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崽家来客(三更合一)(1 / 2)

火车轰隆隆的进站, 容家栋和容爷爷站在月台不断的张望,随着车子挺稳了,他们更是四处张望。

就在这时,火车上一位老人也急切的就要往下挤, 身边的两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半大小子赶紧把人拉住, 等他们随着人潮下来, 就听到有人叫:“大哥!”

老爷子回头一看, 立刻激动的热泪盈眶:“老三。”

他颤巍巍的,不过却脚步很快的往这边走,双方很快的碰头,容爷爷握住了老人家的手, 说:“大哥, 你回来了!”

老头子一头白发, 脸上沟壑明显:“回来了, 我回来了。”

双方说着重复的话,却又有着久别重逢的喜悦, 容家栋也热情的很:“大伯,你还认得我不?”

容大伯笑:“认得认得, 你是家栋。”

容家栋眉眼都是笑容, 说:“您上次见我还是七年前呢,这一下子就认出我, 看来我一点都没老, 真好啊,那时候我才十七八, 你看, 我这人就是脸嫩。都不老的,您都能一下子认出来。”

容大伯笑的高兴:“不老, 你老啥,还是小年轻。说你是我家老大的儿子都有人信。”

容大伯身边的几个男人嘴角抽搐:“……”

他们没见过这样的。

再说,老爹,你这话,咋说的啊。

容大哥尤其惆怅,虽然他确实比三叔家的堂弟年纪大不老少,但是这被点出来,总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容家栋:“这是大哥二哥吧?这位是?这样不是三哥啊。三哥可没这么小。”

两个皮肤有些黝黑有些年纪的中年农家汉子,这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是容大爷的两个儿子了,倒是他们身边的少年不晓得。

容大哥:“我家老三单位忙得很,实在是抽不出空,就没跟我们一起回来。这是我家大娃,叫小南,容小南。”

容家栋:“哦,大侄子啊。”

今年刚满十八岁的少年:“……”

容家栋笑:“走走走,咱们别在站台上待着啊,走,咱回家去。”

容家栋主动上前扶住了大伯,说:“大伯,你们一路过来累坏了吧?我给你们定了我们机械厂的招待所,你们先去把东西放下,然后咱们去泡个澡解解乏儿,然后再去吃饭。”

容大伯:“行,听你的。”

容家栋:“其实我妈还有我媳妇儿他们都挺想来接您的,但是这不是就要国庆了吗?我妈他们要参加国庆汇演,这见天儿的练习呢,十一国庆节当晚要在电视上播出的,可不敢有一天耽搁,就怕表演的不好掉了链子。不过我妈说了,大伯来了,咱们晚上可得一起吃一顿好的。”

容大伯乐呵呵的:“好好好,都听你的。”

他又问:“老三,你媳妇儿这么厉害,还要上电视啊。”

容爷爷:“也一般般吧,就省台。其实我孙女儿也表演的,他们幼儿班一起参加。”

他不动声色的炫耀。

容大伯惊讶:“哎呀,这个好,你家这都是能人。”

容爷爷:“一般般,一般般把。”

嘴角疯狂上扬。

容家栋不甘示弱似的,拉着容大伯说:“大伯,我结婚那年您没来,这次来了可得见一见我媳妇儿,我跟您说,我媳妇儿长得可好看了。您看过前一段的戏说乾隆不?”

容大伯默默摇头。

容家栋毫不气馁:“那您肯定看过上海滩。”

容大伯眼睛一亮:“看过看过。”

容家栋微笑:“我媳妇儿长得可像冯程程了!”

他得意的炫耀:“您看我长得好吧?我媳妇儿也好看,我们家崽叫雪宝,大名儿容熙,为啥叫雪宝呢,刚一出生,别人家孩子都跟个猴子似的……我家那个啊,白白净净的小胖娃娃,一出生就会对我笑!”

