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5、第 75 章(1 / 2)

苏晏在房间里安安静静地窝了两日,除了吃饭的时候去往船厅,别的时间都老老实实地呆在房间里。

他就连吃饭的时候也目不斜视,只牢牢盯着桌上的菜肴,坚决不跟陆弦之视线对上。

只要我几天不出现,男神很快就会忘了这件事的!

苏晏一边给自己心理暗示,一边撸了一把小白的小脑袋。

“小白,你说对不对?”苏晏一双漂亮的杏眼和小白琥珀色的眼睛对上。

听到铲屎官的自言自语,小白懒洋洋地“喵~”了一声,算是给了个反应。

“是叭!小白你也是这么觉得的!”苏晏在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导致他拿错笔记本的罪魁祸首恰恰就是面前的小可爱。

两日后,腊月二十一日,冬至到了。

“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这是大卫朝民间关于“冬至”的说法,认为冬至时分恰好是阴阳交割之际,万物亡寂,生机待启。百姓们在这一日里更换新衣、祭祀先人。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大卫天子这一日也领着朝中百官来到皇城南郊举行了隆重而繁琐的祭天仪式,祈祷国泰民安。

而苏晏一行人还在北上京城的行船上,只能点燃了几支香火,对着迢迢江水毕恭毕敬地祭祀先祖。

冬至这一天,白日里天气晴朗,而到了下午稍晚的时分,天色就蓦地暗了下来。过了没多久,竟然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雪意茫茫寒欲逼。

天地间一下子寂寥了起来,幽静的江水衬托着黯淡的天幕,仿佛一副缥缈悠远的水墨图。

在这样的暗色的环境里,人也变得多愁善感了起来。

所以当二哥苏钰敲门问要不要一起去包饺子,苏晏果断地抛弃了心里的那一点儿尴尬,哒哒哒地抱着小白跟着二哥来到了船厅。

谢临风和陆弦之都在,船上的膳夫也在。

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摊着一块整洁的白布,上面放了白花花的面粉,旁边还有一盆干净的清水和一些木盆。

膳夫也知道船上的几位少爷是想体验一下这包饺子的乐

趣,他乐呵呵地介绍了一下和面的步骤,在一旁示范了起来。

膳夫用冷水和面。他一边往面粉里加水,一边用筷子顺时针搅拌着,此般更容易把握加水的量,也方便和的更均匀。

他之后再用手揉面,用力揉搓成一大团后,将这面团放在白布上,用盆子倒扣着醒面。放置了几分钟,又拿出来再揉一会,如此重复了三四次。

苏晏瞧见膳夫的步骤,觉得自己已经大概掌握了,便跟着照做起来。他一双手上沾满了白花花的面粉,脸颊上也不小心沾到了一些白色的粉末,让他莹白的小脸上显得有些滑稽。

然而这么揉了十几分钟后,苏晏觉得手有些酸。他看着自己盆里一团白糊糊的面团沉默了。

漂亮的眉头皱起,发现不大对劲。

苏晏瞥了一眼膳夫手中看上去就均匀、劲道的白面团,羞赧低头。

不是叭!

他都拥有了苏轼大佬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厨艺红包了,怎么还会揉成这个鬼样子!

不过苏晏想了想自己之前制作出来的卖相不佳的食物,也释然了。

嗐,说不定又是看着寒碜,但是吃起来其实会不错呢。

苏晏偷偷瞟了瞟其他人的成果。

他二哥苏钰的面团和苏晏自己的面团长得也像是亲兄弟,都如出一辙的糊拉拉的模样。

而谢临风的面团,苏晏看了一眼,对他的手艺叹为观止。那玩意感觉看着就硬得像一块石头,似乎已经脱离了面团的范畴,不知道谢临风是怎么做到的。

苏晏没有忍住心中的好奇,悄咪咪侧过头去看了一眼陆弦之面前的面团。那面团优秀得仿佛是膳夫手中面团的翻版,看着就表面光滑、不沾手。

这就很强。

苏晏目光略带羡慕地留恋了一会儿陆弦之的面团,不经意目光上移,就蓦地跟陆弦之视线相对。

一股混和着羞涩、尴尬的热意蹭地从他心里燃起,蔓延到他的四肢。

苏晏迅速地移开视线,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他染着红晕的耳尖暴露了主人内心的波澜。

陆弦之淡定地打量了他一眼,知道苏晏还在为那天的事情感到不好意思,这两日都在躲着自己。

他垂下眼眸,修长的手指轻轻戳了戳面前的白软

面团,像是戳着暂时还不能触碰的某人。

小白好奇地看着他们手中的活动,闻到空中的面粉颗粒,不由得打了几个小喷嚏,浑身的毛都竖了起来。

喵!猫主子不喜欢!

小白弓起了身子,灵活地蹿到了铲屎官的面团上,小爪子毫不客气地吧唧踩踏了几下,让苏晏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面团顺利阵亡。

