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1、第 61 章(1 / 2)

说时迟那时快,赵教头将箭连续射出,动作奇快无比。

只见那第一枝箭才刚刚射出去,赵教头已经眼疾手快地将第二枝箭搭在了弦上了。随后,第三枝箭、第四枝箭同样是如此,拉弓、搭箭、射箭,动作快得不可思议,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极了。

更妙的是——四枝箭连中四个木板靶心!

“好!”

“赵教头威武!”

围观的学子们掀起一片喝彩声。

赵教头爽朗地笑了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讲解这射箭的要点。

“开弓不可太早,过早开弓容易身手不稳,容易摇动,箭也射不准。当然也不可太迟开弓,不然心眼俱慌,匆匆忙忙。要看准了,不慌不慢,从容不迫。”

见众学子乖乖地点了点头,赵教头不徐不疾地用他嘹亮的嗓音继续说道:“开弓之势,头必撑起,股莫离鞍。且记住要用你们的右肋和腰脊发力,往前一推,前手要低!”

说罢,赵教头摆出姿势做了个示范。之后便让学子们自行排成五个队伍,轮流来练习。

赵教头发下五套射箭装备给每个队伍的头一个学子,让他们手持弓箭试练,琢磨手感。然后他再一个个上前去学子们纠正动作。

“你这箭摇摆不定,知道是为什么吗?”赵教头指着其中一学子的手部位置说道,“这是由于你右手拇指和食指扣弦扣得太紧。来,放松一点!对!就是这样!”

赵教头接着走到另一个学子身旁,指点他:“你这身手颤抖,多半是两脚底松。看!学我这模样,两脚心用力,是不是身子稳了?”

“你这目不定,则神不注!记住!目勿瞬视,身勿倨坐,出弓如怀中吐月,平箭如弦上悬衡。”

赵教头不愧是经验丰富、实力超强的射箭能手,一眼就看出众学子存在的问题,他一一指出纠正。

每一排五个学子练习完后,便将弓箭交给排在身后的学子,自己则站到队伍的尾端继续排队,等待新一轮的练习。

很快便轮到苏晏了。

他按照赵教头所教授的姿势摆好。

苏晏年纪小、力气不足,只觉得拉开这弓都十分考验臂力,出箭之前苏晏的各项准备都做

得不错,然而箭在弦上一发,连靶子都没中。

他羞赧低头。

不过在场的学子们,还真没有几个能把箭准确地打在红心木耙上的。

赵教头见状倒是哈哈一笑,对此情景习以为常,安慰学子们神射手哪有那么容易练成,在之后的课堂中好好练习就是。

射艺课练习了许多轮,苏晏只觉得自己胳膊都是酸疼的,肚子里也是饥肠辘辘。

一下课,学子们就像饿狼一般扑向公厨。

公厨的打菜师傅们一见他们这模样,笑眼咪咪,明白这些学子们刚刚定是上了射艺课。师傅们乐呵呵地给他们的饭盒里都打了足分量的饭菜。

接下来的几天,苏晏和小伙伴们依次上了“乐”、“御”、“书”、“医”、“兵”学的课程,在知识的海洋里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地泛舟。

苏晏有一日早上出门时一脸忧伤,看着自己的掌心不由得低低叹了一口气。

小师兄周允文见状,忙关切地问他怎么回事。

苏晏捧着手上的几根头发展示给周允文看,一边感慨道:“这一根根的不是头发,是我知识的力量啊!”

周允文抽了抽额角。

苏晏默默在心里感叹,果然选修课是不可能全上的,太费神了,还容易秃头,能掌握一两门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等到学子们热情期盼的休沐日到来,苏晏才惊觉这一旬过得可真快。

在充实紧密的课程后有两日的休息,也是万分难得的了。

这两日苏晏不打算用来继续读书了,毕竟学习也要讲究劳逸结合嘛。

休沐日一到,小舅舅柳楷瑞果真派了松竹斋的小厮驾着马车前来接他们。

苏晏想着小白一贯喜欢去不同的地方玩,便打算带上小白同去。

他抱着着小白,和二哥苏钰一同上了松竹斋派来的马车。

马车晃晃悠悠地朝着山下驶去。

苏晏上马车的时候还留意到,有不少学子仍然在门口排队等待着云山书院的马车。

他眼睛转了转,对着二哥苏钰说道:“二哥,你说,是不是可以在云山书院弄一门马车租赁的生意,感觉书院学子们上下山的马车总是不够,需要排队。”

“就可以弄一队专门提供给学子们的,在云山书院和山脚下

马车集散地来回往返的马车。”

苏晏回忆了一下现代通勤车的运作方式,又提议道,“每次搭乘可以付固定数目的银钱,可以有往返双程的折扣,还可以包月、包年付账等。”

他说着说着,越发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总归云山书院有那么多学生,学生要想出去一趟,从半山腰处的云山书院前往山下和云州,必然是需要马车的。虽然每次收取的费用不高,但是这生意源源不断、细水长流,也是个赚头。更何况,这样一来,给云山书院的学子们也节省了等候的时间,让他们出行方便了许多。

苏钰一双漂亮的桃花眼转了转,打趣道:“哎呦!没想到我们晏哥儿还是个做生意的好苗子。果然说外甥肖舅,小舅舅知道了肯定会非常开心。”

“上次你弄得那炭笔和卷笔刀,听小舅舅说销量可是很不错。等风靡了大卫朝,你可就要变成人人称道的炭笔祖师爷了!”

苏晏听到二哥调侃的话,睁大杏眼瞪了他一眼。

苏钰轻笑一声,靠在马车上的靠垫上,慵懒地说道:“确实可行,不过嘛”

苏晏盯着二哥盈着笑意的眼眸,等候着他的下文。

“不过山长可要苦恼了,万一有了这马车,学子们老是想着往山下跑可就不好了。你说是不是?”苏钰耸了耸肩。

云山书院是开放式管理,不刻意给学子们下山提供方便,但是也不会拘着学子外出。

一般下山的工具除了云山书院仆役们平日里下山采购的马车,就是少数学子自己的小厮带上来的马车。若是没有自家的马车,想要用云山书院的马车,人多的时候,就得按照先后顺序来排队。

至于是不是提供方便后会促进学子们下山活动,苏晏想了想,觉得不大可能。

逃课这件事情,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云山书院是小班教学,各科的夫子都认得课室里的每个学生,还有随堂作业,随时可能来个当堂提问,一逃课就会在为数不多的学子中分外明显。

苏晏之前也没听闻过云山书院学子逃课的传闻。他想着下次和对云山书院所知甚多的范康成交流询问一下。

不过嘛,这个问题,“云山密卷”可破。

苏晏弯了弯眼睛

,当即把自己想要出版“云山密卷”的想法和二哥详细地说了。

若是有了“云山密卷”,学子们必定会为了展示更好的答卷而更加刻苦努力的读书。

苏钰挑眉看了自己的小弟弟一眼,目光中带着欣赏,觉得这事倒是能成功。若是各个府城的松竹斋出版了“云山密卷”,对于书院本身而言,是进一步打响了云山书院“天下第一书院”的名声;对于书院的学子而言,则是在真正科考之前就传播了才子的名气,十分有利。想想,整个大卫朝的书生都在研习你的文章习作,多么令人心动。

“等会到了松竹斋,你且把这想法跟小舅舅说了罢。”苏钰伸出手想摸苏晏的脑袋,却被苏晏敏捷地躲闪躲了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