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清穿之禛心顺意> 埙篪相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埙篪相和(1 / 2)

第二天一醒来,舒舒就请来黄姑姑到喜云轩,向她打听打听这宫里的一些事儿。

黄姑姑走进喜云轩的花厅,屈膝行了礼,声音不卑不亢道:“小主吉祥,小主召奴婢过来,是有何吩咐?”

舒舒端坐在太师椅中,神色温和可亲,抬手指着下首的椅子,含笑道:“黄姑姑请坐,锦思上茶。”

“多谢小主。”黄姑姑落落大方地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锦思忙殷勤地端上茶水,又退回到小主身边继续侍奉。

“黄姑姑,我想知道关于二公主的事情。昨日的祭祀典礼,我是知晓大公主在畅春园,所以未能参加,但没想到二公主也不在?”舒舒直入主题,也不拐弯抹角。

“二公主?”黄姑姑怎么也没想到,顺贵人是要向她询问二公主的事情。不过她只是奴婢,小主想知道这些事,她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黄姑姑娓娓道来:“二公主是皇上的养女,她的亲生父亲就是如今的理亲王。皇上将她封为和硕公主,予以封号怀慎。接入宫中后,就将二公主交由温慧太妃来抚育,目下是随太妃居住在畅春园。”

“理亲王?是废太子吗?那温慧太妃是康熙帝的妃子吗?还有二公主为什么成为皇上的养女?”舒舒面露疑惑道。

“小主说得正是,理亲王是先帝废过的太子,温慧太妃是先帝爷的后妃。至于……”黄姑姑端起茶盏,轻吹上面的热气,她表面不动声色,眼睛却半阖着,掩盖住内心的一丝诧异,顺贵人怎么会这么多疑问?

她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怀慎公主乃是废太子妃所生的唯一孩子,皇上登基后,理亲王就上折子请求扶正舒穆禄侧福晋,封为理亲王妃。并且上疏愿意将唯一的嫡长女送入宫中,婚事全权由皇上做主安排。”

毋为妾为妻,不管是按照礼法和律法的规定,舒穆禄侧福晋都不能够扶正,理亲王只能另娶其她女子为继福晋。

理亲王早在先帝在位时,就想将当时的侧福晋扶正,废了太子妃之位。只可是他才提及,就被康熙帝痛骂叱责了一番,后来太子妃逝去,他也成为废太子,将亲爱的女人扶正也无益处,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现皇上即位,理亲王另辟蹊径,为请封舒穆禄氏铺平前路。清朝自康熙帝开始,就有将公主抚蒙的传统。当今皇上的亲生女儿就两个,不管是大公主还是三公主,皇上都舍不得让自己宝贵的女儿远嫁到蒙古部落。

皇上收养侄女封为公主,就是为了下嫁皇家公主到蒙古部落,实现更好的“满蒙一家亲”联姻。当然,皇上并没有威逼自己的兄弟过继亲生女儿。理亲王是主动提出的,他一向厌恶废太子妃,对于这个嫡长女从来没怎么关心过。一个不亲的女儿送入宫,还成为公主,当了皇上的女儿,已是她命中莫大的福运。

黄姑姑还听说,庄亲王也想将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送入宫中,庄亲王的地位并不牢靠,因先庄亲王无嗣,皇上让才不到弱冠之年的十六阿哥承袭王位,以后他的儿子能不能继承爵位全靠皇上一句话。

庄亲王出继嫡长女给皇上,希望利用这一牺牲,他能够获得皇上的圣恩和重用,让他的王爷之位稳如磐石,复位铁帽子王的尊荣,得以世袭罔替给后代。

接下来舒舒的疑问更多了,黄姑姑都有些应接不暇。

舒舒吩咐道:“锦思,给黄姑姑续茶水。”锦思提着茶壶,给茶几上的杯盏添上了热茶。

其实舒舒是以二公主作为引子,让黄姑姑倾吐出更多的皇家之事。

她对清朝的了解,仅限于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戏说乾隆》。只知道清朝有个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他和三个长得一模一样的民间女子爱得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对于这个朝代,也只了解一些宫廷首饰,至于首饰具体是哪个皇帝的妃子戴的,就一无所知。

舒舒最熟知的,莫过于因为清朝廷后期的腐败统治,被迫签了一系列耻辱的卖国条约,著名的圆明园也因此被烧毁。对了,圆明园呢?怎么她只听说过畅春园?

依蓝刚穿越到这个朝代,和舒舒身体里的印记相互融合,只模模糊糊对这里有了一些了解。她去景阳宫翻阅了书籍,但大多数是前朝的宫史和实录,且这些典籍都是诘屈聱牙,舒舒难以看懂。黄姑姑在宫中这么多年,虽不能对所有事情了若指掌,但普及的知识足够舒舒运用了。

转眼间,两人你问我答的模式就持续了快两个时辰。舒舒这才意犹未尽地放黄姑姑离开,临走时为表感谢,赏赐了黄姑姑一些首饰和布匹。

乾清宫宏德殿,曾经是康熙帝日常用膳的地方。这里已封存了一段时间,今日皇上心血来潮,让人重新布置一番,在这里传膳,还召见了大阿哥胤禔和八阿哥胤禩入宫陪膳。

胤禔和胤禩一头雾水地进了宫,不晓得这皇上葫芦里头卖的是什么药儿?

两人进了宏德殿,只见楠木金云龙纹长桌上,摆放着十二品的膳菜,春笋炒鸭丝、燕窝丝煨鸭肉、山药鸭羹、口蘑珍珠菜等等,除了鸭肉,其它全是素食,主食则是一碟子饽饽和粳米饭、竹节小馒头,节俭得没有一点皇家的排面。

两人怔怔的站在那里,互相对视了一眼,也不敢随意地坐下。

“大哥、八弟,请坐。”门口传来清亮悠然的声音,皇上穿着一身家常的雀头青团福纹长袍,信步走进殿内。

三兄弟很难得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用膳,皇上率先拾起青玉镶银筷,夹了一筷子春笋和口蘑放进面前的盘子,又拿了饽饽,就着菜吃了起来。

胤禔和胤禩坐在桌子两侧,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也自自在在动起筷子来。

几人吃了片刻,皇上先停下手中的筷子,徐徐感叹道:“皇阿玛常说饮食宜淡薄,每食一味即可,如食羊则羊,食鸡则鸡,不食兼味,才于身有益。今日这些菜只有一味鸭肉,就是效仿皇阿玛厉行节制的养生之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