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国风艺术家> 第126章 来者不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来者不善(1 / 2)

这天晚上,沈歌照旧是来到了天元剧场演出,因为前几天就和台下的一众老戏迷约定好了,今天他和李缨两个人唱《四郎探母》,所以和往常不同,此时此刻早早地便有人买了票,进来坐在位子上安静地等待着演出开始。

陆陆续续有人走进了剧场,与之前观众全是熟面孔相比,现在他们常常看到生面孔带着好奇的神色来到这里听戏,都是附近闻名而来的老戏迷,更何况今晚还是沈歌和李缨两个人一起演出,因此还未到演出开始的时间,剧场里不多的位置竟然已经坐满了人。

看到这一幕,李缨感叹道:“以前可从来都没见过这种情景,咱们这家小剧场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有好多生面孔都特意来这里听戏!”

“大部分都是冲着你们俩来的呀,”杨大叔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年纪不大,却成了咱们剧场里的小角儿了,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杨大叔你就别调侃我们俩了,在你们面前我俩就是个小学生,不过有这么多人来看总归是一件好事,虽然说仍然是赚不了什么钱,不过再不济,以后的饭菜里面起码可以多加点肉吧,哈哈!”

李缨说道:“不知道这么多观众是一时兴起,还是始终会来,如果他们成为咱们剧场的稳定观众的话,说不定以后还可以考虑扩张一下。你看现在,就有好多老观众提意见让多加几个座了。沈歌还建议说卖吊票,怎么说,把这些个老爷子给吊在房顶,还是风扇上面……”

“如果以后生意一直不错的话,的确可以考虑一下扩大剧场的规模。”

沈歌看了眼四周,认真地说道。

不过他也只是建议,最终拍板决定还是要看陈师父的选择。

但不论怎么说,这家本来生意不怎么样的剧场如今慢慢活了起来,终究是一件大好事,所以众人都非常的高兴,不仅仅是因为赚得钱变多了,因为大家在这里演出基本上都不是奔着钱来的,主要的原因还是,众人的演出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才是令人感到欣喜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为了那简单的一个“好”字。

陈师父这时来到了后台,天元剧场的生意日渐红火,使得他的脸上都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甚至在沈歌和李缨两人看来,这个脾气有些古怪的老头,都没有像之前那样古怪了。

“今天还没开始,座都已经坐满了!”

陈师父高兴地说道。

“那是!”李缨有些骄傲地开口说道,“前几天的时候我就跟沈歌预测说,用不了一个星期,保证来的观众坐满剧场。没想到,这还没用一个星期呢,才三天的功夫,就已经把全部座位都给坐满了!”

“对了师父,要不要考虑把咱们戏院给扩大一下?”

李缨眨眨眼睛,开口问道。

“这个……”陈师父沉吟一瞬,摆了摆手:“以后再说。”

“好吧。”

李缨点点头。

几人闲聊中,杨大叔一个人上场表演去了,接下来是另外一个人表演,然后才是沈歌和李缨合作《四郎探母》,有时候应观众的要求,两人在正式演出完后,还会简单地表演一个小段,随后再正式结束。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沈歌和李缨两人登台演出了,虽然两人在一起合作的时间不长,但是三番几次下来,倒也有了些默契。当然更主要的是,他们两个人在台上演出的时候,沈歌发现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便会给她弥补回来,并暗中引导她,使得李缨表演得没有那么紧张。

今天他们俩要唱的依旧是《四郎探母》中《坐宫》这一经典名段,当沈歌和李缨上台后,台下的观众便鼓起掌声,同时发出了一阵阵的叫好声,在场的一些人特意是为了他们而来的,所以都满心期待地看着他们表演。

演出开始,琴声响起。

沈歌和李缨对视了一眼后,挑了挑袖子,转而背过身去。

李缨怀中抱着一个小娃娃,只见她脸上露出震惊之色,伸手指着沈歌开口唱道:“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才露出袖内机关,他本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他思家乡想骨肉不得团圆,走上前施一礼驸马来见……”

京剧戏曲中许多派的唱词都不尽相同,甚至有时候即便是同属一派,戏曲演员习惯的唱词都可能不一样,但实际上描述的故事却还是一样的,只是因着唱词的不同,使得各派对同一折戏会有不同的表演风格,让观众对其观看体验也有所不同。

李缨学的是尚派,陈师父教的她自然也是中规中矩的尚派唱腔和表演风格,她和沈歌回到楚州后,却也一直没有跟王艳老师断了联系,两人经常在威信上面闲聊,李缨见王艳老师一有空闲,便会向她请教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

不论是陈师父还是王艳老师,在教她《四郎探母》这一出戏的时候都和她说过,尚派的铁镜公主和其他流派风格是不一样的,其它派的铁镜公主基本上都是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公主风格,俗话都说梅派的样,因此,这一点在梅派的唱腔和表演风格上面体现得非常好,节奏上紧打慢唱,更显铁镜公主从容不迫的高贵气质。

而尚派的创始人,尚小云大师则不是如此,他认为铁镜公主和驸马杨延辉结连理十五载,两人之间性情和睦,再加上刚生了个小阿哥,心底应当是有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因此,尚小云大师在表演这一出戏的时候,步履轻盈欢快,神色喜上眉梢,在和杨延辉交谈的时候,更显得两人之间深厚感情,关系亲密。

而这般表演风格,自然是传承了下来。

“不知者不作罪,你的海量放宽……”

李缨唱完这一句后,众人知道后面便是快板对唱了,下面又是响起了一阵叫好声。

“我和你好夫妻恩德非浅,贤公主又何必礼仪太谦。”

“杨延辉有朝日愁眉得展,忘不了贤公主恩重如山!”

言派和尚派搭档对唱,台下观众里有些戏迷还是第一次听,脸上都带着感兴趣地表情,静静地欣赏着台上两人的演出。

但是就在沈歌刚刚唱完这一句,话音落下的时候,坐席下的观众里却忽然再次响起了叫好声,只不过没有人群的附和,似乎是只有一两个人发出来的,显得极其突兀。

台上的沈歌心中有些不解,这段快板对唱节奏飞快,没有丝毫停顿的地方,再加上这句唱词和唱腔并没有多么让人感到惊艳的地方,倒不至于令人叫好。不然的话,戏曲演员表演这一段的时候,台下观众都不用歇着了,一直叫好就可以了,这一点从台下大部分观众都没有叫好上便能够看出来。

至于是不是喝倒彩,根本没有这个可能,虽然两人之间的合作和演出或许没有那么成熟,但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不然台下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观众慕名来看他们的演出了。

不过他没有细想,毕竟此时此刻还在台上表演,而且还是《坐宫》唱段,自然不能分神。

“说什么夫妻情恩德不浅,我与你配夫妻前世良缘。”

“为什么终日里愁眉不展,有什么心腹事只管明言!”

李缨接着沈歌开口唱道。

“好!”

“好!”

她话音一落,台下又响起了两声叫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