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清穿在红楼世界认真生活> 同进士、生死、阿松情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同进士、生死、阿松情史(1 / 2)

康熙58年秋,双胞胎今科秋闱榜上有名。

自去年十四皇子领兵出征后,朝政日趋紧张。

林如海和儿子们交谈后,双胞胎对外以学时不足为由,放弃明年的会试,两人跟在老爹身边当助手。

连康熙皇帝都询问原因,林如海不动声色的说,“两个孩子文笔欠老练,担心孩子掉到同进士,都说‘同进士,如夫人’。所以让孩子在磨砺几年。”

康熙帝难得的笑骂他:“也就你家有那个底气看不上同进士!”

随后,就是阿麟婚事。

虽然瓜尔佳氏现在的处境有些尴尬,但人家先祖是开国功臣,底气在那里的,小儿媳照样嫁妆丰厚。

康熙58年冬,瓜尔佳氏嫁进林佳候府。

到此为止,林家这一代儿女们的婚事都忙完了,林老爷就等着抱他预想中的十多个孙子吧。

康熙59年春,阿麒媳妇儿冼氏生了,又一个孙子。

随后不久,阿麟媳妇儿瓜尔佳氏怀孕。

虽然朝政繁忙,林老爷手头棘手的事儿不少,人家在外面表现不明显,在家那是春风满面。

子孙繁茂啊!

言娘这几年往娘家跑的勤,娘家四位老人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大好。

他们年轻时逃难伤了底子,但近几十年,子孙们孝顺有出息,保养的好,也没什么烦心事儿,现在将近八十的年纪,也算难的的高寿了。

面对死亡,他们很看的开,受过苦,也享福了,儿女们有出息,对得起祖宗了。

孙家已经和山西老家联系上了,还派人回去过,购买了祖坟附近的田地添为祭田,等四位老人去世后,要落叶归根的。

时间是残忍的,带走青春,带走一个个亲人。

短短几年间,四位老人接连去世。

孙家为官的男丁们都要丁忧。

言娘身为出嫁女,也要守孝,不在外出应酬。

康熙末年,大清将士在皇十四子的带领下,进军西藏,驱逐准格尔。

战争中,酒精发挥巨大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酒精虽然也广泛运用到外伤、接生中,起到消毒灭菌作用。

但都没有因为有酒精,使战场上的伤亡率大大降低来的震撼。

战场上的外伤,伤口感染可是很危险的。

很多明明看起来很好的,感染后化脓高烧,有的截肢致残,甚至死亡。

没死在奋勇杀敌的战场上,

却死在战后的伤口感染,对将士们是一种侮辱!

近年来,有了显微镜,大夫们研究感染,发现是没杀死的很小的治病生物,酒精可以大规模杀死它们。

于是,此次的军医们的医药箱,都配备了大量的酒精消毒。

于是,在晚了二十多年后,林家三子阿泰被赏赐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这对林家来说,是意外之喜。

接下来两年,京城的形式日趋紧张。

言娘虽然因为有孝在身,不出门交际,但从林如海和儿子们的交谈中知道,时局紧张,更加约束下人们。

康熙61年11月13日,京郊畅春园传出消息,康熙皇帝驾崩,京城九门禁闭,全城戒严。

直到11月20日,皇四子胤禛即位,年号雍正。

在这期间,林如海一直没回家,等到雍正帝继位后,尘埃落定,林老爷才被放回家。

人是消瘦憔悴很多,不过国家政权能够平稳过渡,是朝廷命官们的福气,也是百姓之福,林老爷精神头很不错。

言娘心疼的招呼他更衣洗漱,赶紧用些好消化的膳食。

之后就是国丧,阿寿、敦恪带着孩子们归京奔丧。

言娘也不用忌讳身上带孝,每日进宫举哀,很是疲倦。

雍正登基,前朝后宫都有晋封。

先是被放出来的雍正铁杆兄弟胤祥,被封怡亲王。还有其他兄弟、公主等依例晋封。

雍正尊先皇遗愿,下令出继十六弟给庄亲王,袭庄亲王爵。

看来自己女婿是隐形的四爷党,现在论功行赏了。

言娘偷偷和林如海嘀咕:“虽然是咱们姑爷占便宜。但不得不说先帝不地道。人家老庄亲王虽然无子,但有亲弟弟生的侄子啊。人家肯定更愿意让自己亲侄子继承爵位。不过,从这也看出来,孩子还是自己的亲。皇帝也给自己儿子搂好处!”