容大伯点头:“我晓得我晓得,你爸给我来过信,里面有照片,你们的全家福,小胖娃儿带着小银锁,一看就是城里娃儿,好看的紧。”

容家栋:“那是小时候,现在更好看啦。”

容大伯高兴的笑:“长得好看好,有福气。”

容家栋:“她有我这么好的亲爹,还有那么好的亲妈,还有处处照顾她的爷爷奶奶,还有您这个大伯,当然是最有福气的小孩了。”

容大伯被容家栋说的眉眼都是笑,都合不拢嘴了,容爷爷也得意的笑,十分的与有荣焉。

容大伯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

哎不是……这……

容大伯的两个儿子心说,这个小堂弟,果然跟以前一样,哦不,比以前还能叨叨了。

而作为大侄子的容大哥家崽,此时恍恍惚惚。

家里人没说过,这个小堂叔这么能吹牛逼的啊!

而且,他都没见过人这么厚脸皮。

六个人打了两台出租车,容大伯:“挤一挤,挤一挤得了,这两台车多花钱。”

容家栋赶紧的:“那不行,我爸可说了,您好多年不来一趟,如果不给您照顾好了,就罚我去我爷奶的坟上跪着。您这么多岁数了,跟我们挤个啥?再说,打个车能有多少钱?”

容大伯:“老三,你可不能说孩子,孩子还是好孩子啊。”

容爷爷:“大哥,您好久不回来一趟,听我们的。”

大家都上了车,容爷爷和容家栋陪着容大爷,剩下三个人一台车,容家栋让他们上车,扶着车窗跟司机说:“师傅,机械厂招待所,来,钱先给你。”倒是也不让人结账。

这倒不是他有点钱烧得慌充大,而是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是他爸去内蒙那边,肯定也是容大伯一家子招待,不会让他们拿钱的。

这算是正常的。

容家栋回到前车,两台出租车很快的开走,容小南坐在出租车上,这是他第一次坐这样的小车,拘谨的很,可是又带着好奇。他小声的问他爸:“爸,你以前见过小叔吗?”

这个小叔,自然不是说他自己的亲叔叔,而是刚才的小堂叔了。

容大伯的大儿子叫容家山,二儿子叫容家海。

还有一个三儿子叫容家河,因为工作忙,这次没来。

容家山:“那咋没见过?当然见过的。”

容小南好奇的问:“那他、那他以前也这么能说吗?”

容家山点头,觉得自己想抽口烟了,他说:“他以前也这样。”

容小南:“哎买呀。”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人,还真是有点不知道咋办,更不晓得该咋接话了。

“习惯就好,你习惯了就好。”

容小南:“哦。”

他看一眼他爸,咋觉得他爸也不怎么适应呢。

再看他二叔,刚才抢先坐在了副驾驶坐的位置,现在盯着司机不放呢。

容小南偷偷的伸手摸了一下车垫,他是第一次做小车,回家可能跟他妈还有他弟他妹吹一吹了。

车子很快的开到了机械厂招待所,容家栋熟门熟路,毕竟他家房子散味儿的时候他跟他爸也是住在这边,自然是对这边熟悉了,服务员:“容大爷,容哥,你们到了啊。”

门岗的姑娘笑着说:“我给你们留了靠外面比较好的两个房间,走吧。”

人很快的就安顿下来,容小南看着姑娘明媚的笑脸和落落大方的神态不好意思的扭捏。

容家栋:“艾玛小子,你不是思春吧?”

容小南:“!!!”

他说:“人家都有娃了,你别想了,她是瞅着面嫩,跟我一样大了。”

容小南:“!!!”

看不出!

容家栋:“走走走,咱们泡个澡,大伯,你们那边澡堂子多吧?”

容大伯:“不多,那头儿不想咱们这边这么喜欢这个。”

容家栋笑:“那您回来可得感受一下子了。”

一家子去泡澡,一人脑门子上顶了一个毛巾,容大伯听说三弟家里买了新房子,刚装修不久,高兴的点头。容家栋顺势说:“家里地方蛮大,不过只留了一个客房,一间房四个人住不开,不过大伯想跟我爹近乎一点,可以领着小南过去住。大哥二哥不会介意这么安全吧?”

