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六十年代逛淘宝> 119、第一百一十九章 温饱有着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9、第一百一十九章 温饱有着落(1 / 2)

衣服布料能在虚拟网络平台上买到低廉优惠的布头和刀口布料, 但填充被子的材料在虚拟网络平台上的价格却让明霞望而生畏。

虚拟网络平台上的保暖填充物其实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棉花,比较便宜的羽绒棉pp棉, 保暖性很好的杜邦棉,还有价格与前几者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的蚕丝棉芯, 以及深入寻常百姓家的鸭绒,价格更贵一些的鹅绒,

这些被褥棉花的填充材料中, 价格最低的是人造纤维的pp棉,许多公仔玩具内里填充都会用到这种材料, 每斤价格在十二块钱左右。

而性价比比较高的是棉花,每斤价格在十三到十五元之间。

至于蚕丝,鸭绒, 鹅绒这样的材料,反而因为能直接接触到原料,反而售价比制成成品的衣物被子更高, 每斤价格甚至需要数百元以上。

在虚拟网络平台完成了市场调查之后, 明霞只能遗憾地将目光放在现实里。

买不起买不起, 一床冬天使用的棉花被最少要七斤棉花, 加上垫被, 一张床十斤棉打底。

她家目前四口人,两张床, 也就是要弄二十斤的棉花, 再加上给二花准备的被褥以及全家人的棉衣, 就是把明霞小金库里的钱掏空了,也买不起。

可是,这笔钱属于不花不行。

人要生存, 首要解决的是温饱。

在某些时候,温在饱前,人是恒温动物,两三天不吃饭还能留着一口气,但如果失温超过三个小时,就会失去生命体征。

明霞和姑娘们虽然这半年多养了几斤肉,但身上体脂依然很低,用这样的体格去干熬过冬天的寒冷,实在很艰难。

明霞听大花说,她前几年冬天游家并没有给她们添置冬天的厚衣,她们平日里都不敢出门,只能躲在房间里,借着明小丫陪嫁过来的一床硬邦邦的棉被熬过去。

明霞越听大花她讲述过往的经历,越觉得这几个孩子能活下来,也真是十分侥幸,上天眷顾了。

虚拟购物平台保暖材料主要是因为年代物价差异,才高攀不起,但如果放到几十年后的工薪水平,网络上的标价实际上是很亲民的。

可是在这个年代,一斤一块两毛五的棉花,是真的奢侈。

普通正式在职教师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六元,制作一床八斤重的棉被要用掉将近三分之一的工资,换算成明霞上辈子的物价,大概相当于一床被子千把块钱吧,是蚕丝被才有的待遇。

明霞辛辛苦苦采摘制作了好几个月的浆浆津果干,大半都花在这里了。

明霞找白山镇专门的弹棉社定被子的时候,在弹棉花的阿公还笑眯眯地问她,是家里谁要结婚了。

基本上没有人会平白无故订做棉花被,只有结婚的新人,女方才会备了上两床棉被当嫁妆。

大部分人的被子是怎么处理的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已经在许多城市里消失的职业,弹棉花。

棉花被睡久了,不厚实,会变薄变硬,就需要搬到弹棉社重新弹棉花,棉花重新打松软之后,再加一两斤新棉花,加上工钱,重新弹成被子,弹过后的棉花保暖性又增加了,价格也比做新棉被便宜多了。

可惜明小丫被赶出游家的时候,连一床被子也没带上,要不好歹能省点新棉。

也因为现在买新棉的人确实不多,明霞请白山镇董小文,周国红的堂哥周国彪帮忙问了人,去阿佘族泽丽寨凑了一些,最后在弹棉社买了一些。就这样从秋播开始,陆陆续续两个多月的时间,勉强凑了二十五斤的棉花。

这二十五斤的棉花,有些是今年的新棉,有些是别人家攒了两三年的棉花,明霞是加了钱才买下来的。所以所花费的钱,比目前弹棉社里棉花的出售价高了许多。

拿着这些棉花,明霞在弹棉社弹了三床七斤重的棉花被,一床两斤重的垫被,剩下的则碾成了厚棉片,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件加宽加大的夹棉棉衣。

大刀片布料都做成了被套,她们的衣服只能用小刀口做拼布,然后再剪裁缝衣。

因为这个缘故,虽然孩子们穿得是新棉和新布做的衣服,但从外表看起来,也是东一块西一块七拼八凑过的模样。

不过,明霞倒是觉得,亲手由大花拼出来的花布,灰色黑色中有条纹布料间杂其中,看起来还有几分潮感,时尚感不差。

可惜,时尚感这词,在如今派不上用场。这些小袄子在普通人看来,依然是碎布拼成,上不得台面的衣服。

完成了住处的加固和保暖衣服的添置,囤足了过冬的粮食,明霞的事情结束了吗?

远远没有。

她的待办清单上,有长长的列表。

家里的兔子,明霞打算一直养着,慢慢发展出一定的规模,让家里的孩子们可以以草换肉。但是,即便是南方的冬季,森林是四季常绿的林子,兔子常吃的野草却会枯萎,很难保证家里的兔子在冬天有充足的食物。

明霞对家里的兔子如何平安度过冬季,也做了很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