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 章(2 / 2)

曹觅摇了摇头,让他们起身,“不怪你们,你们才来多久,比不得夏临这样在府中经营了好几年的老人。”

她表面不显,其实内心也是头疼,看着这几张契书不住地冒着火。

就在她沉默地思考着对策时,厅外来了一个端着食盒的婢女。

春临正候在门边,见状直接将食盒接过。她来到曹觅面前,取出其中的白瓷盅。

这正是这几天来,曹觅每日必吃的补品。

曹觅对她点点头,打开盖子闻了闻。

很快,那股熟悉的危机感袭上她的心头,激得曹觅发蒙了好几秒。

等到危机感过去,曹觅闭眼定了定神,安抚住已经失了节奏的心跳,突然对着旁边的东篱一笑。

“这几日补品吃多了,今日倒觉得有些腻味了。”

东篱关切道:“夫人身子弱,这补品可不能断,如果吃不下的话,好歹喝点汤吧。”

曹觅摇摇头。

她似是无意看到了等在旁边的春临,突然说道:“哎,我这几日卧病在床,没想到几日不见,春临都消瘦了许多。”

她顿了顿,对着春临说道:“春临,你是府中砥柱,可得多顾忌自己的身子,今日这盅补品便赏赐予你吧。”

春临自是跪下谢恩,却不敢接受,“谢王妃夸赞。但这补汤本就是为王妃熬制,奴婢不能逾矩。”

曹觅本就是冲她去的,自然不会让她轻易推却了去。但她不想浪费口舌,直接问道:“即是我赏的,你自然就能受,也得受着。或者,是你想抗命不成?”

春临又磕了几下头,口中道:“奴婢不敢。”

曹觅便笑起来,宛若方才的强硬模样都只是众人的幻觉,“来,你是府中最得用的老人,不过是一盅补汤,你受得起。”

春临无奈,只能惶恐地谢了恩,起身准备取汤。

曹觅捧起白盅递过去,却在春临正要接过时顿住了。

她将白盅收回,转而交给了身后的东篱,“我怎么看着春临的手抖得这样厉害?东篱,你来喂春临喝汤。”

厅中众人被她这番奇怪的吩咐弄得一愣,东篱最快回过神来,忍着心头的疑问,道了声“是”。

她接过曹觅手中的补汤,来到春临面前,很快,舀满了清甜汤汁的调羹被送到了春临嘴边。

春临似乎愣住了,并不张口,只直直地看着曹觅。

东篱催促地问了一声:“春临?”

春临依旧没有动作,只看着曹觅的眼神越来越恶毒。

东篱等人终于发现了异状,北寺下意识转身护在曹觅面前,提防着春临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

曹觅却不畏惧,事情走到这一步,,眼看着她就要揪出真凶了,她半点都不想退却。

于是她站起身,问道:“怎么了?不喝吗?”

春临突然动了起来,推了一把站在她旁边的东篱。

东篱没有防备,直接被推得倒在地上,手中的瓷碗被摔得粉碎,瓷碗中的补汤更是洒得到处都是。

东篱站定之后,喝了一声,“春临,你这是做什么?”

曹觅却镇定自若地站着,甚至心情颇好地笑了笑。

事到如今,她已经可以确认,春临知道汤中有毒。她这一推也没有什么用,曹觅指了指案上的食盒,示意道:“无碍,盒中还有一碗。”

厅中两个小厮这时候终于反应过来,上前直接将春临压制住。

曹觅对着东篱吩咐了一句,“把汤端到府中大夫那边去,验一验里头究竟有什么东西。另外,把今日接触过这碗汤的人,都一起关押起来,日后再审。”

东篱终于从曹觅的话中拼凑出事情的原委,闻言忙点了点头,径直下去吩咐了。

就在她刚出院门不久,戚游带着人来到了厅中。

曹觅不知他为何会在这种时候过来,听到外间通传时吓了好大一跳。

心念一转间,她干脆快速地换了一副表情,哽咽地扑进了刚进门的戚游怀中,“王爷!”

戚游显然没料到曹觅会是这幅反应,呆愣了一瞬后僵硬地询问了句:“怎么了?”

曹觅把头埋进他的怀里,不让他看到自己此时做作的表情,只用手帕按了按眼角,装模作样地擦去根本不存在的眼泪,回道:“春临想要害了臣妾!王爷可得为妾身做主啊!”

