于找到时间,来到后院,查看起丹巴送来的那些植物。

整整九盆形态各异的罕见奇植被摆在了庭院当中,都是盛朝本土没有或者罕见的品种。曹觅一一看过,顿感失望。

东篱在她身后服侍,见到她面上表情,小心询问道:“王妃不喜欢吗?”

曹觅勉强地摇摇头,道:“也没有,倒都是挺好看的。”

她之前与丹巴说的时候,用的是自己喜欢奇花异草的借口。丹巴按着这个思路,送来的这九盆花草都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

他哪里能想到曹觅看重的是实用性,而不是没什么作用的美观程度。

东篱闻言,又道:“奴婢见识不多,但这些花草,确实从未见过。如今整个辽州,乃至整个盛朝,王妃这里的,应该是独一份呢。”

曹觅扯着嘴角笑了笑。

她想了想,又打起精神道:“你让人好好照顾这些花草吧。之后可以的话,也分几盆出来。上次受了秦夫人的红笼果,下次找个机会,也与她送两盆过去,好偿了这个人情。”

东篱点点头,回道:“是。”

曹觅看完了花草,有些兴致缺缺,正打算回去的时候,东篱又道:“除了这些,丹巴先生还送来了十余袋种子。”

曹觅闻言,有些诧异:“种子?”

她只看到这九盆被精心装饰过的盆栽,还不知道丹巴还送了些别的过来。

东篱便解释道:“丹巴先生说,活的花草在商道上极难运送,很多他想为王妃带回来的奇异花草,运到半路都枯萎了。

“他做了两手准备,也为王妃带来了一些种子,说是王妃如果有兴趣,可以吩咐下人尝试栽种。”

“他想的倒是周全!”曹觅欣喜地问了一句:“种子在哪?拿来与我瞧瞧。”

东篱给旁边一个小厮使了个眼色,很快,小厮便从旁边一处厢房中,取出了两个大木盒。

两个木盒中装着十几个大小模样相仿的麻布袋,麻布袋并不大,约莫只有成年男子两个巴掌大小,但都鼓鼓囊囊的。

里面装着的,显然就是东篱所说的种子。

曹觅来了精神,随手拆开一个袋子,从里面抓出一把褐色的种子。她并不认识这种种子,但看着这十余个麻布袋,却突然想到了一个“偷天换柱”的好法子。

她装作观察种子的模样,随口询问了一句:“这些是昨日丹巴先生送来的,你们可有拆开看过。”

东篱一直跟在曹觅身边,她对这种小事并不知晓。但方才那个过去取种子的小厮上前一步,解答了曹觅的问题。

他道:“回王妃,因为昨日事情太多,小人拿到这些东西之后,拆开了几个袋子,确认里面都是种子之后就,就收起来了……还未尽数查看过。”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忐忑,显然是害怕曹觅因为他做事不周全而责怪他。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此番行为正中曹觅下怀。

曹觅看了他一眼,安抚道:“嗯,不怪你,也是我忘了吩咐。”

接着,她又嘱咐道:“今后不管是丹巴,抑或是其他戎商,若是送来了种子,第一时间要告知于我,送来与我查看。”

那小厮见她没有问罪的意思,松了口气,答道:“谨遵王妃吩咐。”

曹觅满意地点点头。

另一边,她佯装随意地打开了第三袋种子。

取出一小把之后,曹觅突然眼睛发亮地对着身后的东篱说道:“嗯,这种种子的模样倒是有趣。”

因为位置的关系,此时,东篱和其他人站在曹觅身后,并没有看到她方才取种子的动静。

东篱闻言抬头时,只看到曹觅手中捧着一把金灿灿的,形状有些怪异的种子。

她愣了愣,点点头附和道:“像是……奇怪的黄色豆子。”

