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9 章(1 / 2)

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曹觅先将种子的事情放下。

她在新王府中坐镇了几天,解决了一些需要她亲自主持的内务,便带着已经赶制出几种基础农具的刘格,准备往容广山庄走一趟。

三个孩子本来想跟着,但考虑到山庄那边还是刚起步,脏乱差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很有威胁,曹觅还是咬咬牙拒绝了。

路上,她边与刘格交流,边张望着四处的风景。

马车出了康城一路往东走,行了大半个时辰,如今已经踏上属于北安王府的土地。

身旁,刘格向曹觅介绍道:“最紧要的耕犁与耖具我们都已经摸索到了制作方法。这些东西做起来不难,但在府中无法量产。小人准备在山庄中逗留几天,指导那些人当场再制作一批。”

曹觅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还是刘匠考虑得周到,只是这样一来,就要辛苦刘匠了。山庄不比府中,条件更艰苦些,我待会给你留个小厮吧。”

刘格赶忙摇摇头:“多谢王妃关心,小人此次已经带了两个学徒,有他们照顾小人就足够了,不敢劳动王妃的人。”

曹觅笑了笑,知道他喜欢清静,于是不再坚持。

谈完了农具的事,她指了指马车外一处引起她注意的地方,问道:“刘匠,你见多识广,可知道那些是什么东西?”

刘格凑前一看,恭敬回道:“回王妃,那丘陵离我们有些远,小人看不太清楚。但小人猜测,那应该是姜石。”

“姜石?”曹觅恍然大悟。

姜石是一种民间称呼,这种石头,其实就是石灰石。

曹觅记得那个地方也在戚游的封地之内,不禁暗自嘀咕道:“若那一片都是姜石,倒是一笔大财富……得想办法利用起来……”

没办法,她现在有点缺钱。

收拢那么多流民显然在她的计划之外,在那些流民真给她做出点贡献之前,曹觅必须一直花钱养着他们。

再加上种地除了有人有地还不够,农具,肥料,水利,哪一样不是得紧着安排上?

也就是原身姐姐能干,死后给原身留下了一大笔财富,而王府中各项开支又都有戚游顶着,曹觅才能直接大手一挥,将千余人都留下来。

她最近也在琢磨来钱的法子,而且是来钱快的法子,好让自己度过这段只进不出的日子。

突然,她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什么,又问刘格:“刘匠,你说这辽州境内,能找到粘土吗?”

刘格似乎有些奇怪她为什么会这么问,但仍旧认真回答道:“回王妃,必定是有的。辽城这边粘土丰富,本朝太-祖时期,威慑四方,北面戎族不敢来犯,辽州也太平。

“在那个时候,正是因为辽州粘土多,甚至在北边的暨乐城,还设置过一处官窑。”

他说完,叹了一口气,似乎在惋惜辽州昔日的富足安宁。

曹觅点点头。

她没有心思和刘格一样为过去的辉煌感慨,她看到的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有了石灰,又有了粘土,那她来钱的路子就有了啊!

水泥!

早在古代,勤劳而聪明的中国人民就会煅烧石灰石用于建筑房屋了,但现代常用的硅酸盐水泥,却是要到19世纪,才被一个英国人发明。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粘土。

将石灰石和粘土按比例混合后送进窑中烧制,之后再研磨成粉,就能制成相当好用的水泥了。当然,现代的水泥制品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添加剂,但是并不重要。

想到这个点子,曹觅眼睛发亮地继续询问刘格:“没想到刘匠对矿石粘土一类也有了解?”

刘格忙谦虚道:“小人以前在兵器库任职,木、铁、矿的东西都知道一些,但却都不精深。”

“刘匠何必妄自菲薄。”曹觅笑道:“专才有专才的长处,通才也有通才的优点。府中专才不少,但通才却只有刘匠一个,能得刘匠,是我的幸运。”

刘格不好意思地摆摆手。

曹觅便也不与他客套,直接说道:“山庄的事如果不急,你让府中其他匠人去做。我近来有个想法,过两日你得了空闲,回王府来找我,我对你另有别的安排。”

刘格愣了愣,点头道:“是,小人知道了。”

