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科举从日常签到> 第九百六十一章:皇储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六十一章:皇储选择(2 / 2)

自延平三年皇帝提出皇储之事,朝廷上下就起了风波。

一众朝臣分了数派,有的奏请皇帝不必着急,帝后尚且年轻,不是没有诞下龙子之可能;而有的则请皇帝重启选秀、充实后宫、开枝散叶。

以上这些是盼着皇帝诞育亲子的,另有一些官员考虑到皇帝身体,打的则是过继的念头。

毕竟龙体为重,将兄弟的子嗣养在膝下,好好教导,从中选择,未必不能养出合适的继承人。

当然,抱着过继宗室念头的朝臣,也有不同的意见。

虽说景和帝一脉没有郎君可以继承皇位,但是承元帝现存的皇孙还是有三两个的。

比若说赵王之遗腹子,侧妃舒氏诞下的皇孙姜维续,而今刚刚六岁,正是合适过继的岁数。

至于说过继了他,赵王府就无有承重之人的问题,也不着紧,等姜维续继承大统,从自己诞下的儿孙里挑选一个回去继承王爵不就好了。

支持者觉得姜维续是最好的人选,可另有一些人认为过继赵王的遗腹独子,实在有失体面,不若从静王二子之中择一人培养。

虽说早先的继位风波中,这两个孩子因为身世不明的原因被淘汰出局,可是后来,根据寻到的稳婆家人、胎记记录、王府史官等线索,宗人府确认了他们的宗室子身份,而岑老太妃也认了他们,他们母子三人已在静王府生活数载。

最有优势的地方在于,朗氏所出这二子,对静王感情不深,若是将来继位,倒是不用担忧他发起让生父成为上皇的礼议。

当然,朗氏二子的优势明确,可是劣势也很清楚,仍然还是他们的身份,到底是不是真的静王之子,谁都不敢打包票。

因此,又有一群大臣提出了另外的选择,那就是永平公主膝下的郎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