“像豆子吗?”曹觅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拨了拨手中的玉米粒。

方才她就是趁着众人都没注意到的时候,将第三袋中的种子换进了空间,转而弄了一些高产玉米种子出来。

这批玉米种子是她还未查出病症时,自己到种子集市上去采购的。当时那个买种子的老大爷信誓旦旦告诉她,这个品种的玉米亩产能达到一千斤以上。

曹觅自己非常喜欢玉米,玉米不仅可以直接煮熟食用,磨成玉米淀粉,也可以开发出许多花样繁多的吃法。

所以刚才出于自己的私心,她第一个将玉米拿了出来。

但其实玉米并不是现在最佳的选择。

玉米的种植对于肥力和土质都有着极大的要求,而且论起产量也不算太高。明年将这批种子投放到容广山庄,种出一批尝尝鲜倒是不错,但是要作为主要屯粮,还是差点意思。

于是曹觅将玉米粒装回,转头又取过另一袋种子。

这一次,她找回了理智,一番“偷梁换柱”之后,从袋子中取出来的,是一把不起眼的黑褐色扁豆状种子。

东篱凑近来看,突然笑了笑:“看来丹巴先生送来的东西中,不都是新奇的,也有些平平无奇的东西。”

“平平无奇?”曹觅看着手中的红薯种子,附和着笑了笑,“嗯,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

说起红薯种子,很多现代人也会惊奇。大部分人别说见过了,根本就不知道红薯其实是有种子的,而且,红薯的种子也可以用来播种。

说起这种子的来历,曹觅其实也有点无奈,它们是之前她买其他种子,商家送的添头。

曹觅虽然自己家没有留种薯,但是附近的乡邻早前知道她要回来,便连她要种的那份一起准备好了。所以当时曹觅得到这点红薯种子的时候,只觉得哭笑不得。

她将种子随意扔到了仓库,转头便忘记了这回事。

令她完全没想到的是,这一袋自己原本完全没放在心上的东西,竟成为如今的“救命稻草”。

曹觅捧着这一袋珍贵的红薯种子,只恨自己当时没有跟种子店家多买几袋。

她空间里确实有几大筐可以直接使用的种薯,但是如今她根本不可能拿出来。种薯目标太大,也根本解释不清来历。

所以,这一袋能顺利蒙混过关的红薯种子,就是曹觅接下来最大的指望。她只希望这些在东篱眼中“平平无奇”的种子顺利发芽,等它长出红薯藤,就可以直接用红薯藤来扦插。

东篱见她捧着那把种子看了许久,猜测着询问道:“王妃,是想要栽种这些种子吗?”

曹觅闻言,从回忆中回过神来。

她将红薯种子送回袋子中,一时竟觉得把这么珍贵的东西就留在这里实在有些不安全。

于是她紧紧抓住装着红薯种子的那一个麻袋,转头对着东篱说道:“嗯,我看有几种种子新奇得很,既然丹巴没能将它们的植株带过来,我们自己栽种也是一样的。”

但很快,她就想到了一重顾虑:“不过,如今已经七月末了,算起来,田里都快丰收了,这时候栽种,并不是好时候。”

东篱点点头:“辽州比京城要冷,进入十月份,康城就该下雪了。这些种子也不知道耐不耐寒,现在种下去,恐怕难活。”

曹觅点点头。

“可是……若是等到明年开春再育种,这点种子……哪里够呢……”

她这句话说得极轻,东篱只听到了前半段。

她正要劝慰两句,曹觅突然自己想到了解决办法。

她喃喃道:“玉米种子多,明年先种个几亩,自家尝尝就够了。

“红薯的话,种子不多,也不急着赶春耕了,干脆开春时就先育苗,然后到了夏令时节,再扦插种植就行了!恰好红薯耐旱,只要日照足,就能长得好。”

琢磨清楚这些,她满意地点点头。

东篱没听到她的自言自语,但见她面上云开雨霁,有些疑惑地喊了一声:“王妃?”

已经考虑好红薯种植的曹觅面上挂上了浅笑,她仔仔细细将装了红薯种子的袋子系好,放回木盒中。

“东篱,这些东西一定要收好。”她吩咐道:“明天春天,这些东西,我都要带到容广那边去播种。”

“容广?”东篱微微睁大了眼睛。

她笑道:“我还以为……王妃是准备种到庭院中呢。

“山庄中种的不都是粮食吗?这些种子大抵也都是花种,就同那九盆盆栽一样,王妃何必费心送到山庄?”