林老爷轻轻拍她的手,适可而止,不要妄议皇家!

后宫德妃封圣母皇太后,新皇后宫乌拉那拉氏福晋晋封皇后,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齐氏晋齐妃,钮祜禄氏晋封熹妃,耿氏晋封裕嫔等等。

雍正二年,林佳家献上的水泥的制作方法才被重视。

之前因为诸皇子夺嫡,康熙帝心力交瘁,没心思搞建设了。

水泥能用于修路、建房、修河堤等,用途广泛。

现是在北京城郊修建了第一条水泥路。

修好后,雍正皇帝亲自带着文武百官视察。

然后,雍正皇帝有了个堪称疯狂的念头:如果能修一条贯通大清南北的水泥路多好!

很便于中央掌控地方,便于政令传达。

大清虽然疆域广阔,但税收还是要靠繁华的内地。

于是果决坚毅的雍正皇帝,不顾刚接手的国库,空虚的的能跑马,坚持要修这条路。

经过多放探讨扯皮,后世功绩能和京杭大运河比肩的,贯穿大清南北的水泥路开工了。

林老爷已经年龄大了,阿寿被调回京中,在工部任职,全权负责修路事宜。

阿寿结合言娘的提议,要注意排水,两边种树花木绿化,还有驿站的设立。

这条在原有官道基础上拓宽的水泥路,不算两旁的马车通道,能四辆汽车并行。

毕竟开的起汽车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马车出行。

有了汽车后,行车规范也已经应运而生。

通行各省的路段归各省负责修建、维护。

虽然自己任期内参加这么重要水泥路的修建是个政绩,但其中牵涉到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开始时候各省官员态度很消极。

阿寿和林老爷商量后,给皇帝提议:谁您道路经过的省市,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设立收费站,过路税除了一部分上交国库,其余的归地方!

雍正皇帝经过考虑,同意了这个提议。

这消息一传出去,水泥路经过各省地段的负责官员,态度马上积极了。

于是各省水泥路规划线上的百姓忙起来了。

阿寿采取林如海当年在广州修路的经验,建窑厂搞积分的方法,路面压实铺平后,先铺一层砖,然后再上水泥。

这样,之后水泥路也修好了,沿路的老百姓也住上青砖房了。

困难路段,有专门的工程队。

他们有炸药,能逢山开路。有专门建桥的,能遇水架。

遇到黄河、长江这类的大河,黄河上船少,枯水期尚能架浮桥(好多船横放,用铁索固定,上面铺平成桥)。

到了水源充沛的季节,还有长江等大河,只能靠轮渡了。

这是没办法的,这个时代技术水平达不到。

这让很多建桥师傅很不甘心,下定决心,多多钻研方法!

坐轮渡,就需要出钱喽。

这些轮渡,由官府统一调配,又是一种收费手段!

跟着道路,隔个百十里距离设立一个驿站,相当于后世的高速公路服务站。

能提供住宿、餐饮、车辆修理、燃料等功能。

关于驿站里提供的燃料,阿寿建议煤炭收归政府掌控。

就现在来说,还是煤炭最为方便,但让不能否定木材更便宜。

据现在的发现,山西河南多煤矿。

有了汽车之后,这些都慢慢收归政府所有。

阿寿联合先后在山西、河南任职的田文镜,设立政府的运输队伍。

给各个驿站提供煤炭,当地负责政府购买出售。

言娘一直很好奇阿松会给自己娶个什么样的儿媳妇儿。

会跳肚皮舞的印度大眼美女?还是马六甲当地地头蛇的小麦色皮肤女海盗?不会是□□吧?

阿寿是康熙57年初到达南洋,现在的菲侓宾群岛。

到那儿后,因为有林家的先遣人手,阿松所带领的李氏家族,很快就扎下脚跟。

至于为什么姓氏为“李”?

各取父母姓氏的一半组合而成。

接下来两年里,李氏没有自恃武力,对外肆意扩张,而是稳扎稳打。

招募当地贫困人家的子弟,给他们在自己势力范围内安家,教育训练人手。

购买改造船只,跟着当地人一起很西洋人做生意。

很快就融入当地人中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