戚游看了一眼被两个小厮死死压制住的春临,又看了一眼怀中哭得中气十足的曹觅,半晌点了点头,“嗯,你先起来,此事我自会处理。”

春临被戚游的人带下审问,她在府中的几名同党也顺利被纠了出来。

隔天,戚游派了管家来向曹觅说明原委,曹觅才知道,春临一直喜欢着身为一家之主的北安王戚游。

戚游对原身持家无方的不喜被她看在眼中,她觉得自己在王府多年,府中上下都是自己打点,完全有能力取而代之。

原本,她盼着戚游将她纳了,可是戚游似乎完全没有纳妾的念头,于是她这才对曹觅起了杀心。

曹觅听到这番原由,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她真不理解一个未满二十的小姑娘,怎么会为了情爱做出杀人的事情。这在她二十几年的人生观中,简直是匪夷所思的。

所以当管家随后请示她春临要如何处置的时候,曹觅头疼地揉了揉额头,道:“送官吧。”

“送官?”管家皱了皱眉头,“夫人,像春临这样欺上弑主的刁奴,府中完全可以自行处置,无需送到官府。送到官府那刁奴也是一个下场,左右逃不过一个死。”

曹觅摇摇头,“送官,都送官吧,夏临也是,我本就准备调查清楚之后,通通送官。”

曹觅毕竟是一个现代人,接受了几十年的法制教育。即使她知道两人犯了死罪,也仍然不愿在自己院中,动用私刑打杀个把个罪人。

她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人通通送到官府,由有判定权利的知府去评断她们的对错刑罚。

管家见她坚持,也便不再说什么,道了声“是”便告退了。

他一路回到前院,,直接到了书房,求见戚游。

戚游很快应了,管家得以入内述职。

将方才在曹觅那边提及的事一一禀告给戚游,着重说了曹觅要求“送官”的决定。末了,管家询问道:“王爷,您看呢?”

戚游沉吟一阵,点了点头,“便按王妃的意思办吧。你记得找一下赵大人,让他务必看着这两件案子。紧要关头,莫让那些人拿住了什么把柄或挑起什么风浪。”

如今他在京中的身份敏感,这种时候,他是更倾向于在府中解决的。但春临夏临毕竟名义上是曹觅那边的人,曹觅做了决定,他也无谓为了一些小事阻止。

管家躬身行了,“老奴知道了。”

他正要离开去安排,却听到戚游的声音再次响起。

“忠叔,你说,一个人经历过生死,性情就会大变吗?”

管家的动作一顿,随后回道:“依老奴拙见,大约是的。王爷是上过战场的人,不也能看出新兵与见过血的老兵之间,显著的差异吗?”

戚游似是自嘲般笑了笑,“也是。”

于是,他没有再阻拦管家,任他自行离去。

他端坐在书案之后,对着满桌的文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眼中。

半晌,他幽幽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地喃喃道:“可是这……也实在有些离奇了。”

——

春临和夏临被送入大牢之后,曹觅终于过了一个安生的年。

她原本以为以北安王的地位,到了年节,府中该会十分热闹才是。但可能由于北安王最近失了势,这个年节,她没有收到任何一份请帖。

曹觅也乐得清闲,别人不请她,她干脆也歇了办宴会的念头。按着往年的习惯,将各家的年节礼都送出去后,她就安安心心地陪着三个小豆丁玩耍。

倒是戚游怕她心里有落差,还特地来安慰了几回。

曹觅一边应着“妾身都懂”,一边在心中暗爽。

但她没轻松多久,年节过后,各种被积压的事情还是被摆到了眼前。

其中最棘手的,便是年前南溪和北寺提起的,关于她名下铺子的几张契书。

如今的情况是,契书的另一方,李家已经将契书上提及的货物都送了过来,曹觅如果不付清尾款,便是违约了。

这个亏,她可不准备就这么认下。

可是要说到解决之法,她也毫无头绪。

她甚至就这件事,询问了府中管家的意见,可管家也摇着头告诉她,“回禀王妃,若仅凭这几张契书和那些东西,王妃怕是难以在诉状上取胜。”

就在曹觅苦苦思索着应对之法时,一个她意料之外的人突然送上门来。

自上次寒山寺一别,整整一个年节都没有互相走动的齐氏突然带人来到了北安王府。

曹觅正在为店铺的事情头痛,原本不想见她,但最后还是看在长辈的面上,将她请进了院子。

两人皮笑肉不笑地在厅中寒暄了几句,齐氏突然道:“王妃,您和王爷,开春便要离开京城了吧?”

曹觅点了点头,“舅母不是早知道此事了吗?”

也就是年前,关于北安王就封的事情突然有了定论,曹觅跟着戚游往前院接了圣旨,他们一家前往辽州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齐氏便捂着嘴恭维道:“哎哟,还好舅母早给你通了信,这段时间,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她笑得开怀,好像一个月多前,寒山寺上那场遭遇不过是场幻梦泡影。

曹觅根本懒得应她,敷衍着“嗯”了一声。

齐氏见她没了兴致,干脆直接进入正题。

“其实啊,舅母这次来,倒是真有些事。”她道:“王妃,你们一家若要离京,您在京城中的几间铺子,该是准备脱手吧?”

曹觅点点头,突然来了兴致,想看看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于是她陪着笑做戏道:“嗯,是有此意。”

齐氏抻了抻掌间的大金戒,“舅母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你卖给外人也是卖,卖给舅母也是卖,干脆就卖给家里人,全了咱们两家的情义。”

曹觅叹了一声,“我是想着顾全两家的情义,可年节时,舅母连年礼都没回,我还以为,舅母是想与我断了干系呢。”

齐氏面上的笑颜僵了一瞬,很快反应过来,惊讶反问道:“啊?你没收到我府上送来的年礼?哎呀!那些吃白饭的,可能是忘记往王府送了。”

“哦?”曹觅又问:“我是知道舅舅舅母对我的关切的,不知道舅母准备了些什么东西?”