曹觅摇摇头。

她胡诌道:“花种自然也可以放到山庄那边。到时候若种得好,我便可以在山庄中举办‘奇花宴’,邀请辽州世家过去赏花。”

曹觅这么一说,东篱便懂了。

她点点头,认真记下了曹觅的吩咐,开口道:“婢子都记下了。”

曹觅笑了笑。

她的目光在那两个装了玉米和红薯种子的麻袋上流连许久,眼看再不离开就要引人奇怪,这才移开了视线。

临走之前,她对着保管的种子的小厮又细细叮嘱了一遍,确保他了解这批种子在她心目中的重要性。

小厮低着头连连颔首,心中已经把那两大盒种子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曹觅说完,终于满意地带着东篱等人离开。

而那些被她留在后院,目前只能呆在麻袋中的一粒粒种子,孕育着微小但真实的希望。将在破土之后,养育这一方贫瘠的土地。

——

过了两日,张氏来找曹觅辞行。

她抱着小子规,在婢女的带领下来到曹觅面前,行完礼后,便说出了要随丹巴商队离开的事情。

曹觅没有立刻答复她,转而取了案几上一块刚做好的奶糕,喂给了小子规。

小子规看了张氏一眼,得到母亲的默许之后,这才接过奶糕。

她接过后,第一时间也没有直接送进口中,而是举着糕点,递到了张氏嘴边。

张氏温柔地看着她,摇了摇头,示意她自己吃。

小子规踟蹰了一会儿,这才小小地啃了一口。

曹觅这边常备的糕点都是按着家里三小只的口味来做的,不仅味道好,而且软硬适中,十分适合孩子食用。

小子规吃了一口,便开心地眯起了眼。

她吃东西的模样十分可爱,引得曹觅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小女孩察觉到曹觅的注视,甜甜一笑。

张氏教了一句:“就知道吃,快说,谢谢王妃赏赐。”

子规便眨巴着眼睛看着曹觅,笑着含糊说了一句:“谢,谢王妃。”

见到小女孩这么可爱的反应,曹觅心都软了:“不用,你喜欢就好。”

她抬头对张氏说:“子规这模样,真是讨人喜欢得很,你教得真好。”

张氏笑了笑。

谈起自己唯一的孩子,她也十分骄傲,于是罕见地没有自谦,而是回了句:“子规是个好孩子。”

曹觅便又转头去看子规,询问道:“子规,你喜欢这里吗?”

子规点点头。

曹觅又问:“你们马上要回草原去了,小子规会不会想念这里?”

刚满两岁的孩子并不懂得“想念”的含义,闻言她困惑地抬头,朝着自己的母亲求助。

张氏安抚地摸了摸她的发顶,回了曹觅一句:“民妇会常常与她提起王爷和王妃,定不会叫她忘了王爷和王妃对我们母女的恩德。”

“说到这个……”曹觅顿了顿,话风一转:“我近来倒真有点事情,想请你帮个忙。”

张氏闻言一愣。

她有些奇怪,不知道曹觅这样有钱有势的北安王妃,会有什么事需要她一个平民来帮助。

但她很快表态道:“王妃有命,民妇必定尽力。”

曹觅笑了笑:“不过是一件小事,你看看能不能办。如果实在没办法,那也没关系。”

她将话题转移到羊毛那边。

“我近来需要大批的羊毛,但辽州境内饲养羊的人家不多,所以打算往塞外采购。

“塞外的戎商,我只认识丹巴这些人。我与他们交情不深,也不甚信任他们。

“这几天,我突然想起你。你如今定居于阿勒族,又恰好居住在离辽州不远的地方。戎族以放牧为生,牛羊的数量不是辽州可以比拟的。

“所以……我就想着,嘱托你来帮我办这件事。”

张氏听完,沉思一阵,点了点头。

“王妃若需要羊毛,民妇确实可以帮忙在阿勒族,以及周边的一些小部族收购,但是……”

她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若想将收购的羊毛送回康城……恐怕还是得求助于丹巴这样的戎商。”

曹觅很欣慰她能一下子想到丹巴这边,而不是完全没有头绪,要等待自己来提醒。

“对。”她点点头,又道:“我是这样想的。如今收购羊毛只是尝试,免不了要经过丹巴那一关,他在辽州和戎族两地经营许久,与他合作能省下许多麻烦。

“我可以去与他分说清楚,租借下他的商道,供你将收购好的羊毛送进来。但是……”

曹觅顿了顿,看着张氏,又提出另一种方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