容家山容家海摆手:“不介意不介意。”

他们以前来过,也是住旅馆,还别说,其实他们蛮爱住旅馆的,旅馆环境多好啊,而且也不拥挤,说话也随意,出门在外,住在亲戚家总是有些不适应的。

容大伯:“我住你家正好了,也省了一间房钱。赶紧给房间退一间。老大老二其实能在客厅打地铺的,也省着花钱。”

虽然许久不见,但是他总归还是为弟弟着想的。

容家栋笑:“大伯,我家客厅确实挺大的,但是打地铺肯定不行。我媳妇儿早上上班,孩子早上要上学,一大早叮叮当当的,你们根本别想休息好。”

容爷爷赶紧说:“如果您就是为了省钱,我可不依。大哥你还是看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又说:“家栋现在停薪留职了,倒是能挣一些钱的,咱不能计较钱,再说,咱机械厂职工家属过去住可是有格外的协议价格的,不是看着那么多。”

容大伯一家四个倒是震惊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容家栋,说:“什么!停薪留职?”

这年头,停薪留职还是一件大事儿,让人觉得很不能理解的,容大伯头顶的毛巾一下子掉了,一把抓住容家栋,说:“家栋,你糊涂啊,怎么能这样,这样……”

容家栋反手抓住老爷子的手,说:“大伯,你冷静点。”

他笑着说:“我趁着年轻闯一闯,反正我也不是不干了,停薪离职而已。大不了闯两年没什么干劲儿就不回去了。”

“可是……”

“哪儿那么多可能啊,年轻的时候不闯一闯,等年纪大了,我就没有这个魄力了。现在我爸妈能帮上忙,我试一试总是没错的。”他笑了出来,说:“大伯,人总归年轻一场,你说对吧?”

这话,听起来又好像蛮有道理的。

容家栋想说服人的时候总是很容易的:“我现在其实也就是倒腾点东西,也不练摊儿,没啥不好意思的。”

“你啊……老三,你就由着他?”

容爷爷笑呵呵:“大哥,你看他说的不是有点道理?”

容大伯这次没再说什么不中听得了。

倒是他家另外三个震惊的看着容家栋简直回不过神了,这位怎么这么能啊。

容家栋察觉到他们的视线问:“大哥二哥现在内蒙那边做什么?”

提到这个,容家山苦涩一笑,说:“我们还是原来那样儿,我跟你二哥两家都是种种地,搞一搞养殖。不过收入不行,我们那边家家户户都搞养殖,价格上不来。”

容家栋:“你们家养的是养吧?”

容大哥点头:“对,我们主要是卖羊毛。卖肉的话也卖,但是能吃上肉的人总归不多,而且大家没那么喜欢膻味儿。”

容家栋很诧异:“羊毛?这价格还能不高?大哥你可真谦虚,现在哪个女同志不织毛衣啊!”

这话可不假了,这年头,就是最流行冒险的。

早十来年没多少人买得起毛线,大家都是穿棉袄,但是这些年,逐渐洋气起来了。可以说是全民毛衣狂潮,谁家不穿毛衣毛裤呢。所以容家栋还真是没觉得这个能不好卖。

大概是看容家栋不怎么相信的样子,容家山急了说:“真的,你别不信,这个真的不怎么挣钱,我们家那一片儿搞这个太多了,别说是我们村,再说镇里,县里,就连市里,除了一些固定的厂子,那饲养羊的,都不是少数了。这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原来市里的纺织厂收购价格还行,但是纺织厂现在不行了,外面的人来收,价格一日不如一日。你不便宜,总是有人愿意便宜的。”

容家栋听了,微微蹙眉点头:“这样啊。”

容大伯:“且不好干呢。”

容家栋:“那三哥呢?还在镇里?”

容大伯有点骄傲了,他说:“调到县里了,现在是个小主任。”

他高兴:“家里就他最出息,要不说人得念书呢。”

他们老容家,最出息的两个就是念书最好的两个,一个是老三这边的大学生家英,另外一个就是他家老三了,也是大专毕业的呢。

容家栋笑着说:“多读书确实很重要,不过大伯,你看我这水平,约等于没有水平啊,老师一上课,我就困觉……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么一水,小南噗嗤一声笑出来,说:“我也是。”

容家山容家海点头:“可不咧。”

这个时候,学渣们就有共同语言了。

他们都知道学习很重要,但是就是学不会咋办。

容家栋:“那小南呢?你没考上大学就不念了?”