齐氏便笑道:“你舅舅现在就你一个外甥,哪里能亏待得了你啊。南海的珍珠,东边的毛尖,草原的牦牛皮,都给你备得足足的。”

曹觅点点头,“如此,我就先谢过舅舅舅母了。”

齐氏僵硬地点点头,颇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嗯,我回去就让他们将东西都送来。”

说完这句,她不敢再让曹觅开口,急急接道:“那咱们也该聊聊正事了,之前说的那几家铺子啊……”

她说着,朝着随自己过来的一个小厮招招手,小厮会意上前,献上一个小木箱。

齐氏将木箱打开,只见木箱中整整齐齐地码了好几十锭银子,乍一眼像要耀花人眼。

她道:“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今日舅母可是将银两都带来了,你可不能将店铺舍给其他人。”

那木箱中的银子看着多,曹觅粗粗一估算,知道差不多就二百两银子。

她名下那几家铺子虽然现在经营得差了些,可都位于京中最繁华的几处街道上!曹觅年前找人估过价,连同铺子中的存货与一应物什,最抠门的商人都报了不下五百两的数。

曹觅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冷笑一声——

这舅母打的好主意,分明是想用区区二百两纹银,就将她的铺子吞下。

啧,也不怕撑坏了胃口。

曹觅正想着如何与她狠狠清算一回,突然心生一计。

她做出一副伤脑筋的模样,道:“那些铺子我是打算脱手,但还没找人问过行情……”

齐氏知道原身半点不通经营,闻言急忙打断道:“哎呀,舅母还能坑了你不成。再说了,咱们一家人,给舅母不就跟还在你手上一样吗?”

曹觅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在齐氏的不断劝说下点了头,“既如此,便都与舅母吧。”

齐氏连连点头,直夸她懂事乖巧。

曹觅心中憋着坏,又道:“那我们找个日子,到官府中将店契的事情……”

“哎别别别!”齐氏摆手拒绝,“不过是小事,怎么需要劳动你去官府一趟。”

她舔了下嘴唇,“我恰好认识个衙门中的文官,改日我约上他到王府,咱们悄悄将事情办了便是。”

说完,她还特意嘱咐道:“典卖铺子可不是什么好事,对你的名声不好,你可千万别声张出去。”

曹觅配合着点了点头。

她心中知道,齐氏不愿将事情声张哪里是为了她的名声考虑?

她用二百两哄骗走了外甥女手中价值约莫六百两纹银的店铺,可不敢将这事传出去,坏了自己的名声。

但她此番行径也恰合了曹觅的打算,所以曹觅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点头应了下来。

过了几日,她领着南溪和北寺,往几家铺子跑了一趟。

她是真做好了要将铺子转给齐氏的打算,所以要自己亲自往铺中,做个最后的了断。

几家铺子因为之前发生了夏临那件事,年前就已经关了。事情还没有声张出去,外人只道因着北安王一家要离京,所以铺子才闲置了下来。

曹觅到了铺中,匆匆看过几眼,便对着南溪道:“带我去库房。”

虽然这些铺子归在原身名下好几年,但原身从没亲自过来看过,曹觅对这些也谈不上什么感情。

她此行造访的第一个地方是一家粮铺,她们一行来到库房,只见到仓库中堆满了粮食。

其中大部分是之前夏临签下的那最后一个单子,李家那边送来的货物。还有一小部分则是店铺中原本就积存下来的东西。

她查验了一下,发现库房中粮食种类不少,但真如北寺之前所说,有一半多都是陈年的稻米,小麦和豆子。这些东西在京城不仅卖不出价钱,也远远抵不上契书上的款项。

索性,曹觅也不需再为此事操心了。

几日前齐氏登门正为她解决了这桩事。契书是以铺子的名义签的,在这个朝代的法律中,那些尾款的债务会随着店契,一起转到齐氏名下。

曹觅查验过后,向南溪要来了锁头和钥匙。

她装作伤感的模样,走在一行人最后,然后亲自锁上了仓库的大门。

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她在锁门的时候,意念一动,将满仓的粮食直接收进了自己的仓库之中。

这个从穿越以来,一直没能发挥什么作用的随身空间,此时化身为曹觅的私人仓库,巨口一吞,将价值几百两的粮食尽数收入腹中。

之后,曹觅依样巡视了其他几间铺子,收走了铺中所有有价值的物什。

等她回到王府中时,空间中已经多出了价值两千两的物资。

好在她随身空间中的家保留了原本的地下室,不然这十几万斤的粮食和好几万匹布,她还真不知道塞哪里去。

隔日,齐氏喜气洋洋地带人上门,与她过了店契,接收了她名下所有的空壳商铺。

三日后,收拾妥当的北安王府车队浩浩荡荡出了京城,朝着辽州出发。

作者有话要说:入v啦~

我知道之前有些情节大概看得不太爽,这一章里略微解释了一下。另外京城篇还有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跟后续的剧情有关。

最后,谢谢所有订阅的小可爱,v后没意外会日六,谢谢支持!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空在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