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1 / 2)

一家人围坐在书桌旁,煤油灯的光照在每一个人脸上。

明明是紧张谋划的氛围,却莫名多了几丝温馨。

孟林的计划是:让评上奖的稿子体现出他的特色。

他的目的是:让宋书记发现获奖的稿子出自一人之手。

如此一来,从他提建议到帮助别人写稿子,再到组织结对帮扶活动,他的贡献、他的功劳,领导这下全知道了。

孟林脸上写满势在必得,野心这两个字从来都不是贬义词。

这点正是孟林和刘翠最大的区别。

刘翠不会主动去争什么,孟林恰恰相反,他拼命地争取甚至是抢夺,这也是段师傅一而再再而三让孟林安分一点的原因。

日复一日的车间门工作对孟林来说没什么吸引力,往上爬才是他的终极目的。

屏蔽掉了段师傅、秦锐、闻刚这些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喜欢打压和贬低别人的人,孟林更能聚焦目标,更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虽说刘翠主动性不强,但不代表怕事。

当她听完孟林的计划后,表情几乎没有变化,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还是什么样子,心理素质十分好。

她抬头看了眼孟林,说道:“如何保证评上奖的稿子都是你帮忙写的呢?”

这分明是个不确定的结果。

你想啊,全厂的人参与投票,他们投谁我们又说了不算,不过一般来说,自家人投自家人,但这样也不能保证什么啊。

显然,刘翠抓住了计划中最关键的地方。

这也是孟林接下来要详细说的部分。

既然结果不确定,那我们想尽办法让它确定好了,具体做法是推选自己组里的组员,让赵三柱等人选上。

至于为什么选这些人?

第一,和自己关系好,把这些人推上去对他来说只有好处。

第二,建立自己的团体,他前面已经说了,要提高团(拉)结(帮)别(结)人(派)的能力。

说起小团体,可能有些人第一反应是抵触。

但放在现实生活中,你想前进,还必须得有一波人帮你,不然靠自己单打独斗吗?那得到猴年马月才能办成你想办的事情啊。

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赵三柱、同事……团结能团结的人,力量才会越来越壮大。

当大家的目标达成一致时,那接下来拉票的环节就会顺利很多,每个人都有几个亲戚,几个朋友,人数一多,那票数不就多了?

这样一来,结果自然从不确定变成了确定。

刘翠听完孟林的话,嘴上赞同道:“确实是个好办法。”而且她男人还能获得赵三柱等人的支持,一举两得。

她现在脑子特别灵光,不仅能分析问题,还能提出建议。

“可以让徐杨去拉票。”

全厂有多少人呀,虽说不是每个人都会参与,但仅靠他们几个人的亲戚啥的,明显不够,所以还得拉人。

找徐杨去最合适不过了。

徐杨那张嘴特能忽悠,一个不注意就能把人忽悠到找不到东西南北,有徐杨帮忙的话,不说结果万无一失,但更稳妥。

孟夏也肯定了她妈的提议。

其实在她妈说之前,她也想到了徐杨这个人。

对方虽然看着吊儿郎当的,但能在这个特殊时期挣到钱,肯定有自己的能力和本事,让他拉票是可行的。

孟林想了想,点了下头。

这时孟夏指出了一个逻辑上的漏洞:“爸,你放弃自己评奖,极力推选别人评奖,这得有个合理的理由。”

不紧着自己,紧着别人,又不是圣母,别人肯定会有所戒备和防备。

所以得有个说的过去的理由——为什么不争取让自己的稿子评选上,而是竭尽全力地帮别人。

孟林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现场思考了一会儿,找到了一个理由:“我的各项工作没有他们出色,评上的几率很小。”

孟林这话不是谦虚,而是他的各项工作确确实实没有赵三柱他们的出色。

他虽然在写稿子方面比车间门其他人厉害,但这可不代表他的工作也比车间门其他人厉害。

写稿子和工作是两码事。

像赵三柱,是操作、维修中的高手,不,是高手中的高手。

而孟林技术虽然行,但远比不上赵三柱。

而评出最好的稿子,大家看的不只是语言,更多的是内容,是稿子的主人怎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每个人都做了什么工作。

可见,孟林这个理由完全可以。

而且这么一操作,大家都会觉得孟林谦虚、大度、有气量,对孟林更有好感、更感激不尽。

这是一家人第一次比较正式地谋划一件事情。

以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

nbsp;

晚上睡觉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