又由于他的面团糊得过于稀疏,小白的小爪子上很快撕拉下了一小坨面糊糊。

似乎是被这面团给刺激到了,小白开始在船厅里到处飞蹿,整个场面一时间鸡飞狗跳。

等小白最后被苏晏按住,用轻柔的锦帕擦干净了它的小爪子,小白才仿佛累了一般,消停了下来。

膳夫抱着盆里仅存的面团松了一口气,为了避免再生事端,立马开始用擀面杖迅速制作饺子皮。

大家索性放弃了自己的面团,用膳夫准备好的饺子皮和馅料来包饺子。

包饺子这个步骤就简单多了,除了偶尔馅料放得太多,饺子皮合不上,其他时候好歹都能包出个饺子的形状出来。

苏晏按照膳夫指导的,在一侧的饺子皮上从右向左捏出皱褶,成功地捏出了一个个漂亮的半月型饺子。

等他们将一盆馅料用完,案板上已经摆满了白白胖胖的饺子。

苏晏看着案板上面他亲自捏的半月形的漂亮饺子,心里美滋滋,觉得它们真是整个案板上最靓的饺子。

谢临风也眼神慈爱地看着自己努力包成的大胖饺子,足足比其他人包的饺子胖了一圈。

陆弦之唤人来将他们的饺子端到厨房里下锅。

等他们四人回房间换掉了一身被面粉弄脏的衣服出来后,饺子也煮好了。

呈上来的不仅仅是煮好的饺子,还有冬至时习惯吃的赤豆糯米饭、糍粑和羊肉火锅。

膳夫水平高超,制作的饺子皮十分坚挺,尽管承受了不属于它们惯常的馅料重量,还是坚强地支棱着,没有破皮或者漏馅。

苏晏大眼睛往饺子堆里一扫,就找到了自己包的小月亮们。

他夹起一只半月形的饺子,蘸了蘸准备好的红油辣椒酱料,放入口中。

入口温热,纤秾合度的饺子皮柔软却有嚼劲。丰富的馅料香味混杂融合,醇厚的浓汁裹

挟着饺子皮和馅料在口中刺激着味蕾。

一同吞下,只觉得腹中油然而生一种幸福的满足感。

好吃!

不愧是我包的饺子!

为了证明自己包的饺子的确是最好吃的,苏晏勇敢地尝试夹起了一只胖到要膨胀的饺子,这饺子一看就是谢临风包的。

他小心地咬了一口,随时准备好难吃就吐出来。

但是意外地发现味道也还不错。

苏晏吃下了这完整的一只胖饺子,又夹起了自己的小月亮,比较了一下,还是觉得自己包的饺子更美味。

坐在他对面的陆弦之也伸出筷子夹起了苏晏包的半月形饺子。这饺子晶莹剔透,边缘处缀着密密的花边。

陆弦之看了一眼吃的正欢快的苏晏,只觉得这饺子也随了几分主人的清隽。

尝过了饺子,苏晏看向了其余的美食。

撒了白糖的赤豆糯米饭热气腾腾,颜色红润。一股糯米与赤豆的清香扑鼻而来。这赤豆糯米饭御寒滋补,吃下后胃也暖融融的。

糍粑上蘸了细碎的黄豆粉和亮晶晶的白糖,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色、香、味俱佳。

而羊肉火锅则是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白色的薄雾盘旋而上,浓稠的汤汁在锅底翻滚沸腾,鲜香的气味弥散在整个桌面上。

羊肉被膳夫用精巧的刀工切成匀薄如纸的肉片,放在青瓷盘中。旁边也摆上了讲究的佐料,有黑芝麻、黄酒、豆瓣酱、辣椒油、葱花、香菜末等等。

苏晏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羊肉片,在丰盛的汤底里涮一涮,再蘸上提味的丰富佐料,鲜嫩可口,入口陶醉。

吃上这么一顿饭,寒冷的冬夜也变得温馨了起来。

船厅外,飞雪仍然孤零零地飘摇着,大雪在空中簌簌翻飞着。

船厅内则是人团聚,灯火暖暖,饭香四溢。

夜晚船奔波不停,继续向着京城开去。

又两日过去,终于在这傍晚时分赶到了京城。

他们在城外的码头下了船。

京城外的码头熙熙攘攘,船只众多。

隔了十几天,双脚终于踏上了平稳坚实的土地,苏晏心里头涌上一阵莫名的愉悦。

站在码头上,一阵冷冽的北风吹来,这风比起云州的冷风更寒冷干燥,毫不客气的、硬邦邦地拍

在苏晏的小脸上。

他不由得向京城的方向望去。

只见那高大巍峨的城墙,在夜色下弥漫着威严而祥和的气息。

苏家、谢家、陆家都分别来了下人迎接自家的公子,四人便在此处告别。

“晏哥儿,等你到了家里休息好了,就让人给我回个帖子,让我带你好好在京城玩一玩!”谢临风一只胳膊揽过苏晏的肩膀,凑近他说道。

“京城可是我的大本营!想吃啥、玩啥直接跟我说!包你满意!”谢临风另一只手拍了拍胸膛。

“好!到时候我找你!”苏晏回复道。

若不是现在是寒冷的大冬天,苏晏估计谢临风定会掏出他那把“信不信我扇你”的标志扇子挥一挥。

陆弦之冷冷的视线落在谢临风搭在苏晏的肩膀上的手,眼眸漆黑,似深夜的冻雪。

四人道别之后便分道扬镳。

管家周叔安排的身强力壮的仆役们动作利落地将苏钰、苏晏二人的行李都杠上马车。

马车晃晃悠悠行驶了起来,经过了高大巍峨的城门,正式步入京城城内。

马蹄踏在宽敞平坦的道路上,发出轻轻的响声。

苏晏迫不及待地撩开车帷看向车窗外的京城景象。

此时正是华灯璀璨,十里长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真真是宝马雕车香满路。街道纵横,两边的屋宇星罗棋布,六街灯火。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店铺楼阁屋檐鳞次栉比,商铺旗号高高飘荡。

苏晏眼望着这大卫朝京城的繁华喧嚣,不得不感慨,扬州城比起京城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马车拐入一条安静的街巷,两旁的房屋庄重而不失文雅,肃穆而不乏堂皇。

“还记得我们家住哪儿吗?”苏钰坐在马车里望了一眼窗外的街景,笑着问道。

苏晏看着这熟悉的景色,也在脑海里回忆起苏府的位置。

这一块区域离皇宫不近不远,距离恰到好处,是京城的官员们安家置地的好去处。又由于这儿的房价较贵,住的基本上也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