没想到过来山庄一趟,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曹觅的心情陡然间轻松了许多。

又过了个半个时辰,她们来到容广山庄的大门前。

南溪和北寺早得知她要过来的消息,已经在门口等着。

曹觅上前,他们便一边为曹觅带路,一边为曹觅解释山庄中的情况。

两人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配合相当默契,曹觅听他们有条不紊地诉说,心中也渐渐有了底。

这几天,他们先是带着流民将山庄中几处还能用的院子收拾出来,充作暂时的安身之处。之后,又按照曹觅的教导,请了大夫,同时将所有身体不适的人集中送到另一个院子照顾。

于是曹觅到了流民聚集的地方时,看到的流民已经变了一副模样。

他们已经为自己清洗过,不复路上的脏污,衣服也换上了南溪统一采购的粗麻,虽然样式简单,但总算能蔽体保暖。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大部分人在路上都见过曹觅的样子,曹觅到了后,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乱,所有人都跪下来给她磕头,感谢她救了他们的性命。

曹觅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她连受人跪拜都不太适应,见状也不敢再往里走,只带着南溪他们转头离开。

确认了那些流民的状况,她需要处理另一件重要的事。

南溪将她带到山庄南面,指着一条横穿山庄的河流对着曹觅说道:“按照王妃的吩咐,已经找有见识的老农看过了,划出了临河一大片最适宜耕作的土地。

“如今山庄中能耕作的成年男子有近四百人,这块地由他们操持,今秋就能产出粮食。”

曹觅看着地上南溪他们留下的标记,满意地点点头道:“嗯,如果没问题的话,这两天就可以安排他们开始开垦了。农具这边刘匠带了小部分过来,少的让他们现场造一些。至于种子,你把粮仓收拾出来没有?商队该送过来了。”

南溪点点头,“这几天已经有两个商队来过了。只是,奴婢依照王妃的吩咐,并没有进去清点……所以,并不知道那里面有没有种子。”

那肯定没有啊!

种子这方面,虽然曹觅暂时没办法把现代那些作物拿出来,但她空间中还有许多之前在京城仓库中取走的良种!

那李家虽然在契书上做了手脚,弄了大批陈粮来糊弄,但其中也混了不少真正的好东西充门面。

反正曹觅夜里进空间点过,那些良种,足够这批流民用来播种了。

知道南溪没有违背自己的命令,曹觅松了一口气,“嗯,我们过去看看吧。”

她得找个机会,趁神不知鬼不觉,将空间中的种子偷偷放进去!

南溪见她心情似乎十分愉悦,便又说了一个好消息:“王妃仁心。那批奴隶知道王妃愿意留下他们,心中俱都十分感恩,还恳请我一定与王妃转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呢。”

曹觅闻言脚步一顿,疑惑道:“奴隶?什么奴隶?”

——

白氏醒来时,天刚蒙蒙亮。

她看了一眼旁边还睡得沉的小儿子,轻手轻脚地下了床。

与她同个屋的几个妇人也在差不多时间睁开了眼,几人默契地用眼神打了个无声的招呼,穿好衣物出门忙碌。

一个时辰后,白氏端着一小碗粟米粥和几块豆渣饼回到屋内。

她的小儿子已经醒过来,自己穿了衣服擦了脸,坐在床上等着她。

白氏见状笑了笑,感觉忙碌了一早的疲惫都散去了不少。

“娘。”小儿子轻唤了声,探头看她手中端的食物。

白氏将东西放好,转头摸了摸他的头:“今日有你盼了好久的粟米粥喝。”

听到这个好消息,小儿子面上也露出了笑意。

两人享用起早饭。

孩子吃得快,把粥与自己的豆饼吃完后,突然询问道:“娘,今天我们是不是要干活了?”

“你听陈婶说的?”白氏点点头,“嗯,昨天山庄里的管事来叫人,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去开垦田地了。”

坐在她对面的孩子年纪虽小,但早见识过农活的艰辛,得到肯定答复后兴致不高地“嗯”了声。

白氏见状皱起眉。

她放下吃了一半的豆饼,严肃教育道:“山庄的主人救了我们,给了我们活命的机会。以后,我们便是此处主人的奴隶。主人家要我们干什么,我们不仅不能有怨言,还要拼了命去做,知道吗?”

那孩子嘟着嘴,“以前,爹爹不是说过,死都不能为奴吗……”

“所以他才死了!”白氏突然激动地站起来,吓了小儿子一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