小南点头:“不念了,我上高中都是我三叔托了人才去的。这次高考也考的很不咋样,复读也念不成。我想着拿着一张高中毕业证,到时候出来找工作。”

这也是他这次出来的缘故,他不想留在家乡继续放羊了。

他是看着爸妈叔婶日子过成啥样的,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正是因此,这次出来,他也争取了出门,他想出来看看外面是啥样,沈城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是却又比他们家强多了。他们市里都没有沈城繁华,更不要说他们村子了。

他说:“小叔,我想看看。”

容家栋笑:“既然想看看就出来看看,挺好的,你看我都敢闯,你有啥不敢的?”

他说:“差不多了,咱们出来?”

好在,大白天的人家都上班,这边倒是没啥人,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唠嗑。

容爷爷:“在泡会儿。”

容大伯:“对对对。还是泡澡最对味儿。”

老人不想走,他们也说不得什么,只能奉陪了。

容家栋好奇的问:“那你们那边收购羊毛是什么价钱啊。”

容家山说了一个价钱,容家栋:“卧槽!”

他惊讶:“这价格真的很便宜了,跟市场价比,可真是天壤之辈。”

容家山:“就这,人家也不是全要的,要挑的。”

他苦笑一下,说:“这个价钱人家也能挑下去一大批。”

容家栋:“真想不到。”

容爷爷提醒他:“其实没啥想不到的,他们的羊毛也不是立刻就能卖出去,还要二次加工,还要染色。你算算,这些也都是成本。”

容家栋:“那倒也是。”

容家山点头:“确实是的,人家还要有很多手续,我们都是懂的,能给我们这个价格,我们也还行,总比不挣钱强,不过很可惜,他们挑的太厉害了,一些蛮好的都不收,每次还要压价。”

说起这些抱怨,容家山也是不少的。

容家栋听他说起这些,微微眯眼,听得很认真。

大概是从来没有外人听得这么仔细,容家山和容家海说的真是很痛快了,就连容小南都蛮感慨的,他们牧民可不容易。日子过得苦。

有时候容小南也想,如果当初爷爷没有来内蒙支援,是不是现在日子会更好?

不过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

他们自己也不努力,像是他三叔就努力了,就跟他们的日子不一样了。

“小叔,你也给我们讲讲沈城呗?”

容家栋笑了:“你们人都在这里了,我讲又有什么意思呢?咱们这几天多转转,你们还是亲身感受。”

“好。”

大家又说了好一会儿,这下子倒是一起出来了,他们出来了一起往家走。

要不怎么说九十年代下岗浪潮起的时候很多人一下子受不住了,因为小小的厂区,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了。很多人是一辈子把这里当做家的。

几十年,早习惯了。

而这时,几个人一起来到家属院儿,熊大妈坐在楼下唠嗑,她没参加秧歌队,她家条件一般,可没有那个空闲时间,有那个时间,不如做一些小活儿挣点钱了。

但凡是去参加秧歌队的,基本上都是家里负担轻的,不需要考虑生活。

熊大妈:“家栋啊。”

容家栋笑了:“大娘,您这是干啥呢。”

“我这不是摇人呢吗?大家想商量一下一起买白菜。你家要不?”

厂里每年都会分一些白菜,但是厂里分归厂里分。那肯定是不够的,一家分那么七八十斤够干什么的?他们少不得要自己再买个一百斤二百斤的。

留一些直接吃,再搞一些腌酸菜,有那手巧的,还会做辣白菜。

这么好的菜,用处简直太大了,买那么一点可不够,完全不够。

“问你话呢?”她又看向了其他人:“你家来亲戚了啊?”

容家栋笑着说:“是啊,我大伯堂哥他们一群人,您说白菜啊,要是肯定要的,但是要多少我没数儿,等我妈回来定。我家大事儿都是我妈拿主意,我可做不了主。”

熊大妈:“行,我晓得了,等我傍晚问你妈。”

容家栋:“成。”

熊大妈对容家栋态度可好,说:“得嘞,赶紧上楼吧。”

随即又补充:“你大爷也在家,你要是忙,就让你大爷或者熊二跟着你爸一起照顾。”

容家栋笑:“好嘞。”

她看着容家栋一行人上楼,眉眼都是笑容,十分的热忱,那能不热忱吗?她都问她儿子了,这一趟出门,容家栋回来就给了他儿子二百块钱。

二百块钱!

她儿媳妇儿上班一个月也争二百块钱。

可是呢,熊二出门满打满算才不到一个礼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